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第三讲!扬州市: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扬州市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实践

主讲:杨正福(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主讲人档案

杨正福,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担任扬州市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扬州市数字化城管监督办公室主任、扬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长期从事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同时,他还兼任中国名城杂志社社长、世界名城研究院院长,在古城保护与利用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焦作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第三讲!扬州市: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主要观点

和谐美丽宜居城市的要义在于以人为核心

多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注重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在工作中坚持立足民生促和谐,连续18年出台聚焦民生“1号文件”,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支出,全市城镇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这些年,扬州市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逐年增加,目前达到了42平方米,65.1%的城镇居民家庭居住面积超过90平方米;扬州人均期望寿命达78.97岁,比全国平均值高3.97岁。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

近五年来,扬州把呵护生态环境作为最执着的追求和坚守,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态强市发展战略,探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该市近五年实施的1909个重大城建项目中,生态建设类项目达418个。该市在重大城建项目投入的2351.1亿元资金中,生态建设类投资高达591.7亿元。

植绿:绿色生态,宜居宜游。该市制定了城市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协调建设主干道与城市出入口的绿化景观;大力推进公园体系建设;精心打造“城园一体”的建设格局。此外,该市还制定了《扬州市公园条例》。

治水:清水润城,活水绕城。该市大力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用4年左右时间,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等举措,全面推进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焦作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第三讲!扬州市: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治污:全面收集,集中处置。目前,该市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65万吨,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1.9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610吨,居全省前列;建立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体系,实现医疗废物100%无害化处理。

治气:联防联控,共保蓝天。2018年,扬州环境空气优良率达66.6%,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市区PM2.5均值为每立方米49微克,同比下降9.3%,降幅排名全省第一。

以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气质

近年来,扬州按照“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的总体方针和“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保护思路,围绕明清古城区和以古运河为核心的城河水系,不断加大保护力度,重点实施了四大特色工程,即古城风貌恢复改造工程、文化博览城建设工程、古城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程。同时,该市以《扬州古城保护条例》的实施为契机,以法治化、专业化手段大力推进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

焦作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第三讲!扬州市: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治愈“城市病”

海绵城市。近年来,扬州不断加大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力度,开展了“不淹不涝”“清水活水”城市建设,共完成70个积水点的整治和38个“清水活水”城市建设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下一步,该市将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预计到2020年,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可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

综合管廊。该市结合地铁建设、快速公路改造、城市新区开发,统筹考虑、分步实施,逐步形成“一环一横一纵四片区”管廊体系,并在江广融合区开展试点工作,启动站东路、夏桥路管廊试点工程等。

焦作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第三讲!扬州市: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该市大力建设地下管线信息化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录入面积为520多平方公里的含江都区以内覆盖区域的地下管线数据信息、地形图修测信息、影像信息、三维可视化信息等数据。

市民的口碑就是城市的丰碑

提供放心水源。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区域供水,460万扬州人都喝上了安全、干净、放心的长江水和运河水。

建设颐养城市。到2021年,扬州市区主城区示范性颐养社区建成率不低于社区总数的50%,全市示范性颐养社区建成率不低于城市社区总数的30%。目前,该市已建成23个颐养社区,建成了中国中医药养生(扬州)示范基地、扬州国医书院暨国医养生院;大力推进养老地产建设,实现了品质地产和管家服务的有机结合。

焦作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第三讲!扬州市: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确保病有所医。目前,该市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限额由3万元调整为6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由25万元提高至30万元。

改善居住条件。近年来,该市累计投入170亿元,全面完成了老城区、老小区、老宿舍、老宅子、老街巷、老市场、老庄台、老厂区等“八老改造”。

倡导全民健身。该市全面建成涵盖生态、体育、休闲元素,兼顾群体和个体、年长和年幼等不同类型群众需要的“10分钟健身圈”,营造了“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的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永恒的城市经典

扬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了“精心静心打造永恒的城市经典”的战略部署,为在更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焦作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第三讲!扬州市:精心静心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精致城市

如今,瘦西湖景区以及以此为中心的城市规划控制区域,已成为扬州永恒的城市经典。这样的城市经典该市还有三处:一是以三湾湿地公园为核心的周边区域;二是以万福大桥为中心的“七河八岛”区域;三是以江都水利枢纽为重点的“三河六岸”区域。

扬州人明白,打造永恒的城市经典,要聚焦主城四大区域,强化规划控制,确保“控高、控宽、控污、控违、控功能”;打造永恒的城市经典,还要聚焦主城四大区域,强化建设质量控制,努力提升设计水平、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

案例支撑

扬州向地下要GDP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扬州是全国的典范。该市着力向地下要GDP,通过“限容量、优增量、盘存量、提质量”实现大发展,亿元GDP建设用地占用量从“十二五”初期的829.59亩减少到如今的479.57亩;建设用地亩均GDP产出值从“十二五”初期的12.1万元增加到如今的近20万元,实现了节地水平、产出效益的双提升。

该市向地下要GDP,在规划方面,统筹协调“点、线、面”,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特别在交通方面实现了“地上地下一体化”;在开发方面,努力使地上、地下连通,实施综合利用,以“绿化、便民、宜居”为目标,注重开发立体化城市地下空间;在管理方面,明确重点,大力开发江广融合区的广陵新城地下空间,对西区新城的地下空间进行统筹优化,并大力开发老城区的地下空间。

该市广陵区,通过大力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探索出了地下空间开发等一批创新经验。比如,市民广场地下部分是目前扬州最大的地下城,由于该项目科学利用了地下空间,扬州主城区由此成了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四个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示范点的单位。

建设三湾湿地公园的经典要义

作为扬州市公园体系建设的重大工程,三湾湿地公园是这座城市的永恒经典。该公园位于扬州南部的三湾湿地,北有文峰寺,南有高旻寺。以两大古刹为端点,以古运河为轴线,该公园被自然切分为东、西两大片区,占地约1520亩,其中,运河水域面积约570亩。

记者采访了解到,建设该公园的经典要义是:

创新理念,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该市以“生态+文化”为定位,以湿地保护、绿化美化为重点,利用现有湿地资源,运用绿色生态技术,融合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高起点进行规划。

精心实施,锚固湿地生态基底。该市从梳理运河自然岸线入手,对高污染企业实施关停,实行雨污分流,充分发挥三湾湿地对于城市南部生态廊道、绿色长廊的“绿肺”作用,按照“绿化、彩化、节约化、乡土化”要求,分区域、分节点、分层次科学布局,其绿化覆盖率达83%。如今,该公园已经成了生物百草园和鸟类的天堂。

叠加功能,充分释放民生福祉。为突出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该市整合资源,将体育、文化、科普等主题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丰富生态中心功能元素,提升社会综合效益,同步建设了观鸟屋、观鸟廊、城市书房、儿童乐园、篮球场等配套设施。

建管同步,探索运营管理模式。该市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工作思路,为保护前期建设成果,专门成立了运营管理部门,配备了多名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生态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分片管理、相互联动”的要求,通过招标,落实两家专业物业公司对开放区域实施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臭水沟变身城市中央公园

每到周末,扬州市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就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5年前,扬州人万万想不到,臭水沟竟能变成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现在,该公园被规划为扬州未来的城市中央公园,与纽约的中央公园相似,这里是扬州城区面积最大的市民公园。

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规划范围是:南至沪陕高速公路,北至新万福路,东至廖家沟东侧约500米范围,西至廖家沟西侧100米至200米范围,南北长约7.5公里,总面积约10.7平方公里。其中,该公园的陆域面积约4.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是一座突出生态、休闲、体育、娱乐等主题的城市中央公园。

对于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项目,该市严格按照集生态涵养、文化传承、观光休闲、市民互动于一体的思路进行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地标、市民休闲乐园、展示现代化名城形象的示范工程。

该公园分为9个功能区:多彩城市公园、自在岛、高铁站商业休闲公园、生态展示公园、郊野乐园、生态观光公园、城市展示公园(大桥公园)、体育休闲公园和滨水社区公园。此外,该市还规划建设了8大主题纪念林。其中,位于生态科技新城区域内的廖家沟东侧有5个主题林,分别为新人林、希望林、寿星林、名人名家林和成才林;位于广陵新城区域内的廖家沟西侧有3个主题林,分别为企业林、名城友人林、劳模林。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树勋/文 杨帆/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