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希望有多大?为什么这么难?

56784799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先来帮题主解决一个疑惑,"五邑大学这样的学校都升格大学"不太准确,留意下其校史就会发现,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1985年批准同意成立五邑大学。学校成立之初就是"大学",这样的个例很多,甚至部分学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时,还得从"大学"改为"学院",如在长沙的湖南女子学院,2010年升格本科之前是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关于绍兴文理学院升格为大学,其实已不止一次出现,还记得18年5月绍兴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时就提到,全力支持其更名为绍兴大学。这也解决了2015年就存在的一个较大争议,到底是选择绍兴大学还是鲁迅大学(鲁迅故里)呢?一所高水平大学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名片。最终的选择还是绍兴大学。

其实,绍兴还有王羲之、蔡元培和陆游等历史文化任务,单独鲁迅大学不太容易突显出绍兴的文化底蕴。另外,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有明确要求,校名不以个人姓名命名。

其实,近几年绍兴学院持续在积极推动更名绍兴大学的工作,计划将在"十三五"期间积极升格为绍兴大学。以目前1年申报一次,不再东、中、西部轮流申报,绍兴学院还是有机会近几年完成升格的。

不少学院升格大学时最大的难处在于硕士学位点不够,可绍兴学院已拥有13个硕士学位点(学术型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点6个)已符合最低10个硕士学位点的要求。在学校硬件建设、在校全日制人数等多方面,绍兴学院已符合基本要求,但是在学科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关于这个难度的话,肯定不小,毕竟全国等着改名的学院有近300多所。比如18年审核通过的才16所,难度能小吗?不过,在大学升格的过程中,地方发展和经济支持极为关键,浙江省绍兴可比中西部的城市实力强太多啦~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9-01-04-03


帅小西De


绍兴文理学院更名为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但目前就卡在指标上。在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申办大学有21个关键指标,其中绍兴文理学院在校研究生教育年限规模指标还未达标,其他指标均满足教育部的规定。


从研究生教育年限来看,这只是时间时间的问题,而规模上则需要学校有更多硕士点,和学科发展,这对学校的学科发展有着很强的要求,所以说关键还在办学。


再者,虽然说十三五时期原则上不批准学院改大学了,除非支持中西部大学发展、民办学校发展等特殊情况。但是不论是从高等教育发展层面,一流学科支撑方面还是受教育的学生家长来看,这几个基本面没有变,学校对于办学层次升级、学校发展的动因没有变,所以更名大学还是有希望的。


具体京领新国际曾经转写过文章,下节选,给你供你参考。


易名不难,重在办学

其实,不论学校如何改名字,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办学实力教学质。一所学校不是因为有了好名字就可以“享誉中外”,而是真正有实力、有水平、有成绩,才能有办法将校名作为学校标签之一为人所知。假设今天,哈佛大学突然换名字叫“铁柱大学”,其他一切不变,你会因为它名字不够洋气而拒绝它么?所以,正如浙江大学数学学院蔡天新教授所言,

“用心办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那么,绍兴文理学院在办学实力方面究竟有哪些突破,又有什么不足呢?绍兴市委常委会曾经定调“绍兴文理学院升格相关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历经四年,这所学校是否已经为“升格易名”做足了十全准备

绍兴文理学院拥有风则江(河东、河西区块)、南山、兰亭、上虞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88.97亩,目前仍在扩建。想象一下,一所学校不仅被有着2500年历史的

护城河环绕,学校里面还有一整座山——龙山,如此好山好水,岂能不动心?

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绍兴文理学院的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纺织工程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对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申办大学21个关键指标,虽然目前学校在校研究生教育年限规模未达标,但其他均已满足教育部的规定,而且多项指标明显优于规定要求

而且,绍兴正在发展大城市,目前绍兴已经成为浙江省市区面积仅次于省会杭州的第二大城市,这样的行政区划的改变,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尤其是绍兴文理学院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比如绍兴文理学院的鲁迅研究、越文化研究和书法教育已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可以说,关于升格办学,绍兴文理学院已具备一些重点要素,距离最终目标,“只差最后一公里”


勇敢克服瓶颈,才能一飞冲天

当然,绍兴文理学院自身的发展才是关键因素。所以,敢于面对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实现突破。基于此,绍兴文理学院要克服地理位置、学校规模、办学格局、人才引进等瓶颈,充分利用“不足之处”带来的压力,将其转化为科研创新、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的巨大动力

。例如,可以实实在在发展学校特色,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和领先者;还可以借助政策法规调整人才引进机制,把真正有才学、有能力的人“留下来”;此外,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办学经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努力建设实现新兴产业与教学、科研的相互辅助等等。


京领新国际


首先,有硬条件。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设置、校名变更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称为学院的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8000人以上且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5%的本科高校才可称为大学。

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称为学院的应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

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其次,审批环境变了。教育部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原则上不批准学院改大学了,除非支持中西部大学发展、民办学校发展等特殊情况。现在禁止贪大求洋,要求特色学科发展,内涵式发展。

最后,自身实力。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好学校,但在标准变严的情况下,得比一般大学都要好才有机会升大学,而这方面,还需要努力。

相信绍兴文理学院早日升为绍兴大学。浙江大学依然稀缺,绍兴也十分需要一所高水平大学。


郭博士说法


浙江是全国省区经济四强,民富之首,绍兴乃浙江经济四强,人均GDP过10万。第一批厉史文化名城,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和杭绍一体化推进,绍兴前景不可限量。诸多因素促使绍兴迫切需要一所高水平综合大学,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绍兴社会经济皮展的需求,是500万绍兴人民的企盼。祝愿绍兴文理学院创建浙江绍兴大学早曰圆梦!


秦岭143339508


曾经被人当“内鸡”的文理学院,改名有什么意思?


qjdao


绍兴大学,下属元培学院,鲁迅学院,竺可桢学院,恩来学院,阳明学院,王羲之学院等等


维尼905


只要引进一个院士就够了


用户52687325397


要有国家级教学奖,硕士授予权。所以很难。


杨克思4


升格基本要靠规模,走关系。跟真才实学没多大关系


颠倒黑白地胡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