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在俄国没有什么大型企业?

洋葱66817329


其实还是不少的,只不过不太明显而已,毕竟想在俄罗斯有立足之地还是不容易的

其实俄罗斯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重工业,比如说石油天然气等,而且还是重点发展。本身俄罗斯就地广人稀,他们的工作人员完全投入了工作。哪还有空闲的时间照顾我们国家企业的发展呢?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产业想要在俄罗斯立足还是很艰难的。

但也不是没有,我们国家对进入俄罗斯发展还是进行了很多次尝试的。比如说中国的重工业进入俄罗斯,本以为都是发展石油,应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没人搭理你。俄罗斯自己的石油都没弄好,你一个国外的产业来干啥?

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认识到重工业在俄罗斯难以发展,开始转身发展轻工业,在这其中最不能不提的就是阿里。阿里在2014年准备打开俄罗斯市场,找了一个负责任组建了一个团队。在俄罗斯日益发展……

这个人也不负众望,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基本上把任务完成了。随后,俄罗斯就开始了疯狂的购物模式。也创造了俄罗斯双十一的神话。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发展的探索死在了快递方面。国内到俄罗斯的快递只能走俄罗斯邮政!这个速度真的是让人震惊,几个月才能运到都不过分……

所以,重工业不行,轻工业也不行,国内产业拿什么在俄罗斯发展,只能不痛不痒的打打擦边球了。


互联网时间


世界500强的企业中,中国企业有69家,俄罗斯企业却只有8家,其中有一半都是石油天然气公司。据了解,中国在俄罗斯投资的企业大部分也都是重工业,像中石油、中石化等。但是依照国内企业发展投资的规模来看,国人在俄罗斯发展的企业却相对较少,甚至屈指可数,更不要谈在俄罗斯开办的大企业了。这是为什么呢?面对俄罗斯地广物博的丰富资源,国人为什么在俄国没有发展什么大型企业?其实,这主要跟俄国的经济有关。

阿里巴巴在俄罗斯的发展

说到在俄罗斯发展的企业,不得不提一下的就是阿里巴巴。2014年,阿里巴巴准备在俄罗斯这个经济保守的国家打开互联网购物的市场,于是派遣员工马克到俄罗斯,希望他可以用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任务。然而马克在俄罗斯一待就是三年,在没有总部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组建了20人的团队,也正是这20个人,打造了俄罗斯双11的神话。据了解,2016年双11,俄罗斯在这一天产生了近2000万包裹(中国当天产生的包裹数量是10.5亿个),然而,这些包裹从国内到俄罗斯只能走俄罗斯邮政,其物流速度极慢,俄国消费者要到2017年才能收到这些在2016年下单买的东西。因此,阿里巴巴又和俄国邮政合作,开通了速卖通服务,以提高物流效率。由此看来,尽管阿里巴巴在俄国打开了市场,为其物流和购物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俄罗斯的互联网发展依旧是极慢的,在习惯了国内这种互联网大环境的情况下,去俄罗斯办企业,去投资,显然一时也是无法适应,甚至想要打开市场都很难。

俄罗斯的经济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工业、科技基础雄厚。在俄国发展比较好的大部分都是重工业、军工业、能源工业。据了解,俄国80%都是重工业,而重工业中80%都是军工业。但是,其农业很大一部分都需要进口。由此看来,俄罗斯,不愧是战斗民族。依靠着自己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重点发展自己的工业和科技,确实是一种优势。但是不得不说,俄国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限制了国人对俄国企业的投资。众所周知,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大都是受中国国企控制的。因此,面对这种状况,中国在俄国斯开办企业的较少。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人在俄罗斯很少有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因为俄国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重工业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俄罗斯发展太过保守,想要打开市场是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坚持打持久战才能看到效果,而这需要的成本太高,显然不是投资者想要的。

你好,商函杂并论,一个以客观视角解读商业的伪ceo


商函杂并论


恰恰相反,中国目前在俄大型企业非常多。中国对俄投资非常大,俄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投资方向,中国大型企业进入俄顺理成章,大型企业是主力。看些公开数据:

1、首先资源类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核、中广核、在俄有巨资投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今年,1000亿的中俄地区发展基金启动,主要涉及核能、发电、采矿。


2、消费型企业:长城汽车2015年在俄图拉州建立整车制造厂,总投资5亿美金,年产车量15万辆。2019年投产;福耀玻璃和亚普汽车部件为配套德国大众汽车生产,分别于2011年在俄中央联邦区建厂,这也是扶摇玻璃首家海外工厂;

力帆于2007年首次在俄建厂,2015年建设第二家整车厂,目前在俄有150家经销点,其一直是中国品牌汽车的销售第一名。

海尔分别在2010年后在俄罗斯建立两家工厂,主要生产冰箱和洗衣机。


3、互联网和通讯企业

阿里是最早耕耘俄电商市场的,目前其已经成为俄第一大电商。

华为手机和旗下荣耀手机在俄罗斯2018年2月,手机总份额超过苹果,市场占有率第二,份额达到17.4%。并且中国品牌手机市场份额达到30%。

4、金融企业: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很早就已经进入俄国了。
总之,中国企业进入俄国,在2018年会成为加速常态


医疗建筑营造学社



看了一堆人回答问题,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在对俄罗斯认识的基础。

第一,中俄两国起初都是不擅长经营国际业务的,国有大型企业,三桶油,国家电网,银行什么的出去投资可以说是不需要很多风险的,有的是钱拿出去,赔了也算国家的,而民营企业就需要考虑利润,成本,风险等问题,所以本身走出国门的就很有限。

第二,中国对俄罗斯没有足够的人才去交流生意往来,最初到俄罗斯留学学习的有部分国家公派的,那么后来到俄罗斯的学生普遍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差的,考不过雅思托福,经济又有限的,只能选择俄罗斯,或者是家庭从事贸易(销售服装,鞋包,小商品等)这类人群基本也无法接触到层次更高一点的国际水平的贸易,距离开国际公司有一定的距离。

第三,俄罗斯本身经济市场有限,物流成本高,气候寒冷,长达半年的冬天,蔬菜首先就种不了很多种类,生活不习惯也会导致外国公司不习惯在俄罗斯经商。

第四,俄罗斯有上百家国际知名公司,一般以能源行业有关,比如做管道,电线,炼油设备,食品加工,饮料等行业,而这类行业都无法与欧洲,甚至北美的公司竞争。

第五中国拿的出手的大品牌,大公司对俄罗斯都不是很了解,他们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在俄罗斯开展业务的,但是小米,华为,或者奇瑞,吉利,力帆等企业在俄罗斯发展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在俄罗斯投资做中大型公司,本身就需要引导俄罗斯人,如何做好自己的产品,如何经营,因为对于大家很多事情都是初次接触,果方得成功。


大话俄罗斯小号


这个问题好宏大,一时不知如何答起。

中俄的关系咋说呢,就像挨着的邻居,都很有实力有理想。清朝康熙时,俄国曾多次侵犯东北,那时一直到民国后期两国始终是敌对关系,东北都称俄国人为大鼻子,便可见一斑。二战后,因为政治原因,两国成为了兄弟,还曾帮助我国。但好久不长,两国关系再次陷入敌对。到了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独立,中俄算是开始健康友善发展。

这样的历史背景显然会影响国人对俄的看法,没有稳定的外交,谁敢去投资。

俄的气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气候温度低,天冷,这样的气候或许东北人能适应,其他擅长生意的国人如浙商,晋商等很难适应。

还有就是英语的通用,让国人到俄还需要重修俄语,这也是发展难题。


记者杨峰


俄罗斯没有完整的工业制造业。

俄罗斯的经济支柱就是卖资源。

俄罗斯民族也就会搞侵略扩张。

掠夺到土地以后以出卖资源为生。

这样的民族没有发展,没有前途。

如果不改弦更张,会自消自灭。


用户2514177795319


力帆的零下40度的越野车难道不是吗?


新经济牵引一实战1


俄罗斯虽然土地大部分在亚洲但是自认为是欧洲人,而且他们是白人就很看不起亚洲人,他们很排外的。他们不管是政府还是俄罗斯人民都看不起亚洲人。中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这么多年看着关系很好,实际上如果没有美国这个共同敌人估计马上就翻脸了。以前看过一个报道,中国人在俄罗斯投资了一片森林种了好多树,结果树长成的时候土地被收回了。


15975346258


所有的企业都是需要一个好环境才可以创造利润,创新技术的,企业家的判断能力就是企业的生命力。看看企业往那里投资就知道哪里的环境对企业有利。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喜欢到美国去?为什么创新的企业很多都在美国?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


hgming2005


在俄投资风险巨大,随时可以被没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