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为什么?

农民大群


在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为什么?



农民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相信农民心里最有数,这么多年土地一直是农民的命根子,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土地承包,联产到户使农民的手中有了余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落后凸显,传统的种值方式已经不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物价连年上涨,农业资料大幅攀升,大多数农民感觉种地不挣钱,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地方土地没有人种,很多农民家庭的生活来源大都是靠打工挣来的,而且很多的年青农民根本不会种地,这一切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碍,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都侠一直以来都非常赞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不紧解脱了农民后顾之忧,还给农民带丰厚的收入。国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进行深化改革,对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把我国巨大的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解脱出来,现在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已占农民的百分之八十,新农农建设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也适应了农民打工的热潮,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进住农业,给农业投下的巨额的资金,这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农民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


现在农民手中的土地大都是几亩,十几亩,种地的品种五花八门,对于市场信息根本不了解,种地不紧懂技术,更重要们是管理种市场信息的掌握,所以专业很重要,农民把土地有尝流转给集体和企业,农民可以更放心的去工作挣钱,那样农民的生活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都侠广场舞


个人觉得,无论是种地还是土地流转,现阶段农民的生活都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

首先来说土地流转,收益小,农民按单户来说土地又不多!土地流转费用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事情!

然而种地呢,如果按照传统的小农经济来讲,也不是出路,多而杂,劳而累!农民手上那一亩三分地,把大家折腾的也够呛,我爸妈手上一亩多田地,我们经常劝他们不要做了,闲不住,一直不放手,起早贪黑。在农忙季节,甚至没有吃过一餐正式的晚餐,都是将就填饱肚子,草草的洗洗睡了,第二天一大早又忙了!

真的,比我们在外面开厂还要忙。

所以,我觉得,农民伯伯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思维,慢慢的抛弃传统思维,向现在的市场经济靠拢,才是出路!简单点,我拿一块稍微大点的地来种菜,不同的季节种不同的蔬菜!放弃之前的劳作方式(本人老家贵州,家里的土地简直是四面八方,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全身心投入这里面。一年下来,获得的收益不会比之前少。

总而言之,我觉得农民的土地,还是放在自己手里面比较好,现在的土地流转,很多都是看重自身利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农民伯伯连基本的流转费用都不稳定!

农村需要的是人才回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去充分发挥农村的绿色食品,把传统的工艺标准化。

现在的消费者还是比较青睐农村的绿色食品的,无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鱼龙混珠。造成了消费者很多担忧!也给实实在在做土特产的农民很大的影响!

所以,农村需要人才,需要懂得市场经济的人才!有商业头脑,有家乡情怀的年轻人!

1实实在在的做事,以消费者为导向,去解决消费者的担忧,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监督机智!用数据展示给消费者!让真正的土特产走向真正需要的消费群体。

2用科学的标准去完善传统工艺,既保留了传统的味道和质量,又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3建立一个以农民,消费者为中心的助农平台,集中调度,让生产和劳作更精准话!

4集中人才进行农户产品深加工,让大部分特产不再是原材料,而是终端产品!直接走向市场,更大程度的实现产品增值!

5以品质为基础,树立品牌。可以从各大一线城市入手,建立直营。让真正的土特产走上城市的餐桌上,重新树立城市人口对食物的新认知。(有一个客户,也是个好朋友,广州本地人,说起他丈母娘从乡下带了只土鸡,吃过之后,他在感叹,原来鸡肉是这个味道,这么好吃)

谢谢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相互交流!

一个有浓烈家乡情怀的异乡游子,渴望回到家乡,从简单的事情开始,重新拥入农村的怀抱,陪伴着步履阑珊,慢慢老去的爹娘!


大数据的力量


2019年农民应选择土地流转。种地收益太少,一家人就种七八九亩地,辛苦一年才落个几千块钱,还不如打工一个人两三个月的工资,种地也无法养活一家人,没啥利益可图,不如流转出去,去打工好了。

农村已不再是农民的天堂了,指望种地生活已不可能,农民得好好考虑一下将来咋生存了。粮食价低,进口粮价比这还低,指望涨价,希望不大。

一些大的商家企业已经投钱搞农业,农村农田抛荒国家肯定出台相应政策,农民顺应局势,早做准备,

没钱就没法生活,找份工作,好好挣钱,自遵自信地去生活。


开心151933790


针对题者问题,2019年农民是继续选择种地还是将土地流转呢。如果条件适宜,有人愿意承包流转土地且土地流转价格较合理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将自己土地进行流转。

那么为什么建议农民不继续选择种地而将土地进行流转呢?

1. 种地效益越来越低,种地风险增大;近几年随着粮食行情市场低迷,各项与种植相关的物资价格飞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导致种地效益越来越低,很多区域出现种地亏本现象。而且种地受自然因素影响加大,一旦遇到天灾、虫灾等因素,粮食收成也将大大下降。如果将土地进行流转不仅可以确保稳定收益,而且整个家庭都将从农田中抽出身,可以选择外出务工获取更多收益。

2. 种田收益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必须另谋出路;受种种因素影响,中国农村每个家庭土地较少,如果仅仅靠土地收成很难维持家庭生活。因而导致很多农村人都会选择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而自家田里的庄稼就是这些务工人员的心头病。如果将土地进行流转,自身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不仅带来稳定收入还可以去除心里负担。

3. 农村种植人员老龄化严重,种植人才青黄不接;随着农村种地收入越来越少,导致农村青壮年大多都逃离农村,造成农村种植劳动力年龄偏大,严重缺乏种植劳动力。造成目前农村老人难以胜任种植,本应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还不得不继续从事繁重的农业种植。如果将土地进行流转,既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可以让农村老人更好的安享晚年。

欢迎关注头条号:湾塘谷,专家为你解答更多三农的相关内容。欢迎进入湾塘谷头条店铺选取特色农产品。


湾塘谷


必须选择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种,谁家都有老少,年轻人可以出去打工,年龄大的老人可以在家种地,反正出不去。

从已经流入土地的大户合作社来看,都清一色的在套取国家补贴,粮食产量增加了吗,没有,决不能容忍一边套取国家补贴一边糊弄百姓,

农村是八九亿农民的根据地,井冈山,你得考虑退路,进城没有房没有固定稳定的工作,保险上学养老等等算几等市民,保障又在哪里,只是你名字改了一下。

在一,国际局势怎能是你自己所能掌控的,万一局势动荡,需要回老家时就回家,不能把自己退路给堵死了。


陌路人214939066


农民土地种地还是土地流转还得农民自己说了算,国家只是给一个大的方向。说说我们这边的情况吧。我们这边属于丘陵地带,现在留在村里的90%以上的是50岁以上的老人们,他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原始田园生活。村里有些70多岁接近80的老爷爷们仍然自己种地。这些人们基本经历过上山下乡,自然灾害的年代,他们的思想总觉得是自己种粮就不会挨饿,所以不想把土地流转出去。有时跟他们聊起来,他们总是说孩子你们是没经历那个年代,那个缺吃的年代,刷锅水都是好的,所以这些人们不愿意土地流转出去。再加上现在年龄偏大,出去打工,东家都不用他们,所以他们除了种点粮食和经济作物卖了换点钱花,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以他们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村里相对年轻一点的农民,开始搞养殖,种植水果,承包一些不在村里居住或者年龄大无法种地的村民的土地种植。所以流转与否还得理性看待。


乡村胖妹


首先,要看你以往你怎么种地了,要是你以往都是种地了,自己家有车,有种地的机器,那么我的意见你还是种地!

其次,虽然你没有机器设备,但是你以往都是靠流转别人家的土地种地的,那么你还是种地!

三,要看你家自己的土地有多少,如果能维持自己家生产,那么还是种地为好!

四,如果你家地不多,但是也能维持,靠家里的老人,老婆都能种地,那么还是种地,种地之余出外打工!

四,由于去年的干旱,今年看看土地流转价格,如果价格比较低,你还正好有闲钱,另外你刚好对种地感兴趣,那么你就种地!

五,如果你家地比较少,不足以让你和家人在家种地,那么你就将你的土地流转别人。

六,如果你家是有地,而你家人手不够,那就不种地,将你家土地流转别人!

七,如果你对种地不感兴趣,在外打工让你感到挺舒服,那就不要种地,把土地流转别人!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评论!


风的浪漫gga1


当然了,这个价格也是很低廉的。像我们村也就是两三百块钱一亩地。还有比较有规模的可能到五六百吧一亩地一年。邻村的最高的有到900的。据说现在也已经降到700块钱了。因为他这个是流转了全村的4000多亩地。在经营大概是4,5年的样子。一直没有盈利。好在那老板是有其他的产业。他把这一摊子呢交给了一个朋友来管理。对这个亏损他能够有清醒的认识。

他可能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国家肯定对流转土地的政策会做出调整。因为现在国家对这个粮食补贴,良种补贴这些东西,都进一步的细化。也就说谁种地,谁来拿这个补贴。因为国家对未来农业发展的形势。应该是有个较大的改变,因为这种小农经济啊,已经不适合现在这种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只能是流转到少数人的手里。进行重新规划。铺路啊,灌溉啊。包括耕地,播种,施肥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活动都会集中到农业合作组织手里,然后他们逐渐向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效农业。即节省了许多的劳动力。而且流转土地的承包者也会有很大的收益。

我看最近有报道,说是现在在个别省已经有试点了。农民流转土地,可以享受两部分的费用一个是承包费,也就是说假如每年一亩地给你500块钱。另外你还可以用土地入股,年底的时候,还能领到股份的分红。当然这个分红也是有多有少,可能是不固定的。但是有固定的一部分,有这个承包费是固定的。

分红的一部分,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可能老百姓分的钱多一点。但是可以基本保证你这个基本的承包费不受损失。流转土地现在农民兄弟都看出来了,也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一种新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个别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呢。他们也在谋求土地的更高效益,怎样能多收入一些。如果地流转出去,自己有时间可以有其他的收入又何乐不为呢

现在自己种地的,都是岁数比较大的,或者是妇女们。青年们啊 各自有各自挣钱的路子。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在附近上班。有的有手艺。可以每个月有几千块钱的收入。相比较农业的收入基本上也就是解决个温饱吧。要想这个家庭要有更大的发展。仅靠农业的一亩三分地。是不行的。

国家应建立健全流转土地的法规政策。近几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生过许多土地方面的纠纷。有的承包者没有赚到钱。那他就没有办法兑现他的承包金。也确实是赔了,大伙拿他也没办法。

还有承包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赚到了钱。但是合同并未期满。老百姓看到人家赚钱就不让人家种了。这时承包方也是苦恼的不行,刚开始想大干一番呢,结果不能继续种了,这么多老百姓,也只能认倒霉。这两种情况都存在。所以说,国家应该出台这上面的法律法规。以切实保障双方利益,明确双方的责任。使人们承包土地的时候有法可依。达到双方一共赢。






幸福三农人


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为什么?

农民是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只要用数据分析一下就能做出选择了,先来说种地一年能收入多少钱。就按照普通的小麦和玉米,或者棉花的收益。先来列出费用数据:


种子钱大约3~4斤,费用约30元。

玉米生长周期浇水两次费用:50元。

农药和化肥费用,包括底肥和追施肥,还有除草剂等费用:200元。

成熟的时候,用收割机的费用:120元每亩。播种和打药施肥,收割的时候都是需要人工的,现在的人工费用也不低,就按5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按100元,估计是最低的标准了吧,人工费用大约在500元。

玉米一亩地的产量大约在1000~1500斤,按市场价1元/斤,也就是1000~1500元。除去上面所有的费用900元,按最高产量1500元算,一亩地也就是收入600元。其实玉米产量能达到1500斤的少之又少,加上一茬小麦的收入,一亩地一年能有1000元的收入真的很难。


土地流转就简单多了,直接把农田流转出去,一年可能给个600元,或者1000元。相比较种地节省了劳动力,还能外出打工,看样子还是很合算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如果有些种地的农民无法外出打工,那种地的人工费也可以节省,相当于多赚了500元。

看到这里,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农民无法外出打工,自己种地还是可以的。如果有能力外出打工,还有就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种些普通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可以果断把土地流转出去,一年在外打工能赚个4~6万呢,这一笔收入可是真不少呢。

您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最三农


对于2019年是种地还是流转,我认为应给流转。不知大家什么建议如何,具体为什么应该流转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第一,传统的种地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农业发展。

第二,老年化日益严重,现在的机械化作业,老一辈的种地农民,有些不适应。

第三,种子化肥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下跌,投入高,收益少。

第四,把土地流转出去,还能打点零工,额外挣点生活费。增加收入。

以上几点就足以证明,土地就转出去比自己经营划算。再说以后的趋势必须农民把土地入社分红,或者就转出去。别无选择。

大家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吗?希望大家评论的同时关注我,共同讨论此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