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级有45个孩子,家长群里有81位家长,这是怎样的体验?

AnnieLee2015


建立家长群,本来的目的是方便和家长沟通。但是,因为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作为老师对家长群有很多的烦恼,也很无奈。

现在,一个班里四五十个学生。但是家长入群人数可以达到八九十人。一个学生,两个家长甚至三个家长的现象很普遍。有的父母在里面,爷奶奶在里面,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在群里,俨然成了一个家庭群。

这样庞大的群会给群里安排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老师在群里发一个通知,让家长回复。结果,所有的家长乱回复。最后也不知道真正有多少家长收到了。这些重复的家长也不沟通一下,你回复一句我也回复一句。

还有的家长,老师随便在群里面说句话就回复收到。然后其他家长也跟风乱回复谁收到。实际上老师的意思根本不用回复收到。这样后面的家长在看通知,需要爬楼很高才能看到。

还有的家长,老是在群里只要一说话,他们就回复老师辛苦,老师辛苦。作为老师听这样的恭维话,确实听烦了。

后来我重新建了一个家长群,限制了家长人数,每个学生只能有一名家长进群。结果又出现了问题。发出去的通知有的家长,不及时回复。理由是没看手机。有时候有紧急的事情通知家长,得不到及时回复,也很误事儿。

管理一个家长群真的不容易。有时候真的是很烦恼。





谈学习聊教育


我来说说,自己的亲身体会吧。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我们班有54名同学,但是班级群里总数是180余人,都是什么人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姑姑们,好像孩子上学必须得有四五个家属了解情况,否则就会出问题一样。


与之相比较,我想对题主说您就知足吧,45个孩子,81位家长也就意味着只是爸爸妈妈加入了班级群,跟我比较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差距了。

现在呢,如果再建立班级微信群,那么就会提前说好每个学生们只允许一到两人进入班级群,所有人都进来以后呢,设置必须经过群主同意,才能够进入班级群。

之所以这么做,您看完以后可能认为老师怎样怎样如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班级群里人数过多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紧接着就开始刷屏,四五十条,七八十条收到等等。


如此这样就会使得一部分家长,真正有需求的家长,认为班级群成了一个信息轰炸群,不得不把手机里这个班级群,设置为振动或者说屏蔽消息,这样一来,很多时候就会错过班主任发的消息,于是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后续事情。

这样的体会,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


说文写作


这种现象很普遍,我家大宝读小学二年级,班上有69个孩子,班级微信群里有138人,除去两个老师,就是136个家长,差不多一个孩子有两个家长,有的家庭更是如此,不仅孩子的爸爸妈妈在群里,还有爷爷奶奶,甚至是哥哥姐姐,总是非常热闹。

有时老师发了一条通知,很多家长就跟着在后面回复“收到”“老师辛苦了”之类的,稍微晚点看,要爬楼很久。

可能有人会觉得多几个家长在里面,表示对孩子的学习关心,这是两码事,我始终觉得教育孩子不是人多就力量大,反而更容易添乱。有一次,有一个孩子的妈妈与孩子的奶奶在群里就吵了起来,起因就是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搞得其他家长都不敢说话,这里俨然成了婆媳战场。

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外,有些家长进群是带有私心的,比如有一个家长在学校附近开小饭桌,时不时地就在群里打个广告,虽然群里禁止打广告,但有些家长就是违反规定,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个人觉得班级微信群无法就是老师公布一些通知,说一些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不会有针对性地说某个孩子,所以,没必要那么多人盯着群吧?家里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就可以了,我家就是老公加了群,我没有加,又没有多大的事,真有事,老师会直接通知家长去学校了,真没必要一家人都在群里,有时也让老师搞不清楚谁是谁,有事情真不知道该找谁了,老师麻烦,大家也不省事,不是吗?




沛泽妈读心理


这很正常的吧!也是个好现象。

这是我孩子中学时的家长群,有87位家长。关键我们已经大好几了,还不时有家长在里面冒个泡。😂😂

对于家长群人数多过学生,我是这么理解的:

  • 这又不是去学校开家长会,人多了坐不下,一个微信群人多人少有什么关系吗?

  • 愿意进群的,都是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多个关心孩子、关心班级的人,不好吗?
  • 一家子加入好几个家长,及时看到通知消息的可能性更大。只限一个家长,万一因为忙误事了呢!我家就是两个人在群里,从不主动发言,但是看到有用信息立马互相通气。
  • 每位家长尽可能获得一手信息,避免以讹传讹,才能更好领会老师意图,帮助孩子。
  • 我也不喜欢老师一发言,后面跟一堆家长的废话。这其实很简单,平时只有等群里突然异常热闹时看信息,其他时间不予理会,基本不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
  • 实在嫌烦,消息免打扰就是!
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家长群也一样。多关注放大其积极的一面,忽略消极的一面就好。

小黑小黑Luo


看到这个话题,我专门看了孩子的班级群,41个学生,四个老师,群里有81位成员。很多都是爸爸妈妈一起入群,还有两个姐姐。

和大多数回答提到的老师不欢迎家长回答“收到”相反,我们孩子的班主任要求只要有通知,家长收到后尽量回复“收到”,不要默不作声,她要知道哪些家长收到通知,哪些家长还没有接收到信息。

一起在群里待了三年,感觉我们班家长素质都不错,有私事大多是找老师私聊,也没什么无意义闲聊,大多时候的信息是这样三条:

“收到”

“老师们辛苦了🌹🌹🌹🌹”

“XXX小朋友生日快乐🎁🎂🎊🎊🎈”

没有特殊情况,每天下午六点左右(上课的时候)我会进群看看,见到“收到”回答就上滑看通知,其余两个就复制粘贴。

孩子班主任是群主,最初有家长在群里发游戏链接、广告,她都是直接@,几次后群里的家长就不做多余的事了。

不过小朋友有时候会拿家长手机狂发表情包,连续十几个后,家长及时发现就会删除加道歉。

有一次,有个家长没发现,隔了一天的中午才无奈的在群里道歉加发红包,看着那列扭腰小人静静地在群里跳了一夜也是很逗了。


心宝妈妈聊育儿


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老师为了方便联系,也建了微信家长群。我女儿班级总共有37名同学,但群里总人数为82人,除去3位老师,剩余的79人都是学生家长。也就是说,在这个群里头,平均每一位同学背后至少站着两位以上家长……

估计像我这样,一家只有我一个人在群里的,少之又少。

我们家一般都是我在负责孩子的功课,所以我根本没有把其他人拉进群。

但我注意到别的孩子除了孩子的父母在群里聊的时候,还有孩子的爷爷或者奶奶也在群里头。我猜肯定也是其中一个主要负责,其他人进群主要是起多重保险,以防万一的作用,倒是也不难理解。

通过这一年多以来的观察,我发现我女儿班上同学的家长素质都还蛮高,一般有重要通知需要家长回复的,一家基本上就是一个人出来发言,不会出现重复发言、大量刷屏的情况。

唯一有一次比较尴尬的是老师在群里派发话剧的票。

因为票数有限,所以让家长接龙。我是老师特意提醒了,一定要注意开演时间,孩子能够去的也能接龙要票。

结果某位孩子,先是他爸爸说,孩子那个时间要上辅导班,不去看话剧。老师把票刚给到别人,他妈妈又在群里冒出来,说我的孩子最爱看话剧,我们还是要去的,票不能送给其他同学~

都已经把票给出去了,老师尴尬,接票的那个人也尴尬,不知道这孩子的父母自己怎么想……

同是一家人,难道两口子不能先商量清楚,再在群里发言吗?

所以大家如果有不止一个人在群里的,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类似的尴尬事件再次发生~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用,也欢迎您关注我!


小公主变形计


我班上60个学生,现在家长群有94人。

开学的时候老师都会留电话给学生,叫学生告知家长加到微信来。家长们也会留手机号码给班主任。

一般开学一两周内班上的家长基本都能加入到群里,有一些失去双亲的或是家里穷家长不知玩微信的家长就没有加进来。

开始的时候一个学生就有一位家长在群里。但由于有些在群里的家长监管不到孩子,家长自己又会把学生其他的家属加进来,平时有事才好通知。

比如刚开始加进来的是学生的爸爸,但爸爸在外上班,爸爸就把妈妈加进来。

所以,题主所说的很正常。我们这儿的班级的家长群基本都有一百多个家长。


钠镁铝老师


看到题主的问题,又翻看了几个答主的回答,迫不及待地找到我们班级的QQ群,看看有多少位家长在群里,还真的不少。我教两个班级的数学,每个班级都是46人,一个班级家长群里有76人,另一个班级有81人。班级群里人多,是好事啊,我喜欢,至少说明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关心班级的事情,下面说说我们班级群里的那些事。


我们的班级群群主是班主任老师,把群管理得井然有序,平时群里面很少有家长发言,基本上是老师布置作业,有时候老师会在群里说说学生的近况,发些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照片,基本上是老师发一些学习上的事情。班主任老师家长会上强调,老师布置作业后,不要发一些“收到”“谢谢老师”等信息,以免覆盖老师布置的重要任务,所以群里很少有家长回复无用信息。有时候家长会在群里给孩子请假,或者询问一些事情。

有时候,家长群也会出现不和谐的事情,有的家长因为一些孩子之间的事情,在群里发一些冲动的话,班主任老师就会出面制止,让家长小窗交流。还有一些家长在群里发负能量的话,有的家长就会出来反驳,理不辨不清,道不辩不明,在交流沟通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楝树下成长


孩子的班级群里,爸爸妈妈是标配,一般都在,有的甚至爷爷奶奶也在群里。45个孩子,81个家长,这很正常,说明大家关心自己娃的学习情况,这很好,值得表扬一下!

其实大部分家长在群里是不怎么说话的,只看老师的信息,最多发一个“收到,谢谢老师!”或者节日的时候,给老师发个节日祝福。



不过群里人多了,什么人都有,就好像一个小江湖,有几种人还是挺不招人待见的。

1.马屁精。

有一种家长,不管老师发什么,总要秒回(这不是缺点),并且还要来几句“老师辛苦了”、“感谢老师的恩情”、“老师最辛苦”等等。本来偶尔说一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也无可厚非,但是天天这样,让人真的很烦。

其他的人不这样跟着说吧,显得多么没有礼貌和不感恩,这样说吧,一个群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都这么来一句,什么信息都刷没了。

更有甚至,有家长在群里组织大家给老师买东西,请老师吃饭,等等,这类家长真的是太让人恶心了。



2.胡乱发东西。

还有一类家长,爱发一些自认为很有意思或者低俗的东西,有时候还发一些游戏,或者要求点赞关注等,让大家烦不胜烦。

昨天,儿子的班级群里,就有一个家长发了这样的东西,平时老师不怎么在群里说话,似乎不怎么管,但这一次,老师一下子把那人踢了出来,我们都觉得踢得太好了。

3.搞事情。

也有一类家长,可能是爷爷奶奶,在群里会胡搅蛮缠。儿子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家长在群里吆喝,说谁家孩子洗手时把她家孩子的衣服弄湿了,赶紧出来道歉,如果不出来,她明天会到学校打人。

后来班主任出面调解,她又在群里嚷嚷着老师不负责任,别的家长看不下去了,你一言我一语劝她,她才不再说话了。


终将长大


没有关系,我当了十九年班主任,每带一届学生都要建立两到三个家长群,其中一个是老师和家长的交流群,群里有近100位家长,爸爸妈妈为主力军,有些爷爷奶奶想加入,我也同意了,关心孙子孙女的表现,是好事。此群家长可坦诚交流,但有严格群规和我的一些建议:

第1,不要在群里公开质疑老师。这个规定看上去有些霸道,但其实真的是为班级好,如果家长对老师有意见,可以跟老师私下沟通,也可以跟我这个班主任沟通,在群里质疑指责老师,会让整个班级氛围非常紧张。当然,与此同时,我们老师对家长说话也要客气,彼此尊重,良好的氛围对一个班级来说十分重要,家长对这一点也是十分认可的。

第2,不准在群里发任何广告。

第3,除了教师节,元旦节两天,其他时间老师在群里发通知,家长一律不要排队点赞或者问候。教师节和元旦节家长和老师彼此问候一下,这是可以的。

还有一个群是班级公开群,此群仅供老师发作业,或者班主任发重要通知和相关信息,所有家长禁言。


其实只有家长群氛围好了,老师和家长之间就能形成合力,就成汇集成正能量。这么多年了,我的家长群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质疑和谩骂,大家相处都很融洽。有时遇到开心的事情,比如说运动会学生成绩不错,比如说新年元旦联欢会等等,群里一片欢乐,这样的感觉也很不错。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教育很沉重,我们不能再在心里添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