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旅游的没有农民,或很少看到农民?

平常之心160


这个问题我以为很有发言权!我从事建筑装修装潢工作,整天和装修工人打交道,很多工人的家庭情况我都非常了解,我认为现在的装修工人本质上还是农民出身,他们基本上也是60后,都是父辈或者有了第三代,尽管他们的年收入不低于一般的城市白领,一年去掉开销至少有8-10万进账,但考虑出去旅游一次的真的没有,我也问过他们的原因,归纳下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他们的第二代一般都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城市打工,父辈赚的钱要考虑在老家城镇或者大城市买房。

2、由于现在农村养老政策还不及城市,考虑到上面有老人要赡养,自身做不动后要养老,所以忧患意识还是很强的。

3、贴补第三代的需要,现在他们的第三代不管从何种角度上来看,都和城市里面的小孩有的一拼,吃饭穿衣就学,等各方面都和过去的农村人不一样,靠自身的努力又达不到,所以每年赚来的钱贴补在第三代身上的也不少见。

4、消费观念不同,对自身的幸福感要求不高,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种意思不是非常强烈。

综上所述,我周边的农民工朋友,真的出去旅游的不多,我想主要的原因大概就这些吧。


光头张弓


这个问题好有意思,让我给你讲一讲发生在我家的事情,儿子工作了而且是在美丽的江南,那可是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他几次邀请我们去住段时间,玩一玩,都未能成行。我的亲戚也邀请我前往,弟弟说,你们以后每年至少要出去旅游一到两次,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才也该享受生活了,我只有笑笑,不语。我的儿子还在拼搏,事业刚有起色,他面临的压力是买房买车结婚,我们给不了他城里孩子所拥有的东西,那只有少拖他后腿,少占用他宝贵的时间(最好也少花他的钱),让他全力以赴地去做好当下的事情。虽然不喜欢热闹的场所,但并不代表我不喜欢游山玩水,可实力和时间不允许啊,尽管花不了多少钱,但跟我们农村人均收入比起来已经超支了,何况家里还有双方的父母还需要我们赡养,每一笔钱都有它的用处。有人说,农民不懂得享受生活不懂浪漫,甚至还有人说农民傻,我还是笑笑不说话;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是以殷实的物质保障做基础的,不是所有的农民兄弟都奔进了小康。真正地了解一下农民兄弟的生活现状,然后再发言才是对农民的最大尊重!



竹窗听雨5


这是个伪命题

先说说农民的定义,你所谓的农民,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呢?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苦一日三餐的人?我不否认确实还有些地方很穷很苦,但那一般是非常偏僻,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地方。

说说我得经历和理解。

我出生于1985年的山东莱芜,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88年的时候添了个弟弟,被计划生育罚款5000,那时候的5000可是一家人还有亲戚们砸锅卖铁凑出来的,我印象中当时家里的房门都被贴了封条,我妈抱着我弟弟一直在哭。扯远了,收回来。欠的钱一直到我上完小学才还清,那时候我妈照顾我和我弟,还种着家里的一点薄田,我爸外出打工,干建筑。家里条件很苦,一个月也吃不了几回肉,但是童年依旧很开心,每天放了学不是去田里帮忙干活,就是去野地里逮蚂蚱,逮蝎子,还有知了啊采野果子啊,回家就可以给我爸做下酒菜。

靠着我妈的节俭持家和我爸的辛苦打工,我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盖起了一栋新房子,我也顺利的上了高中,上了大学,我弟弟也高中毕业。

讲我个人的经历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大学毕业后我去过很多地方,包括藏区,见过很多各地的人,他们都过的很幸福。

事实证明,只要你能安安稳稳的种地,打工,正儿八经的操持家务,不要吃喝嫖赌,达到小康还是不难的,不说家里有房有车,那起码衣食无忧,足够生活了。

可能有人说出门打工就不算是农民了?回到最先开始的问题,什么是农民?农民是怎么定义的?

我们家,山东莱芜的一个小村庄,三面是山,丘陵地貌,土地可以称的上贫瘠,每家也分不了几块地,起日常种点庄稼收成能够自家吃的就不错了,村里男人都会在周边打工,做点建筑啊装修啊之类的活。但是你能说他们不是农民了吗?

我们村里的父老乡亲们,现在小日子过的都不错,谁家一年还不出门旅游个一两次,去国外旅游的不多,但在国内到处去逛逛的还真不少。

最后我想说,只要你勤劳能干,不好吃懒做,大家都能过上小康生活。出门旅游根本不在话下。

在这里,还是要心疼一下那些因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又舍不得离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人,穷,不是常态,不要怕辛苦,干就完了。

虽然我不从事农业,但是我一直觉得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也还是个农民。

祝我们农民们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









大理笑天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我当过十五年农民,我现在是退休教师。我住在农村,我周围的邻居都是农民。农民为什么不去旅游。。。因为农民老了没有退休金,一百多元一个月不值一个零头,农民少钱,有一点钱都是辛苦钱,要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建房要很多线,取新妇要钱,如果生病要用很多钱。。。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去了,他们走南趟北,风风雨雨,什么世面都见过,比旅游有过之而不及。他们来来去去就是旅游。剩下的农村老人要带小孩要看家脱不了身。。。旅游对农民来说毫无意义。农村就是风景秀丽的地方。他们周围都是小森林,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何必出去花钱,买辛苦。。。我这里的农村周围有西山,大平山国家森林公园,龙谭,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白石山,罗丛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遗趾,大藤峽,农民可以隨便去观光,没有必要外出旅游。


cx1944


我是在农村长大,并且是从农村出来的。父母都是标准的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甚至于县城都很少涉足。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只能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土里刨食,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几个孩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财力支撑他们走出大山去看外面世界的渴望。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在外面成家立业后,就想到在老人的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其实无论如何,老一辈的人养一个孩子到大非常的不容易,自己有能力了,就应该带他们出远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曾经看到一辆自驾游的车,车后贴了一句标语:"带父母旅游全国,请保持距离,谢谢!"

那一刻我好感动,因为看到也有人像我一样,带着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去看他们一辈子都渴望看到的风景!

尽孝要趁早,如果你是农民的孩子,就多带父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苦行僧哥


很高兴能够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不知道亲是怎么定义农民工的?我索性就凭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你的问题了。我个人观点认为少的原因有俩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金钱方面,占主要部分。

就拿我公公来说吧,日子过的真的是拮据。自从我进了老公的门,就听人们说,我公公从年轻到老,一直都在不停的受苦,但受了一辈子,到最好,还是啥也没有,什么都没抛闹下。我进到这个家门也亲眼见证公公换了不少活做:浇树、澡堂烧锅炉、冷库给人打扫车间、拆迁房之后打铁捡钢筋,都是又累又脏还工资不多的活,伸出俩双手都是厚厚的老茧,看着就让人心疼。他这么辛苦赚来的这么点钱,生活用还怕不够,怎么可能舍得拿去旅游?

有次公公推着自行车去接我儿子,看着他黝黑的皮肤和佝偻的背影我湿了眼睛。

第二方面,就是精神方面,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婆婆在家没工作,天天就是伺候这一大家子人。得空了就去捡捡塑料瓶子,纸片子卖俩个钱儿,所以平日里也是省吃俭用。记得有一次,院里的人们闲唠嗑,说起吃自助餐的事儿,我婆婆接过话茬就说:“花那么多钱,吃是吃不回来,稀罕吃它呢!只赔不赚。”这天还用聊下去吗?

就像冬天黑天早,吃晚饭本来就会觉得有点黑,老公一开灯婆婆就会用很重的口气说:“唉呀!天黑呢?看不见?早早就把灯开开,不费电?”老人家倒是够直接!!你说像这样的思想,她可能出去旅游吗?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当然了,我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说说我自己身边的情况。如有其他想法,或者有其他观点的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烈马弯刀牛肉干


很少能能看到农民出去旅游,最根本的原因是实力不允许,家里也没有那个条件,再有就是农民很少有心思出去旅游,一般愿意出去旅游的时候多是夏季和秋季,而这时正是农民农忙的时候,再说农民一年到头能挣几个钱,除了必要的花销外,哪还有余钱呢,就像我家这边村子里的人家,基本上都把种地卖粮的钱给了儿女还房贷车贷了,都补贴儿女了,怎么可能把钱用在游玩上呢!

旅游多是针对有闲暇时间,收入稳定的并且家里条件优越的人来说的

我有个同学家里是卖建材的,家里在城市里两套全款房,两辆全款的奔驰车,每年都要找我们几个玩的好的同学出去旅游,他老家也是农村的,但是在城市做买卖挣着大钱了,基本上年年都会和父母去海南住一段时间。



而和我们几个同学出去玩也都是自驾游,去过查干湖、丹东看断桥、还专门去看了沈阳的怪坡凤凰山,每次出去虽说都是他花钱解决吃住行的问题,到了景点东西是真不便宜,尤其像我们收入一般的人很少会买东西,也就是跟着凑凑热闹而已!

旅游不但要涉及到你有空闲时间的问题,还涉及到你得有一定的余钱才行,没听说过谁为了旅游而到处借钱的,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想想现在农民的收入,再想想自己家孩子还有各种贷款要偿还,那还有心思出去旅游呢!

所以,你家条件一般的,并且还有很多支出的话,那就更不可能出去旅游了,像城市很多的单位都会组织员工出去旅游,这样确实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但是农民不行,不但时间不允许,更是经济条件上没有这个实力啊!


草根小闫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经济条件啦,可能真的好多农民这一辈子一次旅游都没有过。

我爸妈前些年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我带他们到出玩了玩,算是第一次旅游了,村里的人都羡慕不已,去年又送他们去泰国玩一次,更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老两口出国了。

但是他们已经60岁了,能旅游一方面是因为儿子在北京生活,来一趟是顺便旅游了。出国旅游也是因为我是做旅游的,能拿到合适的价格,也算是一个便利了。

我个人觉得,像我爸妈在农村,至少在我们村算不错了,我可以偶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出去玩一玩。

但是在我们村里真的真的很少有人能出去旅游一次,像我大伯就和我说过“哎,我什么时候能去北京玩一趟”姑姑阿姨也会说“等过两年条件好了,我们也去你那儿玩玩”

其实他们不去旅游最主要的是经济条件不允许。

还有另一方面其实也是观念的问题,他们以为出去旅游一趟需要花很多钱,舍不得。

但现在旅游其实真的并不是很贵,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做农民旅游这一块儿了。

我是在北京的一个村子做民宿的,所以我在村民的群里面,今天我竟然看到有一个村民竟然发去黄山旅游的广告,而且竟然还真的好多村民咨询。

我觉得未来,旅游可能会像穿衣,住房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旅游对农民来说也会是可以实现的小愿望。






民宿雪强


60后,70后,80后,90后,多少还是有代沟的,像我父辈那一代劳苦大众出身的,典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叫他们旅游简直比登天还难。一是怕花钱,二是没雅兴,即使一同前往了,也心不甘情不愿的。

我记得2008年,我带母亲去东莞的银屏山旅游,还好是免费的,人也络绎不绝,可她却没有一点笑脸,嘴里还在唠叨:这跟我们老家的山有什么区别?还不是一样的山一样的水?我也只好陪着笑脸,跟他解释这山的氧气足负离子多等,当然她也不知听不听的懂?就这样走了一半就返回了,母亲大人没兴趣,自然我也不想再登山了。往往60后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那些游山玩水闲情逸致之事只能找同龄人了。


hello颜


我是农民的孩子,从小在农村长大,祖辈世代与黄土水田打交道,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从小努力读书,遵父辈的教导,学好知识,有能力了走出大山,然后摆脱与农村穷困的生活。现在的我,在城市工作,生活,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到过大半个中国旅游,我想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在我的旅行途中,我遇到过各种职业的人。当然,我不能肯定他们哪些是农民,哪些是工人,抑或其他。但是,就过去而言,出去旅游的农民确实少。一是因为经济原因,二是因为勤俭节约的农民伯伯舍不得花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就比如我老爸,我和我姐都想带他去北京玩,看看首都。他硬是不去,说没必要花那个钱。我们说,别的地方不去,就去看看北京。他坚决不去。他说他一年才赚那点钱,去北京玩一次肯定不少花钱。我们怎么做思想工作都没用。其实我想,可能是我们做儿女的现在还不够富有,让他替我们担心。如果我身价千万,可能我的农民爸爸就不会这么想了。


当然,这是以我爸为例子,其实很多人就像我爸那样,他们也都是那种心理。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钱都是辛苦赚来的,应该用到刀刃上。我可以理解他们的这种想法,这种传统观念。

古话说,温饱思淫欲。也就是说,只有物质文明丰富了,达到饱和了。才能享受精神生活。旅游也只是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大多农民还在努力奔小康中,所以暂时还不足以支撑耗时耗力耗钱的旅游。自然,这个群体去旅游的比例还小。

不过,现在新农村,新农民,生活比以前富裕多了。他们的观念也先进多了,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去,去享受旅游这种精神文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