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吃了降压药,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停了?

今天遇到一位3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头昏一周”来看病。自测血压明显升高,160/110mmHg。询问病史过程中了解到,其实他在3年前就发现自己有高血压了,150/100mmHg左右,没有什么不舒服,而且担心自己年纪轻轻,一旦吃上高血压药,就一辈子都不能停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所以就没到医院检查治疗。

一旦吃了降压药,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停了?

这位患者的情况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也是很常见的一个认识误区。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能晚吃一点就晚吃一点,不愿意早吃药。

很客观的讲,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因是降压药仅仅是对症治疗,而不是对因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的意思。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没有去除,高血压就会持续存在,因此停了降压药,血压就又会升高。

不到10%的高血压患者有明确的病因,我们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如甲亢、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等,如果把这些病因根除以后,血压就正常了,这些高血压患者是不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的。

90%以上的高血压都找不到具体的病因,我们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目前的医疗水平只发现:原发性高血压与很多因素如高盐、肥胖等相关,因此需要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

血压偏高的患者经过危险因素的良好控制,有可能血压正常了,可以不吃降压药,但血压高的比较多的患者通过很好的控制危险因素后,血压没有降到正常水平,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但是有助于减少服药的剂量和种类。其实,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建立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并不高。因此,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控制高血压。

是否终身服药?与你是不是开始服用降压药物了无关。服用降压药目的是为了把血压降下来,减少高压力对各个脏器的损伤。因此,发现高血压,要尽早治疗,避免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头条”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