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人,抽血化验的结果会有哪些异常?

用户4857316689841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消化性系统的常见病,有必要让大家及时的认识和了解此病,作为日后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可发生在人们的任何年龄阶段,多发于20-40岁,同时儿童和老年人都可发病。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我国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正在升高,比起欧美国家患者症状较轻,但是重症患者也比较多见。

症状常为:

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为此病的主要症状,骑兵多为亚急性,少数为急性起病。病程往往慢性经过,发作与缓解交替,少数症状能持续加重。其病情与病变范围,临床类型,病理分期相关。

本病常有以下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血红蛋白常降低提示患者有贫血表现,白细胞数增加,血沉加快及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溃疡性结肠炎进入活动期。

二、粪便:肉眼可见黏液脓血,显微镜可见红细胞和脓细胞,急性期可见巨噬细胞,同时可以根据粪便学检查进行感染性结肠炎鉴别。

三、自身抗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质抗体和酿酒酵母抗体可进行克罗恩病及溃结鉴别。

四、结肠镜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作为诊断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目前应用较多。

五、X线钡剂灌肠:此检查在患者重型或暴发性病例时不宜采用,以免加重病情。

小科普:本病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轻度或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病程漫长者应注意随访检查。推荐8-10年病程的广泛性或全结肠炎和病程30-40年以上的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每2年/次结肠镜检查!


企鹅郭医生


通常溃疡性结肠炎的检测方法有:血液检查、粪便检查、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检查。其中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C)的金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常规检查有何异常?

1、血红蛋白(HGB)水平降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降低、反映贫血。且溃结程度越严重者,HGB和MPV水平越低。

2、 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与溃结严重程度有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APTT、PT明显增加,且纤维蛋白原(FIB)也随着病情进展而增加。

3、白细胞数量增多,血沉加快<strong>及C-反应蛋白增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