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瞎子被授予中将军衔,战友李云龙为何获得了少将军衔?

黄周海


如果你看过《亮剑铁血军魂》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亮剑2虽然拍的不怎么着,但是加多了李云龙红军时期的戏份,前情交代确实比较清楚。“程瞎子”所率领的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那是1937年红军改编成国军革命军时最早的16个团之一(含总部特务团),而李云龙从西路军作战区域撤退回到陕北后,第一个职务正是772团副团长。



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也包含了压缩整编的工作,毕竟之前的番号大多有些“虚张声势”,经过长征的严重损耗,各步兵团、各师、各军团都不满编,为了适应对日作战的新形势,充实作战部队和调整部队建制成为必需。具体说来,红一方面军整编成为第115师,所辖两个军团(红1、红15)整编为第343、344两个旅,红二方面军整编为第120师,所属两个军团(红2、红6)改编为第358、第359两旅,军团之下的各主力师则缩编为团。

李云龙所在的八路军第129师则是由红四方面军整编而来,四方面军之前没有军团建制,相应的为“军”,两个旅当中,第385旅旅长是原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王宏坤(开国上将),第386旅旅长则由曾经的四方面军参谋长陈赓担任,也就是说原军长级别只能当“旅长”,原师长级别只能当“团长”。因此,《亮剑》中程瞎子可以成为772团首任团长,说明他在红军时期已经担任了师长职务,按照部队里的通俗归类,这已步入“高级指挥员”行列。



事实上,第772团首任团长叶成焕正是红四方面军主力红31军第93师的师长、师政委,红军著名战将,可惜1938年在作战中英勇牺牲,否则的话,1955年授衔中将完全没有问题。正因为八路军最初组建的16个团全部是由红军师整编而来的,所以这16个团长建国后军衔最低是中将,部分团长还成为上将,比如杨成武(独立团)、杨得志(685团)、李天佑(686团)等将军。

而李云龙显然没有达到这一级别,长征时期仍然是红军主力团长,原著中给出的番号是“红九军25师171团”,属于“中级指挥员”的范畴,按照前述的匹配,其实他只够当八路军初建时的营长,副团长都算提拔使用了。《亮剑铁血军魂》中对此有幽默的描绘:八路军打“七亘村伏击战”的时候,副团长李云龙习惯性的准备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却发现自己不再够级配备,只好去借团长的,李大脑袋怪话连篇严重的不满意。



1938年以后八路军进入大发展期,队伍规模迅速扩大,于是从原部队中抽调大批干部组建新部队,李云龙因此奉命组建新一团,虽然也是团级单位虽然也成为了团长,但新一团、新二团这样的后建部队是不能与最初的16个团相提并论的,那全部是老红军队伍,随便拉出个营长后来都是解放军的师长。为什么平型关战役牺牲600多人高层那么心疼,因为烈士们全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本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李云龙和“程瞎子”虽然是老战友,但在军中资历这个层面上差距还是有的,程团长的作战能力也未必就低于李云龙,《亮剑》毕竟是文学创作,为了突显主人公李云龙的“高大威猛”,故意压低了其他八路军将领的能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差距是很重要的一个坎,结果就是程团长可以授中将衔,而李云龙只能是少将肩章。



至于红军时期同为战友的李云龙为什么没能当上师长,剧中早给出了解释,纵兵抢粮等错误不断,被“撤职查办”几个来回,能保住团长职务就不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战功很多,错误也是不少,重要的是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并且客观说来,李云龙虽是猛将,战略水平仅属一般,不可能有破格提拔,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旋风司令”韩先楚,八路军改编时仅为686团副团长,建国后获授上将衔,人家那是军中奇才,可称“战功卓著”,绝非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可以比拟的。

包括李云龙主要原型之一的王近山中将,也在红军时期就成为红93师师长,分水岭非常明显。新亮剑开篇李云龙手刃“马家军”民团团总马元青的一节,看起来还是很过瘾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西路军的悲壮。

这么大的军史信息量,看完记得随手关注奥。


度度狼gg


您好,李博士说事为您解答这个问题。既然提出的这个问题源自《亮剑》这部原著,那么解决这个问题也必然回归于原著。

从前期来看,根据《亮剑》原著介绍,李云龙先后的确建立了不少功勋,但老犯错,比如违反上级命令突围、擅自出动部队围剿已被招安的黑云寨;还有在攻打平安县的时候,在上级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一人便搅动了整个山西的局面,虽然最终是以胜利结局,但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军人,第一就是做到服从命令,更别说擅自行动了。李云龙的谋略的确近于将才,但这种冲动鲁莽、不讲政治的性格对他的发展前途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程瞎子指挥最失败的一次战斗是在李家坡,当时他率领772团向日军发起了8次进攻可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且造成了部队很大的伤亡。但是这并不能掩盖程瞎子之前所立下的战功,程瞎子所带领的772团是一支老部队,里面的士兵大多是经过长征的老兵,能够带领这样的团队是因为程瞎子深受上级的信任,说明程瞎子的打仗指挥能力和带兵管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程瞎子很少犯错误,并且绝对服从上级命令,从这点来看比李云龙强很多。

从后期来看,李云龙并没有全程参与解放战争,因为在一次与楚云飞的对战中,李云龙受了重伤,一直是在后方养伤来着,而恰恰在这段时间里,解放军正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消灭了大量国军,是建功立业的的最好时机,李云龙因为养伤错过了,但程瞎子没有错过,一直在指挥部队打仗。因此,从后期战争来看,程瞎子的功劳远远大于李云龙。

当时授予军官军衔的条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并且军衔评定的实际工作中,也是广泛征求领导、本人的意见,反复研究衡量。从这些综合性的评定条件和较为严格的评比过程来看,就知道为什么程瞎子的军衔高于李云龙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发表更多见解!


李博士说事


程团长虽然不会挖地道,但抗日不含糊,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也打过胜仗。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当有建树,功劳簿肯定可查。李云龙抗日战争功过相抵,也就是无功。解放战争擅离职守,冒充士兵被炸半死不活,养伤多年,也没抗美援朝,据说金门被楚云飞杀的片甲无存,如非楚某私放恐难逃回,评少将当是走后门,实在评不上。


秦时明月144045538


我行我素,不守规矩。和平年代这种人不招待见。


小小的少年儿


按照老孔的说法,战场抗命,多大的罪过啊,要搁我孔捷早枪毙八回了



来自许昌的郎


功大于过有战略价值,能长时间保持战力


冲锋逆战


这小子打仗听话,李云龙这小子净闹事。


韩元平130


因为编剧就是这么写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