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在北京的80后北漂们的未来在哪儿?

欣竹_木小木幸福么么哒


首先,大人全力买房,其他的钱少花;如果有房就算根扎下了,好好做做事业,跟户口就没关系了,北京300多家上市公司,当你两口子中有一个人步入部门负责人,连工资带股票收入轻松过60万时,心态就更放松了。另外一个30万左右就行,把爸妈接来安享晚年,也能多陪一下娃。全家合理配置开支,都买好重疾险保障未来,做做理财。

孩子出生,直接办理北京医保,跟京籍一样的医疗体系,不会可以再提问咨询我们,大了之后,读完高中可以直接去国外或者香港念书。

最重要是夫妻相爱,家庭合睦,孩子健康成长比拿到什么户口都开心,陪着孩子重走一遍人生,连人生都敢体验两边,世间还有比这酷的事情嘛。

做完这些,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未来,就是现在你爸妈正过的生活,充实快乐!


四果阿罗汉


1 北京户口问题,这是普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直接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北京户口仅凭我们养老保险是在没有办法解决养老问题的。我们可以算算我们平均每月需要花费多少钱。吃穿住用行那一样都需要用钱,就算现在你年薪50万也只能解决要钱问题,况且大部分人没有50万的年薪!

2 孩子上学问题。这是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奋斗一辈子都是在为孩子,现在外地学生还是不能高考,虽然现在国家也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还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不能把这个希望拿孩子未来做赌注吧!

3 房子问题 都知道北上广深的房价是天价,学区房已经过10万一平,4环内3环外稍微好点的地方房价也要6万左右,2环的房价就不用说了,自己想想年薪50万你能买几平米的房子。

3 父母问题 自己父母老了是需要我们来赡养的,老人的是不会离开养他们的土地的,这个我可以肯定,人老了缺的是陪伴不是陪护!

4 养老问题 就算自己能够就在北京,以后等我们老了我们的养老金够我们生活吗?就现在退休的人平均每月也就4k多左右,想想自己还能干什么。

想完这些问题以后,你还能看见希望吗?你还要坚持就在北上广深吗?


一村创客


以下来自一个北漂朋友的口述。

我没上过大学,没有敲门砖,也没有一技之长,来北京之前我还是一个在工地挥洒汗水的所谓“农民工”,说到优势,我能想到的只有自己年轻的身体可以出些苦力。

大都市里白白净净的大学生不愿出的苦力。

有个远房的表哥在北京混了个小工头,来北京也是通过他介绍的,相比较而言,城市的建设总是需要我们这帮人,而北京,有更高一点的薪水。

北京是一个充满可能的地方,他让我这个曾经只会听指挥干活的人也成了几个刚毕业年轻人的小领导,这曾让我一度骄傲不已。

前些年的时候,我没有犹豫就到了北京,干过工地,管理过仓库,甚至从事过媒体,也稀里糊涂做过销售。这一待就是四五年,这些年,好像没干什么事,除了帮家里还清了前些年父亲生病欠下的债务,依旧清苦。

与手里可支配的存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披在身上的西装革履,它让我们表面看起来光鲜,实则一切都是为了客户去服务,忽悠人而已。

我极度讨厌穿着正装,每天挤在地铁和公交上经常让我一身臭汗,可这身皮,实在不容易脱。这身衣服,也是公司强制性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量身定制的,花了我近两千块,从我两个月工资里分期扣的。

我身不由己的朋友们也大都如此。

在这座城市,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是年轻人,每每问及他们以后的打算时,他们都曾表示过自己要留在北京,永远留在大都市。

但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从最初就没指望过自己会留在这。就算我有更多的钱,买得起房子,摇得了号,孩子能在这上学,我依然不会选择留在这。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存在,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衣锦还乡。

像刘强东一样,富贵寻祖宗。


大唐雷音寺


我来北京今年刚好十年,34岁。我觉得我是特别普通的一个人,没能力,没特长,工作上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先生是北京人,我们住在通州,孩子上学没问题,只是好学校也特别费劲儿,我们经济条件一般,孩子只要有学校上就行。我们俩都是特别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套小房子还在还贷。我可能没有安全感,也刚好到这个年纪了,对未来很担心。我不可能再回老家,但是事业上又很一般,看不到未来。我们俩都是农村出身,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必须坚持下去。

因为小的时候家里条件特别不好,玩具零食什么的根本没有,兴趣班更没钱报了。我女儿现在的生活比我小时候好太多了,这一点让我很欣慰。北漂儿的生活都不容易,多想想我们已有的,如果总盯着得不到的,生活就太艰难了。


我是张小俏


首先我也是80后,几年前在环京燕郊买了套房,户口也落在这里了,勉强算是扎根了,这个问题真的好现实,对于未来感到迷茫的,80后们需要提前做打算了。

第一,如果你在北京有买房资格的话,按年薪在20-50万这个算的话,到现在也应该能拿出首付的钱了,钱少的话,就在北京6环郊区附近先上车再说,房子买了,心里应该就踏实很多了,别相信那些把北京房子卖了回三、四线城市的故事,就算真有,好多也是不习惯三、四线城市的生活,又重新回来的。

第二,如果没有北京购房资格的话,可以在家乡的二线省会城市先买一套房,先占个位置再说,别北京买不起了,最后二线省会的你也买不起了,那个时候你就真不知道你的未来在哪里了。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太重了,如果你不买个房,就说明你还不够稳定,看不到你的未来在哪里,也不要说别人太势力,这跟中国的整个大环境有关系。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丧失我们前进的动力,或许我们会有对未来短暂的迷茫,也不时会有焦虑感,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努力奋斗,一定会一个光明的未来。


曾国藩遇上王阳明


雾霾,无论在什么地方的雾霾,总是好的;可是啊,北京的霾,却特别的有底蕴,入鼻绵柔,又不失醇厚。我愿意不远千里,坐动车,骑飞机,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霾,这北京的雾霾。

——郁小夫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预报结果,11月13日至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将出现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

为了饱尝这北京的一口霾,小郁同学踏上了去北京的飞机...

坐飞机

小郁同学还在睡梦中,突然被飞机的颠簸状惊醒,或许是雾霾太大,飞机不断地在空中盘旋,乘客们都有些不知所措。过了两分钟,一股强烈的下坠感突然袭遍全身,乘客们恐慌不已,小郁同学也差点尿了裤子。这时候,机上的喇叭突然响了,是机长的声音:同志们同志们,别担心,我只是把飞机开低一点看看到哪了,机上有国安的球迷吗?小郁后排的乘客突然喊道:咋了咋了?我是我是!机长问:我喊天津泰达你会咋样?乘客道:泰达傻逼!机长瞬间舒了一口气:好了好了,我听到下面在喊了,我们到北京了!

到北大

小郁同学算是个文化人,一下飞机没有去吃涮羊肉没有去工体找学妹而是径直去了北大。寒风瑟瑟,小郁同学裹着大衣在风中凌乱,但此刻他的内心是激动的是惶恐的,他怕自己见到蔡元培先生时会不知所措会无所适从。正当他慌乱之时,突然被前方的什么柱子拦住了,抬头一看:咦,这不就是蔡元培先生吗,这不就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吗,先生的雕像矗立着焕发着,嘴上戴着口罩,像一个环卫工人,坚毅着,抗争着,自嘲着。

约笔友

心满意足的见过校长后,小郁同学终于可以干一些愉悦的事情了——见笔友!或许是见到校长时的心情过于澎湃,小郁感觉到呼吸不畅,鼻子喉咙都有点干涩,但瞬间又被自己的机智降服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两支烟,扭去烟草,将滤嘴塞进鼻孔,瞬间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了。小郁来到约定的小公园,但是等了半天丽丽还没有来,这时的小郁既不怕丽丽是个男的也不恐其会演仙人跳,而是担心她玩消失。小郁拿出了最新款的iPhone XR,哪知对方说已经在长椅上坐了半天,小郁上前一摸,还真是!毛茸茸的,估计穿着貂皮大衣,小郁实在忍不住,猛地一阵亲,发现是一条狗。

下馆子

由于笔友临时有事,他俩约好了晚上再见面,实在无聊,小郁便走进一家馆子自个涮起了羊肉吃。馆子里没几个人,但是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响: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观众朋友们好,近期因为自行车引起交通不畅,导致汽车停滞,排放了更多废气,引起雾霾加剧;经过专家不屈不挠的研究,终于实践证明了,雾霾不但是中性,而且含有有益菌;近来有部分民众把雾霾这样一个严肃的公共治理问题置换成一种私人体验,政府也不容易,这个世界的所有丑恶,还有你的各种悲观不满,都是你自己的心态有问题,我们应该在正能量中寻找自我,在雾霾处探索“人生的真谛”。

有一种蓝 叫雾霾蓝

毕竟是第一次来北京,怎么也要看看“大裤衩”。但是雾霾实在太大了,小郁迷路了,甚至把钱包弄丢了,正在他担心没有身份证晚上怎么开房时,突然一个如冬日踩在南方的稻田里软绵绵的温暖的手掌印打在自己肩膀上,柔软的醇厚的北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小伙子咋了,迷路了吧?别担心,我带你去!小郁谢过对方,屁颠屁颠的紧紧跟在其身后,然后到达了目的地。可是小郁同学愣眼了:师...师傅,大裤衩在哪啊?师傅微微一笑,指向远方:只要心中有裤衩儿哪里都是美景!有一种蓝它叫雾霾蓝!

闯红灯

欣赏完裤衩,小郁同学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掏出手机喊了个滴滴顺风车。此刻的小郁是欣喜的是火热的,心瞅着马上能住进希尔顿和笔友一起讨论剧本了。他不经意抬头一看,突然慌了神:师傅师傅,你慢点,刚才闯红灯了!师傅没有理睬,继续开着:没事,雾霾这么大,拍照都照不清!又闯了几个红灯之后,小郁实在忍不住了:师傅你这样不行的,我要举报了,滴滴有录音的!师傅倒是来气了:录音有屁用!

争执不下时,小郁同学想采取跳车的方式来阻止司机的违法行为。他义正言辞地说道:师傅你再不停车我就跳车了,你们北京人凭什么牛有什么了不起的!或许这句话刺激到了司机,他果真停下了车,但没有说话,只是把车窗都打开,深深吸了一口气,以表敬意。

小郁同学很是不服,也深深吸了一口,享年23岁。

净威科技 质创生活


环境报


北漂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选择,他们希望能够留在大城市,成为这个城市当中的一员,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啊。

每一个北漂背后都是属于自己的辛酸历程,作为80后,尽管我没有选择北漂,但是有同学和朋友选择北漂,现在算算也已经有10年啦。或许是因为10年的时间,很多事情也变得尘埃落定,那些混的好的朋友和同学都在北京买了房,拿到了北京户口,而且有稳定的收入,已经是“北京人”啦。而那些没有拿到户口,也没有买房的同学和朋友很多都选择了离开,回到自己成长的城市。

你问80后北漂的未来在哪里?或许他们自己也没哟考虑那么多吧,他们只是努力的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希望有一天能够真正的留下来。


古生物探索


40岁以前,如果看不到解决户口问题的希望,果断逃离帝都。尽管北京有良好的公共资源,文化氛围,就业机会,但到那时,你的孩子该有升学的压力了,你的双亲也渐渐衰老,教育,医疗等这些公共资源北京的条件都很好,但不属于外来人。


摆渡人29858856


哪有那么复杂,北京就是来挣钱、找机会的,有了这么多收入,全贡献给房子做房奴才是套牢一生。

1.挣一笔钱,可多可少(开路一定要正)

2.如果有机会,随时抓住,开创自己的事业

3.有好的男孩/女孩一定要抓住,这才是最大的事

4.没有机会,感觉年龄也大了的时候,有多少钱干多大事,做一份能在任何地方开创的事业。

说的是我自己,呵呵


笨笨鸟


半个保定人,08年来北京,从南六环外的大兴庞各庄,到黄村再到西南二环菜户营,再到朝阳双井、青年路,最终定居京西,历时9年;

经历过的搬家

房东开春翻盖新房我要搬家,水管破裂水漫床下我要搬家(一箱书浸湿),二环违建被推土机推掉我要搬家(丢失菜刀案板一套),合租遇人没有淑过我要搬家;

关于房子

从租住50元一个月的农家小平房,到北京买房,非京牌燃油买菜车一辆(摇号撞大运中)

关于工作

7年前我这样写道:……我日益精于此道,那漂浮在心灵之上只显示出人们彼此贫乏,摇曳在心灵之外的呼声,我听的更多,但永远无法习惯。又无法通过他们求得解脱,即使有,也是让我陷入更深。我们日日交流着外部世界,那些法则、客户需求、方向、流程,讨厌的令人抗拒的电话铃声,直到我成了一个矛盾的人,渴望某种荒谬的事情发生,日日处心积虑,开展业务,有时候夜不得寐……

关于冷清

只记得在木樨园,刚过完年,天气还冷,从南三环坐公交到南四环,需要倒两趟车。三环上车流穿梭,车子滑过的马路泛着清冽冷酷的深灰色。阳光都是冷的,感到无助和幸福的遥遥无期……

新的愿望

首先要衣食无忧,在一处楼房的顶层,没有邻居干扰。稍远些的地方有汽车穿过,步行10分钟,便是闹市,这构成了充满安全感的背景,或者将成为别人心中的自圆其说的谈资,又可以减少忧虑的东西。

未来去哪儿了

无他,赚更多钱,过更好的生活,更多的融入这个城市。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大的房子,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能提供更好的价值。北漂们的未来只能在北京,不会在其他地方,不是老家,不是其他地方。

泼辣有之:行业排名前3外资上市公司策划总监,从业10年,建筑学科班,自学室内设计、文案策划,完成多个大型展馆及数千平米创意项目,推荐关注他的个人公众号:boaibai8,回复“时间”送你3个时间管理之外的高效秘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