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如何體現“底蘊”?

柳侍墨


★如何利用攝影作品體現“底蘊”★

這個題目也是有點底蘊的!

為什麼?

只有搞攝影到一定境界才會有這樣的思考啊!

我以為,攝影作品的底蘊是通過影像畫面中的情調和意境反映出來的!

——情調——

情調是拍攝者賦予靜態影像的一種活生生的感情和動感,情調可以讓靜止的畫面在觀眾心裡產生活躍的思想活動,產生一種隱性的情愫聯繫,從而獲得共鳴和愉悅的享受!

情調可以通過拍攝的構思來決定!比如下圖中的旗袍美女,身穿貼身的可以勾勒身線的粉色旗袍,佇立在花叢的邊上,做出溫柔典雅的手勢動作,眼神輕柔地看著地面某處,好像是在與何物交流一樣,這樣的畫面很容易給人以濃厚的人景交融互動的和諧感,體現花美人更美的自然情調,真的讓人覺得賞心悅目啊!

——意境——

意境是影像畫面的靈魂!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凡優秀的攝影作品都是比較講究意境的營造的!比如下圖中的模特,身穿亮色旗袍,分外醒目,周圍環境及背景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暗色場景,這樣就具備了非常明顯且光影明暗漸變過渡非常自然和諧的畫面,背景的暗色處理更能體現一種神秘的內在力量,營造出一種悠遠深邃的詩和遠方的獨特意境,這樣的意境更加襯托了人物的內在氣質和情感的發揮,讓人看了非常有意思!

攝影作品的底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擁有的,是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熱情和拍攝學習而獲得的!一旦可以感受到這種底蘊,那麼說明你在攝影的道路上是不斷成長進步的!



攝影匠洪辰


如何讓自己的攝影作品體現出“底蘊”?說實話,這是一個很燒腦的問題。也很難回答到點子上。底蘊,經常與文化合用,稱為“文化底蘊”。不同的照片一定有不同的表現手法。簡單來說,春天來了,我想拍花花草草,能通過角度、光線、構圖,拍出唯美的照片,就算有底蘊。因為它遵循了人們共識的藝術表達方式。眾人看過交口稱讚拍的好。

當然,更多的人會覺得底蘊應該體現在一些明確的思想主題上。但這些主題,同樣需要具體的場景、事物、人物來體現。比如白牆青瓦、紅牆綠柳的、筆墨丹青、雍容華貴等等。底蘊的表現形式千千萬萬。說白了就是古往今來已經在某個群體裡形成的思想共識、風俗習慣。最終形成了一種文化。也就稱為了文化底蘊。

中國古建築的四平八穩、飛簷斗拱,是文化底蘊;梅蘭竹菊四君子,各有文化底蘊;牡丹國色天香的底蘊,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底蘊等等。底蘊,往往有固有的表現形式。與新銳拍相對立。平時多讀書,詩書歷史,畫作人文都瞭解一些。也就胸有成竹了。


攝影中級班


攝影作品,如何體現“底蘊”?

攝影作品如何體現底蘊,在說如何體現底蘊之前,先說說什麼是底蘊。


底蘊:簡單的用白話來說,你心裡有什麼,你經歷過什麼,你會什麼,你肚裡有多少貨,你有多少才藝!


那麼,攝影作品如何體現底蘊,所以第一個條件就是你有底蘊,你有經歷閱歷,你有才華才藝,你有內心有內在有內涵,如果沒有,那還是算了吧!


如果你是有故事的人,你就去拍有故事的片,用你的作品講你的故事,讓別人去感受,去思考,這就體現了你作品中的底蘊。

如果你是有才藝的人,你就用你的攝影作品表達出你的才藝!這樣例子很多,比如我有一個學油畫的朋友,他拍的作品不後期也象油畫,別人就不行,這個就是底蘊!


所以,我想說的是,先別想著如何用攝影作品去體現底蘊,先去增加自己的底蘊吧!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攝影作品,如何體現“底蘊”?

【這4句口訣,讓你的照片更有“底蘊”】


底蘊,包含的內容很多,在攝影中,包含單方面的美,也可以表示,一張照片有內容,有意義,讓觀者感覺厚重,不單薄。那怎麼能在攝影作品上,體現如上所述的含義呢?攝影自學班,總結了4句實用口訣。

4句實用口訣,彰顯照片“底蘊”:

線面如畫底蘊顯。枯榮對比意義見。

背景虛化不單薄。用光用影拍美片。

通過例圖,為大家解說下4句口訣的含義和用法:

1、線面如畫底蘊顯。

把照片拍攝得如畫一樣,一張攝影作品就和文化站得更近了,怎麼能拍得如畫一樣呢:


(1)注意拍照時間:在清晨,林間和山間,有薄薄的霧氣,光線柔和,可以拍到耶穌光,拍到如畫一般的美片。

(2)如果天空灰暗,可以乾脆拍攝黑白照片,後期提高對比度,讓白色更白,黑色更黑,這樣在白背景下,黑色線條如墨畫出來的一樣。

手機攝影,在設置中,選擇黑白濾鏡,就可直接拍出黑白照。後期也可以調成黑白,用Snapseed軟件工具菜單中,黑白工具,即可。


2、枯榮對比意義見。

讓一張照片,有含義,會更體現作品的“底蘊”。怎麼能快速提現出,不容易看到的意義呢?最便捷的方法是:

拍攝枯榮對比的照片:

(1)在秋天,找到還沒落葉的枝條,金黃色代表豐收,和其他沒有葉子的紙條,形成枯榮對比。

(2)自己把小花、小草等有生機的小植物,擺放到乾枯的樹幹上。不推薦亂摘花草,如有恰巧掉落的最好。



3、背景虛化不單薄。

作品背景看著“厚”點,不單薄,照片會看起來更有底蘊。怎麼讓背景看著厚呢:


用大光圈或者長焦距,對焦在前景上,前景就清晰,背景就虛化了。

4、用光用影拍美片。

攝影作品美,才是最能體現“攝影底蘊”的,在日常生活中,想拍出美的照片,最便捷的方法是:


拍影。利用水面,低機位拍倒影;在傍晚,點測光,拍剪影。

希望通過我的解說,讓您更明白這4句口訣,怎麼使用:

線面如畫底蘊顯。枯榮對比意義見。

背景虛化不單薄。用光用影拍美片。

如果感覺有幫助,也請幫轉發,幫我點贊哦!感謝您的支持!

歡迎大家來關注我,攝影自學班,更多實用教程,每天更新。


攝影自學班


“底蘊”顧名思義,指的是要具備精神內涵,要有深層次的人文價值、心理效應、社會意義等等元素,這些元素能夠從一張攝影作品中體現出來才能談得上“底蘊”。

能夠讓攝影作品具有“底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並非所有照片都能夠具備這樣的氣質,就像大部分電影、音樂作品其實只是娛樂大眾而已,並沒有什麼非常深層次的內涵,攝影作品也是一樣的,大部分作品的功能只是記錄、留念、宣傳、報道等,並沒有所謂“底蘊”,只有經過時間洗禮,沉澱下來的優秀攝影作品才可以稱得上有一定底蘊蘊含其中。這些作品的創作者絕非等閒之輩,在一百多年的歷史進程裡,從事攝影職業的巨大從業人群中,只有那麼一小撮“大師”留下了有底蘊的攝影作品。無論是佈列松還是羅伯特卡特,無論是馬克呂布還是森山大道......他們帶給我們的優秀攝影作品是由獨特的眼光、豐富的經歷、敏銳的洞察力、理性的思考、感性的藝術表現力、長時間的拍攝積累造就出來的,並非簡單就能做到。

作為普通攝影從業者、愛好者,如果想讓自己的作品也具有底蘊,那麼我覺得可以通過如下方法逐步提升水平:

學習參考大師作品和著作。

上文已經提到,很多攝影大師的作品是經過歷史洗禮沉澱的,被公認的優秀作品,其精神價值非常高,經常翻閱、欣賞、學習大師作品,可以吸收的攝影理念養分並非那些所謂攝影教程書籍所能帶給你的,讀經典攝影著作,讀有價值的攝影書籍,是提升自己攝影觀的很重要途徑。

練好攝影基本功。

想要好作品,無論何種藝術形式,都要有良好基本功,把攝影基本技術搞透徹,曝光、構圖、對焦、後期修片等等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有了較好的攝影功底,才有資格談“底蘊”,才有提升的可能性,否則都是紙上談兵。

深入到生活當中去創作。

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什麼好的藝術作品也搞不出來。就像作家沒有豐富的閱歷,只是虛構編撰,其作品肯定不會有什麼讀者的共鳴,攝影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真實、豐富的生活經驗,就沒有發現、挖潛生活中具有價值的畫面,也沒有捕捉各種內涵題材的眼光,作品自然不會生動,更不會有底蘊。

創作,從生活中來,從生活中提煉,從生活中挖掘,這是讓作品具有底蘊的基礎。

昇華創作思想。

藝術是對生活的提煉、總結、藝術再加工。攝影作品如果僅僅停留在記錄、留影、形式表現的表面功夫上,其不會具有什麼底蘊。攝影作品的靈魂是要把平面的元素、光影提煉成抽象的思想表達,這不僅僅需要攝影技術,更需要對生活的提煉,對社會的分析,對歷史的思考,對現象的總結,對事物的觀點。而這些內在的東西,要通過大量的拍攝、修片、思考、嘗試、總結不斷成長、進步,用思想的制高點帶動攝影創作的方向,不要僅僅滿足外在的表現形式,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才能拍出更高水平的作品。


卷太郎攝影坊


攝影作品如何體現底蘊?

所謂底蘊者,藏智於心,厚才浩學,精神深度和文化廣度非常人能及。對於一幅攝影作品而言,能夠體現底蘊,著實不易。在我看來攝影作品要想真正體現底蘊,重點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加強攝影者自身的底蘊。這是築基和持續學習的過程,直接受攝影人的學識、修養、眼界等人文層面的長期積累和沉澱的影響。作者自身的文化底蘊缺失或者修養不足,恐怕很難創作出富有豐富文化底蘊的攝影作品。

二是發掘攝影作品題材自身的底蘊。不同的攝影題材,其自身蘊含的文化底蘊千差萬別,即便是同一題材,因作者認知和眼界的不同,選擇拍攝的切入點和立意也能夠高下立判。如何從大家耳熟能詳,習以為常的身邊人,周邊事,乃至大千世界中揣摩出既有新意,且在深度和廣度等不同緯度具有豐富底蘊的攝影立意就是一件值得攝影人深度思考的大事了。

因此,在攝影作品同質化嚴重的今天,攝影人如何通過自身素養和眼界發現和挖掘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題材,並且能夠利用攝影技術和表現手法將全新的視角和底蘊展示給觀者也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拙見,如有不妥之處,望大家指正。

我是魂之海洋,望大家關注我、支持我,謝謝。



魂之海洋


不論人文攝影還是風景攝影,要想攝影作品有底蘊,首先攝影人自己要有底蘊,這包括文化底蘊、藝術底蘊、思想底蘊等,要有對人生、社會的深入理解,特別是對攝影對象的理解。攝影的主題表現的不僅是攝影畫面內的表達,攝影畫面外的表達才是體現攝影真正價值所在。

攝影要有底蘊,需要攝影人不斷地學習、思考、觀察,沒有功利地深入被攝對象,用心對待攝影和被攝對象,攝影的底蘊就會自然而然在作品中體現出來。


江影粼粼


所謂的底蘊,來自於自身文化的修養,來自於不懈的努力!偷奸耍滑的手段也許偶爾得一兩張,但肯定不長久!


流淚中的影子


首先個人認為“底蘊”是長年積累的,也就是對攝影的理解和對於“美”的理解,當自身的藝術品味達到一定程度,在通過長期的實踐訓練,不斷地磨鍊後就會積累出“底蘊”。


是綠豬吖


底蘊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不是味覺,不是視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