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三的男生,十分叛逆、自私,且学习成绩下降,离不开手机和电视,你觉得该怎么教育这样的孩子?

天天蓝20040807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日子也是度日如年!

具体怎么教育这孩子,网络上用几百字几千字都解决不了问题。

春节期间接触了许多亲朋家的孩子,对于手机和网络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问我怎么办?

我的办法如下:

1,听他们说孩子的点点滴滴,观察他们的行为,体会他们的语气,综合评定他们孩子的问题是真是假?

2,每一对父母所说的孩子问题都可以在其父母的叙述中找到一些原因。

在这种沟通中,很多开通的家长几乎都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也能找出解决的思路。

3,接下来是真正的解决问题,这是我无能为力的。是家长日日坚持用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很不容易,用心坚持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和方式方法,以等待孩子的渐变。

至于题主所说,初三孩子,家长所谓的管也只能限于牢骚,一般不起作用孩子,严控非常难。不要只从孩子身上找办法,找了也是白找,因为家长的道理对也不见得让孩子服气。所以家长最实在的是有两条思路:

1,和孩子搞好关系,修炼自身的能力,逐步地引导孩子找到更有意义的兴趣,走入正常的学习和成长之道。

2,有方法有技巧逐渐减少其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时间。

作为外人,提供的只能是一个原则。


快乐庭院


孩子上初三的时候,正是青春叛逆期。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有10%左右的孩子会在这个年龄段和父母产生激烈的冲突。来找我们咨询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也主要集中在初三和高一年级。

叛逆的孩子主要表现有:孩子任性妄为、自制力差,没有责任感,不遵守学校的纪律,也不遵守家里制定的规矩;父母没有权威,孩子不但不把父母的要求当回事,反过来要挟父母,结果是孩子的无理要求每每得到满足。

来找我们咨询的一个案例:一个15岁男孩天天玩手机,父母把手机收走之后,孩子以绝食自杀相威胁,一连三天滴水未进,健康出现了状况,父母终于心软了,只好再把手机给他,任他玩。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孩子小时候没有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坏习惯、坏性格。

这个年龄的孩子性格基本形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在他们的要挟下,父母一定会放弃抵抗,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我们咨询的案例中,父母非常清楚应该怎么做:坚持立规矩,不要被要挟。但父母们在孩子的要挟下,根本就做不到。

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让孩子离开家庭。既然你们管不了,就让其他人来管,让社会来管。你们会娇生惯养自己的孩子,社会不会娇惯他。如果他违反社会规矩,自然会被狠狠地惩罚。这个年龄段,孩子在歧途上还没有走太远,社会的管教还来得及。18岁之后,就更难管教了。

孩子被社会机构管教时,心里非常怨恨父母把他们赶出家门。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狠下心来,少去探望。如果一探望,一心软,把孩子领回家,就前功尽弃了。

父母一定要清楚,这是孩子最后的机会了。父母切不可再心软。

我是一名家庭咨询师,也是一名资深新闻记者,来找我咨询的这个年龄段的叛逆孩子的家长们,多找过很多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孩子在这些“师”面前通情达理、信誓旦旦,但一回到家就旧病复发了,最终都需要送到社会机构管教。

我最想提醒刚刚为人父母的人注意,孩子的成长是一条单行道,要从孩子出生开始,及时给予正确的家庭教育,这些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旦出现问题,没有及时纠正,累积到青春期会集中爆发。找什么“师”也不能挽回。

正确家庭的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可关注我查看。


大正小雨家庭教育


初三的学生如果十分叛逆,自私,且学习成绩下降,而且离不开手机电视,这种情况是非常难以解决的,但是作为家长也绝对不能放弃。



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一是孩子叛逆,二是学习成绩下降,三是孩子离不开手机电视。这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有问题,都是比较严重,都是难以解决的,而这些却不幸地集中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所以说需要家长特别的耐心,有的时候要借助于外力,甚至是要借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去解决。

我感觉在这些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关键。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就有了,他会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力量。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我感觉家长和老师在这方面要配合,老师在学校里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也要让孩子的同学多帮助帮助他,他遇到的问题,各方面给她以温暖,让孩子不至于掉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他肯定有自己的原因,家长要细心的分析,寻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孩子已经有了叛逆的心理,家长就不能够让孩子强行改变什么,而应该耐心的让孩子慢慢的改变。有时候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但是只要孩子改变过来了,孩子就会按部就班的,做好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聘请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让老师对孩子进行1对1的面对面的耐心的指导,打开孩子的心结,看看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找准了这个症结,解开了这个心里的疙瘩,孩子能够放开自己的情绪,也有利于孩子轻松上阵。孩子遇到了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属于他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个坎儿,他们需要的是关爱,疏解,帮助,指导,而不是指责和放弃。



最后我希望家长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原因形成的,所以说要想帮助孩子,家长也要有所改变。家长不改变孩子的改变会变得更加的困难。


平原春秋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性格非常叛逆,而且,在他们心里,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言行举质,都有自己的一套,爱玩手机,学习下降,大人知道了,肯定着急,免不了会对孩子唠叨,甚至叱责,没收手机等过急行为,其实,若换作我家孩子这样,我也会着急,但着急有用吗,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问他,还想不想读书,若还想读书,那么,读书就要有读书的样子,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既然是成年人了,就分得清孰轻孰重,分得清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该放弃什么,只要把大道理讲清,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也还是很懂事的,只要还没完全沉迷网络游戏中去,只要他还肯承认要读书,学习成绩提升应该也没问题


瞭明飞


如果你是家长,我认为现在还来得及!首先,初中二年级是孩子叛逆期的开始。这个时期的孩子期望得到同龄人和家长的认可,渴望成长,因此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儿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弄。更会与家长的要求背道而驰,从而表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独立的思想。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你想拯救,一定要有一个家长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能够同化他。用暴力只会把他推的更远!

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和孩子多沟通,通过谈话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如果他只是想摆脱大人的束缚,表现独立,那么可以和他协商,让他负责家庭管理,或者让他学习一些有兴趣的事情,让他产生责任感。培养他的独立精神,让他能感到他在家里也是一个分子,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的人生轨迹就不会偏离。

同时要观察他的交际圈,如果他的交际圈子有一些富二代,或者习惯不好的孩子,很可能对他的人生观产生错误的影响。他会认为,不用努力也可以获得好生活,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也向他传递这种思想,那就不用改了,他的人生观已经被你们改变,所以她也不会再学习,因为学习没用,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厉害的人还用学习吗?用拳头就够了!如果家长不能纠正他的这些错误思想,改变就无从谈起。

还有手机,电脑,也不是没法戒。但是游戏本身的吸引力永远是一个孩子无法逃离的,尤其是他自己不想戒的时候。网上有很多上网成瘾最后死亡的例子,你可以给他看。同时,家长们也要戒除手机,不要指望着你自己整天抱着手机,孩子却无动于衷。家长是孩子终生的老师,你乐于学习,他才乐于学习。不要指望着把孩子推给补习班和老师。一个老师管理几十个学生,他们忙不过来!补习班更多想的是怎么把你的腰包掏空,只需学生的品质,他们不管,他们会用甜言蜜语劝你不断投资,但是要想让他们帮你控制孩子玩手机?呵呵。

综合来讲,孩子是你自己的,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把孩子培养好了,你一辈子的努力就都值得,不然你赚再多钱,也经不住一个败家子折腾,你说呢?


巅峰英语


这个问题其实是三个问题。我们一分为二来看。

1.初三孩子叛逆,自私问题

初三的思想观点和要求独立的思想已经逐步的形成。同时孩子还想需要得到家长和别人的尊重。(特别是家长的尊重)

孩子的成绩下降,家长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习基础不扎实?家庭夫妻关系不和谐,孩子能安心读书吗?其他原因……

正是学习的不好,家长把"唠叨"当成"说教"。平时关心孩子肯定三句话离不开"学习",孩子思想上有困惑时,家长又说不到"关键点",给与不了孩子思想上的引导。初三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都不"笨"。家长和孩子没有别的话题可聊……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就是所谓"叛逆"和"无话可说"。

至于说孩子"自私"。我个人觉得家长要反思自己。从小只让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从来就没有养成孩子在生活中做事的习惯等等。孩子就会出现不会为他人着想的习惯,也就是我们说的"不懂事"。给没有任何生活经验的孩子讲家长的"辛苦,不容易"等。一个人他都没有经历过,哪里来的"认知"和"感悟"???孩子也是同样。

2.离不开手机和电视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孩子身上是普遍存在的。大人也是同样。

因为我不知道孩子的具体信息和兴趣爱好,所以只能大致回答。

大部分孩子看手机一般都是打游戏。

我儿子从小学就开始几乎每天都大游戏。不过他有个特点,每次打完游戏,总算喜欢总结游戏的优缺点等。看课外书也是同样爱总结。所以做事带着"主动思考"就不会形成"盲目"。,不过一般他都会自己停下来。因为他还有别的兴趣爱好,能分散他对游戏的专注度……

所以多多观察你的孩子,是否有你没有发现的优点和能力。现在出现这个问题,学习和孩子健康成长相比,就不那么重要了。你的教育方式已经出了问题,那就改变自己,多和孩子说说家里的事情,或者社会的新闻事件……你自己本身有什么知识储备,也要充分的利用……最后关系缓和,再和孩子谈他的想法……

就写这些吧!【亲身经历】


海涵快乐阅读


对于这种孩子,很明显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后期也没有努力学习,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只有帮助孩子逐步养成好的习惯,转变孩子的学习心态,让孩子自己愿意学习,才有可能成绩提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建议第一步:父母可以首先先在自身的家庭教育上进行自我反思,想想孩子回家之后自己的做法,有没有哪里出现问题,然后多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个情况与表现,同时反映给老师学生在家的一个情况,与老师沟通并寻求建议,后期应该怎么做,达到家校合作的目的,共同帮助孩子取得改变,最后与孩子的好朋友进行沟通,看能否了解一些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

第二步:父母在此基础上,与孩子沟通,不要盲目的责备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好或不好,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亲子关系之间的冲突。初三的孩子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要慢慢引导孩子,先缓和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对他个人的在意和关心,愿意与父母多交流,再进一步通过沟通了解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慢慢扭转孩子的心态,逐步改变,期间建议多夸赞孩子鼓励孩子,不可操之过急。

第三步:调整好孩子的心态,能与孩子很好沟通后,在交流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上老师和家长只是起了一个辅助作用,要想有好的成绩,更多的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


喵666888


对于家长来讲,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孩子下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说她叛逆,但是千万不要说他自私,毕竟没有自私的人,如果是自私的话,他就会离开家庭,不承担任何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在不断的强化自己的观念,实际上在暗示孩子的过错并且进行放大,孩子本身不叛逆的性格在家长经过了若干次之后,孩子学会了一个单词,那就是叛逆,学会这个单词之后他就知道应当如何叛逆。

成绩下降的原因在于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不正确,他们觉得学习无所谓,有的时候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而自己无法跟上学习进度,造成了一种心理恐惧。

关于手机和电视恰恰是他们躲避自己责任的一种表现,对于孩子们来讲,如果看到前途渺茫或者说没有人生目标,甚至一个简单的学习目标的话,他们就会沉浸在自我放纵过程中,这些过程基本上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甚至包括了无所事事。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我觉得应当让孩子树立自信心,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知道自己的知识基础比较差,那么我们可以从小处一步一步的入手,正像我们跑马拉松一样,如果把它分成几十个对,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只是时间有些长一些。

毁灭一个人就是让他没有目标,所以我们应当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目标,当然家长不要过多的干涉青春期的孩子,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把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多的责任心交给孩子自己。

当一个人有了自主权之后,他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宜城老师


关于孩子变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部的,大家都能说出很多,我也就不妄加揣测了,下面主要讲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怎么办?

首先要做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一方就可以,其他任何人不能替代),如果这个做不到,下面的话就不要看了。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都要成型了,才发现有问题,如果再不下一番功夫,那只能等待奇迹。

其次,对其进行有理和“无理”的教育,用有理化解其心中的戾气,用“无理”压制其出格的行为。不要一味的采用哄、欺骗、金钱等一系列妥协的的方法。俗话说,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第三,做好监控,一开始我就说了,父母的不仅仅是陪伴,也是监控,监控其行为,监控其思想,善加引导,善加控制。

总之,父母要有强大的内心和意志力,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天使和恶魔,我们的孩子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让内心的恶魔暂时占据了上风,只要唤醒他内心的天使,帮他压制住心中的恶魔,孩子终将是天使。


三木之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呀!他的这些习惯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了吧!这平常时肯定有以下习惯导致孩子的这些行为,你对照着看看并且稍微改一改看看了:

1.平日里家长肯定很少陪孩子,也很少和孩子聊天吧!他是因为觉得没人真正关心他,他才找游戏和电视来安慰自己了。对应方法:多陪陪孩子,哪怕一起吃饭或者带他去旅游吃饭,来培养下感情。让他觉得父母心里关心他。

2.经常请他帮你一个小忙,比如打打酱油或者顺带垃圾之类的小事,不要小看这样的小事,有帮过忙就会有下意思的奉献精神,可以化解他心中的自私。但是不要大声批评他,要用好言语请他帮忙。

3.如果经常太惯着孩子,那不能一时间就给他完全改变,要经常把你自己的担心和犹豫告诉他,让他帮你想一想怎么办。刚开始,他肯定会各种让你受不了的言语,但是请他帮忙久了,他会慢慢习惯并且改变了的,要有耐心。

4.自己也要经常做一些善事做做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深受感染,父母的行为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形象。祝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