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吸“貓”史

吸貓成癮,

是21世紀的人類不爭的事實!

然而,

在成都乃至整個四川,

靠賣萌統治這片區域的貓中之王中王中王中王,

毫無疑問是這隻貓…

大!熊!貓!

你知道麼,今年可是大熊貓走向世界150週年呢~

成都人的吸“貓”史


▲ 四川人每天上班都會騎的大熊貓!


今天我們就聊聊

成都人的吸“貓”史


成都人的吸“貓”史


800萬-900萬年前

在雲南祿豐一帶的潮溼森林裡

突然出現一聲聲雄厚的“嗷嗚~~~”

它們就是大熊貓的直系祖先“始熊貓”


成都人的吸“貓”史


▲ 始熊貓假想圖。圖據圖知四川。


和純國產的始熊貓不同

它的近支“郊熊貓”則是海外血統

生活在法國和匈牙利等潮溼森林裡

可惜在上新世(距今530萬年-258.8萬年)就已滅絕

成都人的吸“貓”史

上新世末,始熊貓演化成“大熊貓小種”

開始向亞熱帶潮溼森林延伸,

廣泛分佈在我國雲南、廣西、陝西,當然還有

咱們四川


成都人的吸“貓”史


此後,大熊貓開始適應亞熱帶竹林生活

到更新世(距今258.8萬年-11700年)晚期

大熊貓迎來全盛時期

同劍齒象、劍齒虎、黑熊…甚至北京猿人一起生活

地質學家稱此時空前繁盛的動物群為

“大熊貓-劍齒虎動物群”

成都人的吸“貓”史


然而,一場世紀大變動來襲

中更新世coming!

作為中國第四紀氣候波動幅度最大

和冷暖變化明顯的時期

秦嶺及秦嶺以南山脈出現的冰川等自然環境劇變


成都人的吸“貓”史


▲ 我們所熟知的《冰河世紀》系列電影原型就是更新世發生的故事。

劍齒象、劍齒虎、中國犀牛、巨貘….

許多威武雄壯的猛獸難逃滅絕厄運

唯有大熊貓神奇地存活下來

“活化石”之名由此而生

成都人的吸“貓”史


可是,躲得過天災,卻難逃人禍

人類經濟活動的擴展

和棲息地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

大熊貓分佈區域和數量逐漸減少

甚至一度消失在人類的視野裡

成都人的吸“貓”史


翻閱歷史book,

三千多年前的《尚書》《詩經》有記:

“如虎如貔”“獻其貔皮”

貔,就是大熊貓


成都人的吸“貓”史


其後,

貔貅、㹮、猛士獸、白熊、花熊、食鐵獸…

都是大熊貓的別稱

出現在一眾古籍當中,包括

《山海經》《爾雅》《說文》《上林賦》

《貘屏黃》《蜀中廣記》《古今圖書集成》

《本草綱木》《香祖筆記》《峨眉山志》…


成都人的吸“貓”史


有意思的是

古代很多戰役都出現了大熊貓的身影

比如阪泉之戰裡的“惡龍咆哮”

成都人的吸“貓”史

▲ 4000多年前,黃帝馴養虎、豹、貔貅(大熊貓)等威猛動物為軍隊衝鋒陷陣,在阪泉(今河北涿鹿)大敗炎帝。


還有騶虞示和的“萌主大旗”


成都人的吸“貓”史


▲ 距今1700多年前的西晉,兩軍交戰,本來的沙場昏天地暗,但一方舉起萌主“騶虞”(大熊貓)旗,雙方戰鬥戛然而止,握手言和。

而近代大熊貓的形象

是隨著1869年一位傳教士的活動浮出水面的

阿爾芒·戴維

一位受巴黎自然博物館委託前往中國

收集自然史標本的法國人

他來到四川,在雅安市寶興縣境內

首次發現大熊貓

成都人的吸“貓”史


他帶回一張皮回巴黎,定為新種“黑白熊”

但在博物館展出時,

被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茲認為“此非熊,也非貓”

卻像中國西藏發現的一種小貓熊

便為其正式定名“大貓熊”


成都人的吸“貓”史


據聞後來因“大貓熊”的標牌採用國際書寫格式,

但那時中文習慣讀法還是自右往左,

於是大家都稱其為“熊貓”,

久而久之,約定俗成

“大熊貓”的名字就這樣誕生啦~

成都人的吸“貓”史


另外,生物學是這樣定位滴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動物綱-

肉食目-熊科-大熊貓亞科


成都人的吸“貓”史


▲ 張磊 / 攝


成都人的吸“貓”史


要說哪個時候熊貓的萌值最高

一定是開飯的時候

成都人的吸“貓”史

眾所周知

大熊貓的主食是竹子

這和它與眾不同的骨頭有關

成都人的吸“貓”史


▲ 大熊貓的骨骼。

首先是頭骨

顴骨寬厚粗壯且向外擴展

矢狀脊特別發達

可附著發達咀嚼肌

為大熊貓吃竹子提供了力學基礎

黑熊、小熊貓就沒有這些明顯特徵

成都人的吸“貓”史


然後是“橈側籽骨”

橈側籽骨是大熊貓前掌處

一塊由腕骨特化而成的偽拇指

它可以讓大熊貓能抓握竹子

採食時拿著吃,而非像黑熊一樣撕爛食物後啃食

成都人的吸“貓”史


大熊貓可以說是“無所竹子不吃”

四季竹、斑竹、紫竹、弓竹、桃絲竹、孝順竹、

湘妃竹、鳳尾竹、冷箭竹、龍公竹、

桂竹、蘄竹、方竹、貓竹、華桔竹、柯亭竹、叢竹…

成都人的吸“貓”史


其中最受萌主喜愛的就是

冷箭竹和華桔竹

吃起來脆脆的,嫩嫩的,口感好,營養還豐富


成都人的吸“貓”史


不過為了營養均衡,

水果蔬菜穀物窩窩頭…肯定是少不了的

當然,還有肉


成都人的吸“貓”史


▲ 吃窩窩頭的熊貓。圖據iPanda頻道。

等等肉?大熊貓不是食草動物嗎?

研究表明

大熊貓的腸道菌群與牛羊不同

與老虎更為接近

所以說

憨憨的panda骨子裡就是食肉動物

成都人的吸“貓”史

可作為食物鏈上層的食肉動物,

幼年熊貓的天敵也不少:

金貓、黃喉貂、豺、豹…

(成年熊貓鮮有天敵)


成都人的吸“貓”史


還有許多特別的寄生蟲病:

大熊貓癢蟎症、蛔蟲病、蜱蟲…

在威脅著咱們“萌主”的身體健康


成都人的吸“貓”史



成都人的吸“貓”史


上世紀全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

保護和搶救大熊貓運動

成都人的吸“貓”史


還記得成都人當時爭相捐款的場景嗎?


成都人的吸“貓”史


1984年10月《人民畫報》特刊

“搶救大熊貓”

成都人的吸“貓”史



各種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成都人的吸“貓”史


成都人的吸“貓”史


1953年

成都動物園開始正式飼養和展出大熊貓

1987年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立

成都人的吸“貓”史


▲ 根據抖音、字節跳動算數中心聯合發佈的《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成為“2018全抖音最熱門的景區”,國寶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隨後四川人對萌主的保護工作穩步推進

大熊貓是天生早產兒

而且雙胞胎出生很難全部成活

成都人的吸“貓”史


1990年成都首創人工輔助育幼技術,

通過換崽,儘量保證所有大熊貓寶寶都能成活

2010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都江堰野放中心——熊貓谷開始興建

成都人的吸“貓”史


2018年

以成都大熊貓保護為主題的

全球首部IMAX3D電影在北美公映


成都人的吸“貓”史



2019年是中國大熊貓走向世界150週年

目前,我大四川人工圈養的大熊貓種群數量再創新高

達482只,佔全球87.9%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建立了達195只的

全球最大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


成都人的吸“貓”史


同時大四川的野生大熊貓種群正在得到有力保護

種群數量達1387只

2019年我國大熊貓國家公園

四川省管理局7個分局已掛牌成立


成都人的吸“貓”史


▲ 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2.7134萬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省佔2.0177萬平方公里

“先有熊貓後有天,貓顏惑眾賽神仙”

在國際,萌主熊貓更是特殊的外交官

不僅四川人愛,全球人都愛

成都人的吸“貓”史


▲熊貓日本交流。小知識:熊貓外交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武則天時期喲~

截止2018年12月,

我國已與17個國家和地區的22家動物園

開展了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項目

盼達靠賣萌“征服”全球指日可待

成都人的吸“貓”史



除了熊貓外交外,

那些國內國際logo、郵票、紀念鈔

上出現大熊貓的次數更是不計其數

成都人的吸“貓”史


總之,Panda已成全球No.1的知名網紅

在成都,

大熊貓已經與這座城市更是密不可分

成都人將熊貓形象利用得巴巴適適

地標、地鐵、還有最洋氣的熊貓綠道…

無所不在


成都人的吸“貓”史


▲ 圖為“成都地鐵3號線熊貓專列”。

四川人吸熊貓是無可救藥咯~

範兒姐前面說過,

今年對四川人和大熊貓來說是特殊的一年

所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寶興縣人民政府承辦的

“回望1869”

紀念大熊貓走向世界150週年系列活動主題展

正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展出


成都人的吸“貓”史


翻閱歷史,一同見證

和大熊貓的那些事兒~

貓奴們一定要去看喲!


成都人的吸“貓”史


除了展覽,為紀念大熊貓走向世界150週年和中國首條熊貓綠道的誕生,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華西都市網、成都範兒主辦,成都市體育局、成華區教育局、四川省體育產學研促進會指導,特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綠道、熊貓路小學聯合策劃:

“天府·熊貓愛心大使”公益評選

暨2019成都首屆親子熊貓跑

成都人的吸“貓”史


下個月也將在春意盎然的熊貓綠道開跑

屆時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喲~

以上,

就是成都人的吸“貓”史

不能想象一個沒有大熊貓的世界,

正如不能想象我們失去了長城和兵馬俑。

你印象最深的成都熊貓元素是哪裡呢?

IFS熊貓?地鐵熊貓專列?熊貓綠道?

來評論裡說出你的想法!


成都人的吸“貓”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