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本來因為疫情的關係,怕不能及時買到藥,之前一直特別擔心,沒想到居然及時拿到捐贈的藥了,謝謝!”3月17日,山東煙臺一位糖尿病患者拿著手裡的胰島素,不斷表示感謝。

這位患者的經歷不是個例。一個時期以來,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由於多次在院內門診、藥房、檢驗科等穿梭,可能出現院內交叉感染;慢性病患者每月往返醫院續方、取藥,這對年齡大、行動不便的患者也不便利,於是在線問診、藥品線上下單、線下寄送需求大增,尤其是冷鏈藥品送藥上門需求迫切,但長期以來由於國內醫藥冷鏈網絡和資源不夠完善,嚴重製約了冷藏藥品終端病患物流服務。

聚焦新冠疫情本身,經受大考的醫藥物流也暴露出不少短板,比如由於醫藥物流體系薄弱,疫情發生時難以提供快速、精準的醫藥配送服務,部分試劑盒、藥品等也需要全程冷鏈,然而當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相對滯後,缺乏全國性冷鏈物流網絡服務體系支撐。個人醫藥器械類貨品的配送需求短期內暴增,網絡訂購訂單急劇增加,但卻面臨無車可調、無人可送的問題。

當前,國內疫情基本控制,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分批撤離,我們也適時從行業的角度分析下醫藥物流的現狀、問題、趨勢與疫情期間代表企業的表現。

01 大市場的大變化

醫藥物流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根據此前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藥品物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醫藥物流總額將達到3.8萬億元,其中冷鏈運輸的藥品市場規模或達1200億元。

這樣一個市場,近些年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正發生著鉅變:

2016年2月,國家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的行政審批事項,意味著第三方物流符合標準即可進入醫藥配送。

2017年1月,多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推行藥品採購“兩票制”。既減少了流通環節,也給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此外,隨著醫藥行業4+7帶量採購全面推行,產品配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新版藥品GSP的頒佈,更是提升了相關標準。

2019年9月,多部門聯合印發《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 2022年)》,支持在線開具處方藥品的第三方配送,加快醫藥電商發展,向患者提供“網訂 (藥)店取”、“網訂(藥)店送”等服務,配送環節也迎來新變化。

這樣一個急劇變化的市場,也面臨著不少問題,除了前文所述的醫藥冷鏈網絡和資源不夠完善、缺乏全國性的冷鏈物流網絡服務體系支撐,更重要的是標準化落後,無法產生協同效應。有觀點認為:“物流標準的不統一已成為制約醫藥物流向規範化、高效化,並與國際接軌的一大障礙。”

除此之外,整個行業整體處於小而散的狀態,不能形成規模效應,導致成本居高不下;藥物存儲運輸條件要求高,相關設施設備投入與建設嚴重不足;醫藥物流相關技術和設施落後,信息化程度低,提升了成本,降低了響應速度,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給藥品運輸的合規性和安全性帶來了挑戰。當然,醫藥物流也面臨著人才培養體制貧乏,創新能力不足等等問題。

總的來看,隨著政策的推進,藥品監管日趨嚴格,低成本、高效率、透明、穩定、安全是醫藥物流的發展方向。

當下,隨著醫藥物流市場的逐步開放,藥企物流、全網物流、電商物流分別憑藉著資源優勢、網絡及運營能力、流量優勢成為了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人們耳熟能詳的京東物流、順豐、中國郵政等也均不同程度介入了藥品配送業務;2018年,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也明確提出“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加快發展冷鏈、醫藥等高附加值業務”。對比而言,物流企業闖入醫藥領域,優勢在於物流渠道和倉儲網絡,以及全鏈路的醫藥供應鏈整合服務能力。但這也是對有一定規模的物流企業而言,總體來看,醫藥物流進入門檻較高,小體量物流企業依然難以介入。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對比看,具備供應鏈以及技術優勢的物流企業闖入,像鯰魚一樣,加速著醫藥物流江湖的變化,破解了醫藥物流部分問題,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促進了成本的降低,代表性企業如京東物流。

02 緊急馳援背後的“新基建”

在倉配供應鏈以及技術的支撐下,京東物流在此次馳援武漢行動中大放異彩,不過或許人們更多的看到的是其在防疫與生活物資的行動。事實上,京東物流醫藥業務也在馳援武漢當中擔當了重要的任務。

依託專業的醫藥用品運輸資質和完善的醫藥物流網絡,京東物流醫藥業務率先開通直通武漢的“生命班車”,累計運輸醫藥物資數千噸。為了高效支援湖北急需的醫藥物資,京東物流還緊急加開北京、上海、廣州至武漢的醫療物資運輸專線。隨著客戶需求的不斷增加,京東物流又對醫藥專線進行了全面升級,全國範圍內陸續開通多條醫藥運輸專線,有力地支援了前線的醫療需求。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這背後,是京東物流在醫藥領域長期以來的佈局。2018年,京東物流正式成立了“京東冷鏈”,對外開放醫藥物流和生鮮物流業務。京東健康於2019年5月10日正式宣佈獨立運營。依託京東集團的各項能力和資源優勢,京東健康在目前醫藥健康電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個業務版塊基礎上,逐步完善其“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產業佈局,成為健康產業的旗艦型企業。

如今,京東物流醫藥業務的產品包括醫藥零擔、醫藥倉儲、醫藥精溫送、醫藥冷鏈卡班,解決方案囊括了醫藥同城O2O、醫院處方外流、中藥代煎、臨床逆向、工業一體化方案、批發渠道下沉、藥房電商倉配等等;不僅建立面向消費需求、高效多頻、全國佈網的配送物流體系,更重要的是具備了從藥企到醫院及家庭的全鏈路的醫藥供應鏈整合服務能力,實現從工廠到銷地再到消費者的一站式服務。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一朝亮劍,數年打磨,京東物流醫藥業務之所以能在此次疫情中有穩、準、快的表現,在於其多年來不斷投入之下形成的競爭優勢:

1.供應鏈優勢

在零售領域,京東物流利用供應鏈優勢打造的“一盤貨”一站式服務模式,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提供倉儲、運輸、配送等服務。同樣,這樣的優勢也帶進了醫藥領域。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作為較早一批涉足醫藥物流的社會物流企業,京東物流通過基礎設施佈局以及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優勢,著力打造出了資源網絡化、運作標準化、質量合規化、流程可視化的供應鏈服務。依託自身供應鏈技術體系,不僅可以針對不同渠道的運營場景進行算法和模型的定製化開發與模塊化賦能,還可以通過精準地補貨預測進行商品佈局,幫助醫藥商家提升現貨率,降低庫存週轉天數,從而優化成本和運營的投入。

2.倉儲資源

京東物流的一大優勢在於其倉儲資源。2019年,京東物流對外宣佈,位於北京、泰州、崑山、合肥的4個醫藥倉與1個器械倉,均已獲得GSP認證,倉儲總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至此,京東物流成為擁有GSP資質數量最多、倉儲面積最大的社會物流企業。

而最新的數據顯示,京東物流已經建成了10座符合GSP認證及擁有三方物流資質的現代化醫藥物流倉庫,並在全國7大核心區域持續推進智能醫藥物流中心建設。基於此,京東物流不僅可以提升標準運作能力和專業交付能力,同時“地狼”機器人、“天狼”立體倉庫等一系列先進智能設備的投用,也將進一步助推醫藥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3.運力資源

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在全國開通了11個省份互發的醫藥冷鏈卡班,並通過7大醫藥冷鏈轉運中心,覆蓋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提供醫藥冷鏈的陰涼15℃~25℃、冷藏2℃~8℃、冷凍-22℃~-12℃、超低溫-55℃~-36℃等多溫區要求的服務。全程採用醫藥冷藏車+醫藥保溫箱雙保險模式,實現藥品全流程在線可視、可追溯,確保品質可控。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在與部分藥企的合作中,京東物流不僅提供了符合GSP要求的現代化醫藥物流倉庫,還接入覆蓋全國300城的運輸和配送網絡,通過倉配各環節強化聯動與深化融合,合理配置、協同共享,打造一個專業化、全覆蓋、廣鏈接的醫藥物流生態網絡。

4.技術優勢

醫藥運輸自有其特殊性,最關鍵的是安全,而要保障安全則要有更高的技術。然而相關資料顯示,藥品冷鏈的覆蓋能力僅為10%左右,藥品的質量問題中有近20%與冷鏈物流相關。為此,2018年5月,《醫藥產品冷鏈物流溫控設施、設備驗證性能確認技術規範》國家標準正式實施,監管力度空前。

而對於京東物流而言,技術正是其優勢所在,除了前文提到的藥品全流程在線可視、可追溯,京東冷鏈的信息管理系統與智能溫度監控平臺也在業內領先。依託於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提供智能配載與調度,路徑優化等功能;以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和AI等技術為基礎,可以面向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涵蓋智能供應鏈系統、無人科技和價值供應鏈等全方位的供應鏈智能化數字化解決方案。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簡而言之,數年來如一日,京東物流在醫藥流通領域構建了以智能供應鏈為基礎的新一代基礎設施。依託於這樣的“新基建”,京東物流與其醫藥領域的合作伙伴進行了良好的實踐,京東醫藥物流也已從單一客戶物流場景向全供應鏈需求解決進行轉變,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醫藥行業最關注的三大問題:合規、成本、效率。

這樣的能力,使得京東物流可以在疫情期間順利完成對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時效都具有極高要求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運輸任務;就在近日,其又與某藥企展開合作完成了胰島素配送工作。

相比一般物品,胰島素的配送難度要高上許多,它對於運送環境要求較高,全程需要精準溫控在2-8 ℃,因此大量胰島素要及時準確地配送到C端患者手裡,專業的包裝方案和運輸是個難題。得到消息後,京東物流緊急協調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所有捐贈胰島素的配送,為全國4900餘名糖尿病患者及時送去了緊缺的藥物。

啟示錄:搶灘萬億市場,撐起生命通道,京東物流靠什麼?

03 綜述

抗疫對醫藥物流行業來說是一次大考,一場反思與總結必不可少。在本文看來,有3個方向值得注意:

1.加大倉儲設施建設

據中物聯調研,現階段倉儲資源、物流網絡存在的問題已經顯露出來。81.67% 的企業認為疫情會加快行業倉儲資源整合,優化物流配送網絡。31.67%的企業認為行業內的企業將會加快倉庫佈局及建設,以滿足業務需求。

反觀京東物流,從其疫情期間穩、快、準的表現看,其長期以來在倉儲方面的前瞻性佈局,發揮出了巨大的價值,而這種價值在更注重安全與穩定的醫藥物流方面更顯得難得可貴。

2.補足網絡覆蓋和技術短板

對於醫藥物流而言,安全穩定大過天。

從疫情暴露出的短板看,除了合規與穩定,醫藥物流還有兩個問題也需破解:由於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相關企業需要加強網絡覆蓋,從而可以服務於最廣大的用戶;期間為保障安全,也需要做到全程冷鏈。

以京東物流為代表的進入到醫藥物流領域的社會化物流企業,在網絡建設、技術創新等方面大力拓展,成為了補足行業短板的探路者,無論是馳援武漢保障相關物資,還是滿足其他地區患者的迫切需求,均顯露出巨大的社會價值。

3.加強“新基礎設施建設”

此次與疫情的戰鬥中,應急物流、醫藥物流等等的重要作用愈發凸顯。可以料想,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未來一個時期的重要方向。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接下來補足短板的建設也不同於以往,它更多的是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

事實上,醫藥物流比其他領域更加需求“新基建”,通過信息化來加強上下游協同,從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通過信息化做到全程、可視,從而保障安全。這一點,前文所述的胰島素運輸案例即可看出價值所在,京東物流顯然已經走到了行業前列。

當然,供應鏈創新帶來的降本增效價值、互聯網+醫療帶來的新機遇,同樣也值得關注,篇幅所限不再展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