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兒子為什麼在八旗裡面不同的旗?是怎麼分配的?

薩米上校


因為清朝皇子入旗前需要封爵,成為旗中的領主,而入旗只能入下五旗,上三旗是皇帝親領的。皇子入哪個旗,主要還是看實際情況。清朝皇族的旗籍都在下五旗,由皇帝親自統領的上三旗中一般沒有皇族存在,閒散皇族遠支大多也都是入關前的皇族後裔。

首先了解一下八旗制度,其實所謂的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種人口編制制度。簡單來說,將一定數量的人口編製成一個單位,稱作“牛錄”;而若干牛錄又組成“甲喇”,若干甲喇形成一個“固山”,這個固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旗”。其實滿洲的八旗制度也有點類似古代中原的“保甲制度”。


滿洲施行八旗制度以後,所有的“牛錄”都是有主人的,而這些主子都是滿洲宗親王公。這種能夠在八旗之中擁有牛錄擔任領主的宗親,也被稱作“入八分宗室”,也就是清朝封爵中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與輔國公。

一般來說,封爵的高低與其所擁有的旗民牛錄數量是成正比的。打個比方來說,親王擁有20個牛錄,貝勒有8個,鎮國公有3個,在此旗之中,擁有最多牛錄者就是此旗的旗主。


清朝的八旗,也分成上三旗與下五旗,由正白旗、正黃旗與鑲黃旗構成的上三旗是皇帝親自統領的,上三旗中也就沒有入八分宗室存在,所有的牛錄都是皇帝的。皇子們一旦封爵,就會入旗,而入旗的話也就只能入下五旗,主要也是看實際情況——哪個旗有佐領、參領空缺,就讓皇子入旗,所以也就造成了清朝皇子們旗籍各不相同。

而入旗以後,這些皇族子弟的後代們也就屬於這個旗。打個比方,某位皇子封郡王爵,入鑲藍旗以後,他的後代們就一直屬於鑲藍旗,即便變成了閒散宗室以後仍舊如此。


其實清宮劇很容易形成誤導,認為“上三旗”都是貴族,其實不對。在清朝上三旗裡的只有皇帝一家——皇帝、皇后、皇太后、太妃、沒分府封爵的皇子與未出嫁的公主,其他皇族與其後代都是在下五旗之中。

上三旗也不是完全沒有皇族後裔,不過地位並不高,因為上三旗之中的皇族後代,他們的先祖大多都是滿洲入關之前那些皇族遠支,或者地位低下沒有封爵的皇族宗室,所以他們得以留在了上三旗。畢竟在清朝,得以封爵的宗室都在下五旗,除了皇帝一家人之外,擁有上三旗的旗籍未必是高貴的體現。

皇帝將自己的皇子們封爵以後,分封到不同的旗籍之中,主要也是看實際各旗的空缺情況,也是為了平衡各旗之勢。


澹奕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1601年正式創立的,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

1614年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 ,其中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由皇帝親自統領,,稱為上三旗,餘下五旗稱為下五旗。

上三旗由皇帝直接控制,都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

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

為了加強統治,削弱貝勒親王對各旗的控制,清朝規定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實際上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只能控制其府屬佐領;

正黃旗

都歸皇帝所親統.兵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是八旗中人數最多的,男女老少共15萬人,納蘭性德就是正黃旗;

正白旗   

旗內無王,由皇帝親自統領,清末人口為13萬人,婉容皇后就為此旗;

鑲黃旗  

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很多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

如慈禧太后,朝廷中的高級官員不少也來自此旗;   

正紅旗   

人口最少的旗,男女人口約11.5萬,著名作家老舍和乾隆年間的和珅就是此旗   

鑲紅旗   

因旗色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光緒寵妃珍妃屬於此旗   

鑲藍旗:

作為下五旗,由諸王貝勒統領,人口約13.5萬,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就是藍旗人;

正藍旗:

順治初年,被多爾袞降為下五旗,男女老少人口約13萬人;


國風新色


皇族沒有旗屬。只有在哪個旗領牛錄。

多爾袞死後,順治奪回權力,搶得正白旗,鑲黃正黃正白就是上三旗。

上三旗沒有旗主,都是皇帝近支子弟分管牛錄負責民政,兵馬為皇帝親將。下五旗兵馬牛錄則是皇族遠支的旗主、王、貝勒、貝子、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分領。

康熙時期,因為當皇帝時間長,所以皇權極度擴張,派不同人選擔任駐防將軍以控制下五旗的兵馬,之後又開始試探性地分封自己的兒子去下五旗分領牛錄,面對康熙的公然搶劫與背盟(皇太極曾公開盟誓,不能隨便搶奪兵馬牛錄),這些宗親已經無力反抗。

雍正時期又設置旗務大臣,與旗主等共同主持下五旗的民政。所以,到乾隆中期,乾脆廢黜已經空頭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下五旗旗主等均已被徹底架空,皇帝也就開始肆意分封兒子去奪取牛錄。


四川達州


八旗最初就是滿洲人的一種便於狩獵的組織。後來演變成一種抵禦外敵的軍事組織。



努爾哈赤皇太極清朝政府,整頓編制隊伍。初期的時候只設立四旗,分別為紅、白、藍、黃四種顏色。組成四旗。後來增設了鑲紅、鑲白、鑲藍、鑲黃四旗。八旗設立就像我國生產建設兵團的初衷,戰時皆兵,和平時都是農民。當然八旗也分等級。正黃旗和鑲黃旗由皇帝親自統帥。屬於直屬。其餘的六旗由貝勒爺、貝子等統帥。

順治時期,把正白旗也歸皇帝統領。就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

八旗就是為中央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皇帝的兒子還在皇帝人選勾心鬥角。所以皇帝把精銳的八旗放在北京,其餘派到邊疆駐防。


華語歷史


清朝八旗制度,首先是上三旗是直接歸皇上來統領。

而下五旗是由各王爺來統領的,後來皇帝為了不出現八王議政這樣的事情,就把自己的兒子長大後統一分配到下五旗,一般是比較平均的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皇帝的貝子貝勒所在的旗不一樣



愛歷史的小蝸牛


本來就是這樣,八旗是流動的,今天在一個旗,明天可能就在另一個旗。一家人 親父子 親兄弟可能都被編進不同的旗,自稱自己是xx旗的滿族,實際上是不懂八旗制度的表現


小螺絲a


八旗意味著軍事力量,換我的話也會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