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11点多算是正常的吗?

敏147707885


段医生答疑在线🚀识别血糖高低🚀

血糖11点多,不管你是饭前测的,还是饭后测的,都是不正常的。建议尽早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血糖的真实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针对血糖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判断正常血糖值,或者诊断糖尿病,必须是抽血化验出的结果,而不能是血糖仪测的结果。

所以,如果是血糖仪查出的血糖11点多,需尽早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确自己真实的血糖水平。如果条件允许,用75g葡萄糖耐量检查代替,可以反映真实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2)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平均3个月的血糖水平,不受饮食和情绪的影响,抽血检查血糖的同时检查。

(3)空腹血糖是指——清晨检查,至少禁食8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餐的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血糖。

正常血糖和糖尿病的数值: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和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数值为糖尿病前期。



根据抽血化验的结果,判断血糖正常与否,并选择恰当的治疗。

(1)如果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先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减少糖类的摄入、低盐低脂、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以后再复查血糖,严格的生活方式仍然不能控制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那就得药物治疗。

(2)如果首次诊断为糖尿病,而且糖化血红蛋白≥9%,最好立即开始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3)如果诊断为糖尿病,但是糖化血红蛋白7~9%之间,考虑生活方式控制同时,口服药物治疗。

段医生特别提醒:

(1)根据你测出的血糖11点多,不应该是正常的血糖。如果做了所有的检查,血糖都正常,只能说明第一次测的血糖或者测血糖的仪器有问题。

(2)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尽早进行干预,该用药就得用药。因为,血糖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咱们分情况来看~

1. 早上自测的空腹血糖11mmol/L

(1)如果你没有确诊糖尿病

很大可能性,你得糖尿病了。这个时候,你必须去医院检查,静脉血的空腹血糖,如果有条件,可以做糖耐量检查(OGTT),如果还有条件,可以再做一个胰岛素释放和C肽释放的检查项目。

静脉空腹血糖和OGTT的检查,是看身体的血糖调节能力。胰岛素释放和C肽是看你的胰岛功能到底损伤到什么程度了。

OGTT正常值

(2)如果你已经确诊糖尿病了

那么,你的血糖控制得很不好。你需要检查自己的饮食、运动和用药砝码。我之前有提过血糖天平的理念。血糖控制得好不好,主要是升糖砝码和降糖砝码在起作用。升糖砝码包括饮食和激素因素,降糖砝码包括运动和用药因素。

空腹大于11,很大可能性你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建议找医生咨询,适合你的调整方案。

2. 餐后或者随机血糖大于11mmol/L

(1)如果你没有确诊糖尿病

先审视一下,在之前是否有吃过让血糖快速上升或者持续升高的食物。比如含糖量很高的奶茶。我们微糖做过实验,就算是正常人,喝奶茶会让血糖飙升,甚至超过安全范围。不同的是,胰岛健康的人,血糖的高峰很快就能降下来,这是因为胰腺迅速分泌胰岛素,让血糖下降。这里再说一个知识点,大家要牢记: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糖的激素。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上去难以降下来。

当然,咱们也要记住,正常人迅速升糖的高峰很短,指尖血监测难以捕捉到。如果你使用的是指尖血监测,那么要注意了。最好还是去医院做检查。如果你用的动态血糖监测设备,有血糖峰超过11,不要太着急。

(2)如果你已经确诊了糖尿病

我们建议70岁以下的糖友,餐后血糖控制在10以内。超过70岁的糖友,可以适当放松标准。您64岁,餐后血糖还是控制在10以内更好。但情况呢,不能算很严重。别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稍微餐后快走一下,饮食上注意点,血糖就可以降到达标范围内的哦~

欢迎关注我们哦,微糖,微笑面对糖尿病

一起血糖达标!


微笑面对糖尿病


毫无疑问,血糖11点多属于异常血糖,无论是在空腹或者餐后,这个血糖水平都是升高的。血糖是我们血液中的葡萄糖,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参与物,准确的测量血糖对我们了解机体血糖水平,协助糖尿病等的诊断和复查必不可少,希望大家正确认识。

我们日常监测血糖的时间点主要有晨起空腹血糖(空腹八小时以上)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自第一口饭开始算两小时),必要时可以检查睡前血糖。血糖检查主要有指尖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其中指检血糖较静脉血糖偏低,不宜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以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血糖水平监测。



正常情况下,我们血糖的正常范围为:①空腹血糖:应在3.9~6.1mmol/L以内;②餐后两小时血糖:应<7.8mmol/L。而糖尿病的诊断则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即可:①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等糖尿病典型症状,且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②如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则需在非同日两次测得上述任意一项血糖达标,方可诊断。

对于题主目前11点多的血糖水平,应警惕糖尿病可能,建议积极就医明确,并完善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既往几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糖尿病诊断后,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同时也要注意监测和复查。对于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0%的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


全科扫地僧


不知您所说的11点多是指的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当然,如果是空腹11点多,那就很严重了,如果是餐后2小时血糖11点多也已超出临界点≥11.1。

因为在您的问题中只强调了年龄64和血糖11点多。这里面需要休注意的是:



第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跟年龄无关,并不是说年龄大了,血糖诊断标准就会提升。

第二、要分清血糖11点多,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

第三、加强糖尿病知识,提高健康意识,连续2-3次测出的血糖值都高出诊断标准,一定要到医院做静脉血糖检测以及相关的糖化血红蛋白等的检测。



以下为糖尿病、糖耐量减退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诊断标准:

当处于糖耐量减退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阶段,就需要营养干预了,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知识教育来进行。让血糖复到正常。而这个时期称之为糖尿病前驱,也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所以也是最佳调理时期。


李爱琴营养师


请问是什么时候的血糖呢,自己感觉有什么临床表现么?是第一次发现,还是既往就有血糖高呢?

如果第一次发现血糖偏高,再复测一次就可以诊断2型糖尿病了,建议你做OGTT试验、胰岛素释放、C肽,首先OGTT试验是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如果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1),或OGTT 2h PG≥11.1mmol/L(200mg/d1)即可,空腹只要>7.8mmol/l即是 ;其次,结果还可以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根据不同的结果对指导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有很大的意义。治疗方案需根据血糖情况制定。

如果既往血糖就高,那只能说目前血糖控制欠佳,这个水平一般不会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但是是一种慢性损害,你想你的血管整体泡在糖水了,是不是更容易损伤,所以容易导致血管硬化,血管最主要就是心脑肾,所以脑梗、肾病、心梗等危险就高,神经受损就出现四肢麻木等不适;高糖环境,营养也不错,自己体抗力变差,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发生各种感染。

所以,如果没有症状,第一次发现,如果是空腹血糖还是很高的,按照内分泌医生的建议治疗,如果是餐后血糖,刚好是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上限,一般也需要服用药物控制了;如果已经出现相应的表现,而且长期控制不佳,有发生心梗、脑梗、肾病等风险。


爱跑步的小医生


作者:郭丽娜(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山西医科大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 硕士 )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9~6.1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即为非正常水平,但此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糖代谢状况;若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符合任意一条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饭后血糖11.2 mmol/L,已高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可直接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诊断后初期可通过饮食加运动加以控制,运动要适度,饮食要遵循六大原则:一、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选择多样化;二、限制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三、适当增加高纤维食物;四、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控制在5g以内;五、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六、多饮水,限烟酒。



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中指出,正常成人空腹血糖范围为在3.9mmol/l到6.1mmol/l之间,糖耐量2小时血糖应<7.8mmol/l。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糖耐量2小时血糖≥11.1mmol/l,或者随机血糖(也就是一天中的任何时间)≥11.1mmol/l。看到这个标准,您大概知道血糖11点多是什么情况了吧。无论这个是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还是属于随机血糖,都已经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了。如果这个血糖发生在儿童、中青年人的身上,那么就说明您该对自己的血糖非常上心了。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各种并发症就会如雨后春笋,纷至沓来啊。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不可逆转,只能靠控制好血糖进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主要是患者四肢末端会出现神经感觉异常,大血管病变主要是下肢及颈部动、静脉硬化及血栓的产生;小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这些病变不是一下子都出来的,但却在一点点的吞噬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如果这个血糖是70岁以上的老人的餐后血糖,那就乐观多了,算是正常血糖了。因为老年人的血糖控制要相对宽松,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不敏感,低血糖对老人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


药事健康


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有可能是糖尿病,建议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及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一旦确诊糖尿病,需要早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从药物、血糖监测、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

1、一旦确诊糖尿病,要遵医嘱服药,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调脂、降压治疗。药物要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减药、换药或停药,以免耽误治疗。如果每天要吃好几种药,可以准备一个分类药盒,把每天要吃的药分类放好,就可以避免漏服药物的事情发生。

2、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血糖监测方案,做好血糖监测,并将血糖监测结果记录下来,复查的时候给医生看。

3、饮食方面,控制一天的总摄入量,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饮食清淡易消化,少油少盐,适量吃点奶类、鸡蛋、瘦肉,多吃新鲜蔬菜,主食粗细搭配,用小米、玉米、燕麦、红薯等粗杂粮替代一部分细粮,先吃菜,再吃主食。饮食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少吃或不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糖果、饼干、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腌制食品、肥肉等。

4、适量运动。运动可以降低血糖、血压、血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心肺功能。可以选择快步走、骑自行车、太极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运动量循序渐进地增加,量力而行。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5天,运动时达到微微发热、微微气喘的程度即可。外出运动时携带糖尿病保健卡,并且带上糖果、饮料等含糖食品,防止出现低血糖。

5、肥胖患者需要控制体重不再增长,并缓慢减轻体重。


糖尿病之友


这个要分析如下情况:

(1)血糖的时间点:是空腹血糖还是餐一、餐二、随机血糖?

(2)血糖仪的准确性是否准确

(3)饮食情况正常吗?

(4)其他点血糖情况怎么样?

(5)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等表现吗?

所以,建议您还是去医院做个ogtt(糖耐量实验)检查,明确一下自己是否为糖尿病。


营养师宋明月


我们所测的血糖只是测试肢体,主要是肌肉耗糖量,并不代表机体各组织器官细胞糖的代谢,测试肢体血糖质升高,并不能代表机体糖多少。

糖尿病典型表现,吃得多,喝得多,尿多,消瘦。

吃得多,说明机体组织细胞缺糖。

喝得多,说明机体组织细胞缺水。

尿多,血管内糖增加形成高渗状态将机体组织细胞的水分吸入血管内,有效血容量增加而出现高渗透性利尿。

瘦得多,因各种原因导致组织细胞缺糖,人体保护功能就是先保证脑、心等重要器官的糖供给,使得肌肉组织微循环动、静脉直接通路部分开放,使糖、蛋白、等营养物部分直接从动脉进入静脉,导致静脉血糖升高,肌肉组织部分缺泛营养而消瘦。

影响糖代谢主要器官:胰腺、肝胆、胃肠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出了问题都可以引起血糖升高。

综上所述,静脉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