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攝影愛好者說“一鏡走天下”的鏡頭畫質不算太好?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呢?

柳侍墨


一鏡走天下,何為一鏡走天下?18-135mm算不算?算的話,那麼,畫質確實不咋樣!鏡頭焦段越方便,畫質越低!


鏡頭的設計理念就是這樣,變焦倍率越低越好,三倍變焦倍率是大三元黃金變焦,畫質還是光圈都是鏡頭頂尖水平!就拿一鏡走天下18-135mm來看吧,倍率已經達到1:9左右,光圈達不到恆定光圈,而且隨著焦段變化而變化的浮動光圈!整體來說不怎麼樣,都不如簡單定焦來的給力!

全幅24-105mm算是全幅當中的一鏡走天下了,好在是恆定光圈F4,在畫質上有了一些保障!但是不對比沒事,一對比就很容易發現問題,24-105mm拍出來的照片好實啊,虛化感微乎其微,糖水片都不搭邊。但是好在焦段豐富,旅遊、日常拍攝沒問題,畫質清晰,不追求的拍攝可以使用!


婚禮攝影師Tanke


米哥剛學習攝影那時,也是一個小白,不太懂這些鏡頭的選擇,也準備買個一鏡走天下的鏡頭,即佳能的18-135mm鏡頭,為圖方便,走到哪裡拍攝影都不用換鏡頭,省去很多的麻煩。

一鏡走天下的鏡頭做為普通生活旅遊鏡頭夠用,但做為專業鏡頭成像確實不算很好的選擇

於是想把原來的套頭18-55mm出掉,換成18-135mm的鏡頭,只保留50mm F1.8的鏡頭。但去二手攝影器材城找了一個二手18-135mm的鏡頭試了一下,除了變焦方便外,成像畫質真的不怎麼樣,就放棄了。後來就買了24-105mm F4的鏡頭,感覺成像畫質有很大的提升,這也是我買入的第一個紅圈鏡頭。但實際上,後來聽一些攝友們說,並且也看過他們拍的照片,佳能EF 28-300mm f/3.5-5.6L IS USM這支鏡頭非常不錯,可以做為一鏡走天下的鏡頭使用。但這隻鏡頭的價格可以說抵上一部相機,可能還貴了。

米哥原來工作單位的相機就是18-135mm的鏡頭,主要拍一些培訓時的活動和場景照片,基本達到工作要求,但我自己的鏡頭24-105mm還是有成像有些差距的。

關於鏡頭的成像質量的好壞,主要和鏡頭構造,鏡片的組成部分有很大的關係。

後來米哥通過學習和了解,對鏡頭的理解得出一結論是:對於鏡頭來說,一份錢一份貨,有些鏡頭貴,有他貴的道理。

下面是18-135mm鏡頭,鏡片結構只12組16片, 是塑料鏡身,沒有超聲波對焦馬達,光圈頁片數只有6片。

而28-300mm鏡頭,鏡片結構的16給23片,是金屬鏡身,有超場波對焦馬達,光圈葉片是8片,虛化效果好,更主要是此鏡頭有3片UD(超低色散)鏡片,UD(超低色散)鏡片具備低折射、低色散的特點,2片UD鏡片即可獲得相當於1片螢石鏡片的色差補償性能,有效提高鏡頭的畫質。同時含有3片非球面鏡片,非球面鏡片可有效補償球面像差,抑制廣角鏡頭的畸變,讓拍攝畫面更為真實。所以便宜的鏡頭成像質量一般是有道理的。


米哥影像世界


說到一鏡走天下。畫質比較差。這裡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我從十幾歲,拿著120、135相機到處亂拍。到現在五十幾歲了,還是拿著相機到處亂拍,只不過時代變了,膠捲變成了電子照片,純機械相機變成了電子相機。但是,作為一個攝影人,追求的不僅僅是畫質、色調、光線。更需要的是思想的表達。獨樹一幟的觀點和獨特的視角。一鏡走天下主要是為旅行者準備的。我有一臺尼康d7100相機。我專門為他配了一個尼康產的18-300的變焦鏡頭。出去拍照帶著它很方便。尤其是在旅行過程當中。如果你想有充足的時間,允許的環境,去拍一個畫質非常好的照片。那就再配一個大光圈的定焦鏡頭。有這兩個鏡頭,我覺得足夠了。除非你想去打鳥、去搞微距等等,再去配其它的鏡頭。但是作為一個旅行者,帶很重的裝備,並且在拍攝現場來回換鏡頭,其實不僅是浪費的時間,而是會錯過好的場景,有些動態的場景是一瞬而過的,等你換好了 鏡頭,場景已經變化了。所以說一鏡走天下,還是有很大的優勢。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魔咒水晶


有攝影愛好者說:一鏡走天下畫質不算太好?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呢?

下面來回歸正題來答一下為什麼說:一鏡走天下畫質不太好,而我個人則不是這樣認為的,一鏡走天下為什麼說畫質不好,其實一鏡走天下不是畫質不好,而是在哪個方面都是不太出色。

為什麼一鏡走天下不出色呢!

因為我們知道一鏡走天下包含太多的焦段,舉例來說尼康的24—120全畫幅套機頭用途也很多,可以說可以稱為一鏡走天下而佳能也是24-105他們都包含35mm 50mm 85mm70mm等等。因為包含的焦段比較多,所以我認為這就是不出色的地方,但也是強項的地方,焦段多拍攝的選擇多。



我們都知道焦段多所以才不出色,因為包含的太多每一個焦段都需要注入精力要多,就好比專注某一些領悟。比如在相同的鏡頭質量下,別人需要做一件事,而一鏡走天下的鏡頭需要做幾個事情,就是這個例子。


還有就是一鏡走天下,虛化能力上比不上哪些定焦鏡頭比如50mm35mm還有85mm ,又比不上長焦拍的遠,不如拍風景的廣角,但是一鏡走天下的鏡頭出色的地方就在於什麼都可以拍攝,出色的地方就是什麼都可以拍,但是什麼都做不到頂端,但是作為攝影愛好者一鏡走天下的鏡頭,性價比才是最高的。

我是頭條攝影不是師,感謝你的閱讀

期待你的轉發評論和收藏哦!


攝影不是師


這是攝影圈內的一句行話,根據光學理論原理,定焦鏡頭的中心銳度及到邊緣的清晰度最好、邊緣的畸變、色散小。而變焦鏡頭變焦範圍一般控制在3-5倍內,鏡頭中心銳度、畸變、色散、暗角能控制在理想範圍內,無須擔心。如14-24,16-35,24-70,70-200,24-105,半畫幅鏡頭17-55,15-85,16-85等變焦鏡頭,畫質都很優秀。但廠家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也推出了許多超過5倍以上的變焦鏡頭,如18-300,18-135,18-120,80-400,180-400等,隨著科技創新進步,許多新技術、新材料運用到鏡頭生產中,不少“一鏡走天下”鏡頭不斷升級,加持螢石、ED鏡片,新的光學升級設計,變焦鏡頭的光學素質有很大提高,以其便攜性的優勢,較好的光學性能,能夠滿足一般攝影愛好者的需要。但對畫質要求較高的高級“發燒友”和專業從業者,大變焦比鏡頭仍不是他們的首選。

希望我的回答對需要學習的影友有所幫助,我是“陽光海洋”,原創不易,歡迎關注“陽光海洋”今日頭條公眾號,謝謝支持!歡迎交流!



陽光海洋_湖北


有攝影愛好者說“一鏡走天下”的鏡頭畫質不算太好?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呢?

可以肯定的說,“一鏡走天下”的鏡頭畫質確實不算太好。

我們攝影人常說,一鏡走天下的鏡頭是啥都能拍,但啥都拍不好的鏡頭。

但是,一鏡走天下的鏡頭也有許多優點的,比如它其實就是一款旅遊頭,外出攜帶方便,一款鏡頭足以滿足我們遊玩的拍攝之用,從廣角風光到長焦打鳥拍月亮等都是可以進行拍攝的,如果我們的要求不高,發發朋友圈、自己的博客等用圖,那麼它也是足夠用了,畢竟它和一些大光圈鏡頭相比畫質還是差了許多。

一般來說,一鏡走天下的鏡頭鏡片結構比較簡單,光圈也是比較小,價格相對便宜很多,基於這些,我們可以想到它的成像與畫質了。有很多這樣的鏡頭也是沒有防抖功能,所以在長焦段的成像還是不太好的,在長焦段的出片率還是相對比較低的。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他使用這樣的鏡頭覺得挺好的呀,那是他沒有用過相對比較優秀的定焦或是恆定大光圈鏡頭,不比不知道,一比啥都就清楚了。

如果你有這樣的鏡頭,你就好好用著,這樣的鏡頭還是比較保值的,如果你不喜歡了,還是以出給一些新人,也折不了多少錢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問題


劍舞影像


就照片畫質來講,從好到差,依次是定焦、小倍率變焦、大倍率變焦。這個規律是非常肯定的,除定焦外,成像畫質好的那就是類似大三元、小三元了,但不管是佳能還是尼康,大三元的變焦倍數沒有超過3倍的,你發現沒有?這就是為了更高品質的畫質。

話又說回來了,那為什麼變焦倍數越大,畫質就變差了呢?

鏡頭的變焦,是通過鏡頭裡的透鏡組來改變焦距,變焦倍數越大,所需要的透鏡組越多。而透鏡組都是由光學玻璃組成,隨著科技的進步,光學玻璃的質量越來越高、越來越好,什麼瑩石、什麼ED等,極大地改善了光學玻璃的透光性、折射性,但再怎麼改善,光線通過鏡頭的透鏡時,肯定還會有光的折射、反射、散射等,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上邊也說了,變焦倍數越大,需要的透鏡組就越多,透鏡越多,發生折射、反射、散射的現象就會越嚴重,繼而影響了照片的畫質。

(D300+18-55 f7.1 1/100 ISO200)

看到沒,18-55,很有代表性的狗頭,照片畫質就是差。

(D300+24-70 f5.6 1/80 ISO400)

這是24-70大三元,畫質就明顯改善。但大三元用在D300半幅機上,是有些虧的,不能發揮它的高畫質優勢。

(D850+24-70 f5.6 1/100 ISO160)

全幅機配大三元才是絕配。但不要以處圖來評判,因為幾十M的照片壓縮到幾M肯定啥效果也看不出來了,哈。

所以說,定焦鏡頭是大多數大師們的歸宿,因為定焦鏡頭畫質最好!


南方之南


從專業的角度說,就看你拍出來的作品在哪裡用了,如果刊登在雜誌上,那就不夠好,當然你如果用3000萬以上像素的相機,那畫質在長焦段上的衰減,縮小下畫幅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如果你只在網絡上發表作品,或者自己玩留著記念,那一鏡走天下是最佳的選擇!

當然,玩攝影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參加影展,或參加攝影比賽,如果是這種定位,那還是多帶幾個鏡頭吧!因為參加的前提就是要打印出比較大幅的作品,你好不容易拍到一張十分滿意的作品,後期處理的也很亮眼,但打印不出好效果,原因是因為你的鏡頭在長焦段的衰減使你打印不出大幅作品,那太難受了。所以很多玩家寧願揹著笨重的設備,就是希望拍到以及後期處理出來的效果和打印出來的效果一致!


lglglg819


鏡頭的設計其實是一種互相妥協的結果。就像科技樹一樣。成本,體積。鏡片選用,鏡片數量,都會成為考量的因素,不是說像18-105或者135這類鏡頭的畫質一定就很差。不是這樣的,而是如果做出來一個價格超出好幾倍,體積又大幾圈的東西,雖然不會被恥笑,但也離一鏡走天下相去甚遠了。使用者得變成壯漢不可。沒錯,為什麼照顧到畫質體積就要變這麼大。因為這個是變焦鏡頭呢。我們知道鏡頭的設計,當然是使用的鏡片越少理論上畫質的損失越少的。所以定焦鏡頭的畫質才那麼出色。因為只需要照顧到一個焦段的設計就好了。鏡片也更少。但是變焦鏡頭需要照顧到那麼多的焦段。還需要每個焦段的表現至少能拿得出手。這需要採用多個鏡片,而且高通過率的鏡片。還有校正鏡片。這類鏡頭還要設計有防抖系統,其實一般防抖的原理來說,對畫質是有影響到,而且為鏡片加工的工藝水平來說,大多數鏡片的中心成像要比邊緣要好的多,所以就照成了高檔鏡頭體積碩大的原因。因為他們在設計時只使用鏡片中心畫質最好的部分來參與成像呢。像18-105這類鏡頭。要做到高畫質。那個體積和成本可就高了。那麼多鏡片(至少十幾片)。在家健身就好了。當然廠商不會這樣做的了。不做那麼高的畫質。和體積。讓您旅遊輕輕鬆鬆。價格也負擔的起。其實像富士的16-55這類鏡頭就是變焦中的高畫質鏡頭,那個體積和重量蹭蹭就上來了。而且沒有防抖功能,但是畫質嘛。相當於買了三個定焦一樣。價格也差不多是這樣的。


自在的愛255


這一說法是膠片攝影時期流傳下來的。

有文章說,變焦超過三倍畫質會大幅下降。至於事實到底怎樣,沒見什麼人實驗證明過,大家都是以一種想當然的心裡接受了這一說法。

今天咱們姑且算它是這麼一回事,下面咱們來分析一下實際使用情況:1)這個好與不好是以什麼為依據的?2)技術是隨著時代發展的,今天的技術還是不是能用昨天的標準衡量?3)你要求的畫質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我相信,今天大眾用來看攝影圖片的途徑大多是電腦和手機吧?有多少人是從紙質照片獲得的圖片感知?那麼好,你手裡的鏡頭分辨率,是否已經滿足了顯示器的分辨率?就我來說,早已經從前幾年的用電腦看照片,轉成了用手機觀看,最多用平板電腦,相信大多數朋友也是這樣的。當然了,我們也會去看攝影展覽,那裡現在還都是紙質照片,紙質照片分辨率的具體需求我不知道是多少,應該是越多越好吧,所以有參賽參展要求的朋友應該多多考慮鏡頭的分辨率,至於多數、大多數乃至絕大多數攝影者來說,你的鏡頭分辨率能滿足顯示器的分辨率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