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合夥人千萬不能觸碰哪幾條紅線?

用戶832403153015


這是一個分享資源、共享的時代,合夥人制度正在佔據重要地位,相互之間提供互補資源。



但是因為人與人的不同價值觀等因素,如果不能合理分配資源、利益等,合夥人之間也會出現阻礙公司發展的矛盾。

我個人認為一下幾個必須保證:

1,價值觀。至少在這個創業事業上的經營管理觀念必須一致!觀念相差太大的花,後期工作中你將消耗大量資源和精力來處理這些矛盾,很多時候因觀念引發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2,權益分配。

一是權利分配。我認為這個是最重要的。保證該公司有一人具有絕對權力,比如戰51%股權。如果兩個人的合夥公司,必須某人的決策是佔主導的,利益可以55分。在意見有分歧時,其他人必須在以“理解也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的原則!



其次才是利益分配。無論平時關係怎麼樣,都要落實到法律支持的文件或其他資料上。有句話叫“親兄弟明算帳”。

補充一下:權利和利益是按照合夥人提供的資源來分配的。比如100萬項目,AB合夥。其中A出資80,B出資20。但是因為B在這個項目領域的能力。這樣的公司就可以按照股權分離設計,比如A享有公司X%收益,但不參與公司運營。


順時針視角


不要平均分股權

在接觸的很多項目和創業團隊中,往往因為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導致項目失敗,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更有甚者,相互之間變得敵視,連朋友都沒得做,創業沒做成,朋友都沒得做才是最大的損失。

創業合夥人首先不要平均分配股權

如果兩個人創業,千萬不要50%:50%這樣的分股權;

最好是20%:80%,或者30%:70%,最差也要40%:60%;

50%:50%的股權分配方式是合夥創業的一條不能觸碰的紅線。

要確定掌舵人

能夠合夥創業的幾乎都是朋友、同事、同學等熟人,在生活中大多是平等的角色,但是一旦創業,就有了上下級關係,現在很多人講:現在都是合夥人創業,是平等的關係,大家各負責一塊,雷軍、萬科都在倡導合夥人制度。小米實行合夥人制度沒錯,萬科也在實施這個制度,但是公司有分工,有董事長,有總經理,有副總,職務就是級別,沒有級別怎麼去發號施令,如果調動公司資源去做一件事情?

大海航行靠舵手,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才走得遠,創業就要有龍頭,他主導公司的發展,有了掌舵人,就會有上下級之分,可以民主討論,決策必須集權。一個好漢三個幫,首先要確定好漢,明確職務。

只按照出資比例計算股份

只按照出資比例計算股份,尤其是其中一人還不參與工作的情況下,或者只是少量工作,這樣另外一個出資又出力的人必然心生怨言,總有爆發的時候。

所以在計算股份的時候,要考慮出力的情況,人力也是種資本啊,現在又不是以前的工業時代,就是機器設備,誰能購買機器設備,生產出產品就能賣的的時代,況且即便是工業時代,人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海爾是一個小冰箱生產廠,在張瑞敏的帶領下才發展到現在的世界500強企業,在當時,這種企業全國各地有非常多,能夠跑出來的就那麼幾家,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創業者的能力,也叫做企業家能力。

要想請個猴子,給根玉米就可以了,但是要想請個老虎,就得給塊肉。

總結:從股權的角度,合夥創業有三條紅線:第一、股份不要均分;第二、職務明確,有上下級之分,切忌平級;第三、切忌只計算出資的股份,不計算人力的股份。

主做股權設計、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創業合夥人是非常微妙的關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需要感性的配合。長期合作,關係也會非常好,平時都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又會在利益糾葛中保持好平衡感。創業合夥,儘量避免這些雷區。

財務混亂

創業合夥人平時關係好,但是有的人覺得挪用點公司的錢無所謂,反正都是自己的。有時候花錢不報賬,財務詢問的時候,又說自己花了多少多少錢。這樣的事情出現多了,就會潛在很多的風險,不僅公司難做,以後有人想投資都不敢了。公司的錢要算的清清楚楚,定好的規矩就執行。平時生活,大家自己掏錢吃喝玩樂都無所謂,但是公司的錢,一毛都要記清楚。



任人唯親

覺得自己關係好的都拉進公司,幫朋友,幫親戚,最後公司會被搞的烏煙瘴氣的。任何人進入公司,都應該由合夥人通過面試,按照公司的規矩來辦。不能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這樣最終會毀掉一個公司。


心胸狹窄

這個是我自己親人經歷的,找合夥人,千萬不要找那種心胸狹隘的。他無法接受你比他優秀,你認為你們是在合作,他會認為你在跟他搶主導權。總是在無盡的內耗,算計。這樣的“垃圾人”,遇到了趕緊遠離。這種人合夥做生意,會毀了公司,也會毀了你。

大家對於創業的問題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評論。小魚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創業經驗分享。


小魚聊創業


1.首先是團隊組建

合夥之前務必解決的問題,合夥人之間是否互相信任,是否優勢互補,每個成員的角色定位很重要,道不同不相為謀,否則走不遠。

2.按照出資比例進行股權分配,要有一個決策者

決策者最好是項目發起人或者能讓項目盈利的人,如果都想當老大,會議頭腦風暴後,日常事務沒法去執行,會陷入內耗中。

3.稅務方面

工商局註冊,稅務登記,該找代理還是聘請財務,該花的錢就花,不該花的錢就別花,創業初期做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4.項目方面

不能為了賺快錢而違法賣良心,項目的盈利點,成本預算,項目初始的資金是否到位,出了資才會去做事,初始資金能讓合夥人把項目做多久,項目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否解決痛點,痛點是偽需求還是真需求很重要。

(以前創業,成員有個沒出錢,喝酒的時候說是他打算到後期,公司能賺錢了,向家裡要點錢,那時候潛意識明白我們沒有走多遠……)

5制度和情感平衡

創業初期做事是第一位,人少了需要情感,創業初始就談制度會對做事大打折扣,二者之間需要平衡,缺一不可。

創業是水到渠成的過程,儘可能的自然,很多問題都是合夥人合夥之前要解決的問題

總得來說,團隊組建,注重項目,稅務方面,出資比例,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紅線……





雅園聽雪



相誠何必曾相識


🔥39照片書,自己排版 給丫頭做的相冊書收到了 記錄成長記錄愛 [愛心]等小寶貝長大後 看到自己小時候👧 萌萌的樣子 會說這是媽媽 🎁 留給自己最好的紀念禮物[親親]








用戶97045359284


親身經歷,創業初期暴露這些問題,就不要合夥開公司了:

沒有職場工作經驗、猜疑、認知差別太大自以為是、只有錢是沒有用的,認知不足可能是不擇手段騙來的錢。


突圍


彼此不信任,分配認識欠合理,各打小算盤,私心重


漫步人生2322318


猜疑,計較,誠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