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萬曆皇上20多年不上朝呢?開始不是很勤勉嗎?

解強強


萬曆皇帝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也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虛歲十歲登基,前十年在張居正主政下,大明王朝重新振作,可惜這只是迴光返照,萬曆十五年後,朱翊鈞逐漸淡出朝臣視線,並以頗具荒誕色彩的瀆職和怠政在歷史中留下了一片噓聲和嘆息。

少年萬曆天資聰慧,稟賦甚高,頗有一代明君氣象,可惜這是曇花一現式的假象。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對少年萬曆有過這樣的描述:”萬曆登極之初,就以他高貴的儀表給了臣僚們以深刻的印象。他的聲音發自丹田,深沉有力,並有餘音嫋嫋。從各種跡象看來,他確實是一位早熟的君主。“

更幸運的是,他得到了一代名相兼名師張居正的培育和輔佐,因此在他繼位後的第一個十年迎來了大明朝的百廢待興、欣欣向榮。北方的虜患不再發生,東南的倭患也已絕跡,國庫日漸充實,朝堂上也是上有明君氣象的少主,下有老成持重的名臣。

可惜,隨著少年萬曆一天天長大,他逐漸蛻變成了一位麻木、懶惰、貪財、好酒色、無能失職的昏君。

張居正死後,萬曆在長達近三十年的怠政生涯中有所謂的”六不做“——”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即不親自祭祀天地、不親自祭祀宗廟、不上朝、不接見大臣、不對大臣的上疏做批示、不參加經筵講席。

萬曆怠政,幾十年不上朝,是懶惰?是逆反心理下的抵制?還是一言難盡的逃避?

有人說,萬曆的怠政是由於逆反心理。雖然皇帝表面上至高無上,但明朝的朝堂制度彷彿一道不可逾越的閘門,而萬曆性格中有懦弱的一面,這注定了他的帝王生涯很壓抑、很不快樂。

小時候,他想學習書法,想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但張居正卻嚴厲禁止,要求他必須專心治學。

成年後,他想方設法欲立寵妃鄭氏所生的愛子朱常洵為太子,卻遭到朝臣群起抵制,面對立長立嫡的祖宗家法不可偏廢,他又沒魄力效仿祖父嘉靖皇帝對朝臣來一個殺一儆百。

久而久之,他與朝臣的心理對抗便衍化成了對國事的麻木不仁,最後躲在深宮裡自我麻痺,時而點點金銀,時而酒色穿腸,時而吸吸鴉片——

此外,萬曆人生斷崖式的陡變也是他不願上朝的一個重要因素。少年的萬曆是何等的具有帝王氣象,但成年後的病痛卻將他篡改成了另一個人,一個失去帝王神威的萎靡病人。

這嚴重摧殘了他的自尊心,也加重了他的厭世情緒和逃避心理。

怠政的萬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定陵曾出土一件萬曆的龍袍,數據記載完工於萬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這件龍袍的腰圍近九十釐米,足見萬曆晚年的肥碩。至於肥胖的原因,固然有家族基因的影響,其祖先明仁宗朱高熾便是個著名的病態胖子。但更主要的原因還要歸咎於萬曆的生活習慣不好,好逸惡勞,養尊處優,劣習纏身。


萬曆有哪裡劣習呢?

萬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了一道《酒色財氣四箴疏》,他針對萬曆身體狀況不佳,給其加了四宗罪:”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夫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

男人被”酒色財氣“四個字纏住,真真是不殘即廢,而且離死不遠。

敢如此評價當今皇上,可見朝堂上的厲言之刀多猛烈,而且這些言官不怕死,皇上由此殺人只能成全對方,噁心自己。

所以惹不起的病人萬曆只能躲起來。

因為”酒色財氣“,萬曆究竟得了什麼病,以致於他不願公開示人?

萬曆是史上唯一被考古工作者開棺提取數據的悲催帝王,根據《明定陵考古發掘報告》的描述——當棺木被小心揭開後,這位沉睡了三百多年的帝王靜靜地躺在一床錦被上,錦被兩邊上折,蓋住屍體。骨架頭西腳東,毫無血肉的面頰稍向南偏。手臂下垂,手壓在腹部,細長的手骨攥著一串念珠,像在祈禱神靈保佑。右臂向上彎曲,手放在下頦附近,一縷黃褐色鬍鬚掛在唇邊,鬚髮保存尚完好。脊柱上部稍有彎曲,左腿伸直,右腿蜷曲,兩腳向外撇開。

由這個描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萬曆駝背,而且兩條腿長短不一,是個瘸子。

關於足痛、足疾對萬曆的折磨,《明神宗顯皇帝實錄》中有多處記載,一會兒是腰痛腳軟,行立不便;一會兒是左足腫痛,步履艱難,又且頭目眩暈,身體軟弱什麼的。

從這些記載,結合萬曆的遺骨看,行動不便不是他怠政的託辭,事實上病痛嚴重時,他可能真的不能行立,而且疼痛襲來時坐著也是頭目眩暈。

萬曆吸食鴉片,可能跟他這病症有關,為了緩解疼痛。

那萬曆究竟害的是什麼病呢?

肯定不是天生殘疾,也沒有骨折後遺症的記載,有專家說,因為肥胖,嗜酒,萬曆很可能是股骨頭壞死了,而且還很嚴重。

談論萬曆為什麼常年不上朝,怎麼講或許都有些後世之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味。定陵在發掘過程中曾出土過兩件帶柄的金罐,從器表觀察有磕碰和磨損的痕跡,而且木柄黑光發亮,像長時間被煙燻所致。

這是萬曆的藥罐子,讓歷史很唏噓的兩件物件。

有錯之人,錯中何嘗又沒有無法傾訴的痛苦呢!


黑句本


萬曆皇帝在歷史上留下的是昏君的形象,基本上快成了昏君的形象代言人了。

但是,有誰知道,萬曆早期可是“三好學生”、乖寶寶啊!

一句話,越長大越孤單。

萬曆很不幸,才10歲父親就去世了,偌大的帝國交到了他的肩上。

好在他有一個好母親李太后,還有一個好老師張居正。李太后非常信任張居正,不光把政務交給他,還把教導幼年天子的責任也託付給了他。

張居正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政治家,教導小皇帝也盡職盡責。

為了將萬曆教育成儒家標準的聖君模樣,張居正沒少花心思。萬曆聽媽媽的話,對老師兼臣子張居正,居然有些害怕。所以,他認真學習,一心要做個聖德天子,嚴格按照儒家的標準行事。

有一年天下大旱,眼看莊稼就要誤事了。為了救民於水火,皇帝就要去郊外天壇求雨。以前這種事,一般交代大臣或親王代替皇帝去就可以了。但是年輕而篤信儒家理論的萬曆認為,天下大旱是皇帝有過錯,為免百姓受苦,自己一定要親自去求雨。

從皇宮到郊外的路很遠,以前的皇帝都是坐著轎子去的。但萬曆為了表示虔誠一定要親自走著去。

於是,京城的老百姓就看到,烈日下,一個微胖的青年全套冠冕,一步步向城外天壇走去,不時的擦著冒出的汗。


後來,張居正死了。萬曆才知道,這位首輔生前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光轎子就用48個人來抬。這是那個嚴厲教導自己要節儉的老師嗎?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驚醒了這個青年。

年齡越大,遇事越多,他越感覺自己所受的教育在欺騙自己。

他能怎麼辦?

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處理。

於是,當時後世都說他懶惰不勤政。

可是,歷史上的萬曆時代卻是一個光輝絢爛的時代,萬曆三大徵上萬歷親手指揮的。


歷史是由文人集團書寫的,真實的情景到底是什麼?恐怕有些已經不為人知了。


故紙匯


其實萬曆皇帝並非昏君。這個皇帝可能是史上被黑的最慘的皇帝。


今天我們說萬曆皇帝是明神宗,瞭解古代皇帝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從古至今只有萬曆皇帝稱神。

據說神宗20來年不理朝政,每天就是在宮裡醉生夢死。事實上但不上朝不代表不等於不管事。你看這個人當皇帝,什麼太監專權、外戚專權、武將專權、文官專權、太子專權,太上皇專權,都是絕跡的。


當時的神宗就是帝國最有權力的人,和乾隆有一拼。 在古代當皇帝,要處處留心精神頭要足。各種帝王心術要玩好,防微杜漸,一天天不夠你折騰的,兵權要牢牢把在手裡,否則一不留神就被禪讓了……

然而神宗在不理朝政的情況下,當了20來年皇帝。 所以呢,“20來年不理朝政”什麼的,我其實是不太認同的。


至於為什麼說一開始很勤勉,那就得看他一開始有何作為。神宗十歲即位,乳臭未乾,上頭有太后管著。你說這樣一個小皇帝,上不上朝有他什麼事兒嗎?走個過場罷了。這就和那三歲的溥儀、八歲的康熙一個道理,上朝有你不多,沒你不少。


倩仔的歷史茶館


要問那個朝代奇葩皇帝多,要數朱家大明王朝。明萬曆皇帝也是大明王朝在位時間長的皇帝,從1572年登基,到1620年駕崩,總計在位48年。

一.明萬曆皇帝前半生

在明萬曆皇帝十歲開始登基,屬於娃娃皇帝序列。基本大權是在內閣首輔張居正與自己母親李太后代理政務。讓內閣首輔張居正在明萬曆前十年時間,大權獨攬開始推行“一條鞭”法的改革措施,使明朝重新煥發新顏,還搞得所謂“萬曆三大徵”。不過也是“老樹吐新芽”短暫如泡影,也被冠以“萬曆中興”的名號。只不過是萬曆皇帝撿到了個大便宜罷了,就好像掛了個虛職,獲得了個名頭,把成績都歸到他的身上。

二.明萬曆皇帝后半生

1.名臣之死,讓萬曆皇帝的價值觀崩塌:在內閣首輔張居正死後,被明萬曆皇帝清算,既有對這位嚴師的功高震主的忌憚還有著對他悲慘童年的報復,還有著嘴裡時常唸叨的“禮儀道德”“勤儉節約”張居正,為什麼自己卻是“說一套做一套”“自由主義對自己,律己主義對別人”的兩面人呢?在從萬曆皇帝就開始教導的張居正,對萬曆的整體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決定性影響。那麼如果首輔張居正都如此了,那天底下還有道德高尚、勤儉節約的人嗎?這對於萬曆皇帝從小形成的價值觀開始懷疑與慢慢地崩塌。這會不會就是他回來在位三十年怠政的原因之一呢?

2.國本之爭,讓萬曆皇帝很“孤獨”:萬曆皇帝對於自己設立太子問題上,見識到明朝文官利益集團的可怕與不怕死。也讓自己作為封建專制皇帝,至高無上的皇帝第一次真正感覺到無力感。發現自己在當皇帝之後,前十年不是自己做主,現在親政之後,發現還不是自己“話事”的時候,這讓萬曆皇帝很挫敗,很沮喪。

3.身體的缺陷,讓萬曆皇帝很“痛苦”:在眾多史料記載,明神宗萬曆是屬於肥胖體型,還伴隨著足疾,屬於“鐵柺李”人物。會不會出現跗骨之痛,讓他根本就不想去上朝理政。而且明朝早朝從凌晨5點開始,那對於身體素質正常的人都是一種考驗。

身體的疼痛讓萬曆皇帝糾結不已,讓萬曆皇帝出現吸食鴉片的習慣,吸食鴉片會讓人上癮並且在疼痛獲得緩解後,就會出現臆想的空虛與滿足感,這對於國家大事理政,那時沒精力,沒時間。

按照人性來說“好逸惡勞”可是本質,最主要的是萬曆皇帝在開始怠政的時候,發現到整個明朝的體制制度運行有效,自己手中的權力沒丟。

那就有得玩了,不管怎麼玩,家業還在那裡,那就實行“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六大不政策。這才是“垂拱而治”的最佳典範。


歷史伴讀小二


不請自來,看到沒什麼人先來拋磚引玉一下。萬曆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很多人覺得他是最幸福的皇帝,二十多年不用上朝。其實筆者認為萬曆皇帝是最可悲的一個皇帝。他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呢?

1文官集團(東林黨)的掣肘

都說文官安邦,武官定國。而事實上萬歷年間的東林黨實在是禍國殃民之流。他們大大的掣肘了皇帝。真正的權利都把握在他們的身上,而皇帝年幼。

東林七君子不過是腐儒,皇帝看似至高無上,然而政令不通,皇帝根本沒有自己的心腹肱骨大臣可以依賴。這樣的皇帝前期就算是想做一些政績出來,也有心無力。

萬曆首輔大臣張居正和嚴嵩二人對於朝政的把持,可以說二人大權在握,完全架空了皇帝。

2宦官集團的巴結

萬曆年間,宦官是十分的猖獗的。而東林黨經常說宦官誤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而宦官的勢力也是十分龐大的,他們通過皇帝來行事。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護身符就是皇帝。

所以他們巴結皇帝,迷惑皇帝。如此一來他們行事的空間就更大了,皇帝不上朝,自然是大權旁落。能夠見到皇帝的人就那麼幾個,除了這幾個之外宦官集團就可以輟取利益。

3萬里對於文官集團的報復

皇帝勤政,那麼官員就應該讓道配合。皇帝昏庸,大臣就應該清明輔佐。然而在這裡萬曆剛好相反了。面對這樣的事情萬曆皇帝無法改變,那麼他就通過不上早朝的形勢給大臣們壓力。

文臣都是愛面子的,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給他們壓力,還政給他,只是他低估了文臣集團。

4逃避現實

萬曆皇帝面對這無法改變的朝局,他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爭取,而是逃避。這雖然是人之常情,但是一逃避就是二十多年未免太漫長。


玄幻小子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有關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問題,歷來都是個謎,這個問題,史書一直沒有講過,我只能綜合我看到的一些史料和個人的一點看法進行推測:

1、足疾:有關朱翊鈞的足疾,是有記載的。據說他從萬曆十四年秋天開始就有足疾,到了萬曆十五年,這個足疾愈發嚴重,到了上不了朝的地步。於是從這一年直到他死,朱翊鈞基本都沒有上朝了。但是這個說法,只是他自己說的,到底有沒有,有多嚴重,是不是真的到了連寢宮到朝堂這段路(而且一般都是別人抬著他)都走不動,那就鬼知道了。

2、不想幹了:從張居正辭世到萬曆十五年,萬曆確實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而他的怠政也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不是說突然就不幹了。人的惰性都是逐漸養成的,也許在操勞了幾年以後,朱翊鈞偷了個閒,從此開始他發現還是清閒的日子還是舒服,於是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想幹活,何樂而不為?

3、自信自己能操縱朝政:事實就是,儘管萬曆三十三年不上朝,國家基本給他管得還可以。別看下面黨爭鬥得一塌糊塗,他的皇位穩如泰山。對內,國家經濟蓬勃發展,對外,除了打輸了薩爾滸之戰以外,壬辰倭亂是打的相當好的。這種無為而治的策略,也許正是這個懶漢皇帝的能力體現呢。



青言論史


主要是皇帝和文官集團產生了嚴重的分裂,加上萬歷皇帝自身的無奈和任性。這使得萬曆皇帝在48年的在位時間中,有近20年不上朝。這對明朝的朝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明朝的滅亡實際上是從萬曆皇帝那個時候開始。

嘉靖大禮議事件

萬曆他爺爺嘉靖是以藩王的身份繼任的大統,嘉靖的父親並不是皇帝。按照當時的原則,他必須尊自己的父親為皇叔考,這使得嘉靖無法接受。嘉靖通過這件事情廷杖了自己的大臣,並造成16人死亡,楊廷和也被迫辭職。表面上這是嘉靖維護自己的父母名分,深層次的原因是嘉靖向楊廷和和張太后等人爭取自己的權力。這件事情前後持續了近十年,使得皇帝和大臣之間產生了很深的裂痕。

張居正

萬曆他爺爺嘉靖是非常有能力的,能夠強勢的壓制大臣。萬曆皇帝則不行,從小受到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后教育,缺乏衝破一切的決心。這個時期張居正作為萬曆的老師,掌握大權,對萬曆皇帝影響很大。雖然張居正改革極大的緩解了明朝的矛盾。但是,他代表的文官集團本身有著自私,謀取私利的一系列問題。張居正的這些問題暴露出來的時候,使得萬曆皇帝對文官集團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萬曆皇帝自身的問題

萬曆皇帝性格有點柔弱。文官咄咄逼人使得他非常痛苦失望,並且以逃避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比如他本想立自己喜愛的妃子之子作為太子,結果群臣以祖制支持長子朱常洛,雙方僵持十幾年,結果萬曆皇帝還是做出了讓步。這一系列的事情使得他對文官集團特別失望和無奈,因而自身開始怠政。


歷史是什麼


這是因為萬曆看清了明朝官僚體系的強大,採用這種消極怠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萬曆登基之初本來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敬天祭祖,和隆慶形成鮮明的對比,讓滿朝文武看到了一個勵精圖治的帝王。但是,之後的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萬曆的想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爭國本”事件。

爭國本事件是因為萬曆想要廢掉自己的長子朱常洛,不希望立他當太子,而是想要立自己最喜愛的妃子,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這一決定遭到了包括太后在內的眾多人的反對,尤其是滿朝文武,以內閣首輔高拱為代表,全部不贊成萬曆的舉動。他們的理由倒也充分,歷代以來,立嫡立長都是傳統,無端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中國傳統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潛規則。但是說到底,立誰當太子,還是應該由萬曆說了算,畢竟是自己的家事。所以萬曆皇帝和大臣們開始長期的拉鋸戰。這場爭執一直持續了近二十年,最終還是以萬曆皇帝的失敗而告終。

其實這次事件遠沒有看起來那麼單純,只是立誰當太子那麼簡單,其中還有皇帝和大臣的博弈,皇權和官僚體系的鬥爭。高拱們要通過這件事讓皇帝知道,這個天下並非是你一個人就說了算的,如果你想要治理好這個天下,必須和我們處理好關係,也就是要聽我們的意見。而萬曆的想法也非常簡單,如果連立誰當太子都不能自己決定,那麼這個皇帝還有什麼意思。所以雙方就圍繞帝國的核心權力,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鬥爭。

最終,萬曆失敗了,敗的很慘。所以他看透了當時明朝的政治環境,真正說了算的是這些大臣官僚們,皇帝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一個符號,一個代表天意,代表萬民的符號,只需要在祭天地,或者是在重要的節日出現在百姓面前,宣示自己的存在就可以了,不需要去實際指揮做什麼事情。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規定和慣例,照著做就行了,不需要有人瞎指揮。萬曆正是看透了這一點,看透了自己想要在這幫人面前有所作為簡直勢必登天。但他也不甘心變成一個傀儡皇帝,所以他就用這種二十年不上朝,消極怠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向官僚集團發出自己無聲的控訴。


小石頭LEO


萬曆皇帝20多年不上朝的主要原因就是萬曆皇帝的叛逆心理。

我們知道萬曆皇帝的老師是張居正在萬曆執政的早期,一直由張居正把持朝綱,而當時張居正推行萬曆新政,可謂大權獨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即便是萬曆皇帝也要在這些大事方針下,聽從張居正的。

難得萬曆皇帝熬死了張居正,將張居正秋後算賬一鍋端,正向有一番大作為。但沒有想到離了萬張居正的萬曆朝堂,所有大臣們就開始了扯皮的無恥能力。不但正式相互推倭,還動輒指責萬曆皇帝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反正萬曆皇帝做什麼都是不對的。

雖然關於萬曆皇帝為什麼突然不理朝政,縮在後宮20多年,但是隻說朝臣這樣也能表明萬曆皇帝的心路歷程,你們既然能讓你們自己幹。


秋水53309


因為萬曆很失望,對張居正失望,對文官失望,因此,他從心理上產生懈怠,並進行了身體力行的抗拒。

張居正是萬曆當成父親一樣的人物,萬曆對他很敬重。張居正教萬曆勤儉,但他自己不但很奢侈,還留下家財萬貫。張居正教萬曆不要迷戀美色,他自己卻以高齡納十幾歲的小妾。萬曆在張居正死後得知真相,不但張居正老師的形象在他心中轟然倒塌,而且他對整個文官集團都產生了不信任感,覺得他們說一套做一套。

萬曆不上朝還有一個原因。他想立自己喜歡的三兒子當太子,但大臣以各種理由拒絕。這讓萬曆也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的沒意思。連自己喜歡的孩子封太子都做不到,還當什麼皇帝!

萬曆20年不上朝,其實是對制度的無聲抗議,對文官制度的抗議,但他無力改變,只好以此懈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