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晓说,对谈“六哥”张立宪:你不能用一种贫乏去否定一种丰富

这篇之前漏掉了,今天分享给大家。

《大事晓说》是个我和嘉宾对谈的节目,也是一档我自己折腾出来的视频节目,自己找摄像团队,自己找场地,自己张罗嘉宾和确定访谈主题。

以前我的公号都是我一个人在分享,我也不止一次和大家说过,我的认知一定有局限性的,所以这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就是邀请到更多在各个领域很资深、很出色的朋友们,加入进来一起分享。

在一个办公楼借的场地,我们自己小打小闹虽然不专业,但是还是给自己弄了小小仪式感:)

大事晓说,对谈“六哥”张立宪:你不能用一种贫乏去否定一种丰富

我始终深信,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是孩子的起跑线。你我都是普通父母,我们也许给不了孩子那些所谓“最好”的硬件和经历,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好处就是把很多学习的壁垒打破了。

因此,我把这个栏目取名为“大事晓说”,就是因为我接下来想把育儿中的“各种大事”,通过和嘉宾对谈的方式,“清楚明白“地分享给大家。

这是个自讨苦吃和自曝其短的节目,费时费钱不说,而且你们在视频里能看到我面对镜头和嘉宾的紧张。但这也是个非常有意义和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的对谈也让我有了新的提升,相信即将收看的你们也一样。

这第一季(嗯,姑且叫“第一季”,我还是希望接下来会有很多季)我邀请到了5位嘉宾,每位嘉宾都会有2集的对谈内容。

剪了一个预告片,大家可以先睹为快,进入个人主页的视频版块观看。

第一期请来的是读库的六哥张立宪,他在06年时创立了《读库》。记不得是谁说的了,“《读书》、《读库》、《读品》是出版界及阅读界的三个风向标”。我深以为然,《读库》以及之后的《读小库》都保持了出版和文字的“美”。

然而,“美”的东西总是小众的,特别是对如今这样追求流量和销量的时代来说,读库的东西总是有那么一点点高冷和疏离感。

我很爱读库和读小库,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书籍的别致以及拿到手上的质感,更是六哥和他的团队十几年来始终坚持选书做书的原则,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可以真正听从内心做自己所爱,这是非常让人敬佩的。

我之前没见过六哥,拍摄之前也没和他通过电话。见他之前,我自己脑海里是有很多关于六哥的想象。博学睿智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我还猜测他会是个很自信而且肯定有点固执,甚至蛮霸气的人。毕竟江湖人称“六哥”,而且张立宪这三个字在出版界就是”大家“的代名词啊。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我非常紧张,访谈六哥于我而言是双重紧张(面对镜头又要面对六哥)。果不其然,那天录完六哥,我就在工作群里发了这么一条信息(吐舌头~)

大事晓说,对谈“六哥”张立宪:你不能用一种贫乏去否定一种丰富

六哥本人和我想象中还是非常有差别的。那天的他穿着一件黑色T恤拎着一个塑料袋就过来了,袋子里装着读小库的书。

他给人的感觉非常谦虚,非常温暖。我提问时(即使在后期剪辑时我自己都觉得好傻的问题),他会认真地聆听,非常鼓励地给予回应;他回答时也会非常诚恳地表述,即使是他坚信的观点,也不会咄咄逼人,始终是娓娓道来,像一个智者在诉说着自己的人生智慧。

面对六哥的“整段垮掉”,不是六哥的“霸气”,而是很多次我都忘记了自己是个“采访人”的角色。那天和六哥的对谈,对我来说是一种思想上的洗礼,只想拼命记住六哥说的每一句话,因为真的很受用很有共鸣。

大事晓说,对谈“六哥”张立宪:你不能用一种贫乏去否定一种丰富

那么我到底和六哥聊了些什么呢?面对一位资深图书出版人又是一位爸爸,肯定聊绘本啊。

很多话题你我估计都很熟悉的,反复被提出,也看过很多育儿文章反复在写。

比如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怎么样才算是好的绘本?孩子爱跳读可以吗?孩子只对某种绘本感兴趣需要引导吗?这些话题我都写过,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那天六哥的很多分享,让我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视角。

摘抄一点对谈时六哥的语录:所谓叫不爱读书,关键既不是书也不是读,也不是爱,主要是那个不字,小孩不是不爱读书,是向你说不,他在享受那个说不的那个权利。在阅读中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之后,长大在面对失败,面对被冷落,自己当配角的时候,他已经有过情绪训练,就会应对得更好一些你不能用一种贫乏去否定一种丰富。对文字的阅读体验,能最简单但是又最丰富的架构起一个小孩的想象空间,是视听觉体验提供不了的。

好啦,不再剧透了,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接下来的每周五晚上收看《大事晓说》。

最后介绍下收看方式,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就能打开《大事晓说》专辑,新的一集视频都会在这里发布。

如果你有腾讯视频账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节目后,记得点击“大J小D“头像旁的订阅,这样就能收到更新通知啦。

大事晓说,对谈“六哥”张立宪:你不能用一种贫乏去否定一种丰富

如果想了解更多六哥说了什么,那么一起去腾讯视频看《大事晓说 | 大J对谈六哥》第一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