子弹是如何制作的?底火孔是如何加工的?

柒月星空


我想了想,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应该问题不大...毕竟以前在军事科技节目上也见过解说制作流程。毕竟这玩意一般人是压根不可能造的出来。

好了,咱们看下一枚子弹的组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弹头、弹壳、底火

先从弹头来,现代标准的军用弹头是钢芯覆着铅套,裹在铜外壳(被甲)里面。也就是说有三层。

外面的铜被甲靠一个盂状的毛坯。经过数次冲压,拉伸,然后通过模具冲出这个弹头形状。

铅套的话也是一个模具,然后把融化的铅倒进去。然后把成模的铅芯塞进铜被甲里,然后钢芯从铅套中挤进去就行(铅软)。最后完成装配(其实我省了很多个细节步骤)

弹壳的制造和弹头铜被甲制造类似,也是通过铜盂一次次冲压、拉伸,磨边等,最后靠模具冲成弹壳的形状。

至于底火孔...有专门的机器会给你子弹菊花来这么一下,撞出一个可以容纳底火的洞,顺便把子弹底部的铭文给印上。

然后再钻孔就行

最后,底火,弹壳,弹头一起完成装配


疯狗的轻武


是不是早晚得让W君教大家如何做导弹呢?

先说子弹是怎么做出来的吧,基本上太新的片子咱们就别看了,毕竟没发传播,就看看1940年德国的工厂吧。

首先子弹的弹壳和弹头都是铜。在工厂中子弹的加工从铜锭开始制作。

将融化的铜倒入铜锭的模具冷却。

冷却后就可以取出铜锭了,优质的黄铜是制造高品质子弹的必须材料。

铜锭,会放入小型扎机中被制作成铜带。当然也有一些工厂直接使用原料铜带而不从铜锭开始加工。

下面是个关键步骤:

这个机器叫做冲床,将铜带冲压成铜钵,这些铜钵的形状不同,有的会被制作成弹壳,有的会被用来做弹头。

铜钵会在其他机器上继续延展形状做成各自的胚,上面是做弹壳。

弹壳胚做好后还要经过机器做一个收口的工艺。

同理,子弹的弹头也会在模具中做成相应的形状。

上面的放入机器的是铅块,通过挤压,将铅块挤压成固定直径的铅条,这是做子弹头的弹芯的。

铅条被机器截成合适的长度。

将弹头胚和铅棒放入机器中再次压制,一枚弹头就制作完成了。当时这种方法工人会直接接触铅,现在已经改成自动化的作业过程了。

检查弹头找出不能使用的报废,剩下的准备装入弹壳。

弹壳胚利用另外的冲床冲呀底火槽和标记铭文。

通过机器将弹壳装入底火,这样弹壳就制作完成了。

这种子弹所用的发射药是硝酸纤维丝,透过利用机器直接截断通入到弹壳内部。

最后装完发射药的弹壳和弹头放入模具压在一起就是一枚枚机枪弹了。

大部分子弹的工厂制作过程都差不多,这个工厂虽然是1940年的,但依旧每天可以生产10万发子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