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视剧《换了人间》,你有怎样的感悟?

海纳百川37216


《换了人间》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唐国强等老戏骨的表演使得这段历史再一次真实地展现在老百姓面前。

有一个话题与这部电视剧直接相关,那就是国民党为什么会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面丢掉政权。

抗战刚结束的时候,国民党的实力远远超过中共,但是仅仅在四年之后,1949年,国民党就丢掉了整个大陆。

国民党的正面形象实际上只维持了几个月,在抗战胜利后的接收当中,国民党派往各地的大员们“五子登科”,吃相非常难看,一场好好的接收变成了劫收。老百姓私底下讲:“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所以,仅仅几个月,国民党的形象就丧失殆尽。

蒋介石之所以敢于在1946年主动挑起内战,与他对国军的实力的高度自负有很大关系,在蒋介石的认知当中,国军拥有海陆空立体的军事实力,同时还有美国的援助,并且在数量上也是共军的四五倍,所以蒋介石能够肆无忌惮。

事实上,国军内部派系问题严重,战斗意志薄弱,与解放军的强劲战斗力形成鲜明对比。

因为战场上的失败,国统区的城市出现了经济崩溃,国民政府错误地使用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所以,到了1948、49年左右,国民党政权崩溃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青年史学家


不瞒大家说,电视剧《换了人间》我看了五遍,大部分是在手机上看的。越看越有意思,有时候反复看,还真能悟出些什么道理。经典就是经典,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当江东楚霸王

影片是在毛泽东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播音声中拉开序幕的。

这一年真的是“换了人间”,长期处于优势的国民党这一年开始就处于劣势,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被生生地围困在平津与淮海两大战场动弹不得。人民开始扬眉吐气,各民主党派开始向中共靠拢,新中国已在人们的瞳景中。

播音员充满激情的声音随着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喻示着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新时代将要到来。

看这部电视剧,听这个广播,给我以振奋人心,心潮澎湃的感觉。

就剧情来讲,围绕和谈,各色人等相继登场,北平和谈开始了,破裂了,人民解放军打过了长江,南京李宗仁政府垮台,蒋介石窜上海,窜福州,窜广州,窜重庆,最后从成都机场仓皇起飞,逃往台湾。一个新中国诞生了。

《换了人间》通过艺术的手法,以史诗般的叙事,给人们勾画了那个不曾远去的历史画卷。

二、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出一个好成绩来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越是接近胜利,毛泽东的心情逾加沉重!1644年,奋斗了十几年的李闯王进北京,很快丢掉江山的历史教训,历历在目。

在电视剧开头,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播音声中,毛泽东越来越多地想起了李闯王。决不当李闯王!很快,在不久召开的7届2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地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提高警惕,严防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在进京前夕,毛泽东再次郑重地告诉周恩来,今天是个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出一个好成绩来。可见,当年毛泽东对于李自成的教训多么重视。

进京之后,毛泽东一方面与各民主党派,仁人志士虚心讨教建国方略,另一方面很抓党风廉政建设,防微杜渐,揪出了刘青山,张子善两只大老虎,两颗子弹管了全党三十年。

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到现在还是党与政府的必考题。

从1949年召集民主人士商讨建国,到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宪法》,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建立与巩固了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杜绝了李自成式的失败!的确是“换了人间”。

三、从“棉粮之战”到调整工商业,共产党交出了经济建设的圆满答卷

有人说,毛泽东不懂经济。《换了人间》清楚地告诉人们,毛泽东是怎样抓经济的。

“我们熟悉的,快要变得没用了,我们不熟悉则很快跑出来敲门"。

随着军事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经济建设的工作日益摆在共产党的面前。毛泽东越来越多地考虑经济建设工作。他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

第一是他从东北调来陈云,担任中财委主任,执掌经济建设的帅印,不久之后,他就导演了一场【棉粮之战】的精彩剧。


第二是他任命陈毅担任上海市长,领导上海的经济建设工作。

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重视,是从对上海的接管工作开始的。为了服务于对上海的全面接管,人民解放军宁可推迟几十天对上海的攻击。在进攻市区时,人民解放军作了严格的战术限制,以减轻战争对市区的破坏烈度。上海最终完完整整地回到人民手中,这对于恢复国民经济意义重大。

“棉粮之战”,给投机资本家以沉重打击。由于历史原因,资本家投机非常盛行。人们相信,在物资缺乏,通货膨胀的时代,屯积居奇,倒卖物资,远比组织生产更挣钱。有投机家甚至说,共产党军事100分,经济打0分。

陈云受命,组织指挥了一场不亚于淮海战役的棉粮之战。11月25日,在陈云指挥下,全国各主要城市国营商店一齐抛售棉布,粮食与煤炭等,导致市场物价立即下跌,给资本家以沉重打击,致使许多资本家损失惨重,以破产倒闭而告终。使资本家认识到共产党不但能打军事仗,同样能打经济仗,从此之后再不敢小瞧共产党了。

棉粮之战后,资本家顿时虚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毛泽东、陈云等再出奇招,通过调整工商业,以加工订货的方式帮助资本家走出困境。他们一方面供给资本家原料,收购资本家产品,帮助资本家稳定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又组织工业品下乡,收购土货进城,帮助农民增收,改善生活。这样一来,以国家搭桥牵线,就搞活了市场流通。

《换了人间》在经济斗争方面,描绘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四、岸英带头积极参军参战,以实际行动支持父亲抗美援朝战略决策

谁都知道,中国是否出兵朝鲜,与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打仗,是毛泽东最困难的决策之一。

我注意到,《换了人间》有这样几个镜头:一是毛岸英带头参军,充当了志愿军第一人,二是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强忍痛苦,在外人面前不掉一滴眼泪。(但他却把岸英的遗物一直藏在自已身边直至自己生命结束),三是毛泽东对好友说,金日成要的是人民军队出动抗美,自已有儿子不去打仗,而让别人家儿子出动打仗,说不过去。也就是告诉人们,毛岸英是以自已的生命支持了父亲的决策,带动人民掀起参军参战的热潮,从而打败美国侵略军的。


千言万语,不如一次实际行动。毛岸英的牺牲确实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激励他们奋勇杀敌,从而打赢了这场致关重要的开国立国之战。

五、把屋子打扫干净再请客,从《换了人间》看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1949年,中美外交关系有着怎样的改变?

在《换了人间》剧情中,我们看到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赖在南京不走。他指使他的助手傅泾波与中共方面的代表黄华接触,进行沟通。

那个时期,毛泽东通过黄华向美国人提出,要想与中共建立外交关系,必须:第一、停止支持国民党打内战,二是撤出驻华美军,尊重中国主权,三是废除历届中国政府签署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先扫房子再请客的含义吧?

中共的政策是美国断然不能接受的。司徒雷登回国了,毛泽东的雄文《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发表。


也许是美国的要求刺痛了毛泽东的民族自尊心。毛泽东对他的战友说,离开美国援助,中国人就吃不饱饭,要饿肚子吗?

后来,中共采用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制定了一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中美关系再建立,要拖延到1972年时的尼克松访华。

《换了人间》不是神剧,沒有编剧胡乱发挥的空间,它是尊重历史史实的正剧,在我看来,它较少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污染,还历史本来面目,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与可读性,观之如饮甘泉,沁人心肺,给人以很大的启发,成为照耀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明灯!

阳城导航


刚开始以为是老掉牙,又红又专的革剧,看了一集,发现这个剧含金量很高。坦率的说《换了人间》名字起的很俗气。本剧亮点(1)很多新解密。比如说中苏建交有关毛主席的部分,以前几乎没有提及。(2)真实揭露伟人的个性。(3)立体,同步同时空展现了刚刚解放是共产党人的艰辛与万难。为什么没及时解放台湾。与苏联走的太近的弊端。非常真实的国家战略。


巩小康


《换了人间》这部电视剧我看了两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换了人间”,取自毛泽东同志作于一九五四年的一首诗《浪淘沙·北戴河》的最后一句: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四年秋写于北戴河开会期间。毛泽东同志的诗对历代的帝王将相历来是评价都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但是在这首诗里,毛泽东面对“白浪滔天”的大海,感慨的却是“曹操”。因为在这里,一千多年前,曹操也有过感慨,他写过一首《观沧海》。

毛泽东同志的诗当中,引用用了曹操的两句,“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东临碣石”引自曹操《观沧海》当中的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向“萧瑟秋风今又是”一句,引自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句。

毛泽东对曹操总体上还是很赞赏的。

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感慨,这个感慨就是“换了人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对旧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成功,标志着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彻底成为了历史。从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真正的实现了“换了人间”。

电视剧《换了人间》的核心表达,就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中国人民推翻的制度,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

电视剧自始至终在不断的强调新的“人间”和旧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那就是新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无论是取得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还是坚决的维护国家的主权的外交的胜利,还是经济战线上的金融改革的胜利,乃至对“农业,手工业和民族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胜利,都是在依靠人民的基础上的胜利。

而新的国家,无处不彰显“人民的利益”:人民政府,人民公安,人民军队,人民银行……。

换了人间,就是从专制的封建社会换成了由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

电视剧《换了人间》讲述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人民领袖们和他们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一个“人民共和国”所表现出来的胆识,智慧,担当,勇气和牺牲精神。他们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真心的支持和拥戴,是因为他们心里时刻装着“人民”。

电视剧充分的展示了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人民领袖们的令人敬佩的个人魅力和宽广的胸怀。

《换了人间》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完美的展现出来了。


步武堂


《换了人间》这部剧每播必看啊!策划是肖怀远先生 ~很感动做为历史的亲历者为后人留下那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奇迹的名字越来越被历史传承和铭记 ~他秉天地之灵秀,承日月之精华以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和胆识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28年的艰苦卓绝为人民为民族的求索抗争 ~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涤荡了几千年封建腐朽官僚的污泥浊水的充满光明的新中国!!!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奋斗史永远也说不完,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伟大而光辉的毛泽东思想必将是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指路明灯!!!


君之缘之岁月无痕


看完这部电视剧,心中感触很深,该剧比较真实地再现了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极其艰苦和复杂的国内国凉环境中,老一辈领导人以高超的政治知慧和非凡的斗争艺术,战胜国内外反动派,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剧中很多史实是首次用艺术形式重现,毛主席首次访苏的不平凡经历,抗美援朝战爭的过程,毛主席送子上前线和毛岸英血洒朝鲜战场那可歌可泣的动人心弦的场景。在国内经济战线上,陈毅市长在上海开展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些生动鲜活的情景,展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光辉形象,是那样的亲切和真实,是一部很好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的材料。


瀛島青松


《换了人间》顾名思义,改天换地,打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共产党,历经建党,建军,建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面对国际,国内,外形势,外交,政治,军事,经济,国防,科技,农业教育等进行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天辟地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决策。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伟大而艰难的历史画卷,激励着今天的我们,不忘初心,砺砺前行,再创辉煌!


里则福鸭居


确实是换了人间


公职律师


也有点神,小同志指挥老总!


秋月夜甜甜


每天下午三点十五分开始,我和老头是天天看。真希望年青人也看看。包括《长征》、《恰同学少年》等。希望假期中央視反复播,很有教育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