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京津冀人口流入开始放缓?

大姐头-嗨娘


这是发展规律的使然,也就证明小低谷出现了。

所谓“京,津,冀”经济圈,本就是一座人口聚集的围城。进去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想进入的人,基本没多大变化。咱们主要看看要出来的,都有哪些人!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调整,城市的发展病已然显现,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使先期进入的各类人员,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这样的生活状态。拼搏了多年,身心疲惫。正遇调整期,可以抽身而退,衣锦还乡,过些悠然自得的慢时光!

再者,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京,津,冀境内,大量耗能企业的外迁,也带动了除本业人员随行之外,附加产业也跟着外迁,如物流,餐饮等等。这是人员流出量较大的一个主因!

还有,就是新生代的年轻人。不再象前辈们那样,积极踊跃的向往京津冀的繁华生活,而是进入二,三线,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地区。如西安,郑州,一些慢两拍的城市圈。因为那里的就业,生活各个方面,相对宽松些!

京津冀地区,现在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消化,调整人员稠密状况,分散政治中心功能于雄安新区。但又在各项工作投入上,下的力道不足,引进什么类型的人才,当下还没有明确方向。所以,短期内,流入人员放缓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待调整期结束,各项工作方向明朗后,各类需求人才依然会大量涌向,京津冀这片,飘满七彩祥云下的福瑞宝地!


风雨夜归人134216267


京津冀人口流入放缓,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累积的红利,在市场经济时期逐步衰势的必然,人口流入流出,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1、经济发展程度。2、城镇化进程。3、社会综合成本。

一、经济发展程度,直接体现在GDP总量上。从京津冀2018年上半年GDP总量来分析,除河北在京津冀中略显优势达1.66万亿外,做为直辖市的天津竟然不足1万亿,放眼31个省市总量排名,已够寒参的。应该说北京、天津占尽了政策优势和政治优势,但对京津冀城市圈的带动和拉动效应有限。国家新建雄安新区,除了疏散城市功能初衷外,本质也是放大城市圈效应。另一方面,从京津冀2018年GDP增速来分析,除北京6.6%外,河北6.5,天津4.3垫底,与两大直辖市的位置明显出入。



二、人口聚集能力与城市化进程显明相关。从世界范围看,在国家从低收入转向较高收入水平的进程中,城市化是快速的收入增长和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大多数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产生更加高效的生产力,也互相促进人口的吸纳和利用。从京津冀来看,除京津城市化进程略高外,大头的河北城市化进程远低于全国水平,东北目前整体城市化进程也是五大区域最低的,自然人口的吸聚能力长远不够。


三、社会综合成本角度看,京津冀不占优势。2018中国城市物价水平排名一览,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8个省份7月份CPI涨幅低于2%。根据央行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物价同比涨幅放缓。 中国城市物价水平排名情况,京津冀却位于31省市前列,远超全国水平,甚至超过GDP增速前列的水平。

从2017年31个省市房价水平,京津冀处于全国水平之上,在31个省市中京津冀房价平均格位于第一、三、十一位,远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房价指增速分别为3.9、3.5及1.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曾经全球房价增速前十的合肥(0.4)。房价成为影响人口吸纳的重要因素。2018年比2017年天津人口净减少5.67万,北京净减少2.2万,仅河北省净增1.01万,总体负增长6.86万,随着时间的推进,上述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京津冀人口负增长逐步明显。


行者好色


这地方,有正常思维的人会来吗?



出门向左再向右


“有人说”看是什么人说的!如果仅凭自己猜测而信口开河,那就干脆不要理他!


铁马冰河158099218


因时下全国经济速度放缓了才导至的。


功德21


没感觉有放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