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股指期貨推出後,並沒有起到良好的對衝作用,相反更惡化了市場波動?

用戶61403323


股指期貨設計的初衷確實是用來降低股市的波動性,用作投資組合的對沖工具,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正如期貨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套期保值,避免價格波動,正如撲克牌和麻將發明是為了娛樂。結果呢?以上的四種全被用於做什麼,大家都知道。往往設想的與實際情況完全不一樣。

牛市的時候,股指期貨反而暗示股票行情走向的作用,推動股市更大幅度波動,受股市波動影響,股指期貨跟著起舞,變成了股指期貨與股市共振,加大了波動幅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主要還是因為大家都在尋找指導性的信息,股市以股指期貨為指導,股指期貨以股市為指導,因此同步漲跌巨大,到後來迫不得已,限制了股指期貨,瘋狂的股指期貨被限制後,股市才慢慢恢復了平靜。

所以,股指期貨,期貨,撲克牌,麻將,實際功能有很大一部分是一樣的,期望股指期貨來維持股市的穩定,就好像期望用撲克牌和麻將維持股市的穩定,不起作用。


西格瑪的化學


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的交易和現貨交易有兩個不同。

1.股指期貨是可以賣空的。

2.股指期貨交易採取的是保證金制度,12%的保證金。也就是說你買90萬的合約,只要付10.8萬元就可以了。相當於8.3倍的槓桿率。你只要看對了大盤波動的方向,你的收益就會放大8倍以上。當然要是看錯了,你的損失也會放大8倍以上。

股指期貨和所有的衍生品一樣,一方面你可以用它來套期保值,降低你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為加槓桿的工具,放大你的損失。

流動性螺旋

股指期貨的基礎資產是整個市場,在市場下跌時,你有了一個工具,可以數倍放大下跌,然後引發更大的市場下挫,甚至引起流動性危機。這個效應也就叫做“流動性螺旋”。在2015年A股股災中表現的特別明顯。

股指期貨並不是市場下跌的妖精,股指期貨就像溫度計,市場沒有發高燒,溫度計是不會顯示異常的。當全面停掉股指期貨,就造成了另外一種後果。因為沒有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大家都沒有買入的意願。整個市場就有進一步下跌的壓力。進入惡性循環。

期權

定金和期權是很像的,都是用一小筆資金來鎖定未來某個商品所有權轉移的權利。但是期權和定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1.期權包括的權利更多樣。

你繳納定金的時候,一般是獲得未來某個商品的購買權。但是期權是雙向的,市場上既有賦予你買入權利的“看漲期權”,也有賦予你賣出權利的“看跌期權”。

2.期權是一個標準化的合約,流動性很好。

定金一般是一個固定的金額,但是期權是一個標準化的合同。標準化合約的好處就是容易轉讓和交易,形成一個有流動性的二級市場。

什麼樣的交易合約容易形成二級市場呢?

1.沒有價差肯定就沒有交易。

2.產品最好具有標準化、批量化的特徵。像齊白石的畫就很難形成標準化的合同。

購買期權的人就像購買了一種權利,這種權利可以在價格上漲或者下跌的時候幫助自己把風險鎖定,相當於保險。而賣出期權的人賺取的則是一個保險費。所以期權比期貨的金融屬性更強,是純粹的風險管理產品。

因為期權交易就是一個商品買賣的權利,所以它的價格會遠遠低於它的基礎資產的價格。這樣一來,就相當於為買期權的人提供了一個高槓杆,所以期權也非常容易用作對賭和投機的工具。

互換SWAP

互換的本質是取長補短的置換,雙方都會受益。它背後是有理論基礎的。這就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大衛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每個國家都應該集中生產並出口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樣雙方都可以從中獲益,獲得專業化分工,提高勞動省城裡的好處。

互換其實就是比較優勢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具體的就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交易對手之間相互交換自己現金流的合約。這個合約的目的就是取長補短,讓雙方有利可圖。

在金融世界中,一個最常見的互換產品就是利率互換。比如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場上比較有優勢,能夠貸到較低成本的款,B公司則在浮動利率市場上比較有優勢。兩個企業就做一筆互換,既滿足了融資需求,又降低了融資成本。

互換並不是完全是好的,它和所有的衍生品一樣,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基礎資產變化了,就會導致這個衍生品也會變化。如果基礎資產有問題,衍生品的質量自然會有問題。比如2007年金融危機中的互換產品CDS。

本週小結

金融領域的衍生品是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概念。香帥通過簡單的故事來講解了三個概念,也讓我們這些小白們知道了一點皮毛。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賺到錢,其實做好自己擅長的和喜歡的才最重要。


個人管理成長營


 股市連續大跌,一些市場輿論總把股指期貨推到了風口浪尖。這種事情在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來的五年多中已經多次發生了,每當股指出現連續大幅下跌,就會有人把下跌的原因歸罪到股指期貨身上。

  從理性角度去看,股指期貨完全沒有惡化市場波動!2014年底以來的持續大幅上漲過程中,怎麼沒有人把上漲歸功於股指期貨呢?漲了跟股指期貨沒關,跌了就是股指期貨惹的禍,冤不冤?

  股指期貨上市之前,股市難道就沒有出現過大跌嗎?2008年1月14日上證指數從5500點附近開始下跌,僅僅10個交易日便一口氣下跌到4400點附近,跌幅1100點左右。2015年上證指數從5175點開始下跌,跌幅達1200多點,期間經歷了13個交易日。相類似的指數位置、跌勢、跌幅,和股指期貨有關係麼?

  當年股災,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三個股指期貨品種總持倉23.5萬手左右(單邊),粗略計算,上述三個品種的持倉保證金不到540億元(單邊),按照雙邊計算也不到1100億元。以1100多億的資金去撬動40萬億流通市值的滬深股市,豈不是笑談。

股指期貨相較於大盤指數,主要有兩大工能,第一個功能是價格發現。股指期貨領先於股票市場下跌,這正是股指期貨具有價格發現功能(也即所謂的定價權)的具體表現。而且這種價格發現功能,並非股指期貨所獨有,而是幾乎所有的期貨品種都具有的功能。做過學術實證研究的、或者讀過相關實證研究論文的,都會贊同。

股指期貨的另一大功能是風險對沖。如果不考慮融券的話,股票市場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也就是隻有股票價格上漲投資才能賺錢。而股指期貨既可以做多又可以做空。也就是既可以在大盤上漲的時候獲利,也可以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賺錢。而對於一些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大股東而言,即使股票價格下跌,但為了不失去對該公司的投票權或者控制權,也只能任由市值下跌。但股指期貨的到來,可以幫助他們在持有股票的同時,通過做空股指期貨來對沖持有的股票市值下跌的損失,這就是股指期貨的對沖原理所在!

另外,股票實行的是T+1的交易機制,而股指期貨是T+0的交易機制。這也使得投資者在當日買入股票之後,一旦發生黑天鵝事件,可以當日立即做空股指期貨對沖風險,擇時平倉。

  股市漲跌有其自身規律,漲了皆大歡喜,跌了就找各種理由發洩,這是投資者心態不成熟的表現。特別是2015年牛市帶有槓桿性質,市場之前沒有經歷過,更沒有經歷過槓桿下的下跌,出現這些極端言論可以理解,但不能盲信盲從。投資者應該堅持正確的投資理念,不信謠、不傳謠,要有鑑別信息真假的能力,這樣才能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


期貨圈女神經


先看下股指期貨是什麼時候上市的,研究股指期貨上市之後長期和股指期貨被限制之後的走勢,理性的朋友,自然能得出結論。

2010年的4月16日股指期貨正是上市,那時候的上證指數在3160點,之後緩慢下行,用了2年過的時間最低到過1864點。算起來整個的跌幅為41%。創業板期間最大的跌幅是52%左右。

2015年伴隨著散戶的呼聲,股指期貨被視為做空的幫兇,7月開始被限制了。之後短短8個月下跌了接近37%,這還是上證指數。而創業板就別提了,從3000多點,最終下跌到了1184的最低,跌幅超過60%。

從數據來看,根本無法證明股指期貨限制與否與股指的下跌趨勢和幅度上呈現“正相關”的關係。只是名字上可以被做空,再被某些,不知所謂的“大V”引導,就有了限制股指期貨的這場戲。

就好像,重慶墜江事故,如果沒有行車記錄儀和後續視頻,對向的女司機被冤枉死都是可能的。

股指期貨也是一樣,只是瞭解股指期貨的人少,願意為股指期貨理性發言的人更少罷了。把股指期貨理性的看成一種工具來合理應用,非戰之罪,非武器之罪!

我是張貴傑,專注研究主力行為,機構博弈,散戶心理。原創文字,心血書寫,請您關注,轉發,點贊!


張貴傑


實際上,從2017年以來,A股市場就經歷了三次股指期貨鬆綁的過程。但是,在2017年之前,股指期貨卻遭到了持續收緊的壓力,這或多或少受到了當時股市非理性波動風險的衝擊影響。不過,在此之前,股指期貨卻並未很好發揮出其本身應有的功能,反而對於部分資金機構而言,卻充分利用了股指期貨的套利漏洞進行反覆套利,而在A股市場長期處於下跌趨勢的環境下,對於股指期貨而言,本身具有一定的助跌影響,而後在2015年7月份之後,隨著A股市場對股指期貨的進一步收緊,實際上也利於當時股票市場的階段性回暖,但未必徹底扭轉A股市場頹勢局面。但是,對於股指期貨而言,確實需要進行嚴格監管規範,在補充機構投資者對沖需求的同時,更需要提升市場自身的風險,而普通投資者也更需要有門檻更低的對沖工具,否則只會加劇普通散戶的競爭弱勢地位。


郭施亮


股指期貨之所以會被認為是大盤暴跌的作惡工具,是和特殊歷史時期以及股指期貨本身的機制不健全有關,我個人認為,股指期貨的放開和未來的全面放開是有利於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大事!

之所以市場和多數人士會認為股指期貨會引發做空風險,這種判斷來自於15年股災。之所以會在15年股災股指期貨成為罪魁禍首,是因為一系列的人為錯誤導致的。

首先是指數持續暴漲,滬指到了5400點,市場的資金成交水平和多數公司的估值水平到了瘋狂的程度,而在此時,肖剛對配資進行休克性打擊,要求市場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退出配資資金。早知道,配資規模在當時那個時點規模已知的就有5萬億之多,未知的可能比已知的還更加龐大。這就引發了市場在瘋狂高估的節點上一下抽去樓板,市場的交易行為變成了一邊倒的做空,交易上一下失去對手盤,所有的人慌不擇路,此時,股指期貨自然是做空賺錢的天賜良機,疊加了配資的資金方明顯已無法順利平倉,很多配資方發現無法平倉可以做空對沖一定的風險,更多的人發現直接做空甚至比市值下跌賺的還多。於是所有的力量都完全一邊倒做空,根本沒有交易對手盤。更有惡意做空的,每日尾盤在跌停板上買入大量籌碼,就為了次日做空。謀取更大的做空利益。

從上述回顧可以看到,問題本身並不是股指期貨,而是人為的重大失誤,即不該在那個時點採取休克療法對待配資,應該是限制增量,存量只許賣出不限時間,此時,要對人為和惡意做空進行監控和打擊!恰恰是一系列的人為失誤,導致了股指期貨成為指數持續暴跌股災的問題。

而如今,因為限制股指期貨,乃至逐步放開也沒有充分改進股指期貨,就是因為這個錯誤的歷史導致了監管層和市場談股指期貨就變色,而忽略了股指期貨本身並不會發生單邊行為,之所以一致性的發生單邊行為完全是人為錯誤。

而因為股指期貨的限制,相反,導致大型資金不會持續和堅決入市,因為市場本身就缺乏穩定性,加上股指期貨被限制,根本無法對沖波動風險,導致了三年以來,大資金逐步退出市場。

而未來需要全面放開股指期貨,不再限制,尤其是要對廣大中小投資者開放,這樣才可以保持足夠的交易流動性和交易的多樣化,不容易產生市場的行為一致性帶來更大的系統風險。更進一步,還要改進全面開放個股的做空。使得所有公司的估值水平能夠合理地保持在合理水準而不是人為操作和操縱,美國和香港的案例說明,全面做空機制,是對中小投資人最好的保護,讓他們畏懼敬畏市場和風險,而不是我們的人心向著泡沫和炒作。

全面放開股指期貨尤其是對包括中小投資人在內的全面放開,可以加大在股市趨勢上升時期的獲利,更可以對沖因為各種黑天鵝和意外,比如中美貿易戰的指數波動風險。如果早就具備這個條件,今年以來的貿易戰,就不會引發國內大型資金瘋狂拋售持股,而是持股相對穩定利用期貨進行對沖。從而穩定指數的波動。

這點,繼續國內資本市場認識到,繼續監管層修正自己對股指期貨的看法!


龍哥fei0598


其實A股的很多制度,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比如93年前後的T+0和無漲跌停板制度,再比如2016年開年的熔斷制度。


2010年4月19股指期貨推出後,市場單邊下跌了20%多,原因之一是分流了市場的資金,原因之二是股指期貨把一般的散戶投資者排除門外。後面幾年,期指助長助跌,被閹割了幾次。


期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對沖風險;商品期貨的目的有價值發現和對沖風險的功能,所以期指應該也有,但是問題是,股市多少資金都可以玩,期指的門檻有50萬,一個點波動300塊,小投資者如何對沖風險呢?


投資者是很聰明的,現貨買入權重,然後期貨開空單,再用現貨的權重股砸盤,期貨獲利豐富。助跌就是這麼來的,尤其是熊市中更是激化了這種作用。


如果,放開迷你單,可以操作0.1手,那麼小散戶也可以享受期貨的對沖,這樣期貨的作用會更加明顯。個人之見。


歡迎大家留下不同意見!


螞蟻搬金


我在期貨公司工作過一些年,對國內外金融市場小有研究,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權做拋磚引玉之言。

首先明確下股指期貨真的惡化了股市的波動嗎?股指期貨和股市的走勢確實是有相關性,然而股指期貨並非股市走勢惡化的主要原因。我舉2015年的例子,股市暴跌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槓桿資金的過度使用,恰逢15年稍後在股指期貨上瘋狂做量化交易的特別多,股市暴跌民怨沸騰那就股指期貨這個可以做空的投資出來背鍋吧,從15年之後股指期貨量化交易的端口被切掉很多,開倉持倉的限制也變得非常大,那即便是這樣了,股市這三年來有很大的好轉嗎?

另外一點,股指期貨涉及之初確實是為了對沖掉股市風險的,然而這並非對於廣大散戶來說的,50萬的資金門檻,一個點300塊的波動讓很多散戶望而止步,但是對於很多基金和機構來說,股指期貨是個比較好的對沖工具。股指期貨在真正在國內開放的時間不長,其設計或者管理上或許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認為實在不該為股市背鍋,也希望股指期貨能夠有一天真正成為廣大散戶手中的投資利器。


山上高老頭


這裡有幾個因素。第一是當前指數期貨和上證指數不是絕對合拍,因為基礎指數對應的是滬深300,因此首先這是大盤指數對沖影響打折扣的地方。第二,是股指期貨的投資者結構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股指期貨的投資者幾乎都是機構投資者,而目前國內的這些機構投資者,可以說基本都是同質化程度極高的大眾交易盤,存在買賣盤流動性不對等的偏差,這導致指數期貨對沖的有效性無法充分釋放,同時也是被外界詬病的所謂助紂為虐的所在,主要是由於對手盤不對等。第三對於中小創幾乎沒有套保的效應,造成市場內非標組合頻現,且這些非標不得已加大槓桿或出現頭寸暴露的狀況遍地發生,也是由於對風險口徑無法匹配造成的,甚至對於那些實控人或大股東高比例質押的標的,也無法實質性防範,因此就風險對沖的角度講,股指期貨非但不應限制,相反應該更加發展和細化,比如開發中小創的指數期貨,開發行業板塊的指數期貨,同時可以給予交易所以權力,允許交易所根據實際情況對期貨和現貨的關聯性進行逐日修正並公佈(類似公募淨值),對於持倉排名的前20位進行淨頭寸公佈,如果真的出現行業板塊的指數期貨,則板塊相對於大盤以及個股相對於板塊的權重和相關性,均可以通過這個板塊來對沖,則大盤的風險或個股以及組合的風險都可以得到相應有效的釋放或轉移。

不過,這裡還有個問題,需要闡述一下,當前的思維裡面還存在著如何定位股指期貨的問題,就是股指期貨的存在是不是對於估值會有影響,對市場未來的發展會有負面作用,我想這都是不瞭解所造成的,當前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需求還是第一位的,且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中國依然會以融資做為市場發展的保障首選,所以股指期貨一旦被打上這個烙印就很難有效健康發展了,但其實對沖對估值的影響不是單方面的,也不是股指期貨只有向下看跌的作用!股指期貨也有提前助漲的效應啊!同時股指期貨對於行業整體的規範發展以及全面的效率提高只有幫助,所以概念化的思維會嚴重阻礙經濟的有效發展,其實交易所是可以實施窗口指導的,現在我們的監管單位大權在握,其實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讓交易所負起責任的,海外市場絕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交易所來完成的,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還是希望進一步的開放和改革。


捏伐牢沃特


股指期貨有個良好的初心就是用來規避風險,比如說股票市場下跌了你可以到期貨上面來開空單套期保值。萬萬沒想到,避險工具成為了投機者的樂園。

在A股市場中猶太效應表現的特別明顯,股指期貨也助推了市場走勢。通常情況下我們看不到股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反而是它的火上澆油,把市場推去一個極端。正常的套期保值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少投機資金大規模地開空單對市場造成壓力。

因為空單在手,他們甚至可以虧本地在A股市場賣出股票,引發跟風盤拋售。雖然在股票賬戶上虧錢了,但股指期貨是大賺特賺了。如果是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股指期貨有價格發現功能,資金用這種做空的機會不多,問題是A股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要下跌這才讓人更傾向於做空。

當然,不是說做空股指期貨就一定掙錢,這還涉及到倉位管理和時機選擇問題,但市場波動因此而加大是不容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