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混凝土冬期施工及养护专项方案

基础混凝土冬期施工及养护专项方案

01、术语

冬期施工:

当室外日平均温度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高于5℃ 时解除冬期施工。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在一定时间内采取措施对外露面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使混凝土有良好硬化条件。


基础混凝土冬期施工及养护专项方案


02、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基础混凝土冬期施工及养护专项方案


03、混凝土养护温控要求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基础混凝土冬期施工及养护专项方案


04、混凝土冬期施工措施

在冬期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况)、工期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早强剂、减水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价格及其热源的条件等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 调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适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

具体做法:

① 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

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d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d的强度,效果较明显。

② 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

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临界强度的时间。

③ 掺用引气剂

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④ 掺加早强外加剂

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

⑤ 材料选择

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

(2) 外部加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 ℃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能正常硬化。

① 火炉加热

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

② 电加热

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此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量大。

(3)掺抗冻外加剂

在-10~-15 ℃之间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掺加一种能降低水的冰点的外加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目前常用的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

基础混凝土冬期施工及养护专项方案

05、混凝土的养护

1、基础浇筑完后,应对浇筑的砼盖一层塑料膜,以防稻草等覆盖物受潮,再盖上1-2层稻草(草帘、草袋)或麻袋,最后再盖一层塑料以增强保温性。

2、当室外气温突然下降,坑内温度保持不了0℃以上时,立即采取补充加保温层等措施以以防混凝土早期受冻。

3、冬期施工,每日要听取天气预报。每日要测量三次保温层内温度,作好测温记录。以便掌握养生情况并分析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

4、各施工队可用加热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采用电热毯或2000W的电暖器加热,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被损坏)方能拆膜。拆膜后如回填冻土,应将立柱四周用稻草围好后再回填,不使冻土直接接触基础表面以免受冻。

5、各队对浇完的基础,必须昼夜派专人看护,并定时检查坑内温度及坑外的遮盖情况。


—酷酷结束 —

基础混凝土冬期施工及养护专项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