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定,为何备受中小学教师的普遍不满呢?

gaodaf21


教师职称评聘的好消息!从此晋职晋级不再困难。优化职称评聘的领头羊——福建省已经实行了!

一、过去

由于教师职称评聘领域各种各样的怪现象,导致了很多的教师怨声载道,普遍不满。

1.你有科研课题吗?没有。对不起,不能职评。

2.论文你有吗?没有。没办法,帮不了你。

3.你是某地先进吗?你是某市骨干教师?或者说你是模范、学科带头人?都不是啊!真的爱莫能助了。

4.你有没有学生获得大奖?没有啊。还是没办法。

一个个的门槛,一条条的障碍,想飞跃过去?你有没有特殊本领?

另外,特别是农村教师,还有很多的年轻教师,天天围着学生转,时刻呆着课堂里,进修的机会很少,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也是不多,专门搞课题研究及书写论文的水平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中级、高级教师的名额有限。由于自己的条件非常不好,所以,晋职晋级的机会非常渺茫。

一线教师的职评评聘希望基本上没有或者非常稀少,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动力,打击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现在

优化职称评聘的好消息来了:福建省帅先垂范,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在晋级条件做出来适当地调整。

1.取消教科研课题及论文的硬性要求。

2.具备下列条件即可: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一线工作经历,实际工作业绩。

3.实行“一同”即:城乡同等岗位比例;“一斜”即:岗位比例向农村倾斜;“一直”即:乡村工作满25年,达到晋级条件,无论高级、中级,只要还在一线当教师,符合条件直接聘任相应的岗位,不受岗位比例的限制。

4.城市教师要有到农村学校1年的支教年限或者在薄弱学校支教3年才能获得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晋职的资格。


既然福建省已经在执行新的职评政策,那么,其他省份也会迅速跟上。

三、将来

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那种因为职评搞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的现象将会一去不复返!

人人都能够获得相应的职称和报酬!


千万不要986


我八一年参加工作,当年全乡统考得第一,以后第一不断,最次也在前五名,参评中级职称时,我以为,自己这样好成绩,准能评上,結果没戏,还好有七票。后一打听,评委只有两名权力,九名是上级拍下,必须评。有一名教师每个评委50元,拿下。一气几年没去,看人家都评上了,快剩老哥一个了,嗨,找人吧。逼良为娼啊!那些校长更黑,什么手段都使,没底线啊!这些官还有人心吗?良心都让狗吃了!以为这没事了,一心教书吧!谁知又搞了个负叫兽。結果什么都不会,二年级数学都错,当上了负叫兽。蓟州别山镇啊!黑黑黑!负叫兽啊!负叫兽啊!负叫兽啊!赞同评职称的人肯定是汉奸卖国贼,日本间谍,亡我之心不死啊!


不断努力8888


每年职称评定时,学校里鸡飞狗跳,为一点分数排名的问题,谁也不服谁,争的六亲不认啊,谈到教师职称的问题,好多人是一行鼻子一行泪,三天三夜说不完其中的心酸啊!

设立教师职称的目的是激励优秀人才干事创业,而在利益的面前,很多人动了歪脑筋了,到学校去看一下,高级职称大多是校领导把持着,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各项考评在前,优秀在前,综合考评在前,一线教师每天累死累活工作在一线反而没有份。甚至有的学校职称评审过程不透明,搞暗箱操作。背离了职称设立的的初衷。

职称名额的限制,中高级职称名额少,岗位设置有限 ,没有岗位,即使你晋上职称也不会聘你,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也是造成职称激起广大教师反感的原因。

为了改变职称评定中的一些弊端,各地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说一下,我们的做法吧。

一,职称评定中,必须是一线教师,并且近五年在一线上班,上交五年的备课,第一年实行上交五年备课时,很多人抓瞎了,临时补,被刷下。

二,从17年开始晋职称必须满足一定的可是工作量,学校平均工作量是最低的,中层校长不能低于三分之二,杜绝不上课,少上课的评职称。需学校开具证明,并公示。

三,后勤和管理岗单独设立岗位。

四,上交讲课视频,高级教师上交一节公开课的视频。

五,上交民主评议表,一般人少的单位全部签字,多的三分之二签字。群众全程监督,明主评议。

六,推荐指标标准化 。全部实行推荐指标一体化,改变过去不同学校不一样的局面,全部一样,每个老师的评价标准一样 ,减少了暗箱错做的空间。

这是近几年的一些做法,通过实行,改变了过去管理层不上课,也能晋职称的局面,想晋职称校长也要和一线教师一起公平竞争,你也要代课,也要成绩,也要你的工作业绩等,让普通教师看到公平。去年一位校长就因自己的评价指标低于普通一线教师而落选了。

职称评审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别让老师寒了心,让老师们看到希望,看到努力工作的目标。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看法。


小学教育坚守者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小学指标差异大,因为历史原因,教师在哪个学段工作,是由上级分配决定的。这就完成了部分中学教师能力水平不如小学教师,却上了高级职称。小学教师不服气。2.2015年开始小学教师现在也有指标了,由于,长时间的积累,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面,增多粥少,而且,大部分指标都到了校长手中。3.政策的临时性,部分地区,开始照顾老教师,可是,时间的限制,使得部分教师丧失了最后的机会。还有,女教师临近退休,因为上了高级职称,延迟退休挤占了指标。剩下的粥越来越少。4.高级职称工资待遇远高于中级教师,中级教师的职级工资按十级走,高级按七级走拉大了工资差。


用户6055737925456


近年来,在教师队伍中讨论热度最高的就是职称竞聘,很多教师对于职称竞聘的问题比较关注,而且在职称竞聘中的公平性、透明度关注度比较高,甚至有的中小学教师提出要将职称竞聘制度撤销,改为以教龄、绩效作为影响教师工资待遇的主要因素。

职称名额让多数教师对职称竞聘失去了希望。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竞聘现状中,尤其是基层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所能获得的职称名额太低。以笔者所在地为例,全乡学校中共有近200名教师,而高级职称的名额还不过10个,而这10个名额分配给每个学校的“校长”们都不够,又何谈普通教师呢?在如今过低的教师职称名额下,很多普通教师显然对职称的期待也仅仅是停留在“盼望”上。

职称竞聘的人际实力让普通教师不再抱希望。以目前教师职称竞聘的现状来看,中小学教师职称竞聘中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比较大,不少普通教师要想在职称竞聘中获胜,就必须通过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人际实力,想在职称竞聘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笔者认为应该是非常困难的。

职称竞聘中的职务、资历负面影响比较大。在国内中小学教师职称竞聘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论资排辈”,在教师职称竞聘中不管你多么优秀,如果从职务或者资历上还没有轮到你,那么你就必须继续等待,想要在当下的职称竞聘中成功“突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教师职称竞聘之所以会在教师队伍中引发如此大的不满或者诟病,主要原因就是在职称竞聘中,普通教师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在职称竞聘具体方案的制定上、在职称竞聘结果的最终决定上,基本与普通教师的观点或者建议无缘,普通教师只是被动地根据掌握话语权教师的安排,也可以说在教师职称竞聘上,普通教师也只是弱势群体而已。


东爱雨小公


教师职称评定是为一线教师设置的进步阶梯,也是为具有上进心的一线教师提供的发展空间。出发点是正确的,而评定的过程与结果却严重背离本意。这是中小学教师普遍不满的根本原因。

如果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谁也不会无事生非心存怨恨。我是从事教育行业第17年晋级的,亲历其职称评定全过程,对其中的潜规则略知一二。现在我把自己的经历和剖析,简单的介绍一下,如果不对敬请谅解。

职称评定指标是上级教育部门给的,由直属领导对外公布的。评定标准,上级教育部门只需要我们提供三至四个硬件就可以了,而直属领导这里就不至这几个条件了,他们会设置很多的条条框框,会要求你提供很多种证件,只要有一项缺乏就地淘汰没二商量。特别是每次的乡级水平测试成绩占分值的50%,这一项就让该晋级的老师拼了命的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被看得无关紧要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僧多粥少,不严格也不行。问题是等来的评选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乡级水平测试成绩满分50分都拿完,也会因为其中一项不合格而淘汰出局。怎么不合格的呢?因为人家有这一项而你没有。那为啥人家有而你没有呢?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需要这一项。拥有这一项的人都是领导身边的近人,等你知道需要这一项时,已经离正式开评仅仅相差两天,你还有什么机会拥有它呢?你只能眼睁睁看着生闷气,又能怎样滴?

第一次失败了,不是自己的不努力,而是自己不会溜须拍马或者不懂其中套路而已。于是乎,第二年继续争取。不管有多难,也要把需要的证件全备齐。特别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加班加点的辅导,尽力保持全乡前三名。等到逼近正式评定时才知道,评定条件又变了。第一年的证件有的不用了,又增加了新的条款或证件。让你防不胜防再次淘汰出局。而被评上的人呢?成绩排名完全与自己不在一个等级,却能凭借一张闻所未闻的证件榜上有名。接连两次受挫,追求进步的教师,原本火热的心如同寒冬的冰棍——哇凉哇凉的。

假如,这一年上级给的指标是5个,而自己的评分总成绩是排在第六位,被淘汰了,按理说,下一年应该能评上吧?不一定。我就遇到了这样的奇葩怪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直属领导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他们各管一段,除了五年内考试成绩之外,还有教龄、优秀、教案作业、担课多少、所有证件等等诸多项目。哪一个领导都能因人制宜地给你加分或减分。任你老师有天大的能耐把课程教好,想晋级而不按套路走终究是枉费心机。

我不敢说这些领导私下是否收礼,只想说这样的职称评定会毁掉我们的教育,会极大地伤害老师的心。我就是这样,当时近乎绝望,已经不再奢望能够晋级。我爱教育事业,近20年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无怨无悔。但是看着一个个比我入职还晚,教学水平根本与我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人都晋级了,而我却纹丝不动。我的心理极不平衡。但是,怨归怨,良心不允许我对不起身边的学生。我依然没有放松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从离开我的上千名学生对我的态度和评价上,我感受到:老师我没有亏待他们。

也许是我这些年的付出被某个领导早已看在眼里,也许是我的锲而不舍顽固地参加评选而不走套路,让直属领导发了一次善心,终于在三年前,我成功晋级。事后有个别老师向我咨询晋级事宜,就曾问过我给领导送多少礼。我拍着胸口向他起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真的丝毫没有送礼。也许是哪股斜风不经意地吹在了我身上吧!


乡村微荷


教龄近40年,马上就要退休了,还指望什么高级。提起职称就生气,教师甲与教师乙几乎同时参加民办教师,教师甲基础扎实,知识丰富,85年早早考入师范学校,87年毕业转正,教师乙只能靠政策落实侥幸一刀切转正了。可是教师甲反而没有教师乙的工资高,原因是:教师甲转正过早,评职称受名额等条件限制,教师乙是在民办教师时评的职称——小教高级,条件相对宽松许多,致使教师甲比教师乙迟评了几年——中教一级,这样薪级差了很多,再教师甲还要扣去两年的教龄工龄,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真是知识越多越吃亏,难道教师甲花钱进修学习有罪了?教师乙户口在农村,有土地有有补贴。现在马上就要退休了,还不知养老金如何呢?什么视同缴费,山西可是早早就试点交养老金了,总不能一辈子都吃亏吧!


用户4754408311659


很多人都是经过奋斗才有车,有房,而现在,一些人一参加工作就立即要车,要房,要攀比,因此,总是认为什么都不公平,不评职称,最好不干工作就领高工资成为所谓梦想,因此,评职称不公平,校长是坏蛋,中层班子专门占便宜等各种话都能说出来,不评职称,如何衡量工作时间,工作效果,奋斗历程,工资如何体现差异,将这些问题想清楚才行啊,一句话,职称不公平,取消,好说,难做啊。


用户4222941769379


一线教师根本评不上,特别是在乡村从教的教师,都被各级领导占满了,他们评上高级就不上班了,也不在一线教课,苦了一线教师,把青春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却什么也没捞着,啥都没有,都给那些能给领导送礼,陪领导喝酒的人了,一线教师怎能满意,能不骂娘!!!!!


游牧民族57561628


职称评审过程,人为因素太多,造假现象严重,指标掌握在个别人手里,滋生腐败。真正的好老师挨不着,大多数正直善良的老师不服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