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啟示錄:改變你對世界的認知

黑天鵝啟示錄:改變你對世界的認知

什麼是黑天鵝?

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黑天鵝”曾經是他們言談和寫作中的慣用語,用來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當第一隻黑天鵝出現時,這個不可動搖的堅確信念,就突然從精神層面到物質層面,全線崩潰倒塌了。

黑天鵝的存在,寓示著重大的不可預測的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帶來巨大沖擊,但人們總是過度相信經驗,對黑天鵝視而不見,並習慣於以自己有限的生活認知和不堪一擊的信念,以及後見之明,來試圖解釋和對抗黑天鵝的誕生和運作,然而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改變一切、顛覆一切,最終人們會被現實所擊潰,甚至還會不斷重複這個被擊潰的過程。

從金融危機到大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從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到911恐怖襲擊事件,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是政府決策、金融股市、商業經濟、科學探索、自然規律,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黑天鵝的控制。


納西姆·塔勒布

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黑天鵝”這本書中,深入介紹了黑天鵝事件的本質和規律,發掘出我們所不知道的事件背後的真正價值,教會我們如何認識這個社會的運行方式,以及如何真正地評估、把握和利用黑天鵝所帶來的機會,採取應對策略,並從中受益。

在書中,塔勒布觀點犀利、論述精彩、引例刀走偏鋒,文風充滿了狂拽的碎碎念與不證自明的超強自信(或自負)。毫無遮掩的藐視權威,點名道姓的批評嘲諷成功人士、組織機構、公司、學術、政府與特定人群,還有等等。令其展現出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氣質躍然於紙上。

當然,書中並不缺少晦澀難懂,與學術無聊的部分。但作者已經成功的將他淵博學識、深刻思考、洞察本質的氣質,深深的植入到了讀者的意識之中(洗腦)。


關於本文

“黑天鵝”所透露的見解,的確顛覆了我們的慣常思維,打破了我們的思維定式,並且也將會深遠的改變和影響著我們的認知模式。相信如果能夠通過訓練,並貫徹執行“黑天鵝思維”,那麼必定可以避免小概率(但影響重大的)事件帶來的重大損失,且在不確定的世界中佔得先機,甚至還能重新把握自己的命運。

本文就是對“黑天鵝思維”的梳理和總結,並擴展和關聯了“思考的快與慢”,“從0到1”,“人類簡史”,“信息簡史”,“魔鬼經濟學”等書的觀點與內容,力求傳遞出充滿啟發性、顛覆性和衝擊力的認知模式和思維見解。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改變對世界的認知。


一切都從火雞開始

從前,有一群火雞,從出生就被悉心照料餵養1000天,然後就會在1001天的時候做成美味大餐。那麼,在1001天到來之前,所有的火雞都是安全的,並且活的時間越久,火雞的認知經驗越是證明自己是安全的,甚至還能得出一個結論:自己(引申到所有火雞)的一生就是被人悉心照料,好吃好喝享受生活的。

所以,在1001天的宰殺時刻,火雞突然推翻了從前所有堅定不移的信念。這個讓火雞頓悟(極端未知與罕見)的事件,就是黑天鵝事件。但對屠夫來說,並不是,因為屠夫始終可以準確預知這個事件,但火雞卻不行。

黑天鵝事件被定義為,不可預測的罕見事件,並且會造成重大的影響。一旦可以被預測,就會失去黑天鵝的標籤。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隻火雞,或許就在下一個時刻、是一年、一個月、一個星期、、一天、還是幾個小時幾分鐘後,這是不可預測的。

當認識到自己是一隻火雞的時候,就開始變的不是一隻純粹的火雞。因為當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時候,雖然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但我們知道它會發生(而不是無視未知)。從而削弱了黑天鵝在我們心中的稀有度和未知性,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在對抗黑天鵝事件。

於此同時,當意識到黑天鵝存在時(但不知道是什麼,在哪裡,什麼時候),這會深深的影響我們平時的決策和思考過程,這個行為本身就會讓一些原本的黑天鵝變成了白天鵝(可預測),從而減少了黑天鵝的數量和發生的可能性(或推遲發生)。


未知的未知

除了未知,還有未知的未知,這意味著我們不知道我們還不知道什麼。黑天鵝就是隱藏在未知的未知之中。但現實是,人們陷入在已知的圈子裡,產生了無數的自以為是和虛幻的確定感( )。

虛幻的確定感,就是我們自己所認為所瞭解的,外部世界的因果邏輯關係,其中充滿了虛幻的自以為是。但如果沒有確定感,人們就會變的不安,就會恐慌,就會不斷尋找確定感。而大腦潛意識的工作模式,就是簡單輕鬆的找到確定感,如果想要儘可能的保證確定感不虛幻,就需要額外付出很多的努力去求證和驗證,就會活的很累很辛苦,相信沒人會願意這樣,也堅持不了多久。

簡單的來說,承認自己不知道,要比侃侃而談難的多,要比忘記那些不相關的已知難的多。而意識到自己不知道,甚至是不可能知道,那就更難了。

但只有意識到了未知的未知,大腦才有機會去提醒自己,注意到黑天鵝的存在。否則就會因為不自知未知,而忘記黑天鵝,然後被它深深的影響(存在正面黑天鵝讓人一飛沖天,也存在負面黑天鵝讓人絕望崩潰)。


謬誤

謬誤是來自於大腦的系統功能特性,所呈現在心理學上的表現。

大腦傾向於簡化事物模型來降低記憶負擔,樂於接受“故事”這種敘事的信息結構,快速利用潛意識接受的信息作出決策(而不自知),對絕對數據不敏感喜愛相對數據(錨定效應),厭惡損失超過獲得利益,下意識的用簡單替換複雜來降低心智負擔,以及等等(還有超多)。這些都是大腦進化過程中產生的運作機制——本能,是幾百萬年進化積累的結果。

錨定效應,是指在不確定情境下,判斷與決策的結果或目標值,會向初始信息或初始值即“錨”的方向接近,而產生估計和認知偏差的現象。也就是說,在做決策時,我們容易受到初始信息和熟悉信息的影響,並不自覺地以它們作為參考(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而這就是先入為主,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我們決策的原因所在。

但正是這些特性,產生了敘述謬誤、證實偏差、遊戲謬誤、無視沉默數據、後見之明、以及虛幻的確定感等等(還有很多)。

這些謬誤抑制(或忽略)了人們對未知,以及未知的未知的感知。心理學家已經發現並已經證實了很多人們會出現的謬誤,然而離開了研究機構,工作場所,不在寫論文做實驗的時候,生活中專家們還是會陷入各種謬誤,更不要說普通人了。

敘述謬誤,思想會傳播是因為作為媒介的自私人類對它們感興趣,並且喜歡在複製過程中將它們扭曲。所以,人們總是習慣於將客觀存在的事實加上自身認可的理由和邏輯加以闡述。

證實偏差,一旦你的思維被某種世界觀佔據,你會習慣於只關注證明你正確的事例。矛盾的是,你擁有越多的信息,你就越認為自己正確。

人類不是複印機,所以具有傳染性的思想一定是那些我們準備要相信的,甚至是天生要相信的。一種思想要獲得傳播,就必須與我們的本性相符。

遊戲謬誤,大腦為了理解掌握規律,簡化了現實世界的複雜性,以此來進行推理研究,然而在得出結論後,又作用於在真實世界去解決問題,這時卻忘記了規律的正確性是建立在“遊戲”場景中的前提。

無視沉默數據,在敘述謬誤與證實偏差的作用下,大腦無視了與自己潛意識相矛盾的數據結果,只能看見了無統計學意義的個例事件,卻以此來作為結論的支撐。

人們一直鼓吹和誇大進化選擇(適者生有差別的生存)。但人們越不瞭解黑天鵝現象產生的隨機性,就越相信進化的最優選擇。要知道進化理論,並不考慮沉默的證據,進化是一系列僥倖的成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並且大部分是不好的。

所以,進化也有可能讓人類突然滅絕,就像讓恐龍突然滅絕一樣。並且恐龍統治了地球上億年,而智人目前只統治了地球幾百萬年。那麼,進化有時候會推翻了先前的所有設計,這其實就是一隻標準的黑天鵝,而人類就是那隻火雞。

事實上,就是各種謬誤,讓人們只看到了好的(或說因為符合心理預期與現實利益,所以只想看到好的),而在短期內,哪些真正對你是好的並不明顯(或可能表面看起來相反),並且當你處在會產生黑天鵝現象的環境下時尤其如此。 ​​​​


藐視權威

權威是信息積累的產物和效用證明,這符合了人們簡化信息獲取的思維模式,所以權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獨立思考和深究原因的動力。(權威的好處是提高效率,增強合作,減少分歧和對峙,節省“重新發明輪子”和“驗證輪子”所浪費的時間)

而權威也是人,從前面的觀點來看,人都會陷入謬誤,權威也不例外,並且權威更容易陷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的過度自信之中。所以,有時候正是權威的預測和信息導向(有時候正是預測讓預測結果發生),讓黑天鵝來的更快更突然和更猛烈,並且同時還降低了人們整體對黑天鵝的抗性。

我們往往把一個人和他所做的事混為一談,然後把他們變成一個符合傳奇故事世界觀的虛構人物。我們的文化中總需要壞蛋和英雄,傻子和天才,替罪羔羊和道德楷模。我們需要故事,這其實就為樹立權威而鋪平了道路。

權威是信息傳播複製的重要來源、節點和中心,這其實就是說好一個故事的天然條件,並且大腦進化出了“謬誤”機制與其相配合,讓權威所書寫的故事,或是權威所背書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並廣泛傳播。然而不僅如此,由人類串聯起來的大腦構建的網絡,所形成的文化也和權威緊密的交織在一起。

那麼,權威的力量就在於信息的不對稱。有信息在手,權威就掌握了一個影響巨大卻心照不宣的把柄——你內心的恐懼。權威擅長的就是,化信息為恐懼,然後利用信息不對稱讓利益相關和利益需要——獲利。

或許作者(塔勒布)有能力,有資格(已經證明),有膽量和氣魄,能夠坦然的藐視權威,然後進行獨立深刻的思考。

但作為普通人,或許根本就做得不到也無力去對抗權威和抵禦權威的信息引導(洗腦)。因為謬誤所產生的思維定式,就是讓人本能的去盲從權威和被環境信息所控制,而不自知。甚至還有宇宙熵增所帶來懶惰,去阻止人們深入探究、獨立思考、搞清真相,而相比較對抗本能,權威永遠是更輕鬆的選項去獲得信息和結論。

但如果想要增加對黑天鵝的抗性,並在不確定性和隨機性中受益或減少受損,就不僅需要不盲從權威,還需要有懷疑一切的懷疑主義,至少也要是半信半疑主義。


現實、故事與文明

所謂信則有,誠則靈,就是說相信就會有故事,這是動機,有誠意的相信就有了信仰和行動,這是動力,最後就會有結果(結果有好有壞有利益相關)。

而說服一個人需要邏輯,但是說服一群人需要的卻是感性的故事。一群人都被共鳴了,就算觀點沒有邏輯,個別人也無法對抗。在社會群體和傳統觀念面前,要麼沉默,要麼去死,比如哥白尼說地球繞著太陽轉,結果就被燒死了。人類從古到今,整體的思維模式從未改變過。 ​​​​

可以說,本能就是基因所書寫的故事,鈔票就是文明所書寫的故事,而寫故事的能力和寫出的故事,也終將服務於資本、利益集團和個人慾望。所以,故事的構成,往往無一例外的充滿了或是夾雜著——捏造信息、自身利益和方便之詞——只是比例不同。

而事實上,我們口中的“我”,講的就是我們腦中的故事,而不是身體持續感覺到的當下體驗。我們認同的是自己內心的系統,想從生活的各種瘋狂混亂中理出道理,編織出一個看來合理而一致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一個複雜的系統,會丟下我們大部分的體驗,只精挑細選留下幾樣,再與我們看過的電影、讀過的小說、聽過的演講做過的白日夢全部混合在一起,編織出一個看似一致連貫的故事,告訴我們自己是誰、來自哪裡、要去哪裡。

甚至就連謊話,代表的也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故事沒有對錯,只有期望和意願。 ​​​​

故事讓人們相信,讓人們團結,讓人們達成共識,讓人們產生堅定不移的信仰,最終讓人們一致行動。是故事調動和集中了人類空前的勞動力、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合作與協作,還有效率,從而創造了人類今天的文明。

所以,在最底層的是宇宙第一原理,然後在其上是堅固的自然規律,人類在自然規律之上總結出了科學和邏輯——這已經沒有自然規律那麼堅固了,接下來就是在人腦之間傳播的故事,而在故事之上才是人類文明與人類社會。

那麼,除了科學最接近現實的自然規律之外,其它事物的根基都是由人腦的本能、漏洞、偏好和謬誤,所構建的故事和虛幻的確定感。

記憶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就像一張紙,新的文字,或同一段文字的新版本,被不斷記錄在這張紙上,記住的是最後一次回憶的事件,並且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每次重新回憶就會改寫一次故事。 ​​​​

因此我們需要重新看待和定義——現實與事實,並需要記住並明白的是:

故事有主角和配角,利益有分配,適者是有差別的生存,無論是什麼故事都一定會服務於某些機構、團體或個人的利益和慾望,沒人可以逃離故事,但相信什麼故事,參與什麼故事,支持什麼故事,反對什麼故事,一切都在於自己的選擇,並和自己的利益和生存狀態息息相關。


懷疑主義

尋找正確和避免錯誤,是截然不同的思路,並且有著巨大的鴻溝。因為正確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與無數次、無數種條件(包括邊界)的測試,以及嚴格的邏輯證明和實驗驗證,並且這都依然無法100%保證未來不會出現一次黑天鵝般的事件——推翻過去所有的正確。但錯誤只需要一次測試、一種條件、一個示例、一個論證就可以確定結論。並且錯誤永遠都是錯誤不會正確,但正確卻很難保證永遠正確——比如科學的發展就是在不斷地推翻過去的“正確”。

這有點像是數學上的反證法,其所帶來的便利性和技巧性,遠比正面構造一個完備的證明要容易的多。只不過正面證明我們得到的是一個優雅完整的邏輯結構,但反證法我們卻只得到了一個矛盾。

可見,尋找正確具有積累信息,迭代邏輯,創造結構的重要意義,其實這就是文明發展、科技進步的基石。所以,人腦天生就是傾向於尋找正確,而不是避免錯誤。

只不過通常大部分人最後找到的,基本都是虛幻的確定感與自以為是。因為我們的左腦有強大的解釋能力,對看到的一切都下意識的向著自己想要的、相信的和想象的一切,開始強行匹配解讀,虛幻的確定感就下意識的產生了(不自知的證實偏差連自己都騙)。

那麼事實上,避免錯誤則有更強的可操作性,以及像反證法那樣的便利性和技巧性(有時候避免犯錯就可以得到贏與收益),其背後就是懷疑主義的原則和心理。

環境信息充滿了干擾,並潛移默化的影響思考與決策(當然信息除了干擾也是創造的源頭)。黑天鵝的存在,證明了數據充滿了隨機性與謬誤,很多觀點和言論都是不確定的,冗餘性讓一切皆有可能,保持懷疑主義,並有選擇的半信半疑,就可以減少信息的干擾。

數據的世界裡並沒有權威,只有預測準確率,人類社會才會有權威,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將會不帶有偏見和謬誤的處理數據。

我們獲得數據,學習的知識,積累經驗,訓練技巧都是來自於環境信息。並且我們並不能把所有接收的信息都親自去驗證一番(也沒必要),如果諸事懷疑則會非常耗費心智,同時也阻礙了工作、生活、成長的效率。

那麼,半信半疑或許是一個可行的方案,時刻保有對信息懷疑度(尤其需要注意數字,包括價格、統計、概率、點擊量、閱讀量、銷售量等等),對所見所聞都持有一份獨立思考。雖然這很難,但通過訓練就可以不斷的增強,這樣最終就會對權威擁有了一定的免疫。


隨機性

隨機性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無法預測,我們也會因為無法預測而認為是隨機。究其本質隨機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微觀量子尺度上的隨機,一個是宏觀上事物的複雜關聯和相互影響,所產生的隨機結果,讓預測準確率極低,最終變成了不可預測的隨機。

那麼在宏觀與微觀尺度中間的人類思維,面對這樣也行,那樣也行,不同選擇相似預測但最後又可能有完全不同結果的情境,人類的抉擇更是充滿了隨機性,根本無法精確的完成統一性。只有在以後遙遠的未來,積累了足夠多的信息,才能發現當初選擇所造成的,隱藏在細微差異性裡的不同結果,是如何一步步發生和演變,並因量變而積累出質變的。

而人類智能產生的基礎是數據,數據轉化為思維的過程是數據的排列組合,那麼隨機性就是數據排列組合的根本驅動力所在。隨機性讓數據在不同的尺度上隨機排列組合,這就是數據的拆分與歸類,同時這個隨機組合又會被之前形成的結構所束縛。但正是這些數據的隨機組合形成了選擇和想法,從而再驅動數據的形成和獲取,再繼續隨機組合,如此循環。而在人腦的進化過程中,數據隨機組合出的有現實意義的規律(有利於基因複製的規律),都會被存儲在了大腦的神經網絡結構裡,一部分成為了本能,一部分成為了智能的基礎。

人類在剛出生的時候,大腦數據一片空白,接著環境信息就會向大腦結構中填充數據,同時也會改變一部分結構,而結構也會反過來影響數據的填充。這個過程,所形成的不可預測的隨機概率選擇,影響並決定了大腦動態神經網絡結構的構建。這是新數據和舊數據形成結構之間的融合,這會創造出新的組合,也會終結舊的組合,從而最終塑造了大腦結構的差異性。

隨機是不可避免的,從微觀到宏觀深深地糾纏在一起,並由概率構建起了從微觀到宏觀的連續性,

只不過微觀隨機性的客觀性,上升到宏觀的隨機性呈現了規律性,而這是一種難以預測的規律和趨勢。

事實上,這世界並不存在偉大的設計者,而是通過小的隨機變化來前進的,並且通過積累小的隨機變化,來完成大的飛躍。

但從局部來看——這相當於在微觀,隨機性是不好的,因為缺少規律和趨勢,就難以被人們所理解和掌握。不過也並非總是如此,比如運氣產生的隨機,甚至比智慧更公平,如果人們嚴格根據能力獲得報酬,就有可能仍然不公平,因為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能力。而從整體宏觀來看,隨機性就能夠對社會,甚至是文明和物種,進行重新洗牌。

“你必須愛上失敗”,美國文化鼓勵失敗,而不像歐洲和亞洲文化把失敗視為恥辱和尷尬。美國的專長在於為世界其他地方承擔,這些隨機性帶來的小風險,這正是這個國傢俱有超常創新力的原因。


隨機性隱藏著突破性

在很多職業中,不論報酬多高,你的收入總是受到限制的。你的收入取決於你持續的努力,而不是你的決策質量。而且,這種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預測的,它會有變化,但不可能達到一天的收入超過餘生收入的程度,這就是職業報酬的突破性。

那麼持續性的努力,就對應著固定的可預見性的收入。非持續性的努力,對應著具有突破性的收入(也有可能一無所有)。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並不需要為每一個讀者,寫一次小說。但麵包師卻需要,為每次顧客的購買,製作一次同樣的麵包。羅琳的非持續性努力之後(完成一部小說),收入取決於後續決策的質量,比如版權合作,影視權改編等。而麵包師的努力需要持續的製作,並且收入可預測。

然而一切都是平衡的,在收入具有突破性的職業上,收入分佈是非常不平均的,才能帶來突破性,其代價就是風險。其過程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並且是帶有門檻的競爭。比如,創意需要運氣,智力需要天賦,資源需要積累等等。

突破性就是黑天鵝的蛛絲馬跡,它讓數學公式(在遊戲場景、實驗室環境中誕生),以及先驗總結,變得形同廢紙,或是如同一隻火雞。然後公式和經驗都會得到更新,接著在未知的未知中再次變成廢紙或火雞,如此循環。

智人的出現就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因為基因的複製傳播具有突破性(隨機性帶來的),最終人類獲得了贏家通吃的局面。人類讓大自然都始料未及,不然大自然為什麼會孕育出可以破壞自然平衡本身的智人呢 ?

由於偏好依附和累積優勢,在現實世界的成功會讓未來更成功和更容易成功,所以概率取決於歷史數據的積累。最終,我們看到了贏家通吃,這是分形概率的結果,而突破性就會同時產生和打破這種結果。( )


冪次法則與鐘形曲線

鐘形曲線,來自於遊戲場景,是人類在簡化現實模型中邏輯推導的結果。在量變沒有引起質變之前,它可以工作的很好,可是質變點一旦來臨,突破性從天而降,黑天鵝振翅高飛,鐘形曲線在某一座標處轟然崩塌。

突破性隱藏在隨機性中,隨機性來自於微觀,微觀有著自己的規律,只是人類暫時沒有完全掌握(或許永遠無法掌握)。概率連接著微觀與宏觀,隨機不斷的積累在宏觀上呈現出了冪次規律。

冪次法則有很多相關的說法,比如二八定律,長尾理論等等還有很多。都是從不同的視角去解讀一些具體的事情。但背後都是一個概念,那就是指數變化,冪次規律就是宇宙的本質規律和法則。

二八定律,體現了冪律分佈,可以理解為一個定值內部演化的過程。演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在二八分界點上,演化的積累效應因為從量變到質變,從而得到了明顯的體現,所以人們總是注意到二八這個比率。

這麼理解有什麼意義呢 ?那就是,所有事物的發展都是非線性的指數變化,重點是兩個關鍵詞,所有事物和指數變化。

所有的事物,都在積累自己的量變,而質變就是超越我們心理預期的巨大變革。人類心理對事物發展認知傾向於正態分佈和線性反饋。這種現實和心理預期的反差,也是黑天鵝帶來的影響之一。

因為指數變化,所以質變就很容就產生,比從前所有效果之和還要多的進步。

量變,就是在積累發生一次指數變化的能力。所以,在沒有抵達指數變化的時候,就一切相安無事,和前一個階段差別不大,一旦抵達質變點,就是一次指數級別的升級。

那麼指數變化無處不在,就是量變積累到質變無處不在。比如癌症,是微小的突變積累抵達了質變結果就產生了癌變。比如頓悟,是微小的信息積累形成了大範圍的連通,不相關的信息得到了組合產生質變結果。比如領域專家,比如病毒傳播,比如產品的迭代,比如人工智能的數據訓練,比如經濟戰爭宗教,等等。這些都是指數變化,只是不同的模型對應的指數公式的係數不同而已,但都是一種指數變化。那我們就要問了,為什麼都是指數變化呢 ?


冪次規律的奧秘

為什麼指數變化是世界的本質,信息論就是答案。在解釋之前,讓我們思考兩個角度:

第一,指數變化,不由的讓人想到2的冪次方,2進制數據存儲的格式,計算機裡無處不在的2的冪次方,就像是現實世界的冪次規律。

第二,人類世界的冪次規律無處不在,在計算機世界2的冪次規律無處不在。而在信息論裡,又有一切皆比特的信息觀。

那麼,整合到一起:構成世界的本質是比特,比特具有2的冪次規律,所以世界的本質到處都透漏著冪次規律。

可能未來會發現不同模型的數學表達式的係數都可以消除掉,最後只剩下2的冪次方。那麼,毫無疑問,一切皆比特。( )

這麼看來計算機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一個遞歸產物,我們有可能具有在計算機世界模擬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而那個世界又可以產生計算機,就這麼無限循環下去。


萬物皆比特的信息觀

現在來解釋一下,這個世界觀。

不可再分最基本的物質是什麼?重點是不可再分,不考慮物理的限制,不要在乎物質的屬性,無限小的是什麼?

那就是比特,就是信息量的單位,代表著最小信息。因為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構成,最小的物質,擁有最小的結構,最小的結構對應的就是最小信息。

物質的屬性,是由構成物質結構的數量和排列組合所決定的。但屬性需要通過結構所傳遞的信息來了解。物質由宏觀到微觀的變化過程,就是構成物質結構不斷減少,信息不斷丟失的過程。物質不斷的分割到粒子層面,再不斷的分割,不斷丟失結構和信息,就會不斷丟失特性。到一定程度就難以測量,變成概率。如果再繼續分割,最後只有一個基本結構,對應了一個比特信息,此時只有一個屬性,要麼是0,要麼是1,概率。

我們可以把信息理解為,人類可以理解的關係。有結構就會有關係,基本信息比特,描述了基本結構的關係,就是隨機的0或1。所以,比特描述的關係,是基本結構自身的變化(自身與自身的關係),是一種無法被理解的關係,相當於沒有信息,也沒有可觀測的結構。如果基本結構沒有變化,比特描述的關係就是全0或全1,這是所有一切的開始與結束,代表著宇宙的起點(比特全0)與終點(比特全1)。

如果說一切都是信息,信息的最小單位又是比特,而比特的狀態是概率,可見信息和概率是密不可分的。真正的概率來自於微觀,而信息構建的物質在宏觀,是概率連接了宏觀與微觀。來到比特層面,所有的屬性都丟失了,這是抽象的極限。( )


黑天鵝

我們對自己認為熟知的事物確信不疑,我們顯然無法瞭解自己的無知程度,無法確切瞭解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我們總是高估自己對世界的瞭解,卻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當我們回顧以往時,由於後見之明,對有些事會產生虛幻的確定感,因此我們變得過於自信。

而在我們所瞭解到的信息中,大部分都是間接聽到或看到的,親身體驗並驗證過的極少。那麼數據的可靠性,信息流傳造成的數據扭曲是難以想象的。但我們的心理,卻一直在通過這些極其不可靠的數據,來構建認知和判斷,並做出決定。我們自己常常並遠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低估了世界的不確定性,高估了自己對過去發生事件的確定感。有些事情這麼做可以得到一個確定的結果,但原因卻不是自己原本以為的那樣,這個真相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很多問題,人們也只能看到一個側面,然後大腦會補全過程和原因,接著深信不疑自己的觀點且很難改變。(敘述謬誤、證實偏差、遊戲謬誤、無視沉默數據、後見之明、以及虛幻的確定感等等)

黑天鵝是永遠無法預測的,一旦預測了黑天鵝,那麼黑天鵝就變成了灰天鵝——可以模型化的極端事件,然後躍然紙上的,就是隨機性與數據的冗餘性自由組合。

所以,黑天鵝就是未知的未知,要把黑天鵝思維貫徹到底,需要勇氣、努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以及徹底理解隨機性的願望,還需要不把別人(或權威)的觀點奉若神明。

最後,記住,你就是黑天鵝——活著是如此的幸運,宇宙充滿了死寂,生命代表著不可思議的概率,接受隨機才能開始享用概率,或說接受概率才能開始享用隨機 !


One More Thing——冗餘

在黑天鵝修訂版中,作者增加了讀起來十分無聊的後記,但談到冗餘性的視角和觀點,犀利無比令我震動不已。曾經我一直在積極的追求簡潔、消除冗餘,並以此為豪,深深的感覺到“大繁至簡”,簡潔才是本質,簡潔才是通向宇宙終極真理的唯一道路,宇宙一定是簡潔的而不是冗餘的。

但作者說,冗餘是好的,大自然正是依靠冗餘,才能在複雜未知的情況下保持穩定,人類是黑天鵝,環境變化是黑天鵝,隕石是黑天鵝,太陽風暴是黑天鵝,地殼變動是黑天鵝,氣候驟變是黑天鵝,火山噴發是黑天鵝,物種滅絕生態破壞是黑天鵝。但大自然至今依然還算健壯穩定,不得不說,在地球上最善於對抗黑天鵝的就是大自然了。

冗餘有三種形式:防禦性冗餘,功能性冗餘,結構性冗餘。

第一,防禦性冗餘是一種備份,多餘過剩卻可以抵禦未知問題。比如人的身體有兩個腎臟,這是一種過剩,是一種冗餘(或浪費),卻沒有在進化中被摒棄。同樣的,網絡資源和數據都擁有大量的冗餘和重複性,這些備份讓互聯網擁有了健壯性。不僅如此,分佈式版本控制軟件Git會在每個需要協同的設備上克隆一份完整的拷貝,數據庫系統會定時備份數據,雲存儲會同步設備的數據信息,這些冗餘都為應對黑天鵝事件做好了準備。

還有一種重複,不能算是冗餘,而是功能的一部分。

比如計算機的緩存機制,這是計算機運行速度的基石。如果沒有緩存機制,那麼計算機將會慢的讓人無法忍受。緩存,就是一份重複的拷貝,存在於可以被更快訪問的區域。這樣訪問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訪問更快速的拷貝,而不是更慢的拷貝。

第二,功能性冗餘,是在隨機性的作用下,可以發展出自由組合的新功能,以應對未知的需求和變化。比如人類的嘴巴除了吃東西,還進化出了更高端的作用,語言交流(當然還有更厲害的)。藥物阿司匹林曾經用於退熱,後來可以止痛消炎,現在可以疏通血管防止心臟病發作。很多軟件的功能對個人來說都用不到,比如操作系統,但卻可以應對各種人群的各種的需求。

還有一種功能,不能算是冗餘,是針對一個環境或因素產生的,但放到了別處(另外的環境中)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咖啡因是一種植物生物鹼,在許多植物中都能夠被發現,其本來目的是作為自然殺蟲劑,使吞食含咖啡因植物的昆蟲麻痺。但對人類來說,致死性的劑量特別大,而安全劑量則被作為了精神飲料和藥物,這是對咖啡因原有功能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另類使用方式,但已經完全偏離了其本來的功能目的。

第三,結構性冗餘,更像是為了得到防禦性冗餘和功能性冗餘,而不得不產生的結果。比如組織結構、建築結構、空間結構,它們的功能冗餘和備份冗餘都為上層效用性,提供了有力支撐。比如代碼優化,就是針對代碼結構冗餘的改進(不是針對功能和備份冗餘),在不影響到上層代碼運行結果的情況下,進行的重構。


冗餘的必然性和意義

冗餘,是隨機性的結果,所以是無可避免的。在確定範圍內,可以做精確排除冗餘,一旦信息發生交換,冗餘就會被注入。這就是為什麼代碼永遠可以優化的原因,除非不在添加功能。新功能引入了冗餘,甚至讓過去的精確的系統都變得冗餘。隨機帶來冗餘,也帶來了意外信息自由組合,就是創造與創新。

冗餘的好處在突變論也得到體現,突變論提出,高度優化的設計很可能有許多不理想的性質,因為結構上最優,常常聯繫著對缺陷的高度敏感性,就會產生特別難於對付的破壞性,以致發生真正的災變。在工程建造中(包括代碼工程),高度優化的設計常常具有不穩定性,當出現不可避免的製造(Bug)缺陷時,由於結構高度敏感,其承載能力將會突然變小,而出現突然的全面的塌陷。

另外,沒有區別的差異,是信息量不夠的原因,也就是不夠冗餘。而沒有差異的區別,這是一種冗餘,會在未來某個時刻變得有用。可見,冗餘即是原料和結構,是創造、創新、重建、重構的基礎。

最後,如果把冗餘看熵增加的必然,那麼簡化的過程,就是在減少特定冗餘的情況下,創造了更多的其它冗餘。冗餘帶來好處,是因為人類是熵增大的產物,與冗餘殊途同歸,或許人類就是一種冗餘。

大繁至簡,從某種角度上說,不僅減少了更多的結構增加了無序,也是在簡化的過程中創造更多的熵,這麼看簡潔優雅不是目的而是過程的產物。宇宙最終會抵達熵無限大冗餘(無序可組合度)無限多的狀態,或許是熱寂,或許是新的循環的開始。

「正面黑天鵝是故事,負面黑天鵝是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