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三講!揚州市: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揚州市新時代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實踐

主講:楊正福(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主講人檔案

楊正福,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擔任揚州市城市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揚州市數字化城管監督辦公室主任、揚州市城鄉建設局局長,長期從事城市管理和建設工作。同時,他還兼任中國名城雜誌社社長、世界名城研究院院長,在古城保護與利用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焦作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三講!揚州市: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主要觀點

和諧美麗宜居城市的要義在於以人為核心

多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注重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在工作中堅持立足民生促和諧,連續18年出臺聚焦民生“1號文件”,每年將新增財力的70%用於民生支出,全市城鎮失業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這些年,揚州市民的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在逐年增加,目前達到了42平方米,65.1%的城鎮居民家庭居住面積超過90平方米;揚州人均期望壽命達78.97歲,比全國平均值高3.97歲。

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全過程

近五年來,揚州把呵護生態環境作為最執著的追求和堅守,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態強市發展戰略,探索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該市近五年實施的1909個重大城建項目中,生態建設類項目達418個。該市在重大城建項目投入的2351.1億元資金中,生態建設類投資高達591.7億元。

植綠:綠色生態,宜居宜遊。該市制定了城市永久性綠地保護制度;持續推進“綠楊城郭新揚州”行動;協調建設主幹道與城市出入口的綠化景觀;大力推進公園體系建設;精心打造“城園一體”的建設格局。此外,該市還制定了《揚州市公園條例》。

治水:清水潤城,活水繞城。該市大力開展黑臭水體整治,用4年左右時間,通過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態修復、長效管理等舉措,全面推進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焦作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三講!揚州市: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治汙:全面收集,集中處置。目前,該市城市汙水日處理能力達65萬噸,比“十一五”期末增長11.9個百分點;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1610噸,居全省前列;建立了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體系,實現醫療廢物100%無害化處理。

治氣:聯防聯控,共保藍天。2018年,揚州環境空氣優良率達66.6%,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市區PM2.5均值為每立方米49微克,同比下降9.3%,降幅排名全省第一。

以城市文脈提升城市氣質

近年來,揚州按照“保護與利用、改造與復興”的總體方針和“護其貌、美其顏、揚其韻、鑄其魂”的保護思路,圍繞明清古城區和以古運河為核心的城河水系,不斷加大保護力度,重點實施了四大特色工程,即古城風貌恢復改造工程、文化博覽城建設工程、古城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程。同時,該市以《揚州古城保護條例》的實施為契機,以法治化、專業化手段大力推進古城保護與利用工作。

焦作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三講!揚州市: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建設新型城市基礎設施治癒“城市病”

海綿城市。近年來,揚州不斷加大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力度,開展了“不淹不澇”“清水活水”城市建設,共完成70個積水點的整治和38個“清水活水”城市建設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下一步,該市將結合舊城改造、新區建設,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預計到2020年,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可達到海綿城市的建設標準。

綜合管廊。該市結合地鐵建設、快速公路改造、城市新區開發,統籌考慮、分步實施,逐步形成“一環一橫一縱四片區”管廊體系,並在江廣融合區開展試點工作,啟動站東路、夏橋路管廊試點工程等。

焦作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三講!揚州市: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該市大力建設地下管線信息化系統,目前,該系統已錄入面積為520多平方公里的含江都區以內覆蓋區域的地下管線數據信息、地形圖修測信息、影像信息、三維可視化信息等數據。

市民的口碑就是城市的豐碑

提供放心水源。該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區域供水,460萬揚州人都喝上了安全、乾淨、放心的長江水和運河水。

建設頤養城市。到2021年,揚州市區主城區示範性頤養社區建成率不低於社區總數的50%,全市示範性頤養社區建成率不低於城市社區總數的30%。目前,該市已建成23個頤養社區,建成了中國中醫藥養生(揚州)示範基地、揚州國醫書院暨國醫養生院;大力推進養老地產建設,實現了品質地產和管家服務的有機結合。

焦作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三講!揚州市: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確保病有所醫。目前,該市職工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支付限額由3萬元調整為6萬元,大病醫療救助基金由25萬元提高至30萬元。

改善居住條件。近年來,該市累計投入170億元,全面完成了老城區、老小區、老宿舍、老宅子、老街巷、老市場、老莊臺、老廠區等“八老改造”。

倡導全民健身。該市全面建成涵蓋生態、體育、休閒元素,兼顧群體和個體、年長和年幼等不同類型群眾需要的“10分鐘健身圈”,營造了“文起來、動起來、樂起來”的全民健身濃厚氛圍。

永恆的城市經典

揚州市委七屆四次全會作出了“精心靜心打造永恆的城市經典”的戰略部署,為在更高水平推進城市建設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

焦作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三講!揚州市:精心靜心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精緻城市

如今,瘦西湖景區以及以此為中心的城市規劃控制區域,已成為揚州永恆的城市經典。這樣的城市經典該市還有三處:一是以三灣溼地公園為核心的周邊區域;二是以萬福大橋為中心的“七河八島”區域;三是以江都水利樞紐為重點的“三河六岸”區域。

揚州人明白,打造永恆的城市經典,要聚焦主城四大區域,強化規劃控制,確保“控高、控寬、控汙、控違、控功能”;打造永恆的城市經典,還要聚焦主城四大區域,強化建設質量控制,努力提升設計水平、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

案例支撐

揚州向地下要GDP

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方面,揚州是全國的典範。該市著力向地下要GDP,通過“限容量、優增量、盤存量、提質量”實現大發展,億元GDP建設用地佔用量從“十二五”初期的829.59畝減少到如今的479.57畝;建設用地畝均GDP產出值從“十二五”初期的12.1萬元增加到如今的近20萬元,實現了節地水平、產出效益的雙提升。

該市向地下要GDP,在規劃方面,統籌協調“點、線、面”,規劃城市地下空間,特別在交通方面實現了“地上地下一體化”;在開發方面,努力使地上、地下連通,實施綜合利用,以“綠化、便民、宜居”為目標,注重開發立體化城市地下空間;在管理方面,明確重點,大力開發江廣融合區的廣陵新城地下空間,對西區新城的地下空間進行統籌優化,並大力開發老城區的地下空間。

該市廣陵區,通過大力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探索出了地下空間開發等一批創新經驗。比如,市民廣場地下部分是目前揚州最大的地下城,由於該項目科學利用了地下空間,揚州主城區由此成了全省唯一入選首批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四個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示範點的單位。

建設三灣溼地公園的經典要義

作為揚州市公園體系建設的重大工程,三灣溼地公園是這座城市的永恆經典。該公園位於揚州南部的三灣溼地,北有文峰寺,南有高旻寺。以兩大古剎為端點,以古運河為軸線,該公園被自然切分為東、西兩大片區,佔地約1520畝,其中,運河水域面積約570畝。

記者採訪瞭解到,建設該公園的經典要義是:

創新理念,發揮規劃引領作用。該市以“生態+文化”為定位,以溼地保護、綠化美化為重點,利用現有溼地資源,運用綠色生態技術,融合城市文化與歷史記憶,高起點進行規劃。

精心實施,錨固溼地生態基底。該市從梳理運河自然岸線入手,對高汙染企業實施關停,實行雨汙分流,充分發揮三灣溼地對於城市南部生態廊道、綠色長廊的“綠肺”作用,按照“綠化、彩化、節約化、鄉土化”要求,分區域、分節點、分層次科學佈局,其綠化覆蓋率達83%。如今,該公園已經成了生物百草園和鳥類的天堂。

疊加功能,充分釋放民生福祉。為突出保護與利用並重的原則,該市整合資源,將體育、文化、科普等主題與生態建設有機融合,豐富生態中心功能元素,提升社會綜合效益,同步建設了觀鳥屋、觀鳥廊、城市書房、兒童樂園、籃球場等配套設施。

建管同步,探索運營管理模式。該市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工作思路,為保護前期建設成果,專門成立了運營管理部門,配備了多名懂經營、善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生態中心的日常運營管理;按照“統一規劃、分片管理、相互聯動”的要求,通過招標,落實兩家專業物業公司對開放區域實施常態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

臭水溝變身城市中央公園

每到週末,揚州市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就成了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5年前,揚州人萬萬想不到,臭水溝竟能變成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現在,該公園被規劃為揚州未來的城市中央公園,與紐約的中央公園相似,這裡是揚州城區面積最大的市民公園。

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規劃範圍是:南至滬陝高速公路,北至新萬福路,東至廖家溝東側約500米範圍,西至廖家溝西側100米至200米範圍,南北長約7.5公里,總面積約10.7平方公里。其中,該公園的陸域面積約4.9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5.8平方公里,是一座突出生態、休閒、體育、娛樂等主題的城市中央公園。

對於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項目,該市嚴格按照集生態涵養、文化傳承、觀光休閒、市民互動於一體的思路進行建設,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城市地標、市民休閒樂園、展示現代化名城形象的示範工程。

該公園分為9個功能區:多彩城市公園、自在島、高鐵站商業休閒公園、生態展示公園、郊野樂園、生態觀光公園、城市展示公園(大橋公園)、體育休閒公園和濱水社區公園。此外,該市還規劃建設了8大主題紀念林。其中,位於生態科技新城區域內的廖家溝東側有5個主題林,分別為新人林、希望林、壽星林、名人名家林和成才林;位於廣陵新城區域內的廖家溝西側有3個主題林,分別為企業林、名城友人林、勞模林。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樹勳/文 楊帆/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