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类已经70年没取得基础科学突破了,你觉得呢?

P20plus


人类70年没取得基础科学突破?谁说的,鄙人再三申明,在天体物学基础理论知识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并公开发表在本头条上:其一,<原创新观点之一:甩转假说>,指出牛顿对卫星、天体运动解释有误,卫星、天体运动不是惯性运动,本质上是一种常见的<甩转运动>;其二,<原创新观点之二:黄赤交角假说>,史无前例提出,黄赤交角形成的根本原因不是遭到了小天体撞击撞斜了,而是地球自身质量中心不在几何中心,少许北偏形成的;其三,<原创新观点三:地磁假说>,从地球海陆分布不均入手,认为地磁场并非环流引起,而是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

这三个原创观点,既有理论分析,更有实验证明,理论分析可公开辩论,提供实验也可重复实现。有理有据的提出新观点,怎么能说70年沒取得基础科学突破呢?是说官科没有吗?难道鄙人一介农夫提出的观点就不算吗?

人类文明进步,匹夫有责!详细论证过程可查看原文,还有另外两个新观点:<原创新观点之四:甩转环流假说,解秘秋半天>和<原创新观点之五:宇宙模型假说>。

鄙人愿以此三个原创观点摘取落白耳奖!谁发表?谁提名?

鄙人观点一旦证实错误,一定会公开承认、致歉!并删除文章。欢迎学术辩论,切忌人格攻击!

春节将至,在此祝各位朋友春节愉快!合家欢乐!!平安幸福!!!





青山绿水250400698


这种说法最初出现在2000年左右,但它显然是错的呀。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才算得上是基础科学的突破,以物理学为例。

1、日心说,突破地心说传统认知

2、牛顿三大定律创立物理力学体系,突破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传统认知

3、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太阳系乃至宇宙运转的奥秘,突破天体运转时时刻刻由上帝操纵的传统认知,现在我们可以自己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上帝只需要提供所谓的第一推动即可。

3、爱因斯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突破了人类根深蒂固的绝对时空观,连牛顿的思想都被束缚在绝对时空中。

4、哈勃发现红移现象,揭示宇宙正在膨胀,突破了静态宇宙的传统认知,爱因斯坦本来是最有机会率先突破的,但他退却了,这成为爱因斯坦终生最感遗憾的事情,为了固执地维持静态宇宙,他在自己的方程式中添加了一个宇宙常数。宇宙膨胀的发现,催生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5、量子力学兴起,突破了传统宏观物理学常识

图示: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会议主题,电子和光子。有人笑称,外星人要是突然降临,将这张照片上的科学家都抓走,人类文明要倒退三百年。


而上述重要成就,从2000年回望,的确都发生在70年前。

从大约1930年~2000年,这70年来,物理学当然还在发展,但也没有了太多惊天地泣鬼神的突破,但这哪怕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也只是一个伪命题。没有突破,是因为没有了成见!


事实更可能是,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如此深奥的地步,其实已经完全超越了普通人常识的范畴,以及普通人能够理解的程度,再没有任何理论能让普通人感到震惊和惊讶,自然也就没有了英雄,没有了所谓的突破。此外,物理学和玄学的区别有二,数学和实验。弦理论之所以还没有被内行认为是革命性的突破,差的就是实验证据。

图示:如果将物质不断放大,那么最终我们可能会发现,微观粒子不是什么实心球体,而是一根振动的弦,而且可能涉及高维空间。


1968年,加布里埃莱·韦内齐亚诺提出原初版弦理论,他本来以为自己会成为爱因斯坦的继承人,但结果是几十年的默默无闻,大众压根不知道他是谁。如果弦理论被证明是真,那么它的确算得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它突破了我们对微观粒子的常识想象,把它们想象成很小的实心球。但问题是,现在人类没有能力用实验来证明或否证弦理论,虽然在数学上,弦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但问题就在这里,整个弦理论只是一个数学游戏还是代表了物理真实?目前,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除了物理学之外,基础科学还包含生命科学等其他学科呢。

破解生命的秘密,显然也应该属于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毕竟一个没有生命的宇宙或地球是一个乏味至极的宇宙和星球,破解生命的奥秘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基础科学成就。生命是如此复杂,要理解生命现象,需要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完成。一些物理学家轻视生命科学,是认为生命现象受到基础物理和化学规则的约束,并无出奇之处。但都由原子组成,一块石头没法思考自身的存在,而人却可以。

在最近这百年中,生命科学突飞猛进,解开了许多奥秘,这其中最重要的发现自然是中心法则的提出和证明,此外神经科学的突飞猛进,正在解开人类认知功能的秘密。有人说我们国家数理化不差,差的是生命科学,这句话真没错,因为长时间来生命科学中的革命性突破,很难马上转变为技术,但现在时代正在悄悄变化,计算机和基因技术的崛起,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生命科学必将是基础科学取得突破的金矿区。



第1488答


三思逍遥


科学突破靠发现。科学家杨振宁给出了科学概念:【发现才是科学,发明不属于科学】。我的理解是:发现产生新的科学定律,遵循这个定律,掌握物理性质的技术才是发明。

那么所谓科学突破,瓦特发现《壶盖为什么会动》,属于科学;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也属于科学突破一个新领域;如果发现《地震为什么会动》,又是一个新领域突破。这里地震世界之迷,不能预测严重自然灾害,也更急于突破。

科学的发展是靠先进吗?还是靠初心认识基础呢?地震初心是出自,中国传统文化《张衡传》,西方先进科学假定了板块,时间久了先驻为主。并且使用仪器监测出数据,不知到数据产生原因,也是假定板块、应力的(成果)。虽然有数据但是还不能预测,就成为自然现象世界之迷。看到先进科学突破自然科学,还得靠科学家杨振宁发现才是科学,也就是认识自然的初心文化。地震的初心文化,就包括在地震这个单句里。

地震之迷不成立是迷,东方文化地震概念,拿西方先进技术措施,是两种不相融文化,才是世界不能预测的根本。

当代……待续



震公常平


人类已经70余年没取得过基础科学突破了?我觉得应该是反过来说,人类终于结束了近300年的技术大爆炸,进入一个相对匀速的科学发展周期了。

人类文明自发明文字开始算起,不过短短七千年。近代科学体系,从哲学中脱离出来,要从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算起,满打满算不过不到四百年。从牛顿那个时代看回现代社会,从牛车进步到了飞机高铁,完全可以称得上科技大爆炸。

从牛顿力学奠基的到发明蒸汽机,人类1860年代开始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然后1870年,电的应用和发明就立马跟上了。191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更是达到文明的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

接着核能利用,通信技术革命,半导体材料,是二战后开始井喷。让现代社会的基本样貌得以展示。应该是战后的科技平民化起了大规模推动作用。

而基础科学貌似之后陷入了停滞,实在在正常不过啊。地球上大对立少了,冲突少了,人类不再那么自己作死了,懂得好好的享受生活了,当然投入基础研究的钱就少了,钱都烧在娱乐上了,看看头条关注度就明白啦。

其实也是好事情,人类的科学发展每次跃进,都会让人类开始作死之路。核能利用变核弹就是一个例子!再往后发展,真家伙出现反物质,大统一理论,人类掌握了正反物质湮灭武器,人造黑洞之类的话,那就不是繁荣富强而是毁灭临近啦。


至少,人工智能的跃进,就让我们极度不安,和引起了更大的讨论。科学的狂奔,不带终极意义和目的的发展,到底把人类带去何方?我觉得还是慢点来吧,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猫先生内涵科普


在小说《三体》中,三体人将两个被智能化改造的质子发射到地球,从此人类的基础科学被三体人锁死,从此停留在“虫子”阶段,等着被三体人屠戮和统治。

如题主所言,有人说人类的基础科学在过去几十年间没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难道人类科技真的被质子所封锁,如今只能吃老本了吗?

技术像交通、能源、动力,虽然有各种新能源的应用,但基本上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在理论基础上,很早就已经停滞不前了,过去几十年间,IT是最唯一在快速进步的技术,如果没有IT带来的进步,人类科技处竟可能比现在要尴尬很多,但是现在IT技术也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人类文明不光会向前进步,其实也会先后退步,当地球人口越来越多,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而我们的技术如果继续原地踏步,那就有些麻烦了。

以石油为例,地球上的石油只够人类使用40年,如果40年内不能找到很好的替代品,人类就会遭遇能源危机。

能源就像是人类的死结,如果只靠石油、煤炭这些主流能源,那人类永远都处在低级文明阶段。

靠太阳能?开玩笑,太阳能虽然免费,但其效率还不如木头,可控核能是未来方向,但是成本太高了!

人类基础科学的停滞更加直观的就是中国和西方的技术差距。美国一直都是现代科技的领头羊,在2000年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根本就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总会跑在第一名,中国根本赶不上。但如今呢,美国在小步往前挪,中国却在小步跑,因为基础科学的突破越来越难了。所以,特朗普上台之后,又重新提工业化,要把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重新转移回来。

科技就像是一颗结满大树,最低矮最容易摘的果子早就被摘光了,现在我们踮踮脚、伸伸手还能摘到几个有限的果子,想摘到更多,会越来越难。

这很正常,引力波、上帝粒子,量子计算机雏形,量变正在积累,质变不能指日,但仍值得期待。

爱答冷知识的重口味萌妹子,欢迎关注!


科学重口味


宇宙浩瀚人类渺小:

宇宙138亿年,太阳40亿年,地球诞生46.5亿年,人类出生250万年。科技革命才500多年,工业革命才200多年。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争夺资源,战争不断,朝代更替,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现在的地球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气喘吁吁……

什么是科技革命!描述如下:

人类历史500多年来发生5次科技革命:

以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带来第一次科技革命;

以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及机器作业代替以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以电子计算、信息网络出现带来的第五次科技革命;

以人口与健康、能源与资源、环境与食物、大农业、信息网络、先进材料与制造、人工智能为标志的太阳资源开发利用第六次科技革命已出端倪。

工业革命至今才200多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阳光时代,

即将到来:

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部技术革命;

以太阳资源《太阳能+生物质能》为能源人类大开发大利用是人类终极工业革命;《人类的归宿与太阳同步!!!储能:生物质能是太阳能最好的存储器,人类自古以来,有了太阳,就有了生物质!据估计全球有20000000000000000亿吨生物质,可开发利用有6000000亿吨,仅当年光合作用有2200亿吨+生命现象800亿吨;倘若当年量3000亿吨,全部转化为淀粉!供人类和动物利用!可养活地球人1000000000000人口!人类远离战争,和平不是梦幻中的宫殿!因此,生物质能是名副其实战略性新兴产业!!!


手机用户75022507804


1958海森伯提出了他的万物理论,当时很快就遭到泡利的质疑:太不夠大胆!那时有一种气氛,似乎粒子统一理论很快就要來到!如果说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发生在上世纪前四分之一世纪,到今天已经差不多一百年了,于是人们急切等待看"下一塲大戏"了,这是不奇怪的。何况和上一塲戏相似的"兩朵烏云”,现正悬在头上呢。不过,很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离下个目标(普郎克时空)还有一大片沙漠,我们离要探测的区域所需能量,差得太远。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曾半开玩笑问道:物理学是不是"死了"?对这个问题,我有自已的看法,我不同意"死了”观点。


用户3867041758145


不管是不是真的几十年没有基础科学的突破,即使真的没有突破,又能说明什么呢?又谁或者什么规定人类基础科学必须要在几十年时间里取得突破呢?

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吧?既然没有,我们又何必在意有没有突破呢?

有一些人总是拿三体里所谓的智子封锁人类科技来说事,这种观点除了想象幻想猜测之外还有什么吗?有任何证据吗?

没有!不要把科幻当成科学,两者有本质区别,有很大的区别。在科幻里,你可以随便达到设想,不需要去证明,但在科学里,你不但需要大胆设想,更需要的是证据!

话又说过来了,人类在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前的长达几千年时间里,基础科学同样没有突破,那不也很正常吗?

没有突破原因很简单,积累不够,没有其他任何原因。积累到一定程度,想不突破都难,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基础科学的突破!

而且,个人不觉得没有突破,比如人工智能的发现就是一个重大突破,当然还有基因和生物工程!

所以,最后说一点,不要说几十年没有突破了,即使几百年基础科学都没有突破也很正常!


宇宙探索


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二件事。国内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科学主要是人类科学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出现的巨大转折。例如,牛顿的力学,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等。而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因为技术带来生产力效率的极大提高,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所以得到认可,并且世界各国为了发展经济都在追求技术进步,所以现代技术畸形发展,科学因为没有直接产生效益,所以科学不被重视,不被认可。科学相对技术就变得太弱小,技术变得太强大,不对称了,产生畸形。例如国内都是技术轰轰烈烈,但是却没有丝毫科学进步。有人尽然拿呦呦与爱因斯坦当做一回事,可见中国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不仅国内不重视科学,特别是美国的功利主义,把技术推到天,同时把科学边缘化,所以即使科学的发源地欧洲也深受影响,欧洲也不再热衷于科学探索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所以已经几百年没有新科学诞生了。如果中华民族复兴的洪流到达科学层面,那么有可能中国诞生新的科学理论。也许国内已经有新的科学理论,但是中国科学界的打压与 封锁也不可能出现


蜜蜂11605


接下来科学上基础性的、突破性的进展,刚好会是现今科学或者说科学界所强烈排斥和反对的,完全无法接受和 容忍的。因为会涉及现今科学完全无法解释和头脑上完全无法理解的"神秘"现象,又没办法很快加以实证或验明 ,因为会直接涉及到一些意识和心灵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也等于是自我局限,然后,这一脉科学科技树会因为这种自 我保护、自我设限而终结,整段跨掉。 这一支科学科技树发展整个也就几百年,会被后人称为科学科技时代。

那个会带来突破的年青人,或者还没毕业,或者刚毕业还缺少一次失恋的打击,又或者那个年青人已经站出来了 ,也已经发表了据有成果性的观点,但会因为以下原因得不到认可:

第一、暂时没有条件验证。本身科学发展越往后越难以被观察、实证和检验,甚至都无法捕捉,只能暂时停留在 理论性的假设、头脑中的思辨和逻辑上的成立。

第二、太具颠覆性。会对之前基础性、底层理论产生挑战和破坏。而科学界,甚至所有自认为懂科学的大众,看 到这些观点,不会想到去求证它,还是会集体性的想要烧死他。形式上和古代会有差别,但人性从未改变。

第三、太年轻,没根基。像牛顿、爱因斯坦们一样,二十来岁,非科班出身,又干着完全不相干的工作,会因为 没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或深厚的科学根基,被各种攻击或群嘲。一直到这个年青人郁郁而终许多年后才被人重新扒 出来。

接下来的突破,会直接涉及意识和心灵层面,也就是更趋向于二象性里的波,会更加的虚无、莫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