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級有45個孩子,家長群裡有81位家長,這是怎樣的體驗?

AnnieLee2015


建立家長群,本來的目的是方便和家長溝通。但是,因為家長的素質參差不齊。作為老師對家長群有很多的煩惱,也很無奈。

現在,一個班裡四五十個學生。但是家長入群人數可以達到八九十人。一個學生,兩個家長甚至三個家長的現象很普遍。有的父母在裡面,爺奶奶在裡面,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在群裡,儼然成了一個家庭群。

這樣龐大的群會給群裡安排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老師在群裡發一個通知,讓家長回覆。結果,所有的家長亂回覆。最後也不知道真正有多少家長收到了。這些重複的家長也不溝通一下,你回覆一句我也回覆一句。

還有的家長,老師隨便在群裡面說句話就回復收到。然後其他家長也跟風亂回覆誰收到。實際上老師的意思根本不用回覆收到。這樣後面的家長在看通知,需要爬樓很高才能看到。

還有的家長,老是在群裡只要一說話,他們就回復老師辛苦,老師辛苦。作為老師聽這樣的恭維話,確實聽煩了。

後來我重新建了一個家長群,限制了家長人數,每個學生只能有一名家長進群。結果又出現了問題。發出去的通知有的家長,不及時回覆。理由是沒看手機。有時候有緊急的事情通知家長,得不到及時回覆,也很誤事兒。

管理一個家長群真的不容易。有時候真的是很煩惱。





談學習聊教育


我來說說,自己的親身體會吧。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同時也是班主任。我們班有54名同學,但是班級群裡總數是180餘人,都是什麼人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叔叔姑姑們,好像孩子上學必須得有四五個家屬瞭解情況,否則就會出問題一樣。


與之相比較,我想對題主說您就知足吧,45個孩子,81位家長也就意味著只是爸爸媽媽加入了班級群,跟我比較一下,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差距了。

現在呢,如果再建立班級微信群,那麼就會提前說好每個學生們只允許一到兩人進入班級群,所有人都進來以後呢,設置必須經過群主同意,才能夠進入班級群。

之所以這麼做,您看完以後可能認為老師怎樣怎樣如何?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班級群裡人數過多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在群裡發了一條消息,緊接著就開始刷屏,四五十條,七八十條收到等等。


如此這樣就會使得一部分家長,真正有需求的家長,認為班級群成了一個信息轟炸群,不得不把手機裡這個班級群,設置為振動或者說屏蔽消息,這樣一來,很多時候就會錯過班主任發的消息,於是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後續事情。

這樣的體會,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


說文寫作


這種現象很普遍,我家大寶讀小學二年級,班上有69個孩子,班級微信群裡有138人,除去兩個老師,就是136個家長,差不多一個孩子有兩個家長,有的家庭更是如此,不僅孩子的爸爸媽媽在群裡,還有爺爺奶奶,甚至是哥哥姐姐,總是非常熱鬧。

有時老師發了一條通知,很多家長就跟著在後面回覆“收到”“老師辛苦了”之類的,稍微晚點看,要爬樓很久。

可能有人會覺得多幾個家長在裡面,表示對孩子的學習關心,這是兩碼事,我始終覺得教育孩子不是人多就力量大,反而更容易添亂。有一次,有一個孩子的媽媽與孩子的奶奶在群裡就吵了起來,起因就是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搞得其他家長都不敢說話,這裡儼然成了婆媳戰場。

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外,有些家長進群是帶有私心的,比如有一個家長在學校附近開小飯桌,時不時地就在群裡打個廣告,雖然群裡禁止打廣告,但有些家長就是違反規定,時間久了,大家也就習慣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個人覺得班級微信群無法就是老師公佈一些通知,說一些孩子的學習情況,並不會有針對性地說某個孩子,所以,沒必要那麼多人盯著群吧?家裡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就可以了,我家就是老公加了群,我沒有加,又沒有多大的事,真有事,老師會直接通知家長去學校了,真沒必要一家人都在群裡,有時也讓老師搞不清楚誰是誰,有事情真不知道該找誰了,老師麻煩,大家也不省事,不是嗎?




沛澤媽讀心理


這很正常的吧!也是個好現象。

這是我孩子中學時的家長群,有87位家長。關鍵我們已經大好幾了,還不時有家長在裡面冒個泡。😂😂

對於家長群人數多過學生,我是這麼理解的:

  • 這又不是去學校開家長會,人多了坐不下,一個微信群人多人少有什麼關係嗎?

  • 願意進群的,都是關心孩子學習生活的。多個關心孩子、關心班級的人,不好嗎?
  • 一家子加入好幾個家長,及時看到通知消息的可能性更大。只限一個家長,萬一因為忙誤事了呢!我家就是兩個人在群裡,從不主動發言,但是看到有用信息立馬互相通氣。
  • 每位家長儘可能獲得一手信息,避免以訛傳訛,才能更好領會老師意圖,幫助孩子。
  • 我也不喜歡老師一發言,後面跟一堆家長的廢話。這其實很簡單,平時只有等群裡突然異常熱鬧時看信息,其他時間不予理會,基本不會錯過什麼重要信息!😂
  • 實在嫌煩,消息免打擾就是!
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家長群也一樣。多關注放大其積極的一面,忽略消極的一面就好。

小黑小黑Luo


看到這個話題,我專門看了孩子的班級群,41個學生,四個老師,群裡有81位成員。很多都是爸爸媽媽一起入群,還有兩個姐姐。

和大多數回答提到的老師不歡迎家長回答“收到”相反,我們孩子的班主任要求只要有通知,家長收到後儘量回覆“收到”,不要默不作聲,她要知道哪些家長收到通知,哪些家長還沒有接收到信息。

一起在群裡待了三年,感覺我們班家長素質都不錯,有私事大多是找老師私聊,也沒什麼無意義閒聊,大多時候的信息是這樣三條:

“收到”

“老師們辛苦了🌹🌹🌹🌹”

“XXX小朋友生日快樂🎁🎂🎊🎊🎈”

沒有特殊情況,每天下午六點左右(上課的時候)我會進群看看,見到“收到”回答就上滑看通知,其餘兩個就複製粘貼。

孩子班主任是群主,最初有家長在群裡發遊戲鏈接、廣告,她都是直接@,幾次後群裡的家長就不做多餘的事了。

不過小朋友有時候會拿家長手機狂發表情包,連續十幾個後,家長及時發現就會刪除加道歉。

有一次,有個家長沒發現,隔了一天的中午才無奈的在群裡道歉加發紅包,看著那列扭腰小人靜靜地在群裡跳了一夜也是很逗了。


心寶媽媽聊育兒


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老師為了方便聯繫,也建了微信家長群。我女兒班級總共有37名同學,但群裡總人數為82人,除去3位老師,剩餘的79人都是學生家長。也就是說,在這個群裡頭,平均每一位同學背後至少站著兩位以上家長……

估計像我這樣,一家只有我一個人在群裡的,少之又少。

我們家一般都是我在負責孩子的功課,所以我根本沒有把其他人拉進群。

但我注意到別的孩子除了孩子的父母在群裡聊的時候,還有孩子的爺爺或者奶奶也在群裡頭。我猜肯定也是其中一個主要負責,其他人進群主要是起多重保險,以防萬一的作用,倒是也不難理解。

通過這一年多以來的觀察,我發現我女兒班上同學的家長素質都還蠻高,一般有重要通知需要家長回覆的,一家基本上就是一個人出來發言,不會出現重複發言、大量刷屏的情況。

唯一有一次比較尷尬的是老師在群裡派發話劇的票。

因為票數有限,所以讓家長接龍。我是老師特意提醒了,一定要注意開演時間,孩子能夠去的也能接龍要票。

結果某位孩子,先是他爸爸說,孩子那個時間要上輔導班,不去看話劇。老師把票剛給到別人,他媽媽又在群裡冒出來,說我的孩子最愛看話劇,我們還是要去的,票不能送給其他同學~

都已經把票給出去了,老師尷尬,接票的那個人也尷尬,不知道這孩子的父母自己怎麼想……

同是一家人,難道兩口子不能先商量清楚,再在群裡發言嗎?

所以大家如果有不止一個人在群裡的,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類似的尷尬事件再次發生~

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用,也歡迎您關注我!


小公主變形計


我班上60個學生,現在家長群有94人。

開學的時候老師都會留電話給學生,叫學生告知家長加到微信來。家長們也會留手機號碼給班主任。

一般開學一兩週內班上的家長基本都能加入到群裡,有一些失去雙親的或是家裡窮家長不知玩微信的家長就沒有加進來。

開始的時候一個學生就有一位家長在群裡。但由於有些在群裡的家長監管不到孩子,家長自己又會把學生其他的家屬加進來,平時有事才好通知。

比如剛開始加進來的是學生的爸爸,但爸爸在外上班,爸爸就把媽媽加進來。

所以,題主所說的很正常。我們這兒的班級的家長群基本都有一百多個家長。


鈉鎂鋁老師


看到題主的問題,又翻看了幾個答主的回答,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們班級的QQ群,看看有多少位家長在群裡,還真的不少。我教兩個班級的數學,每個班級都是46人,一個班級家長群裡有76人,另一個班級有81人。班級群裡人多,是好事啊,我喜歡,至少說明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關心班級的事情,下面說說我們班級群裡的那些事。


我們的班級群群主是班主任老師,把群管理得井然有序,平時群裡面很少有家長髮言,基本上是老師佈置作業,有時候老師會在群裡說說學生的近況,發些學生在學校裡的活動照片,基本上是老師發一些學習上的事情。班主任老師家長會上強調,老師佈置作業後,不要發一些“收到”“謝謝老師”等信息,以免覆蓋老師佈置的重要任務,所以群裡很少有家長回覆無用信息。有時候家長會在群裡給孩子請假,或者詢問一些事情。

有時候,家長群也會出現不和諧的事情,有的家長因為一些孩子之間的事情,在群裡發一些衝動的話,班主任老師就會出面制止,讓家長小窗交流。還有一些家長在群裡發負能量的話,有的家長就會出來反駁,理不辨不清,道不辯不明,在交流溝通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楝樹下成長


孩子的班級群裡,爸爸媽媽是標配,一般都在,有的甚至爺爺奶奶也在群裡。45個孩子,81個家長,這很正常,說明大家關心自己娃的學習情況,這很好,值得表揚一下!

其實大部分家長在群裡是不怎麼說話的,只看老師的信息,最多發一個“收到,謝謝老師!”或者節日的時候,給老師發個節日祝福。



不過群裡人多了,什麼人都有,就好像一個小江湖,有幾種人還是挺不招人待見的。

1.馬屁精。

有一種家長,不管老師發什麼,總要秒回(這不是缺點),並且還要來幾句“老師辛苦了”、“感謝老師的恩情”、“老師最辛苦”等等。本來偶爾說一句,表達對老師的謝意也無可厚非,但是天天這樣,讓人真的很煩。

其他的人不這樣跟著說吧,顯得多麼沒有禮貌和不感恩,這樣說吧,一個群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人,都這麼來一句,什麼信息都刷沒了。

更有甚至,有家長在群裡組織大家給老師買東西,請老師吃飯,等等,這類家長真的是太讓人噁心了。



2.胡亂發東西。

還有一類家長,愛發一些自認為很有意思或者低俗的東西,有時候還發一些遊戲,或者要求點贊關注等,讓大家煩不勝煩。

昨天,兒子的班級群裡,就有一個家長髮了這樣的東西,平時老師不怎麼在群裡說話,似乎不怎麼管,但這一次,老師一下子把那人踢了出來,我們都覺得踢得太好了。

3.搞事情。

也有一類家長,可能是爺爺奶奶,在群裡會胡攪蠻纏。兒子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一位家長在群裡吆喝,說誰家孩子洗手時把她家孩子的衣服弄溼了,趕緊出來道歉,如果不出來,她明天會到學校打人。

後來班主任出面調解,她又在群裡嚷嚷著老師不負責任,別的家長看不下去了,你一言我一語勸她,她才不再說話了。


終將長大


沒有關係,我當了十九年班主任,每帶一屆學生都要建立兩到三個家長群,其中一個是老師和家長的交流群,群裡有近100位家長,爸爸媽媽為主力軍,有些爺爺奶奶想加入,我也同意了,關心孫子孫女的表現,是好事。此群家長可坦誠交流,但有嚴格群規和我的一些建議:

第1,不要在群裡公開質疑老師。這個規定看上去有些霸道,但其實真的是為班級好,如果家長對老師有意見,可以跟老師私下溝通,也可以跟我這個班主任溝通,在群裡質疑指責老師,會讓整個班級氛圍非常緊張。當然,與此同時,我們老師對家長說話也要客氣,彼此尊重,良好的氛圍對一個班級來說十分重要,家長對這一點也是十分認可的。

第2,不準在群裡發任何廣告。

第3,除了教師節,元旦節兩天,其他時間老師在群裡發通知,家長一律不要排隊點贊或者問候。教師節和元旦節家長和老師彼此問候一下,這是可以的。

還有一個群是班級公開群,此群僅供老師發作業,或者班主任發重要通知和相關信息,所有家長禁言。


其實只有家長群氛圍好了,老師和家長之間就能形成合力,就成彙集成正能量。這麼多年了,我的家長群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執,質疑和謾罵,大家相處都很融洽。有時遇到開心的事情,比如說運動會學生成績不錯,比如說新年元旦聯歡會等等,群裡一片歡樂,這樣的感覺也很不錯。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教育很沉重,我們不能再在心裡添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