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爱女蓝齐儿为什么即便背离大清也要死心搭地跟随仇人葛尔丹?

孙见福


《康熙王朝》这个电视剧确实经典,虽说蓝齐儿是个虚构的人物,但是却被刻画的非常细致,作为康熙的女儿,蓝齐格格本可以开心幸福的过一辈子,然而康熙皇帝却在她16岁那年,为了缓和大清与葛尔丹的关系,将蓝齐儿远嫁给了仇人葛尔丹,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轨迹就开始发生变化。

蓝齐儿背离大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首先:从蓝齐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康熙和容妃娘娘对她便是关爱有加,宠幸之至,她从小便生活于此,她一开始喜欢的是李光地,当她听到康熙要将自己嫁给葛尔丹,她的内心是拒绝的,一时接受不了的她只能跑去孝庄太后那里哭诉。

其实她非常明白,孝庄太后作为康熙的祖母,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决定的,她想抓住这最后一颗救命稻草,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以大清利益为重,其实站在每个人的角度看,他们的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政治联姻本就是大多公主的宿命,所以蓝齐儿也只是伤心难过,并未表现出背离大清的想法。

其次:初恋李光地与一青楼女子私通,蓝齐儿得知后对她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芳华时期,她又怎能忍受自己喜欢的男子竟然做出这样不知羞耻的事来,这两件事情对她来讲简直就是双重打击。

最后:毕竟是大清的格格,蓝齐儿只能自己独自承受这一切,让她真正有想背离清朝的导火线是她看见母亲容妃竟然在宫中洗刷马桶,在这之前康熙还做了一件事,就是与葛尔丹开战,自蓝齐儿嫁给葛尔丹之后,十年间,大清休养生息,认为有能力和葛尔丹开战,而蓝齐儿一直在阻止这场战争,然而一个弱小女子,又怎能挽救这一切?

虽说葛尔丹败退,但是俘虏了大阿哥,蓝齐儿在丈夫葛尔丹面前几经努力,这才让葛尔丹放了大阿哥,然而自二次开战的时候,葛尔丹再次败退,大阿哥追上来执意一雪前耻,不顾蓝齐儿的苦苦哀求,将她丈夫葛尔丹的首级取了下来,这对蓝齐儿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因为此时的她早已经爱上了这个草原男子。

到了康熙末年,蓝齐儿本就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回到京城探望父母,康熙得知后还特意送了一只八音盒给她,并让容妃梳妆打扮前来和女儿相见(其实此时的容妃早已被打入冷宫,干着粗活)。

蓝齐儿随后又去了容妃宫,发现里面陈设早已破旧不堪,又在太监李德全那里得知母妃在服役,最后发现母亲一人穿着破旧,在洗刷马桶,从这一刻,她便与大清,与自己的父亲康熙有了隔阂,剧中她自己声称要立刻赶回准格尔,与儿子阿密达一起造反,之后前去和康熙告别,当着康熙的面摔了八音盒,愤怒离去。

这就是蓝齐儿这个人物在《康熙王朝》的心里变化路程,背离大清是迟早的事,至于她死心塌地的跟着仇人葛尔丹,其实这个仇人也只能是康熙的仇人。

葛尔丹对蓝齐儿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的爱情自然是奋不顾身的,他本是一个草原汉子,然而对于蓝齐儿确实十分体贴,从蓝齐儿让他放了大清的阿哥就可以得知,蓝齐儿在葛尔丹心中的地位,后经过十几年的相处,两人又有一个聪明果敢的儿子,蓝齐儿的心早已经在这个草原扎根。

康熙曾让她回京城,但是蓝齐儿却执意不回,说这片草原就是她的家,当初是你把我嫁给了葛尔丹,现如今这里有疼爱自己的丈夫,还有自己爱的丈夫和儿子,剧中虽然没有说她在草原上的生活,但是从整个剧情来看,蓝齐儿在准格尔应该是过得比较幸福的,唯一让她纠结的就是她的地位,曾经一边是父亲、一边是丈夫,自己能力有限,经过剧情的几次反转,使得蓝齐儿最终选择在草原上度过一生。


羽评郡主


其实蓝齐儿心有两恨和三爱,恨康熙在明知自己心有所属时狠心棒打鸳鸯,恨李光地与自己私通情书时与一名青楼女子通奸,爱自己的丈夫准格尔大汗葛尔丹,爱自己聪明果敢的儿子阿密达,更爱爱自己清纯爱父爱国,敢怒敢言的母亲容妃娘娘。

当准格尔大汗葛尔丹被剿灭之后,回家探亲的蓝齐儿看到自己的亲生母亲被罚在刷马桶,而且已是累的身心俱疲,腿上的老毛病也因此病发,由此彻底引发了蓝齐儿再次为夫为木报仇和伸冤的想法,此事也是蓝齐儿背叛大清的导火索。

蓝齐儿发誓让自己的儿子准格尔大汗,让准格尔的全部子民誓死与大清为敌,决意攻打自己的父亲康熙帝,这句话到底包含了多少痛与泪?

让我们一起打开蓝齐格格的心扉:

开头说了两恨和三爱都是蓝齐儿“背叛”大清的原因逐层叠加。

一恨:康熙自毁誓言,答应蓝齐儿等李光地功成名就之后给他们主婚,最后却以和亲之名把自己嫁给远在漠北的葛尔丹。

葛尔丹在沙俄等的帮助下,一度要求和大清和亲,点名要娶蓝齐格格,康熙只能“背信弃义”,用蓝齐儿的幸福来换取大清一时的安宁,不论蓝齐儿是多么的痛苦和不情愿,康熙毅然决然的答应了这门“亲事”,和葛尔丹成为了“亲家”,蓝齐儿当时伤心的差点哭晕过去。

二恨:李光地在丁忧期间,也是在和蓝齐儿私通情书期间,竟然与一名青楼女子通奸,在弹劾索额图、太子胤礽、纳兰明珠、大皇子胤褆时被索额图告发。

李光地被索党和明党夹在中间,两边得罪一边都是死无全尸的结果,于是李光地选择先发制人,把索额图、太子胤礽、纳兰明珠、大皇子胤褆一并揭发其用心不良,用人唯亲,拉帮结派等罪名一并禀报康熙,但是不料此四人反身站在同一战线,一致指责李光地的罪行。

经索额图口述:

康熙二十六年,李光地母亲去世,李光地在家丁忧期间竟然做出了不孝不道的禽兽行为,与一名青楼女子通奸,更可恨的是李光地抛妻弃子,置此娘两与不顾,任其自生自灭。

此等罪恶滔天,丧心病狂的丑事,蓝齐儿岂能不知?

心中怎么可能对李光地没有怨恨?

一爱:葛尔丹用真情打动了蓝齐儿,并且把整个准格尔都给了她,而蓝齐格格也是真的爱上的这个准格尔大汗,并且为其生下了一个聪明果敢的儿子-阿密达。

葛尔丹为人敢作敢当,敢爱敢恨,这也是蒙古人的天性,和蓝齐儿的性格一拍即合,两人最终相爱相伴,生有一子名叫阿密达。

蓝齐格格在葛尔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幸福感倍增。

二爱:孝庄皇太后视蓝齐格格如己出,是她的掌上明珠,而且蓝齐儿也是对孝庄太后恩尊倍敬。

可惜的是蓝齐儿从出嫁到准格尔之后未曾见到过孝庄太后最后一面,因为在其远嫁之后就离世入棺了。


每每想到这里蓝齐儿的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和想念。

三爱:看到自己的亲娘容妃被罚洗刷腌臜不堪的马桶之时,蓝齐格格的内心复仇的导火线在这一刻彻底的被点燃了,她要让自己的儿子,子承父愿,起兵攻打康熙,此举既是为夫报仇也是为母伸冤,更是想讨伐“不仁不义”的父亲。

在蓝齐格格的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的男人和两个最重要人女人,而这两个重要的男人一个却自相残杀。

自己的亲生父亲康熙,派兵剿灭了自己的丈夫葛尔丹,并且大阿哥恩将仇报的坎下了自己丈夫葛尔丹的人头。

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孝庄太后,终老宫中,另一个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因劳累过度而被倒塌的马桶砸死在马桶堆里,场面让人不忍直视。

这样一波多折的爱恨交错,让你一个为人女,为人孙,为人妻,为人母的女子如何不被折磨到“丧心病狂”?

与其说蓝齐格格背叛了大清,倒不如说是大清抛弃了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康熙所赐,都是康熙逼出来的结果。

俗话说:事出有因,必有果。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与其说蓝齐儿背离了大清,不如说大清放弃了蓝齐儿,康熙亲手把蓝齐儿推向了仇人手中。

那么那个寻死觅活不肯远嫁葛尔丹的蓝齐儿,为什么即便背离大清也要死心蹋地跟随仇人葛尔丹呢?

《康熙王朝》之所以吸粉无数,也在于把这份家国情仇刻画得入木三分,抒发得淋漓尽致!

有书君认为一是蓝齐儿对父皇的失信感到无比失望,对李光地的背叛感到万念俱灰。二是葛尔丹的温情暖化了蓝齐儿的心中的坚冰,儿子阿密达的出生更让蓝齐儿对草原有了无法割舍的情缘。

三是康熙亲征准噶尔,大阿哥手刃葛尔丹,让蓝齐儿无比绝望。四是蓝齐儿说服自己回京省亲,却见母亲容妃被罚刷马桶,心理天平彻底倾倒。

一、蓝齐儿对父皇的失信感到无比失望,对李光地的背叛感到万念俱灰。

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蓝齐儿身为格格,是康熙的掌上明珠,她对爱情充满幻想、憧憬,16岁的她已有了心仪的意中人——李光地,康熙原本默许二人的来往,也有心让女儿找到好归宿。

然而准噶尔汗王葛尔丹来京,对蓝齐儿一见钟情,非蓝齐儿不娶。否则就联合沙俄,攻打北京,要与大清决一高低。

康熙虽然发誓要剿灭准噶尔,而此时正在收复台湾,无论人力物力财力皆无允许再与准噶尔大动干戈,为了不动摇大清根基,只有牺牲女儿的婚姻与幸福,换取几年的太平相处。

于是一道和亲圣旨打破了蓝齐儿的梦想,撕碎了她的心。

此圣旨一下,蓝齐儿对父皇的失信,感到无比失望。

蓝齐儿哭成泪人,也不管用,她去求助祖母孝庄,孝庄太后告诉她女人为了大清国必须做出牺牲,女儿身唯独不能为自己着想。

蓝齐儿心灰意冷,本想着李光地的鸿雁传情,能给予安慰。

哪知道却发生了李光地丁忧期间去了青楼。(也许是李光地知难而退)情人的背叛,让她万愿俱灰。

于是蓝齐儿听从父皇安排,顾全大局,违心的嫁给了葛尔丹。

二、葛尔丹的温情暖化了蓝齐儿的心中的坚冰,儿子阿密达的出生更让蓝齐儿对草原有了无法割舍的情缘。

蓝齐儿在草原的日子,一开始并没有接受葛尔丹,然而葛尔丹是真心喜欢蓝齐儿,一直细心呵护,本可娶无数王妃,葛尔丹却有了蓝齐儿,谁也不要。

慢慢地,蓝齐儿被葛尔丹的温情感化,心中的坚冰融化,接受了葛尔丹的爱,融入了草原的生活,还有了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儿子阿密达。

他们一家三口在草原上快乐的生活,有了真正的家的味道,儿子阿密达更是让蓝齐儿有了保护他,培养他的责任,这家中的点点滴滴让蓝齐儿对草原有了无法割舍的情缘。

一边是亲人的失信,情人的背叛,一边是汗王的疼爱,儿子的亲情,蓝齐儿有了新生活,那个让她失望至极的大清和康熙已与她渐行渐远。

三、康熙亲征准噶尔,大阿哥手刃葛尔丹,让蓝齐儿无比绝望。

康熙用蓝齐儿和亲换来了十多年的和平共处。当康熙收复了台湾,卯足了劲儿,把平定准噶尔提上了议政历程。

两军对垒,蓝齐儿跪在阵前,哭求双方“别打了,别打了”,除了母亲容妃无一响应。

炮火轰鸣,母女抱头痛哭,大阿哥胤礽追到了葛尔丹,蓝齐儿痛哭流涕,千般恳求,最终大阿哥还是残忍地割下了葛尔丹的首级。

葛尔丹临终遗言只有三个字“我爱你。”

蓝齐儿抱着阿密达悲痛欲绝,康熙要带她回京城,蓝齐儿断然拒绝。

“当初是父皇逼我嫁给葛尔丹,让我成了葛尔丹的王妃,现在我生是草原的人,死是草原的鬼,永远不会回去!”

战争让蓝齐儿明白了最是无情帝王家,和皇帝谈亲情那里痴心妄想,她只有好好抚养儿阿密达,让自己强大,才不会被消灭。

四、蓝齐儿说服自己回京省亲,却见母亲容妃被罚刷马桶,心理天平彻底倾倒。

几年后,蓝齐儿难以割舍对母亲的爱,说服自己回京省京,却从母亲身上的味道闻出了端倪,发现父皇因为废太子之事,牵怒母妃,让母亲去刷马桶,经受奇耻大辱。

母亲容妃贤良淑德,却如此悲惨,纤纤玉手变成松树皮,看着母亲摇摇欲坠的身子,粗糙的双手,憔悴的容颜,她心里的天平彻底倾倒。

她恨透了康熙,出尔反尔扼杀了她的爱情,杀死了她的丈夫,害惨了她的亲娘,把她所有的幸福统统夺走了。

所以蓝齐儿毅然决然地带着儿子阿密达回到了草原,发誓永远不再回大清。

她宁愿做草原的王妃王后,不再做康熙的女儿大清的格格,这就是有真性情的蓝齐儿!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这句话用在《康熙王朝》中的蓝齐儿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本剧中蓝齐儿是康熙和容妃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十几岁时随母亲到福建探亲,爱上了当时的落魄学子李光地。康熙爱女心切,而且李光地确实是个人才,所以后来就把李光地调到朝廷,进入上书房行走。

正常情况下,李光地以后肯定会娶了蓝齐儿,并且官越做越大,公主驸马恩恩爱爱过一生。只是天不凑巧,青春年少的蓝齐儿整日疯丫头一般四处乱跑,又被葛尔丹碰到且看中了。此时康熙正全力准备攻台,为了安抚葛尔丹,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把蓝齐儿下嫁葛尔丹。此前,蓝齐儿是百般反抗,可皇家女人哪有自由身,最终还是不情愿地嫁给了葛尔丹。

不得不说说葛尔丹,虽然历史上他是个阻碍国家统一的野心家,可电视剧里他是个真男人,恩怨分明。他是从内心里喜欢蓝齐儿,所以一接到就迅速抱起来,脚不着地直至大帐。这样一个雄伟真诚,挺天立地的男子汉,谁不喜欢?所以蓝齐儿迅速爱上了原本极力反对的葛尔丹,也适应了草原生活。

只是战争打破了美好生活的幻想,葛尔丹第一次战败后,家人流离失所,他以为蓝齐儿会跑回北京,但当蓝齐儿出现在他的大帐时,他再一次感动了。蓝齐儿说:“我是大汗的女人,到死也得跟着你”。

这里不得不说那个无情无义的大阿哥,第一次出征被俘时,如果不是蓝齐儿求情,他可能就没命了,葛尔丹还真是重情义,看在老婆份上放了仇敌(虽然是他大舅)。可当葛尔丹战败只剩一人时,无论蓝齐儿怎么求情都不放过,最后还把他的头割了。其实当时完全可以关起来终身软禁,连康熙都不忍心杀了,还责怪大阿哥几句。

葛尔丹之死让蓝齐儿看透了政治的残酷,她再也不想面对她的亲人却又是杀夫仇人。只是过了很久,当时间抹去了所有仇恨时,她想回家看看父母,却碰到了被贬入宗人府的母亲,终于彻底绝望了。

蓝齐儿是皇族公主,可她更是一个女人,对女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亲人更重要呢?只是可怜生在帝王家罢了。


华哥杂谈




蓝齐儿的人生很苦,苦到眼泪都不够用。

前面被迫嫁了葛尔丹,后面却死心踏地跟随,难道她不知道葛尔丹是父亲康熙的敌人?这到底是为什么?

蓝齐儿被迫嫁了,对父亲有些失望



曾经,蓝齐儿是个美丽的少女,除了她老爹是康熙外,和一般的少女没什么两样,可惜的是,她生在了帝王家。

自古至今,没有少女不怀春,没有少年不钟情。蓝齐儿也有了心仪的对象,这个人名字叫做李光地。

关于蓝齐儿和李光地的事,蓝齐儿她妈清楚,康熙也清楚。如果没有意外,这对有情人将成眷属。



意外的发生毫无征兆,有人看中了蓝齐儿,这个人是准格尔部的葛尔丹。看中了不说,还请求康熙赐婚。

康熙为难了,答应吧,对不起女儿;不答应,可能西北会不太平。痛定思痛,康熙答应了葛尔丹。

蓝齐儿快疯了,向康熙苦苦哀求,无济于事;跑去哀求孝庄老祖宗,孝庄让她以大局为重。

流干了眼泪的蓝齐儿,无奈嫁了。并且决定再也不理自己的老爹和大清朝了。

十年过去了,蓝齐儿接受了一切,康熙却发动了战争



十年弹指一挥,蓝齐儿心中的结已经打开,因为那个草原上的粗犷汉子非常爱她,渐渐融化了她冰冷的心,蓝齐儿对葛尔丹,从不爱慢慢地发展到了“爱”。

最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上天赐给的最好礼物,一个小天使来到了他们中间,这个孩子名叫“阿密达”。

福兮祸所依,幸福的日子久了,总会出现坎坷,这次蓝齐儿遇到的坎坷无疑很大。

由于葛尔丹势力日益膨胀,而康熙休养生息十年,也有了一战之力。于是,一场世纪大战开始了。

一方是自己的爹,一方是自己的丈夫,蓝齐儿傻眼了,为什么上天要这么残酷?为什么不能让她蓝齐儿安心度日?



两军阵前,蓝齐儿跪到中间,流泪、哭啼、苦苦哀求,康熙没有后退,葛尔丹也怒目相向。蓝齐儿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但是无法阻止战斗。只有容妃,蓝齐儿的妈,在万千军中,跑过来搂住自己最爱的女儿大声哭泣。

两个女人的哭泣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葛尔丹败退之时,俘虏了大阿哥。看到自己的兄长被抓,蓝齐儿哀求葛尔丹放了大阿哥。葛尔丹看到自己的女人如此哀求,于是就放了大阿哥,同时希望大清能因此鸣锣收兵。

大阿哥是回去了,但康熙并没有放弃对葛尔丹的继续征伐。



这次准格尔部大败,葛尔丹受伤严重。大阿哥带兵追来,要取了葛尔丹的性命。蓝齐儿这次开始哀求大阿哥,但是大阿哥的心比葛二丹硬多了,最终大阿哥杀了葛二丹回去复命,只留下那个悲伤的女人,那个康熙的女儿,大阿哥的妹妹。

康熙找到了女儿,看着涕不成声的女儿,康熙很难受,准备带女儿回京城,但蓝齐儿眼中射出深深地仇恨。对着康熙大喊,我会将阿密达养大成人,我们要和你战斗到底的!

康熙发动地战争让蓝齐儿伤了心,但葛尔丹的死,让蓝齐儿对康熙和大清寒了心。

容妃的死,让蓝齐儿再也不能原谅康熙宁愿在草原终老



蓝齐儿终究还是个女人,心软了。

在康熙晚年,回来看父母。匆匆一见之后,感觉容妃不对劲,身上有异味。

于是,经过仔细调查后发现母亲在刷马桶(因为立储之事被打入了冷宫)。

蓝齐儿心里的伤疤好不容易长好,这次直接崩裂,痛苦不已,她大哭,哭自己的命运,哭母亲的命运。

她要母亲和她一起去草原生活,母亲不愿意。

这次伤狠了,蓝齐儿对康熙这个父亲彻底失望,从此远去草原,再也没有回来。



蓝齐儿前面是被迫去了草原葛尔丹那里;后面康熙发动战争,杀了葛尔丹,伤了蓝齐儿的心;最后,因为容妃的不公正待遇,蓝齐儿彻底失去对康熙和大清的好感和信任。


蓝风破晓


《康熙王朝》中,蓝齐儿前半生的命运身不由已,成了大清和亲的牺牲品;后半生的选择可以自已做主,不管留在草原还是回大清全凭个人意愿。她之所以没有回到康熙身边,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

她在草原的身份地位高于清朝

蓝齐儿嫁到蒙古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葛尔丹在世的时候,把蓝齐儿捧在手心里都担心融化了; 葛尔丹去世后,阿密达继承准格尔汗位,蓝齐儿又成了太后。

如果回到康熙身边,蓝齐儿只是一个寡妇,身份地位一落千丈。在保守的封建社会,嫁出去的女孩子丧夫后重返娘家,她会面对众多的背后指点。尤其在清朝的宫廷,蓝齐儿会成为被排挤对象。

当初蓝齐儿远嫁草原的时候,是一千个不愿意加一万个不舍得,最后还是被康熙抛弃。她走了,对大清的心也凉了。蓝齐儿如同泼出大清的水,覆水难收。

蒙古草原相比清规戒律众多、等级森严的朝廷,更加自由。蓝齐儿习惯了自由,就不会愿意去一个被压迫的地方,何况那个地方到处都是争斗。

葛尔丹被康熙清理

葛尔丹是大清的仇人,也是康熙的对手,但也是蓝齐儿的夫君。葛尔丹是草原狼,也是痴情男儿。葛尔丹的好,只有蓝齐儿能够体会。为了疼蓝齐儿,葛尔丹甚至把乌兰布通修建得与北京城一样。蓝齐儿的心早已经被葛尔丹融化,草原才是他真正的家。

康熙在与准格尔蒙古决战的时候,毫不留情地杀了葛尔丹(女婿)。一下子发生了身份转换,康熙成了蓝齐儿的杀夫仇人和阿密达的杀父仇人。

回到仇人身边?这叫蓝齐儿情何以堪。

她现在已经是做了母亲的人了,不仅考虑自己还要考虑阿密达。当母亲的总会念着自己的孩子,离开阿密达于心不忍,毕竟孩子那么小又处在权利中心,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还是自己照顾放心。

带着阿密达回北京?孤儿寡母成了人质,更加没有安全感。历史上吴三桂叛乱后,吴应熊以及与建宁公主生下的子女的下场是前车之鉴。

阿密达的教育也会成为问题。在大清宫廷,天天学习《四书五经》、孔孟之道,阿密达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平庸的谦谦君子;在草原,阿密达可以放飞自我,弯弓射大雕,长大后会成为一匹有竞争力的草原狼(开个脑洞;准格尔蒙古与俄罗斯关系不错,说不定阿密达还能去莫斯科交流学习,与彼得大帝家的子女切磋,培养国际视野)。

容妃被康熙羞辱

蓝齐儿回北京探亲的时候,发现容妃(蓝齐儿的母亲)已经成了刷马桶的奴隶,一下就对康熙心寒了。康熙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彻底跌至谷底。蓝齐儿摔了康熙送的礼物,彻底离他而去。

伴君如伴虎,在康熙身边,今天受宠爱高高在上,明天或许就会重蹈容妃的覆辙。北京已经成了蓝齐儿的伤心地,康熙成了蓝齐儿的仇人。这里的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秋媚读史


蓝齐儿,是孝慈仁皇后容妃和康熙爱的结晶。她的身上,不仅有着容妃的美貌与善良,更有着千古一帝康熙的睿智与果敢。她,明眸皓齿,美丽动人。她,巾帼不让须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恨,可以这样说,她是康熙王朝中的最为豪迈洒脱的女子。

蓝齐儿虽然心里恋着李光地,不管她起初是多么讨厌葛尔丹,多么恨父皇康熙的指婚。在大清和爱情面前,她选择了大清,因为她知道,康熙是爱她的,父亲将她忍痛割爱给草原狼葛尔丹,父亲比她心里更痛,更难受。"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她的眼泪流给了母亲容妃,流给了父亲康熙,流给了曾祖母孝庄,她像一位将军一样,走向了草原,走向了葛尔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葛尔丹对嫁过来的和硕公主蓝齐儿太好了。好到无微不至,好到千依百顺。蓝齐儿心里一直想念父皇,想念母妃,想念家乡北京。葛尔丹竟仿照容妃宫模样在乌兰木通建了一座和硕宫。他将和硕宫当作礼物送给了蓝齐儿。蓝齐儿早已爱上了葛尔丹,并为葛尔丹生育了王子阿密达。当蓝齐儿看到这件礼物时,蓝齐儿感动得热泪盈眶,百感交集下,她竟不知说什么,眼含热泪的她与葛尔丹拥抱在一起。可是,到晚上,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想家。她心里祈祷着大清与蒙古准噶尔世代和平,父亲与丈夫永远不要刀兵相见。



可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葛尔丹的野心如草原狼一样,永远喂不饱。康熙在平定台湾后,毅然决定消除这大清的心腹之患。康熙亲征准噶尔,第二次征讨葛尔丹时,蓝齐儿和母亲战场哭喊,但也挽救不了两方的水火不容之势。康熙胜了,大阿哥却因冒进被俘了,蓝齐儿想放了大阿哥,这样葛尔丹便可以与康熙重归于好。因为蓝齐儿心里想要的只有和平,心里念的也只有丈夫与父亲的和睦相处。她以为这样一来就能消除兵戈,她太天真,也太洒脱了。

大阿哥被释,心心念的却只有"砍掉葛尔丹的首级,一雪前耻"。大阿哥最终如愿了,康熙第三次征讨葛尔丹,葛尔丹大败。蓝齐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丈夫被杀。康熙将龙辇留给爱女,一句"朕想你,朕想你",蓝齐儿已泪目,当看到皇阿玛留下的"那只完美如初的玉兔",蓝齐儿泪如雨下。她大喊"皇阿玛",内心深处的情喷薄而出。

"额娘要你与大清朝廷,与外公永远和睦相处。"

和平二字,实属不易。蓝齐儿向往的是永远的和平,她像雪白的鸽子,像一位美丽的天使。

蓝齐儿回京,看到母亲刷马桶,母女抱头痛哭。迷一样的皇阿玛,她猜不透。面对父亲康熙的无情,她不能理解。她摔碎了那个小盒子,心痛到无法呼吸。

皇上还是以前的皇上,额娘还是以前的额娘,蓝齐儿也是以前的蓝齐儿。

蓝齐儿洒脱的走了。她虽然爱着父皇,母妃。但紫禁城却全是无情。她不留恋这里,这里让亲情荡然无存。草原,自由,和平,才是蓝齐儿的归属。皇阿玛还像以前一样冷酷无情,额娘还像以前一样善良,蓝齐儿也像以前一样,美若仙子,心似大海。我以为,蓝齐儿永远不会背离大清,更不会掀起兵戈。她要的,永远都是阖家欢乐,一世太平。她之后,也许会明白父皇康熙的苦,因为这个皇阿玛,为了江山,为了天下几乎舍弃了爱人与女儿。而蓝齐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往后余生,欢迎分享吐槽关注)


风雪梦不逝


康熙帝所做的最重大的事情就是除掉边患。在帝国的西北边准格尔草原,有一支草原劲旅,那就是葛尔丹。为了安抚这位草原之王,康熙居然不惜将自己的女儿蓝齐儿嫁给了葛尔丹。

康熙到底有多么疼爱蓝齐儿呢?

蓝齐儿可是康熙帝的爱女,在清代等级森严的禁宫里,人人都是要守规矩的,就连皇帝也不能避免,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但是蓝齐儿却不管这些,她喜欢我行我素。皇帝出于溺爱从来不责备她。即使她当时爱上了一个还是一介平民的李光地,皇帝也是顺从了她的意思。可见皇帝有多么宠爱这个女儿!

然而这次康熙居然要把她送出去安抚葛尔丹这个野心勃勃的人,送给自己的仇人。

无论蓝琪儿多么不愿意去做这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但是康熙还坚持将她送到了葛尔丹身边。康熙抱着蓝齐儿说:“等时机成熟我就接你回来。”


后来,康熙两战葛尔丹,终于把葛尔丹消灭掉。按理说,消灭了葛尔丹是好事一桩,既可以解除边患,也可以让当初不情愿嫁过去的蓝齐儿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可是,当初寻死觅活不愿意嫁给葛尔丹的蓝齐儿为什么却发誓誓死不回大清了呢?

其一、父亲康熙的薄情对比丈夫格尔丹的温情

康熙,一个从鳌拜手中夺回圣权的人。他的决绝,做的事情始终是围绕大清的利益。即使他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可是他依旧把蓝齐儿送给了自己的仇人。

蓝齐儿从小娇生惯养,当然不能够理解康熙。她认为康熙只是把她当成了一个礼物,想送她出去就出去,想接她回来就回来,剥夺了她的自由。所以她对康熙充满了恨。

而当他来到葛尔丹身边之时,却被这个男人的心所感动。葛尔丹一心一意爱着蓝齐儿,即使蓝齐儿一开始处处让他难堪,他也能够容忍。


时间一长,蓝齐儿渐渐感受到了葛尔丹爱她的心,对他也就越来越依赖了,慢慢的爱上了葛尔丹。即使葛尔丹最后战死,她依旧沉醉在葛尔丹的温柔之中,不愿意离开有他挥洒过汗水的土地。

其二、有了自己的儿子阿密达

阿密达是蓝齐儿和葛尔丹所生的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哪个母亲不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然而这一切却被康熙破坏掉了。是这个男人杀死了阿密达的爹,这让蓝齐儿难以忘怀?怎么能够让阿密达忘却?所以出自于自己的孩子的原因,她注定要跟大清断绝。

以上原因大部分都是出于情感,然而蓝齐儿不愿意回大清不止是情感,当然还有政治原因。

不管怎么说,准格尔草原是葛尔丹的,阿密达又是葛尔丹的儿子,所以他是准格尔草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蓝齐儿不回大清这就是宣告自己跟大清已经决绝。她是站在准格尔草原这一边的,理所应当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准格尔,辅佐他统治这一片草原。

但是蓝齐儿要是带着孩子回到北京,她跟自己的孩子只能够一辈子呆在皇城里面被限制自由,可能就会丧失一切。即使康熙帝做出保证,蓝齐儿也不敢于去相信。

毕竟蓝齐儿已经深深了解到他的老爹不是那种言出必行的人,即使他许诺把草原给阿密达。不论是什么东西,还是掌控在自己手里才是好的。

蓝齐儿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女人,也许曾经年少轻狂的时候还会受到感情的羁绊。

但现在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她必须要坚强起来对自己的孩子负责。至于大清已经是自己儿时生活的一个地方,已经没有丝毫的留恋,而准格尔草原才是自己未来的梦。


史之策


说起来蓝齐儿也是个可怜之人,身为皇帝的女儿就注定了身不由己的命运,不是她要背离大清,而是大清或者说是他的父亲伤透了她的心。

她是康熙最宠的女儿,却也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蓝齐儿是康熙最疼爱的女儿,康熙自小便对她疼爱有加,甚至纵容着她小小的胡闹。她以为凭着父皇对自己的宠爱,她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幸福,可惜她错了。

情窦初开的她见到了为民请命的李光地,她喜欢上了这个青年,他们两情相悦,天真的她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如果不是准噶尔的葛尔丹对她一见钟情,向康熙求娶她为妻,或许康熙也动过成全她的念头吧。

大清那时候的实力不济,还不能与准噶尔翻脸,联姻是彼时最好的选择。在政治利益面前,儿女私情算得了什么,即便是知道蓝齐儿以有所属,即便是知道女儿会伤心,康熙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联姻。为了让蓝齐儿死心,他甚至会做一些手脚,比如让李光地有了其他女人。

做为皇帝的女儿,不管平时如何宝贝,在政治利益面前,也只能成为牺牲品,她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在出嫁时她对其他公主说了一句话,听来让人心酸不已,她说如果我们永远都不会长大该有多好。


她好不容易爱上了葛尔丹,他却最终死在了自己父亲手里。

蓝齐儿走的时候让大阿哥回去告诉父亲,从此以后她就是噶尔丹的女人了。这时候的她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为了大清为了父亲,不管爱与不爱,她都会成为葛尔丹的女人。还好,葛尔丹没有让她失望,他对她的真心爱护,最终赢得了蓝齐儿的芳心,她爱上了噶尔丹,两人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可是命运之手并没有停止它的拨弄,十年之后,她的父亲竟然要对准噶尔开战了。

蓝齐儿再次体会到了撕裂般的痛苦,一边是她的父亲和兄长,一边是她的丈夫和儿子,哪一边她都无法割舍。她跪在两军对峙的空地之间,哭着求他们别打了,可是她的力量太渺小了,这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不会因为她的心痛而有所改变。

葛尔丹败了,当蓝齐儿带着伤痕累累的葛尔丹走在草原上时,大阿哥还是追了上来,他不顾蓝齐儿的央求,砍下了葛尔丹的头颅。葛尔丹死了,蓝齐儿伤心欲绝,可更让她伤心的是杀她丈夫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那个一直说疼她爱她的父亲。

当康熙帝亲自过来说要蓝齐儿回家时,她哭着说,我的家在乌兰木通,我要带阿密达回自己的家,我要把他抚养成人。我爱我的男人,爱我的家,我是不会回去的。

这之后,蓝齐儿好多年没有回来。


她再次回来却发现她最亲爱的母亲在皇宫里饱受折磨,这斩断了她心里的最后一丝温情。

多年之后,蓝齐儿忍不住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她还是回到了京城探望他们。这让康熙既惊喜又愧疚。因为蓝齐儿的母亲容妃因为维护二阿哥胤礽,早就被康熙打入了冷宫,他怕蓝齐儿发现,让她盛装打扮后来见蓝齐儿。

尽管容妃在蓝齐儿面前装做若无其事,只字不提她受过的苦楚,可是蓝齐儿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她跟踪容妃来到了她的住处,却发现母亲衣着破烂,竟然在刷马桶,她这才知道母亲这些年所受的痛苦折磨。

她的婚姻她不能做主,丈夫被杀她也无能为力,这一次又换成了母亲。她的父亲再一次的让她失望了,她不知道在她不在的这些年他的父亲竟然如此对待她的母亲,她竟然什么也做不了。

母亲的事情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对父亲彻底失望了,她当着康熙的面砸碎了他送给她的那只八音盒,表示与他恩断义绝。

从此蓝齐儿再也没有回来过,永远的留在了草原。

蓝齐儿的一生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办法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她的丈夫她的母亲她一个也没办法保全。她一次次的被命运捉弄,她被他的亲人一次次地伤害,而所谓的仇人葛尔丹却给了她真正的关爱。她并没有背叛大清,她只是被大清被他的父亲伤透了心,所以她宁肯留在草原也不愿意再回到这个伤心之地。


疯小鸟


蓝齐儿留在草原再没有回大清,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丈夫被父亲所杀;其二、母亲被父亲虐待!蓝齐儿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她不回大清主要是与父亲赌气,她憎恨父亲的铁血无情!至于说蓝齐儿要扶持儿子阿密达起兵造大清的反,恶心父亲康熙;那只是一时气话,蓝齐儿应该明白葛尔丹汗国已经被清朝击灭了,清朝又扶持了喀尔喀部落起来,甚至宝公主还有康熙的血肉;阿密达起兵造反只会是以卵击石,不仅无法报仇,还会自己身死国灭!

蓝齐儿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仇人葛尔丹呢?因为葛尔丹只是大清的仇人,却是她蓝齐儿的丈夫;大清虽然是蓝齐儿的母国,但是却抛弃了她,让她去当了和亲公主。葛尔丹铁血柔情,对蓝齐儿宠爱有加,忠贞不二,是草愿上的大英雄,因此蓝齐儿最终是爱上了葛尔丹。反观蓝齐儿的初恋情人李光地就远不及葛尔丹了,李光地居然在守孝期间与青楼女子通奸!最后蓝齐儿跟葛尔丹生下了一个聪明勇敢的儿子阿密达,对一个女人来说丈夫与子女就是她的一切!大清朝唯一让她牵挂的只有母亲容妃了。

蓝齐儿晚年回娘家看父母,她最想见到的人是她的慈母容妃!当时容妃因为维护二阿哥胤礽,已经被执意废黜太子的康熙打入冷宫,太监们强迫容妃干脏活累活,也就是去洗马桶,每天都规定有一定数量的马桶要洗,洗不完就不给饭吃,还要挨骂挨打。康熙帝送给爱女一个八音盒,并让容妃盛妆接见蓝齐儿,容妃从大局出发没有在女儿面前提一点不满,后来在太监老李的暗示下蓝齐儿发现了母亲在刷马桶!蓝齐儿悲痛不能自已,她万万想不到父亲如此薄情寡恩,虐待她的母亲,故而摔碎康熙送给她的八音盒,还悲愤的说要起兵推翻康熙!之后蓝齐儿再没有回过北京,皇宫对她而言是一个冰冷黑暗的地方,还是草原自由自在。

蓝齐儿是一个悲剧的角色,也是政治的牺牲品,她只是一个深爱父母、深爱丈夫的普通女子,奈何命运让她处在权力斗争的中枢之中!丈夫与娘家相战,二者不能共存,丈夫捕获了哥哥,她哀求丈夫释放她的哥哥;哥哥捕获了她的丈夫,她苦苦哀求哥哥释放丈夫,但是哥哥还是将她丈夫斩首!两军交战,蓝齐儿母女处在两军中间,要求两军停战讲和,但是万箭齐发,百炮齐轰,在权力场中,两个柔弱的女子如何能阻挡?蓝齐儿后来再没有回过皇宫,就是她厌倦了权力之争,我相信她也不会鼓励儿子再向清朝进攻,以免失去最后的亲人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