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威海方言特別像東北話?

一盞梅子酒


山東半島榮成文化源遠流長,現在成山頭有個景觀 是秦始皇到過地方,景色很美,那個地方與韓國最近,如果晴天可以遙望韓國建築,同時也是觀察渤海與黃海分界線,每年北方遷移的天鵝在成山頭落腳,由於地理位置獨特,吸引眾多遊客,其實方言也是獨特的,如果不熟悉很難聽懂。其實與煙臺,萊陽,話音還是有區別的,主要在榮成威海,石島,一帶。在春節晚會,倪萍的天氣預報說的 就是榮成方言。在18世紀榮成人就漂洋過海闖關東,路線以旅順基點,所以大連以前百分之八十為山東人,在六十年代,我看見大連街說話太多威海話,飯店,商場,單位的說威海方言的很多很多。我的家鄉很美 希望大家多去看看,。


忘記了就意味背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威海方言與東北遼東半島口音有些相似,其實不只是威海,整個膠東半島方言都和遼東半島差不多,這種方言在語言學上屬於一個體系,學名叫膠遼官話。

膠遼官話分佈圖

膠遼官話屬於中國方言的一種,主要分佈於山東省的膠東半島、遼寧省的遼東半島和吉林省的小部分地區,其源頭是古代膠東半島古萊國的夷語,也就是古代所說的齊東野語。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以來,山東半島人口通過闖關東大規模遷移到遼東半島,兩地語言逐步同化,發音相近,形成了膠遼官話語言區。

整體說來,膠遼官話語言區共有60多個縣市區,總人口大約4000餘萬人,主要分佈在遼東半島和膠州半島。雖然同屬膠遼官話區域,但遼東半島、膠東半島等地的語言也有區別,可以細分為青島話、大連話、煙臺話、威海話、濰坊話、丹東話、營口話等等。根據語言特點,膠遼官話大致可分為三個大的片區:

一、登連片

1、煙臺威海片。主要包括煙臺市的芝罘區、福山區、萊山區、牟平區、招遠市、棲霞市、萊陽市、海陽市;青島市的萊西市;威海市的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大連市的金州區北部、普蘭店區、莊河市、長海縣;丹東市的東港市。

2、蓬龍片。主要包括煙臺市的蓬萊市、龍口市、長島縣。

3、大岫片。主要包括大連市的旅順口區、沙河口區、中山區、西崗區、甘井子區、金州區南部、瓦房店市,鞍山市的岫巖縣。

二、青州片

1、膠萊片。主要包括青島市的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李滄區、城陽區、黃島區、即墨區、平度市、膠州市;濰坊市的高密市、諸城市、安丘市;日照市的五蓮縣;臨沂市的沂水縣。

2、萊昌片。濰坊市的寒亭區、昌邑市;煙臺市的萊州市。

3、青臨片。濰坊市的青州市、臨朐縣。

三、蓋桓片

1、蓋桓片。營口市的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鮁魚圈區、蓋州市、大石橋市;丹東市的元寶區、振興區、振安區、寬甸縣、桓仁縣。

2、通白片。通化市的東昌區、二道江區、通化縣;白山市的渾江區、江源區、臨江市、撫松縣。

3、長集片。吉林省集安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民國年間那些事


威海方言跟東北話像,多少有點淵源。那得從闖關東的時候說起。那麼問題來了,什麼叫闖關東呢?先科普一下:

“闖關東”是指從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至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這個歷史時期內,有幾百萬人從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百姓赴關東謀生的歷史,所說的關東,具體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闖關東的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

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謀求生存的運動。“闖”字有猛衝的意思,到關東謀生要衝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然而,這是出於生存的需要,再難再險也要全力以赴。山東人“闖關東”除了開荒種地以外,放山(採參)的,在就是淘金,說起淘金,不能不提到夾皮溝金礦的一個金工,原藉山東省登州府文登縣韓家莊的韓宗憲。韓宗憲為人粗獷豪放,行俠仗義,後來成為夾皮溝金礦的首領。

生存定居下來的威海人大多數鄉音難改,受到東北當地的滿語,蒙古語的影響慢慢形成東北話,一代一代就傳承下來了,所以說現在的威海的個別方言跟東北話相似。比如“你彪啊”“膈應”

“嘚瑟”。


威海那點事兒


你的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本末倒置了,應該說是東北話像威海方言。

為什麼這麼說吶,大家都看過電視劇《闖關東》,其實東北很多人都是從山東過去討生活的,我國曆史上有好幾次人口的大遷徙,南方人去南洋,山東人就去闖關東。在這些闖關東的人裡面又有一大部分是膠東半島的從渤海灣漂洋過海過去的,所以東北人的口音裡面就留下了濃郁的膠東半島口音。


人已醉夢難醒


原因很簡單,威海方言其實根本不像東北話,而是因為生活在威海的東北人很多,街頭巷尾都能聽到大大咧咧的東北話,不明就裡的外人就會產生誤會了。

威海本地方言屬於膠東話,與周邊的榮成文登方言接近,和東北話沒有什麼特別的相似性。只是因為近代出現的闖關東人口大流動,在當年膠東移民主要的去處,也就是今天遼寧省的東南沿海地區,當地的方言受膠東話的影響較大,例如大連方言就和山東的煙臺方言酷似,鴨綠江口丹東一帶的方言,也和山東威海煙臺一帶類似。

所以,不是威海方言像東北話,而是東北某些地區的方言像膠東話。

至於威海方言像東北話的段子,我有一次親身經歷。

每年暑期,威海旅遊市場爆熱,其中人數規模頗多的旅行社團隊遊客,其實無法在威海深度遊,接觸不到威海的城市生活,只是遊走於一些旅遊景點而已。由於威海歷史上是從幾個村莊的基礎上逐漸擴大的,本地土著人口非常有限,本身就是個移民城市,諸如榮成,文登乳山等周邊市區人,以及來自東北,北京,上海等地的外省市人,其中在旅遊景點從事銷售等工作的人員中,以東北人居多,所以很多團隊遊客接觸到的這些特殊的威海人,的確是一口東北話。

某次,我在劉公島旅遊碼頭的候船廳就聽到這樣有趣的對話。兩位遊客在聊天,說威海話怎麼和東北話一樣一樣的,另一位就說可不。實際上,他們聽到的是在威海的景區工作的東北人的方言。


海研會


地貌單元影響文化景觀的差異,但是,隨著技術能力提高,人類突破自然障礙的手段也會越來越強,所以語言文化區塊跟自然區塊不盡一致,但大體還保持著青州、徐州、兗州時期的格局

山東省的三大語言區:膠遼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

徐州區域-淮河流域所對應的“中原官話”分佈 製圖@蒼天熊貓微博

上圖:青州區域-膠東諸河流域所對應的“膠遼官話”分佈。遼東半島之所以有大片分佈,很可能跟山東半島人清末闖關東活動有密切關係。製圖@蒼天熊貓微博

上圖:兗州區域-黃河、海河流域所對應的“冀魯官話”分佈。製圖@蒼天熊貓微博

由以上可知,山東的方言分成了三大區塊,這是山東人文現象的縮影。從這意義上說,大家平時所謂“山東話”嚴格來說是不存在的。

以我所在的魯西某縣為例,我們說的是“冀魯官話”,這種方言是跨省分佈的看地圖可以知道。但是說話溝通而言,我這個魯西北的山東人,跟邯鄲地區的河北人沒有溝通障礙,但跟同是山東人的膠東同胞,如果不說普通話,就幾乎沒法交流了。

山東從古到今的幾個重鎮,濟南、淄博、青州、青島,按照三大州的劃分,它們都屬於“大青州”行政區。按照方言區塊,濟南、淄博人說的是“冀魯官話”,青島、青州人說的是“膠遼官話”。青州跟淄博雖然在區域上捱得很近,卻說不同方言,著實耐人尋味。


大地理館


已經點了舉報,問題質量太差,我認為一個一年級有辨識能力的小學生都能聽出威海話和東北話的區別,題主能聽不出來?什麼威海東北人多所以讓外人覺得東北話就是威海話的回答更是扯,因為全國很多地方東北人都多,特別是麗江,怎麼沒人會問麗江的雲南話像東北話?


律師看世界


我求求你們這些人。不要把我們威海人 山東人 和東北人放在一起說事。很反感。真的。 我們覺得很羞恥。 平白無故素質被降低了很多


張超34149871792


你懂啥啊 大連話像威海話 都是膠遼官話 東北話和威海才不同呢 東北人聽不懂威海話 威海人能聽懂東北話 特別是吉林話黑龍江話 和普通話很近


苟且偷生50


正宗的威海方言是沒有東北味的,不知這是誰起的明天,在威海方言中的"me"音,東北根本就沒有,威海所屬環翠文登榮成乳山都有各自方言的韻味如果提問的人說有東北味,那麼你所接觸的人可能和威海本地較多的東北人有關,近些年,大量的東北人湧入威海,為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大街上10個人中有半數以上都是東北人,所以本地人口音多數受到了環境的感染,東北話中的幹哈本地人發音為弄麼,說起本地方言,東北人根本聽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