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复制中国的路线,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鸢_戾天


这个问题……当然是不会。

因为想成为世纪工厂,首先要具备为全世界提供产品的能力,而很明显越南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不过因为越南和中国在体量上的巨大差距,这里的“世界工厂”特指加工制造业成为支柱产业,产品较多出口外国的发展模式。

不过即使这样,越南也不会复制我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因为带有我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是独一无二的。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和我国的自身条件以及适宜的内外环境密不可分,而越南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那么越南和我国相比到底差在哪里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之所以能够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成为世界工厂,绝对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建立在建国将近30年雄厚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跨越式发展。没有建国后将近30年的积累,我国不可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但越南不一样,因为他本来就没有路。

二战结束后,虽然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但经历了亡国之痛的法国认为自己还可以再抢救一下,于是它卷土重来,试图恢复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

最终结果当然是法国彻底失败,但北越人民用了9年时间。而接下来美国对越南的侵略,将这片土地拖入更深的战争泥潭,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73年美国撤军。

不过战争的阴影并未随着美军的远去而远去,因为很快膨胀的越南就燃起了恢复印度支那版图的野心,这直接导致越南和北方大国进行了10多年的边境战争,战争硝烟一直到1993年才彻底消散。

而此时经历10多年改革开放的北方大国已经渐入佳境。

因为几十年的战争,越南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工业体系建设。今天的越南城市基建仍然比较落后,道路狭窄,居民密集,堵塞严重。同时水电不足,通讯基础设施落后,这些都严重拖累了越南的发展,想要成为世界工厂依然任重而道远。

2、发展条件欠缺

今天的越南,人口超过1亿,拥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人口,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北方大国,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越南收入低,人口素质更低。在缺乏我国人民吃苦耐劳优秀品质的同时,越南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高技术水平工人尤其稀缺,生产效率普遍低下,且频发罢工风潮,直接影响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的发展。

而罢工之所以频发,很大原因是因为越南国内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直接诱因,是越南不稳定的金融市场。

今天的越南盾虽然实行了浮动盯住美元的政策,但一旦遭遇经济危机,越南盾贬值,外商很大可能会血本无归。虽然越南自1986年就开始了革新开放,向北方大国学习,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越南外资损失惨重,越南经济遭遇严重打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越南的体量太小。

一方面,这导致越南的国内市场狭小,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时无法像北方大国一样出口转内销,以庞大的国内市场抵消金融危机带来的猛烈冲击;

另一方面,越南的体量相比于周边的泰国、印度尼西亚甚至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不仅没有明显优势,反而稍显不足,这使得越南在没有能力全面承接先进国家产业转移的同时,还要面临其他人口大国的激烈竞争。

3、国际环境不利

事实证明,有样学样的越南,虽然学到了北方大国改革开放的皮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毕竟难以持续。

因为越南和北方大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大国,我国固然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轮番围堵,国家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但体量巨大的我国同样也可以成为大国博弈中牵制他国的重要力量。

建国后,为反击帝国主义的围堵,我们倒向苏联,获得苏联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援助。而两国交恶后,我国又和处于守势的美国携起手来成为苏联的劲敌。而为了牵制苏联,美国除向我国提供大量技术支持,还促进我国国际环境的显著改善,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而越南作为小国,任何时期都只有站队或当炮灰的份,没有巨大价值也就没有巨大支持,所以越南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世界大国的博弈。而很明显,世界大国并没有给越南有力的国际环境支持。

等到越南效仿北方大国开始革新开放时,北方大国已经抢走了大部分外资。在北方大国将外资充分吸收,培养出具有巨大优势的本土企业后,越南依旧在制造产业链低端徘徊。

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只有大国才能产生战略级的领航者,他们对国力的深刻分析,对国际趋势的精准把握,是改革开放能够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条件。而作为小国的越南,无法产生战略级大师,自然只能对北方大国有样学样,而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先说一个我上周经历的一个事情,大家都知道日本比较高端的护肤品牌资生堂(不是打广告)。上周我在澳门的DFS全球免税店帮朋友买了两个资生堂的洁面。买完之后我也没有细看,因为在我之前的购买经历,不是日本本土产的,就是法国产的。但回到家之后一看,居然是Made in Vietnam (越南制造)。很好奇这种护肤品是说把生产线全部都在越南设厂了,那原料难道是从日本运过去吗?还请大神解答。

再来说一下这个题本身。越南复制中国的路线,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其实,越南已经在最为重要的政治改革中,我想说领先了我们,并且遵循的经济模式都大同小异,改革开放,所以说“复制”感觉有些照本宣科了。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前一段在菲律宾买的衣服的时候,大多数的的LEE这样的牌子,还有NIKE 等运动品牌的鞋,都会发现是越南和柬埔寨这两个地方居多。可见这两个地方目前正在PK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越南正走在成为世界工厂的道路上。

欢迎大家探讨。


本来世界观


世界工厂这个词也可以用世界代工工厂来做解释,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每一个贫穷的人口大国想要发展经济,必须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经济起步走的第一步。因为世界经济永远是竞争的,而每一个贫穷的人口大国,在经济竞争中能拿的出手的只有廉价的劳动力。

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人均GDP已经达到8000美元以上,某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中国明显不占优势了。也就是说中国必须把这些产业转移出去,不然又没利润又破坏环境的事情,放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都不会干了。想想当初我们用8亿条裤子去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事我们也咬着牙走过来了。如今我们有工业和经济基础了,当然我们也想产业升级,也想用一架飞机去换八亿条裤子。

所以从中国大量转移出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成就了一个个人口大国想要发展经济的需要。

那么越南复制中国路线,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主要如下:

①越南人囗九千多万跟当初我们开放时人口十亿左右没法比,当初我国一开放基本上发达国家的淘汰产业,我们全部都能接受和承受。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建立起了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当然这个工业全产业链的建成,我们原有的工业基础也起了绝定性作用。而这些越南是没有的,也没有可比性的。

②就是随着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工使用量,已经越来越被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设备所取代。

而我们七十年代末的开放,真好赶在了计算机工业发展的前夜,上天对我们是厚爱的。要是在今天,发达国家也转移不出来那么多产业,让我们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就差了那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越南就永远失去了成为韩国的可能性,因为那时的韩国可以选择什么产业发展对自己有利。而现在的越南只能被动的接受有什么要什么的可悲境地,也就是说越南想全面规范工业产业的发展是很难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从工业产业转移的可选择性上,越南已经没有机会了,这样越南成为世界工厂的可能性也就等于零。

③就算是中国淘汰出去的工业产业,也不可能全部入户越南。因为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这些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也需要这些产业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尤其是菲律宾随着中菲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大有对越南形成后来者居上的姿态。而近期越南有些工厂纷纷关门,就是因为竞争不过这些国家而造成的。所以说越南能保持发展就算不错的了,关于世界工厂这样的梦还是不做算了。

总的来讲做任何事想要成功,基础和机会这两个必备条件,是绝不可以缺失的。而越南想成为世界工厂,这两个条件恰恰都没有,当然我们不能怀疑越南经济发展不起来。但越南想成为世界工厂或者是在不久的将来经济上想超越韩国,依照现在越南的实际情况应该是绝无可能。



李硌砚


老金认为,越南不会成为中国之后的世界工厂;

越南岘港,有点像九十年代的三亚


它有三个的缺陷:科技基础薄弱,工业门类不够齐全,本土市场容量小;

老金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不仅仅靠的是劳动力丰富,工资低,地价低,税收优惠等条件,这些都是表面;

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有科技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市场容量大的三大优势!

就拿大家常用的手机来说吧,生产一个手机需要大量的零配件和电子元件,

手机零件包括:机壳,触摸屏,保护膜,锂电池,充电器,耳机,听筒,天线,摄像头,连接器,读卡器等等几十种,

手机用的电子元器件有电阻,电容,电感,芯片,电路板等等,


任何一个产品做好了都是一个大的上市公司,比如触摸屏的深天马,锂电池的欣旺达,电路板的深南电路,摄像头的欧菲光,等等,

不要看这些零配件,元器件不起眼,都是高科技的结晶!都要面对日韩相同产品的激烈竞争!你一天不做科研投入,很快就被甩下来!

举个栗子,国内的面板之王京东方,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投资,研发,建厂,前后投资一千多亿元,才赶上日韩的水准,如果松一把劲,恐怕未来还有处于下风!

反过来看越南,他们有这个科研水平,资金投入吗?


再说说工业门类齐全,中国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业门类齐全国家,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的41个大类,191个种类,525个小类的工业体系;

工业门类齐全的好处是容易配套,比如东莞是手机生产比较集中的地方,周边就有相关的配套厂家,比如生产机壳,电路板,摄像头,耳机的厂家,

如果像越南那样工业门类不齐全的国家,甚至像现在的美国,都已经做不到配套齐全了,所以苹果手机必须在中国组装,特朗普叫苹果回美国生产,苹果手机CEO库克就断然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没有门类齐全的配套厂家,外购原材料零配件的成本太高!


最新消息!苹果手机的主要代工富士康原本要投资100亿美元到威斯康星州的计划基本破灭!原因是当地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有了产业,相关的人才才会聚集!


最后说说市场容量的问题,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庞大的中产,就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

还是以手机为例,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亿部,

中国国内的手机出货量4.14亿部,就是说,全球手机有四分之一多的手机是卖给了中国人!

有如此庞大的市场容量,才能支撑上面说的各种原材料零配件的配套!

另外巨大的市场还能做市场开路先锋,高科技新产品都有一定风险,需要本地人先试用再推广,这时候中国市场容量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之所以现在中国手机行业全球领先,就是跟中国市场容量大,有足够的市场去试错有关!比如双摄像头,双卡双待都是中国先搞起来,三星,苹果跟风;

越南的人口只有九千多万,以上中国的优势在越南就很难体现!

只能在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商品,比如服装鞋帽,化工品上可以承接其他国家订单。


所以老金认为,越南就是简单的复制中国经验,远远做不到为世界加工,销往全世界的世界工厂级别!


关注 老金看世界 头条号,每天都有新故事!


老金看世界


越南复制中国的道路?我想没有。我不想对比中越的优势。咱先说说所谓国人眼中越南的劣势。

第一,越南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也可以算是没有。因为我们的生产企业太老旧,设备严重落后,根本无法给高科技外企提供代工。所以改革开放之初来中国的外企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谓产业链,都是根据产业需要不断发展的。

越南确实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和人口,也没有这么大的国土纵深,也没有这么丰富的资源。但是越南对比中国劳动力太便宜了,税也太低了,产权也是个人的。就算是进口资源,一样有利可图,他国土面积小,但是海岸线长,他完全可以整合广西云南,和东南亚的资源和市场,使区域产业相对完整,对于基础设施来说,越南国土狭长,海运完全可以分担陆路压力。通过经济发展,对于这样的小国,根本用不着很大的投入就会完善基础设施。

第二,产业工人的缺乏。越南教育确实不如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但是我刚才提到,越南的产业都是劳动密集产业,暂时不需要多少大学生来做,只要工人勤劳就可以了,虽然利润低,但是可以解决大多就业。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经过十年动乱,产业工人情况可能都不如现在的越南。是三十年的经济增长积累下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这个问题不是必然问题,只是暂时的问题。

我们现在不能小看这个小邻居,他拜孔子,有着和中国人差不多的价值观,人民勤劳,越南虽然永远也不会取代中国,因为体量太小。而世界代工需求太大,但是我们在产业升级之前是不是还有几亿农民工需要就业?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核心科技不是十年八年就能积累的,需要很长的时间,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调整国内政策,让本就在中国的产业留下来?越南虽然不是对手,可是东南亚呢?


罪欲外衣那么美


越南现在确实在走中国当年的路线,但是一个越南人口不足一亿,尚无法动摇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现在值得警惕的是:越南,印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都在模仿中国模式,这些国家人口加起来比中国还要多,这就完全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新兴世界工厂群”。

越南,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就跟三十年前的中国何其相似。三十年前谁能料到中国会成为“世界工厂”?因此,印度,越南这些国家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对于我们来说,一边需要加紧“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是一个向高端制造业突破的计划,目前的高端制造业国家几乎都是欧美以及日本等西方集团,中国正在想办法进入这个圈子。希望中国能够成功!这需要中国跟西方集团继续保持良好的互利合作状态,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基础。

对于越南,印度等国的“新兴世界工厂群”的崛起,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国家目前的经济实力不如我们,但是他们的各种成本低,价格便宜是他们的优势,就像当年的我们,假以时日,他们有追上中国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必须对越南等国追赶我们的速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目前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形势严峻!


黄家老爹


在2019年年初的时候,越南总理在一个会议上高调宣布:力促越南成为世界工厂。越南最近可能有点飘了,虽然近年来外资投入到越南的规模和速度在快速增长,越南制造业蓬勃发展,但是想要成为世界工厂,以越南目前的状况来看,根本就不可能,可能在越南眼中对“世界工厂”的定义不一样吧!



纵观世界,能够称得上“世界工厂”的国家只有四个: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中期的英国、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日本,以及本世纪以来的中国。一个国家想要成为世界工厂,首先这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规模要大,占世界的比重有一定的分量,以上所列的英国、美国、日本、中国,在各自年代里它们的制造业产值都是排名前列的。

而越南呢,虽然越南国土面积有33万平方公里,低于日本高于英国,人口也超过9000万而且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但是越南目前的经济规模与它们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放眼东南亚也并不显眼。2017年越南的GDP只有2160亿美元左右,位居东南亚第六,2018年越南GDP则为2425亿美元。



而从制造业产值来看,2017年越南制造业产值只有342亿美元,别说要比肩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些曾经的世界工厂,就连东南亚的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都要比它高。而且越南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只有15%左右,这在制造业国家中比例是比较低的。



越南在经济上是学习中国的,越南的“革新开放”政策其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翻版。自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0~2006年间越南还实现了年均7.7%的经济增长,近年来越南的经济仍保持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起点低,基础差,所以越南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越南想要成为世界工厂,也还遥遥无期呢!


锦绣中源


“世界工厂”这个词对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因为中国人都是生活在这个“工厂”里,并且大部分劳动者已经融入了“世界工厂”,成为其中的一名员工。

在经济学文献中,“世界工厂”并确切的定义。简单的来说,就这个地区拥有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能够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


从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18世纪英国在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工业生产门类,并在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配合下,向世界各地输出工业品。可以说,英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在钢铁、汽车、化工、机器设备、飞机制造、电气产品、医药以及军事装备等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其生产规模和出口份额,都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工业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工厂”东移,转移到了东亚地区,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崛起的。其中,日本经济崛起影响最大。日本工业从以出口重化工业产品为主导逐步转向以出口附加价值高的机械电子产品为主导,成为机电设备、汽车、家用电器、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大陆经济开始起飞。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大量的廉价工业制成品涌向全球。纺织品、家电、手机、箱包、钢铁、建材等工业产品几乎进入全球每个国家的角落。

根据对英国、美国、日本、中国大陆但曾经和现在的“世界工厂”观察,要想成为世界工厂,前提是该国有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以及大用的熟练劳动力。这两者能够为大幅度的提高工业生产能力,才能造出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产品。


很显然,现在越南不具备以上两个特征,即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和有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这两个条件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淀和培育。即使是有大量的外资进入该国,也不可能短期内国家打造成为“世界工厂”。


财经知识局


会的,越南人工成本低,税轻,政府管制少。



阮景东


越南在未来60年内,必然超越中国、不相信的你们自己去越南看看,反观国内食品安全、教育医疗,各种强拆遍地的二代,你们谁敢说现在不是过一天算一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