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三十年不上朝,卻沒被朝臣架空,他是如何牢牢掌控朝廷的?

歷史一書生


上朝議政、批閱奏章是古代皇帝瞭解政局、處理國家大事的最直接的途徑,同時也是皇權至上的象徵。

然而明朝的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卻有近三十年不上朝,也不批閱大臣的奏章。這是為什麼呢?

一.儲位之爭

自古帝王無私事,太子乃是國本,自然成了朝堂之上熱議的國家大事。

萬曆皇帝想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而滿朝大臣卻認為應該遵循長幼尊卑的祖制,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這一爭論長達十年之久,由於明朝特殊的政治體制,皇權得到限制,最終萬曆皇帝敗下陣來,此事就此作罷。

但是,君臣之間從此對立。出於對大臣的報復,萬曆直接撂挑子不幹了,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做起了隱居皇帝。

二.缺乏約束、放縱自我

萬曆皇帝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皇帝,可以說是學通古今。

他的成就離不開張居正的用心督導和李太后的嚴厲管教。

就像趕騾子上山,一個往上拉,一個在後面推。 現在好了,張居正死了,李太后看兒子小有政績、成家立業了,也不管了。

萬曆如脫韁的野馬,貪圖享樂的本性就暴露無遺。 萬曆十年的時候,萬曆皇帝在民間大選妃嬪 ,一天娶了“九嬪”。

玩弄女色也就算了,起碼算是一個正常的嗜好。他竟然寵信小太監,搞了一個“十俊”。

這個“十俊”天團就是由當時宮裡面長得最俊美的十個小太監組成的,專門“給事御前,或承恩與上同臥起”。

整天沉迷酒色,貪圖享樂,哪有心思管理朝政,乾脆不上朝了。

三.體弱多病

萬曆皇帝雖然在位四十八年,但是體弱多病,加上荒淫無度、沉迷酒色,身體每況愈下,這也是他不上朝的原因之一。

祭祀天地和祖先一直是天子最重要的活動,他都不能親自參加,就是最好的佐證。

萬曆皇帝以仁孝出名,但是在嫡母去世之後,連葬禮都沒參加,可見病情嚴重。

由此可見,情況屬實。不是不想上朝,實不能也。

四.獨斷乾坤

國本之爭,讓萬曆領教了文官集團的強大。

不願繼續耗費精力在這喋喋不休的爭端上,萬曆皇帝採取了一個迂迴策略,繞過你們。

不上朝,等於廢了整個文官集團,釜底抽薪。

以後我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對於你們的意見一概置之不理,我讓你們欲吵無門。

萬曆就這樣罷朝三十年,他就不怕有人篡權亂政嗎?

他就不怕宦官之亂、外戚干政、權臣把持朝政的歷史悲劇在他身上重演嗎?

其實萬曆是一個庸而不昏的皇帝,他敢這麼幹,自然是有恃無恐。

因為國家大權,一直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為什麼還能夠大權在握?

一.體制允許

朱元璋廢除了宰相之後,直接掌管六部,事無鉅細,那是嘔心瀝血,最後累死了。

朱棣可不想那麼辛苦,又怕官員權力過大,於是他發明了內閣制度。

這個內閣制度,說白了就是找了一個智囊團,專門一堆給他出主意的人。

什麼人能夠進入內閣呢?文官,就是一些文人。

事情來了,內閣先想辦法,然後選擇最佳方案,最後讓皇帝來定奪。

皇帝說沒問題就通過了,有問題就再修改。

不得不佩服朱棣的聰明才智,大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

就這樣,萬曆皇帝躺在床上就把事情辦了。

二.有專門的情報機構

明朝可以說是特務機構最盛行的朝代,大大加強了皇帝對國家的控制。

明朝的特務機構主要就是廠衛機構,廠分為東廠、西廠和內廠;衛就是錦衣衛。

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明百姓,無不處於他們的監控之內。

他們只對皇帝負責,甚至擁有執法權,可以對不忠於皇帝的人直接逮捕審問。

有了這樣的機構,萬曆皇帝不出宮門,就已經對朝臣的一舉一動、奇聞八卦都瞭如指掌。

誰還敢有不軌之心,立馬滅了你。

三.掌握軍權

軍權是一個統治者的根本,如果哪一個君王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權,那他離垮臺也就不遠了。

明朝採取文官掌管軍隊制度,有印無權,有權無印,二者相互牽制。

加上情報部門的監視,杜絕了二者裡應外合,將軍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裡。

這也是後來,萬曆不出宮門還能調兵遣將,主持萬曆三大徵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

四.黨爭制衡

領教過文官集團的強大之後,萬曆皇帝自知鬥不過他們。

只能分化他們,然後讓他們相互牽制,以達到控制的目的。

果然,萬曆一撂挑子不幹,文官集團就開始內訌了。

文官集團逐漸分化,開始拉幫結派,門戶之爭愈演愈烈。

萬曆皇帝前期的功績值得肯定,然後中後期追求個人享樂,懶政不作為。

導致政治動亂,官員相互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最終給明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所以才有了“明朝亡於萬曆”的說法。


麵條鮮8


萬曆皇帝朱翊鈞十歲即位,當了四十八年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萬厲皇帝另一個與眾不同的是連續三十年不上朝,卻保證帝國正常運轉,甚至還完成了萬厲三大徵,打贏了三場戰爭,書寫了大明軍隊的最後輝煌。實際上萬歷皇帝一直處理朝政,只是謳氣不合大臣見面而矣。一,朱元璋除掉胡惟庸後,乾脆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設殿閣大學士,從根本上解決相權對皇權的危脅,內閣制可有效防止政治寡頭出現。他們只是執行皇帝命令。萬曆皇帝早年在張居正的扶佐下實行改革,實現萬曆中興,有著非常高的政治威望,能夠駕御群臣。二,明朝黨爭激烈,萬曆皇帝鬥不過文官集團,特別在皇位繼承上出現國本之爭,萬曆皇帝鬥不過文官集團乾脆不上朝,文官們見不到皇帝就沒辦法吵架,久而久之就聽從了皇帝安排,這恰是萬吏聰明的地方。三,萬曆皇帝有效控制著軍權。明朝實行文官掌兵制度,把軍權分成前後左右中都督。掌印者無兵,掌兵者無權調兵互相牽制,軍權在皇帝一人手中。此外萬曆皇帝還有監察制度,時刻關注群臣的一舉一動。這些措施保證萬曆皇帝三十年不朝,卻牢牢控制著帝國的脈搏。





關東俠客


萬曆帝朱翊鈞在長達48年的執政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這樣的皇帝是不是天下無雙啊!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他是如何做到不被架空,即使在最後期仍然掌握著絕對實權?


說起萬曆皇帝為什麼不上朝,主要的原因就是躲避大臣們的口水。萬曆10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48年。萬曆剛登基的時候,由李太后,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輔政,萬曆在位前十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史稱“萬曆中興”。

因為繼位時間過早,萬曆早年一直在太后與大臣的操控之下執政,幸福指數特別低,但是萬曆不氣餒,同樣學習,隨著知識的增多,開始變得寡言少語,甚至看起來可欺。鄭貴妃還老是嘲笑他“像老太太”

萬曆皇帝在前十年的時間裡,依靠張居正,勵精圖治。革除積弊,不但整頓了吏治,而且通過“一條鞭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其作為,與正德、嘉靖兩朝形成鮮明的對比,他作為一個賢明君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讓他具有崇高的威望。



萬曆朝伊始,萬曆皇帝年幼,張居正自己構建了一個由太后(李太后)、首輔(張居正)、權宦(馮保)組成的權力鐵三角。萬曆皇帝被張居正的壓制了整整十年。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第一時間把張居正反攻倒算,以儆效尤。

張居正死後,繼任的歷任首輔都已經由皇帝任命。繼任的首輔中,除了王錫爵尚有一絲強勢外,其餘的首輔幾乎沒有任何跟皇帝對抗的資本,唯以聖意為上。萬曆晚年,浙黨首輔方從哲擔任首輔的七年時間裡,幾乎沒有見過皇帝,雙方往來全靠文書,但方從哲幾乎所有的政意處理都由皇帝決定。

而且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政務尤其是重要政務還是要處理的,對於明朝的對外戰爭,比如“萬曆三大徵”和薩爾滸之戰,都是由萬曆帝自己拍板決定的。這個在紫禁城裡的天下第一宅男,在皇宮裡決定了整個明朝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