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旅行用单反,大家会带哪几个焦段镜头?

旅行观视界


这个问题其实挺不好回答的,毕竟,“单反穷三代,户外毁一生”的说法不是闹着玩的,对于很多喜欢摄影的朋友来说,购买单反也不见得会把主流的镜头配齐,经济条件一般的,通常就一个18-135或者18-200的镜头,一镜走天下,即便经济条件好的,也不太可能带上太多的镜头出门,毕竟,镜头太重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只能从我个人体验谈一下看法。

经济条件一般的摄友

带一个18-135/f3.5的变焦镜头就好了,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拍摄需求了,有的朋友会希望拍长焦远摄的图片,买了18-200甚至300的大焦段变焦镜头,但我觉得实际上是没必要的,因为即便你握相机的手再稳,你也控制不了抖动的问题,长焦拍出来的动物或远景图片大多数都是糊的,没有意义,而且,大焦段付出的代价是镜头的整体成像质量降低,影响短焦距的成像质量,这种牺牲是没必要的。

需要拍摄人物和建筑物近景的

携带一个50/f1.8的定焦镜头就可以了,当然,1.4的也是可以的,有钱不怕烧,尽管买更好的镜头。

标配24-70或者24-105的镜头

作为普通发烧级摄影爱好者,24-70或者24-105的镜头足以满足主要的旅行摄影需求,大广角和近景拍摄都能满足要求,光圈大,成像质量高,镜头也不算重,携带便利性不错。

至于70-200或者70-300的镜头,真的是看个人喜好了,如果是去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域辽阔,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希望远距离拍摄一些景色的话,可以带上,但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体力,镜头确实太重了。😂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自驾旅行爱好者,多平台独立撰稿人,分享专业的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等旅行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爱旅行


出去旅行用单反,大家会带哪几个焦段?

我出去旅行大部分都是以便携为主,会带一台主要相机和两个便携固定镜头的相机和两个可换镜头,也就是每次出去旅游至少都有两台相机。

一、变焦镜头

如果出去纯旅行,没有工作任务我一般会带24-105F4,这款镜头的焦段很实用,能够兼顾80%的拍摄的场景。

这款镜头升级到二代以后成像还算不错,旅行拍照的话我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就是拍摄一些风光人文景观,所以这款镜头对于我来是足够的。

二、定焦镜头

出去旅行我一般都会备用一个定焦镜头,我每次都带85F1.8这款镜头,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足这个焦段,这款镜头适合拍摄人像,主要还是为了拍摄人像。


三、固定镜头

我一般都两台便携固定镜头的相机,一款是gopro5,这款相机也很小主要还是用来拍摄视频,这款相机基本上就是一个记录仪,走到哪里都能录制视频。


出远门非常方便小巧,最喜欢它原因是因为可以拍摄延时摄影,所以每次出去旅行都用来拍Vlog。

另一款是索尼黑卡5,这款相机主要用来替代手机的拍摄,也算备用机吧。 我很喜欢黑卡5来拍Vlog记录旅行的过程,我最喜欢黑卡5的超级慢动作的功能,可以让视觉效果更丰富和有趣。


人像图库


出去旅行袋单反,题主在出题前却忽略了三个“人设”前提。只有你搞懂了这些前提情况,我的答案才可以告诉你大家到底该带几个镜头。先别急,听我给你补补课。

第一种情况,你首先要明了出行的人是不是专业影人。如果仅限普通民众。我觉得,在他的出行计划中,单反多半就是“从众”心态多半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着“专业”一些而已。对于这样的人说,什么焦段的镜头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对于单反摄影,他了解的并不多,大言不惭地说,在这些人当中,有几个懂得如何用光和构图,又有几人会把模式档位在“m”、“p"、"a”之间换来换去呢!至于光圈如何优选、快门如何设置,谁又肯下那样的功夫呢!拿起相机打开镜头盖儿装模作样装个“酷”刷下宝得了。傻瓜摄影而已,把人装到相框里会按快门键就不错,你还指望他多专业?

笔者以为:这样的普通民众,哪个焦段无所谓,一个镜头就够了。事实上,这样的人在求购单反的时候,配装的多半是“狗头”。

第二种情况,就是那些限于财力和精力,仅算刚入行进门的初学摄影者。事实逗趣儿的是,越是这种一瓶不满半瓶摇晃的创作者,也会在器材上给你较真儿。在他们的眼里,旅行用单反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拍出多好的片子,而是想让圈子里的人知道他的器材多高档手里拿的家伙多专一而已。张口闭口“G大师”、“大三元”、“小三元”,在这些以此为特征画像的特定人群中,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这些人在拍照过程中,把单反当傻瓜相机来用的大有人在。

笔者认为:这样的单反使用者,镜头带几只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他们也不会让自己如此负累,手里晃来晃去显摆的不是“G"就是一只小白兔就够了。不看照片,没人怀疑你专业。

第三种可能,那就说说准影像创作人吧!笔者觉得,在这些老师的眼里,光影的艺术和创作过程的瞬间灵感已经融注进了他们的灵魂和血液。眼前的美景正在开启他们发现美好的无穷智慧和创作灵光。一场灵魂自由的旅行,单反用什么样的镜头来创作多半是存在于机器后面这颗脑袋之中的事情。这其中,对其创作表现评价不乏两种事实:痴迷者勤奋者,往往是各种焦段镜头齐全兼备,背上一个硕大背包胸前挂着长枪短炮,这种俨然大师的装扮,多半不是装给谁来看的!事实上,即便你不拍让你背着这些装备满山跑一跑,你也会因艺术去为他们致敬!当然,其中也有偷懒者或者是经济实力捉襟见肘者,两种人群特征搭配起镜头来又是另当别论:对于前者,大家对半会带一个“一镜走天下”的24-240或70-200搭配一个24-70的原厂或副厂的变焦镜头。而后者,相对严苛一些,大家多半是16-35 F4广角、定焦50或85 F1.2或1.4级别大光圈、70-200 F4长焦。不妨,对照此画像看看你该如何对号入座!

第四种可能,针对那些旅行大v或游记作者而言。旅游的意义已提升到了”无我“的境界。在他们的眼里,旅行要的就是身心自由,看到的景致为什么一定要用相机记录下来呢?在快乐的前提下,为什么非要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人设前提呢?所以呀,对于这样的大咖们而言,旅行带相机,完全看心情,至于用哪个焦段的镜头,那就完全是个人一时的喜好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儿对他们没有定点的意义。人活到此种境界,又有几个不是”仙“儿呢?


邢台播报


一般情况下,我出行旅行,会把几个镜头都带上,因为说不定用到哪一只镜头。不只镜头,三角架也得带上,不定什么时候拍个夜景啥的就用上了。

但如果要“精简”下,我觉得两只镜头就行:广焦和长焦,也就一只广焦变和长焦变焦就基本上够了。

出去旅行,拍一些风光照片是必须的吧?所以带上广焦就是用来拍风光的,可以是变焦也可以定焦。

拍风光一般是大场面为主,所以必须得是广焦呀。

拍些类似环境人物,也需要广焦。

即使拍些纪念照,广焦也是能胜任的,只要人别太靠近边缘就行。

靠近主体,还可以拍些小景深人物照!

长焦镜头,也不是说要多长,看自己的现有镜头。长焦镜头,主要用来拍一些远景,特别是大西北那些广阔的地区,想拍一些远处的景色,没有长焦可能会“望山跑死马”呀。

拍些远处的山色,一是远二是到达不了的时候,长焦的优势就出来了。

旅行中拍人像,也要用的到长焦。

长焦还可以拍些花花草草。

拍一些建筑物的特写,是不是只有长焦才能胜任!

最后放一张布达拉宫夜色吧,离着有差不多十公里,用广焦是不行了吧?

嫌麻烦,带只广焦和长焦就够,不嫌麻烦,就都背上吧,哈。


南方之南


咳咳,对于旅行摄影,我是处于要发烧还没发烧,没发烧就要发烧的状态,之前吧,很长一段时间,出门旅行都是佳能大三元,后来买了索尼A7R2,剁手入了一枚蔡司FE 50mm F1.4,于是,出门携带的镜头变成了蔡司FE 50mm F1.4+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USM,EF 24-70mm f/2.8L USM基本就放弃了。

很长一段时间,出门都是背这么多镜头。当然,是自驾旅行才这样纸。勒克儿 摄

实际用了一段时间,感觉蔡司FE 50mm F1.4这镜头成像太帅了,不管风光还是人文,也不管白天黑夜,它都能基本胜任,但总感觉焦段还是略欠辣么一丢丢,于是,在索尼推出FE 85mm F1.4 G大师时,忍不住再次果断剁手!

索尼FE 85mm F1.4 G大师虽然是人像拍摄主焦段,但是,在最近我甘肃陇南、四川阿坝和新疆阿勒泰地区旅行中,镜头携带就变成了蔡司FE 50mm F1.4+索尼FE 85mm F1.4 GM+佳能16-35红圈,70-200爱死小白因为太重,就被弃家中了……

除了自驾旅行,其他方式的旅行,需要背包也就这三支镜头。勒克儿 摄

事实证明,索尼FE 85mm F1.4 GM对于风光拍摄一样很出色,最重要的是,它成像的解析力,简直出乎意料的好!虽然,我承认,索尼FE 85mm F1.4 G大师尺寸和重量都有点规模,但装在索尼A7R2无反上,实际手持拍摄的感觉,远比佳能5D4+70-200组合轻许多,尤其基本不受速度限制(手持70-200使用安全快门速度,不见得照片都能保证不发虚,除非安装在脚架上),最多就是多费一点体力多走点路而已,当然,在一些必须使用长焦的特殊场合,也非常后悔没带上爱死小白——问题是,你出门旅行,如果不是自驾,能背得动么?

外出旅行,总体感觉这三支镜头几乎可以应付90%的场景,至于那10%,是需要体力来实现的,因此,敢于放弃也是一种人品。勒克儿 摄

不过,如果是自驾旅行,不需要背着摄影包到处跑的,除了上述三枚镜头外,70-200是必须带上的,同时,也可能把那枚佳能EF 14mm f/2.8L II USM带上,因为万一要拍星空咋办?反正有车车驮着,嚯嚯。


勒克儿


现在出去旅行用单反的人越来越多,一来可以记录旅途、记录快乐、记录友情,二来也会拍摄到名山大川的优美景色,让快乐的旅行可以回味、快乐地瞬间可以回放,这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问题是,大家都会关心,带上哪几个焦段的镜头好呢?

问题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本次旅行的标的地。这个标的地的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有的旅程是平原老宅,有的是高山峡谷,有的是北国冰封,有的是南国沙滩,有的是人头攒动,有的是狼烟风沙,等等,这些目的地的不同,就决定了你携带镜头的原则。

一般来说,往北宜简便,往南无所谓;高山少负重,平原多器材;拍景多广角,摄人宜长焦;人多力气大,人少易孤单;······

第二,你最想拍摄的内容。你在本次旅程前来一次“预览”和规划,最想拍风光大景的话,带上广角;最想拍人物的话带上长焦;想几个方面都能兼顾的话,带上中焦段;想要追求“高大全”、“全网打尽”的话,就“全体起立”、“全员参加”。

第三,你手头上拥有的镜头。这是你拿出器材方案的重要因素,根据手上拥有的镜头情况,以“自力更生”为主,实在是“武器不般配”的话,借一个、租一个都是可以的。

第四,你的体力负荷承受。这是最后一个关口,你的体力承受大就多带些,想轻便,少带些。

来点实惠的。如果是我的话,拥有的镜头既不是“高大全”,也不是“白富美”;我的体力承受也一般;而且,我觉得器材重要,但是人的拍摄思想最重要。基于上面的考虑,我出门旅行的话,会在24—70/2.8和70—200/2.8之间任意带上一支即可。

24—70/2.8镜头,焦段适中,人文、风光兼顾,画质逼真细腻,色彩还原度很好,体积不大,使用轻便,能承担大部分的拍摄任务。

70—200/2.8镜头,画质既细腻又锐利,拍摄人物是绝佳的选择,长焦端的大光圈虚化效果明显。要是遇上日出和日落,还能很好地表现“大太阳”的魅力。

肯定会有人问,70—200/2.8镜头好是好,要是遇上了气势恢弘的风光场景那就“望景兴叹”了!事实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拍接片”。


拍客张光林


我从业旅游行业8年,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喜欢旅行,喜欢冒险,关注我给你分享我旅途中的趣事。


最好轻装上阵,如果你不是发烧友追求极致画面效果,一个各焦段都覆盖的变焦镜头就已经足够。在游玩的过程中会更享受玩的过程,而不是在那里纠结器材浪费玩的时间,人家追求画面的发烧友不是去玩的,就是去拍照片搞创作的,心态和目的不一样。


我平时出门旅行,带的是适马24-70 F2.8 art 这支镜头,有广角可以拍风景建筑,有中焦可以拍人拍静物,真的是一镜在手,说走就走。刚开始的时候出门总是会背着一个大包一个相机,各种镜头,小痰盂,长焦,定焦,超广角,基本都是定焦,因为说定焦出来的片子画面很锐。但是到后来,出门旅行的时间越来越多,我是出门旅行,又不是搞创作的,对画面又没有极致要求,索性准备换个变焦镜头。


在后来一次旅途中,随行的朋友只带一机一镜头,连三脚架都没带,甚是轻松,于是就拿他的机器试了下,他是尼康D810+24-7F2.8 art镜头,发现这支镜头真的很实用,风景,人文,广角,中焦,大光圈,小光圈都能轻松应对,但是不过有个弊端,就是焦段有限,没办法和超广角镜头相比,除了这个,其他的拍出来和这个,也没什么两样,再说美景一瞬即逝,换镜头的时间,错过好多美好画面,多不值。一个24-70各焦段都涵盖,多好。


下面分享几张24-70 F2.8头拍的照片


大咖旅行君


关于出门带哪些镜头,关键看你的用途,如果你是职业摄影师,或者是摄影团,镜头还是多多益善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出门旅行,还有很多额外行李比如带家人还要照顾孩子。还是要多斟酌一下的。

哪个焦段最实用

关于哪些焦段镜头最实用,这个也得看具体的题材。我们如果只能携带一个镜头的话,如果全画幅机器,还是推荐携带24-70 f2.8镜头的。从24mm广角,再到35mm人文,50mm和70mm勉强拍个人像。可谓是从广角到长焦的万金油焦段了。



这时候有人会说18-300之类的一镜走天下镜头岂不是更好?其实这个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这种广焦段的变焦镜头无论光圈还是画质上跟大三元镜头是没办法比的。如果说你是对于画质不是特别敏感的人随意了。但是不要忽略了,其实长焦端,光圈又那么小,其实很容易就糊片了。这个可比曝光出了问题难抢救啊。

如果你的预算充足还是建议上大三元镜头的。其实个人不是特别推崇超广角的大三元镜头。因为视野太广了,构图上很有挑战,24mm广角大部分场景也够了,如果你是星空爱好者那可以考虑带一个超广角定焦镜头的。



对于户外场景比较多,比如去川藏等区域你体力允许的话还是建议携带一个70 -200镜头的,首先这个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像镜头。长焦端可以拍拍花花草草,勉强拍点儿小动物。其实长焦端拍风景也非常的适合。因为强烈的空间压缩感可以带给读者非常强的新鲜感。你会对比爱不释手的。


关于定焦镜头

关于定焦镜头的特点这里就不展开了,出门带不带定焦镜头,这个其实我推荐带点儿短焦距的定焦镜头,比如35定,50定之类的。在夜晚光线不好的时候直接换上定焦镜头。大光圈能够营造很好的虚化效果,更大的光圈意味着更快的快门速度。夜晚拍摄一些静物,人像,非常实用。不容忽视的夜晚户外光线不好的时候,即使大光圈镜头,快门速度也很难上1/100s所以呢,100mm以上的镜头基本上就耍不动了。

感谢您的点赞转发,更多攻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优秀摄影作品,学习实用摄影知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关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外出旅行摄影,我一般会这样大镜头。比如我带尼康相机,我的镜头是16-35 F4,50 1.4,70-200 F4。如果我带富士的相机,基本就是:10-24 F4,16-55 F2.8,50-140 F2.8.

所以说,厂家说提供的大三元和小三元,还是很受欢迎的。

16-35这样的广角镜头,可以表现大场景的风光作品,可以突出前景和引导线,让画面更加的立体。即使是F4这样的光圈,拍摄星空等题材也是可以的。

24-70焦段,是旅行摄影的好帮手。如果只带一只镜头,我就会选这个镜头。风光和人像,人文通吃。

70-200,在风光摄影中也是使用的。捕捉原创的风景和细节,描绘光影和构图。


网际飞侠


如果是以旅游为主要目的,那24-70就不错,24-105也行。如果是边旅游边摄影,那只带这么个变焦镜头肯定是不行的。

并且也看需要,特写需要中长焦,全景需要短焦,一镜走天下比较轻便,但是如果已经有了好镜头,拿着也会用的上。

如果出门旅行是想拍摄风光为主的话,我推荐一定要带一支超广角变焦镜头,使用超广角可以拍摄出非常漂亮的大景风光照片,给观者以冲击力和震撼力,同时变焦可以方便切换焦段免去走动,提供更多的拍摄可能。

如果是带女票出去玩,人像是肯定要拍的了,那么一支大光圈定焦镜头是必备的。通常我比较推荐50mm F1.8这样的性价比之选,当然如果资金充足,携带50mm F1.4,85mm F1.4这样的镜头也是很好的。

带一个18-135/f3.5的变焦镜头就好了,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拍摄需求了,有的朋友会希望拍长焦远摄的图片,买了18-200甚至300的大焦段变焦镜头。

但我觉得实际上是没必要的,因为即便你握相机的手再稳,你也控制不了抖动的问题,长焦拍出来的动物或远景图片大多数都是糊的,没有意义。

而且,大焦段付出的代价是镜头的整体成像质量降低,影响短焦距的成像质量,这种牺牲是没必要的。

外出旅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为了舒缓情绪,携带单反相机出行已经觉得是一种累赘,如果还带上各种焦段的镜头岂不是更大的负累?

以自己使用全幅索尼为例,外出时通常只带着一个24一70 F2.8的变焦头。27mm的小广角实际使用中也基本可满足要求。实在需要更广的场景不妨拍多几张进行拼接。70mm的焦段拍拍人像尚可,拍摄远一点的景物就力不从心了。有些全幅相机有转换为asp拍摄模式的,70*1.5也接近中焦的焦段了,应该也能满足一般要求了。

一镜走天涯好。轻松,发朋友圈足够了。真要专业出片,一个点就得蹲几天等各种因素具备,才拍摄。一般人不会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