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wqlhai


肃顺虽然手握先帝遗诏,但两宫太后却握有“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这是极为要命的,顾命八大臣虽然受命辅政,他们拥有拟定诏书的权力,但这个诏书却需要加盖“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导致顾命八大臣的权力是受到两宫太后制约的。再加上肃顺等人着实有些轻敌,且不如慈禧手腕强硬,在双方爆发矛盾之后,便等于已经注定了败亡。

△辛酉政变

咸丰帝热河病逝,他的遗命到底是为了限制谁?

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在英法联军于1860年逼近北京之时,咸丰皇帝便急忙带着皇后和懿贵妃和一班亲信逃至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在签订《北京条约》后不久,咸丰帝便因病去世了,而在弥留之际,他的一番做法却令人深思。

△咸丰帝

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主要做了三种安排:

1、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便是确定了皇位的继承人,确保了权力的顺利交接。

△咸丰确定辅政大臣

2、确立辅政大臣:由于太子载淳当时只有6岁,亲政显然不大可能,因此他为其挑选了八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以及原来五个军机大臣的其中四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顾命八大臣”。

3、权力的制约:咸丰帝又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且明确顾命大臣拟旨后要加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

从咸丰帝的遗命不难看出,“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的作用无疑要比遗诏更大,只要两宫太后不盖印章,那么顾命大臣的作用也就根本无法发挥出来。毫无疑问,他之所以会给两宫太后两枚印章,为的就是限制顾命八大臣的权力,为了防止皇室权力外流。

后宫与外廷之争,两宫太后与顾命大臣的决裂

由于内廷对外廷的限制,双方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事实上在咸丰去世不久,这种矛盾便爆发了。而促使这种矛盾爆发的,便是关于两宫太后是否应该垂帘听政的问题。

△恭亲王奕䜣

事实上,在咸丰皇帝去世还不到十天的时候,恭亲王奕䜣便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一方面是为了叩谒咸丰皇帝的梓宫,另一方面便是为自己的后路积极谋划。他虽然是亲王,但却因长期受咸丰帝的猜忌,更是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挤,顾命八大臣当中,四名军机大臣都已经入选,而偏偏将与其交好的文祥排除在外,这令他不得不担心自己以后的日子。恭亲王奕䜣在承德与两宫太后密议多日之后,逐返回北京,开始积极谋划。

△董元醇

紧接着,御史董元醇上书,请求太后权理朝政,另选亲王一、二人辅弼。针对这封奏折,两宫皇太后召见八大臣。这次召见是两宫太后对八大臣的第一次摊牌,借着董元醇的奏折,试探八大臣对于两宫太后干政的态度。

在八大臣看来,皇帝既然给了你们两宫太后限制外廷的权力,那么你们就乖乖呆在后宫,我们有事去奏请就完了。你们竟然还想站到前台来,连我们辅政大臣的权力都要抢,八大臣自然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而两宫太后的态度也很明确,想将我们限制在后宫?门都没有。

△顾命八大臣

于是乎,两宫太后与八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辩驳,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而根据《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连小皇帝都被吓尿了,足见这次交锋的激烈。

慈禧政治手腕极强,八大臣毫无招架之力

双方的第一次交手以相持不下而终,但双方显然都不死心。不过,顾命八大臣想的是回到北京之后再从长计议,而慈禧却已经在考虑要除掉八大臣了,而她所凭借的,便是已经率先返回北京的恭亲王奕䜣。


△慈禧

慈禧和恭亲王奕䜣都明白,在这种关键时刻,兵权才是最为重要的。恭亲王奕䜣返京之后,便立即笼络了握有京、津一代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以及握有直鲁重兵的僧格林沁。而慈禧则将目标对准了八大臣中唯一握有兵权的端华,在召见顾命大臣之时,他以端华兼职太多为由,想要夺其兵权,而端华却表示自己只做行在步军统领,慈禧于是便将步军统领的职位给了奕譞,直接掌握了京师卫戍的军权。

如此一来,端华虽然掌握有行在的军权,但北京地区的军权却已经被慈禧一方悄然掌握,这也是慈禧将政变之地选在北京的重要原因。

△肃顺

在皇帝子贡由避暑山庄起驾之后,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便以皇帝幼小、梁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带着载垣、端华等七大臣从小道赶往北京,只留肃顺率领人马跟随梓宫慢行。

刚刚到达北京的慈禧,随即便召见了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在了解了京中形势之后,逐心中大定。次日一早,奕訢便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和端华,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则被撤职查办,而醇郡王奕譞则在京郊密云逮捕了还在护送梓宫的肃顺,八大臣彻底败北。

△以顾命八大臣败北告终


综上所述,肃顺等人之所以会败北,一方面源于两枚印章的作用的确要比遗诏的作用大,而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对形势估计不足,对慈禧等人不够重视,使其顺利掌握了京城周边的兵权,且成功被对方打了一个时间差。


香茗史馆


肃顺输给慈禧,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时也、命也、运也”。

咸丰这个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个“心机婊”,临死之前为了平衡权力,任命肃顺、载垣、端华等八大臣负责赞襄国务,同时他又赐给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御赏”和“同道堂”各一方金印,授予她们最后决定权。

这表面上看是平衡皇权和相权 的“万全”之策,但也暗藏了极大的隐患。 咸丰帝刚死,肃顺等人便上奏折,说皇帝还小,朝中事务可由他们先行处理,两宫太后只管正常盖章即可。

精明的慈禧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与慈安一起驳回了这个提议,说:凡有上谕,军机处的拟稿必须在首尾分别盖上‘同道堂’和‘御赏’的印信,方可发出。

过了几天,大臣董元醇上折,恭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对董元醇的这道奏章,肃顺等人表示强烈反对,拟旨否决了太后垂帘听政的提议。但这道旨两宫太后坚决不肯用印。肃顺等人辍朝,以此威胁两宫太后。

慈禧感到,她和慈安的力量还是不够,很难斗得过八大臣,于是瞄准了恭亲王奕訢。当时,奕訢及其支持者,对咸丰没有将他放在顾命大臣里面早有不满,自然愿意和她们结成同盟。于是,奕訢上奏请求前往热河叩谒梓宫。

八大臣其实对奕訢也不是没有防备,所以对奕訢叩谒梓宫的请求不予批准。但两宫太后批了奕訢的折子。就这样,奕訢到达了热河,并且想办法获得了单独拜见两宫太后的机会。

这次见面是扳倒肃顺的关键。虽然目前谁也不知道这次见面,两宫太后和奕訢说了什么,但见面后奕訢离开热河返回京师,做好了政变计划的准备工作。至此,慈禧做到了在内联慈安,外结奕訢,已是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一吹,便是肃顺等八大臣的末日了。

可惜的是,肃顺等人自以为遗诏在手,万事大吉,他们对日渐逼近的危险竟然浑然不觉。

11月30日,由小路星夜兼程回到北京的同治与两宫皇太后,颁布谕旨,宣布载垣、端华等人罪状,将二人下狱。当天晚上,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刚走到北京的密云县,便被抓捕。

我们来看看肃顺等人输在了哪里,为什么斗不过慈禧?

辛酉政变这一年,正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年。当时全国人民对清政府已经极为不满,谁该为时局负责?

本来皇帝是第一责任人,但此时恰好咸丰驾崩,需要一个人站出来负责。这个人不幸落到肃顺头上。此时也。

肃顺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但他为政太刚,目中无人,兼之有点狂妄自大。所以满洲亲贵中恨他的人不在少数。他的反对者派是以奕訢为核心,包括了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桂良、大学士贾桢、等人。几乎囊括了留在北京的所有重要大臣。树敌太多,又没有得到枪杆子的支持,这是最要命的。

虽然肃顺也曾试图拉拢僧格林沁这样的实力派,但因为他性格原因,没有成功。从热河到北京,都是荣禄和胜保的军队,而这两个人早就投靠了奕訢。此命也。

慈禧是个出色的阴谋家。她抓住时机,取得了内联慈安,外交大臣,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同时充分发挥"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对肃顺等人的牵制的作用,敏锐的判断时局,果断出击,先发制人,巧施计谋,最终取得胜利。如果换一个别的女人当太后,也许肃顺等人不是这个下场,这就是他的运也。


“时也、命也、运也”,肃顺之败亡,不冤了。

一点浅见,欢迎点评。


刚日读史


肃顺是咸丰朝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名言“咱们旗人多混蛋,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被好事之徒断章取义引申为“旗人都是王八蛋”,被曾国藩、左宗棠等汉族大员们奉为美谈。肃顺是满族宗室中难得的能员干吏,铁腕反腐,在“戊午科场案”中将内阁大学士柏葰处斩;在“户部宝钞案”中查抄了几十家宗室亲贵,旗人将他恨之入骨;肃顺看不上旗人,对汉人却情有独钟,他门下便有号称“肃门六君子”的郭嵩焘,王闿运,尹耕云,高心燮,李寿蓉,盛康,他们都是汉人。

那么为什么肃顺在咸丰帝驾崩前已被委任为辅政大臣的情况下,还是被慈禧给扳倒了呢?

咸丰遗命的困惑

咸丰帝被称为清朝最苦命的皇帝之一,即位之初就面临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和英法联军入侵加速了他的死亡进程,1861年七月十六日,身处热河行宫的咸丰帝病势沉重,召见了肃顺、端华等八人,并颁布遗诏,立皇长子载淳为太子,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和焦祐瀛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辅政八大臣的由来。可令人困惑的是,咸丰帝在病逝前赐给皇后(慈安)“御赏”印章,赐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载淳当时只有6岁,印章由生母懿贵妃(慈禧)保管。咸丰帝遗命,所有奏章由八大臣会商拟定之后,要同时加盖这两方印章方可生效。

这招既用人又防人的手段成为肃顺等人被罢免处死的根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两枚印章就如同现在的领导签字,辅政八大臣相当于领导秘书,负责起草和拟定奏章内容。毫无疑问,没有领导签字画押的文件是无效的,可笔杆子攥在领导手上,他随时可以换个人来起草文件,只要是他签字画押的就是有效文件。咸丰帝在遗命上先给肃顺等人下了个套。

恭亲王被排斥

恭亲王奕訢是咸丰帝的异母弟,也是满人中颇具才能之人。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留下恭亲王在北京办理善后事宜。可咸丰驾崩时并未将恭亲王纳入辅政大臣名单,这很明显是遭到了排斥。奕訢与肃顺在政见上多有不合,此番遭到排挤更加认定是肃顺在暗中捣鬼。所以,当慈禧派心腹太监安德海秘密入京联络恭亲王,告知夺权阴谋之后,奕訢立即应承下来。随即上折子要求到承德奔丧,肃顺等人驳回了奏折,理由是不日即将返京,毋庸舟马劳顿。可慈禧与慈安又下了一封令奕訢前来承德奔丧的密诏,派人送往京城。恭亲王借奔丧的名义赶赴承德与两位嫂子密商会谈,随即回到北京安排布置。

醇郡王奕譞掌握军权

奕譞[xuān]是慈禧的妹夫,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商议,提出郑亲王端华兼职太多,应找人分担差事为由,让奕譞担任京城九门提督一职。肃顺等人过于轻敌,认为只要行宫卫戍大权在端华手中便可万无一失。双方议定大行皇帝灵柩于9月23日启行,29日到京。肃顺是护送灵柩返京的随行总管,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只随行了一天,便以皇帝年幼、两宫太后为年轻妇人,耐不得辛苦为由,抄间道赶赴北京。入京之后,两宫太后立即召见恭亲王,颁布诏谕,将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被焚、咸丰帝出巡等一系列罪名加在八大臣头上,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肃顺在护送灵柩途中被捕,其余七人也束手就擒,下入大狱。肃顺处斩,载垣、端华赐自尽,其余五人革职充军。与此同时,封恭亲王为议政王,军机大臣,两宫垂帘听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

据记载,肃顺行刑之际骂不绝口,并拒绝下跪,刽子手用大铁柄将他的腿骨敲断方才跪下,然后砍下头颅,场面凄惨无比!


历史茶坊


肃顺的死,在于其不识时务与麻痹大意。

咸丰临终前下了一道密诏,指定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由他们辅佐年仅六岁的小皇帝。

因为前有多尔衮与鳌拜这样的前车之鉴,咸丰对八大臣是不信任的。因此,又将“御赏”与“同道堂”两枚印玺送给了慈禧与慈安,并申明,八大臣每拟好一道諭旨,在开始处要加盖御赏印章,结尾处要加盖同道堂印章,諭旨才能生效。


以上就是密诏的大致内容。

也就是说,八大臣拟好的諭旨如果没有加盖两枚印章就如同废纸。而废纸如果加盖了印章就如同諭旨,权利倾向哪一方是很明显的。而肃顺由于傲慢与自大,严重低估了两宫皇太后与恭亲王的能力。


在护送大行皇帝灵柩返京时,慈禧并没有与灵柩同行,而是绕小路提前了四天回京。到京城后就向百官哭诉肃顺等人不顾民族、国家危亡,向咸丰进谗言鼓动其逃亡热河。又哭诉大行皇帝驾崩后,肃顺如何专横霸道,如何欺负孤儿寡母,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弱势的一面,博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同情。

在满朝文武的支持下,第二日在密云将肃顺等人抓捕。史称辛酉政变。


夏鼎神谕


1861年8月22日(旧历7月17日),31岁的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逝。



病逝前,咸丰帝出于对慈禧自负而又有才干的担忧,做了两手预防。一是临终托孤,遗诏御前大臣肃顺,亲王载垣,以及端华,景寿,穆荫等八人组成襄政委员会,史称顾命八大臣,代理还是6岁的继位人载淳。集体决断朝政,目的是预防慈禧专权乱政。

另外,他将传国玉玺还有一个密旨授给了皇后钮祜禄氏,内容是以后如果慈禧擅专乱政,皇后可宣示,召集朝臣诛杀她。

咸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8个顾命大臣已经私下结为一党,阴谋拟推载垣继位。这场8人党同小童帝载淳的抢班,就是与时年26岁的慈禧对决。

当时,热河行宫由肃顺负责安保,统领大清中武器配备最先进的火器营,大约有3000多人,将行宫严密封锁。宫内除了两宫和小黄帝,就是太监以及宫女。而承德到京城,往返有近一个月的行程。



慈禧在这种险恶环境下,沉着冷静,依靠安德海、李莲英这2个亲信太监,采取忍隐徐图的策略。

一是主动向东宫皇后示弱,以真情和关怀感动她,并与她结拜成姐妹,形成战略联盟。

二是由安德海物色到膳房总管刘喜,以出城采购的机会,向京城的恭亲王,咸丰的胞弟奕䜣通风报信。

恭亲王获得慈禧的信后,奔赴热河行宫,与两宫携手并肩。

1861年9月15日,两宫携载淳临朝,8人党朝庭站班。恭亲王佩刀上朝,以肃顺事务繁多为由,奏请其交出火器营印,在慈禧的准奏中,肃顺不得已当庭交印。慈禧收印后当即授权自已早年的男朋友,母亲的义弟荣禄接管。

至此,这场生死对决,已现分晓。

9月20日,慈禧下诏回京,30日抵达京城。恭亲王率领迎接队伍,在两宫入宫前便作出对8人党的惩处决定,随后8人党依次被拿,关押入宗人府。


10月,主犯肃顺,以“悖逆狂谬,以斩立决。” 要犯“载垣,端华均着加恩,赐令自尽。”此二人,因精神过度紧张不能自尽,后被改绞刑。其余5人皆处革职。

这场斗争中,慈禧的胜利,说明在逆境中,要依靠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握好时机,就能打败强敌。


古镇夜话


客观来说,肃顺集团顾命八大臣是最没有理由被两宫太后和恭王打败,以至肃顺还被斩立决;最不济也是肃顺与豁达远瞻的恭王握手言和、同朝共事而共抚时局。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可以看看肃顺们的优势:

手握遗诏,赞襄一切;

或亲王或军机大臣而为顾命大臣;

在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准国家政府班子(留守京城另有一套班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手握皇帝遗诏而强有力的顾命八大臣,竞然将一手好牌打烂了,甚至烂得不能再烂(被斩立决、赐令自尽等),这又是何因呢?

肃顺个性张扬跋扈,自命不凡,刚愎自用,比如对当时的懿贵妃(当时被肃顺叫兰儿)的看法就是,兰儿小儿,看你多能耐!所以肃顺其时是盲目自信、自大狂妄而掉以轻心的心态;

怡亲王载垣和端华等属满清宗室贵戚,原本也就逗鸟遛狗之辈,扣个板指嗅个鼻烟,原本并无啥大本事,只因与咸丰为近支皇亲,拉来凑数,原属庸禄之辈,其才具不堪大用;

焦祐瘾、匡源、杜翰等这几位,也只是军机后进,没什么主见,遇事两眼一抹黑,犹其杜翰之父杜受田原为咸丰师傅,在咸丰继位时起了关健重大作用,故为咸丰所看重,也被肃顺拉来壮门面壮声威;

肃顺等还在关健时刻竞因为表功而请辞了神机营和皇帝护兵及粘杆处的差事,这在当时的话来说无异于自速其死

最要命的是,肃顺在护送梓宫回京途中,私带女眷和侍妾,这不仅有违朝纲,而且是大不敬,已属死罪,成为尔后受慈禧打击的重要把柄。

  再看看慈禧的处境:

  孤儿寡母,势单力薄,加上慈安,亦就是两个妇道人家而已,无依无助,用肃顺的话说,就是女流之辈,掀不起什么大浪!

  虽贵为新皇帝载淳(同治)的母后,却同样遭肃顺等蔑视,肃顺甚至还口出"朝庭之事原本就毋须太后过问、太后过问原本就多余"的狂言!

  唯一对慈禧有利的,就是咸丰驾崩前赐予慈安的"御赏"和赐予慈禧的"同道堂"两枚由咸丰亲刻的印章,并由慈禧灵机巧妙地争取到作为颁发谕旨的御印,不过,这也只被肃顺看作是走走过场而已。

肃顺历来被看作是干臣,有主见,有魄力,有担当,也有忠心,这些都曾被咸丰重视;但肃顺又过于张扬跋扈,事事必亲自过问,亲力亲为,咸丰也曾疑他揽权,有异心,肃顺的解释是,皇上龙体欠安,自己所做一切均是为主分忧。这种解释对咸丰来说并无不妥,然而由旁人和明眼人来看就另当别论。

  最令肃顺暗中后悔、叫苦不迭的是,当初懿贵妃和咸丰闹口角,肃顺背而力劝咸丰杀之,说是懿贵妃子幼母壮,又母以子贵,干扰朝纲,有违祖制。咸丰没同意,人家毕竟是咸丰的妻子,孩子他娘嘛!

回过头再看慈禧的心机:

慈禧表面示弱,内心却呈强,且深藏不露;

  在恭王来山庄叩祭梓宫时暗中与恭王交好,并初步达成了联手的默契;当谋略初定欲除肃顺时,及时派心腹太监安得海暗中潜入京城联络恭王,达到谋定而后动的效果!

  另外恭王在京令首席军机大臣文祥等成功笼络领兵将领胜保,作为板倒肃顺必不可少的军事后盾。

  以京中神机营首领醇亲王(咸丰和恭王的七弟)作前锋,前往梓宫回京途中于深夜突袭擒拿单独夜宿的肃顺…

  从以上种种来看,肃顺不败是没有道理的,辛酉政变的成功,看似偶然,却毫不怀疑是历史的必然!


看不见的丧魂落魄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肃顺原本是有机会的,但是却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优势。

第一,我们分析下咸丰遗诏。咸丰遗诏主要交代了三件事:

1.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

解读:这个很关键,慈禧是载淳生母,古代讲究“母以子贵”,可以说咸丰这个遗诏,让慈禧对朝政有了最直接的控制权。

2.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解读:咸丰为了不重蹈康熙年间覆辙,故意多安排了几位辅政大臣,意在削弱每个人的权力。重要的是,这八个人里面除了肃顺有较强的政治军事实力,其他人更像是为了加人数而存在的。所以以肃顺为首的八顾命大臣,看着人多,但无论个人实力还是综合实力却没有那么强,远非康熙年间的顾命大臣可比。

3.授予皇后(慈安)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慈禧掌管)。

解读:皇帝的一切诏书,都必须加盖两章才有效用。也就是说,咸丰虽然给了八个顾命大臣拟诏的权力,但是批准权却给了两宫太后。咸丰这招相当于变相安排了领导和下属,在给了两宫太后决定权的同时,还极大的限制了八位顾命大臣。

由咸丰遗诏可见,两宫太后是最大的掌权者,而顾命大臣的权力却处处受限。咸丰原本的用意可能是想让顾命大臣和两宫皇后互相制衡,但咸丰还是低估了慈禧的政治能力,致使这遗诏的天平大大地倾向了两宫太后这边。

第二,从政治关系来说。我们从肃顺开始分析:

肃顺这个人属于有能力又有脾气的那种,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我们通过以下几件事来了解下肃顺这个人人缘怎样。

1.在咸丰继位重整朝纲期间,先后下令将前朝重臣穆彰阿革职,将前朝重臣耆英赐死,而肃顺在这两个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皇帝都不会下重手整治前朝重臣,因为前朝重臣往往功勋卓著且关系遍布朝堂(参考鳌拜),若从重处理必然会导致满朝上下人心惶惶。肃顺这次推波助澜无意中就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两位老臣的门生故吏。而且其骄横态度也为其招来了很多嫉妒、不满。

2.在顺天科场舞弊案中,为官清廉的柏葰受到家人要求,让一个不学无术的戏子中榜。本来这件事革职即可,肃顺却极力劝谏咸丰杀掉身为一品大员的柏葰。这件事让咸丰都觉得做的太绝了,更何况柏葰的那些同僚好友。

3.在户部舞弊案中,肃顺抄没了仓场侍郎崇伦、科布多参赞大臣熙麟等人的家产,还让两任户部尚书翁心存、周祖培(肃顺的宿敌)受到降革处分,抄没了上百家商人及相关官吏的家产,令数百人受到严惩。因为肃顺屡兴大狱,用刑过严,弄得大家对他又恨又怕,人人切齿。

4.肃顺主政对待旗人官员极为粗暴,像是对待奴隶一般,肃顺曾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喊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那支笔厉害的很!”这句话导致满清贵族对其恨之入骨。

相反,慈禧在还未掌权时就懂得拉拢人心,咸丰驾崩后,慈禧便将肃顺得罪过的、有实权、有能力的大臣逐一拉拢为自己所用。

在这次行动中,慈禧拉拢的最重要的人手就是奕訢。奕訢是咸丰的亲弟弟,而且相比于咸丰,奕訢为人机智、练达、很有才干,一度被视为皇位的有力争抢者。也正是因此,后来处处受到咸丰的猜忌和疏远。要说被咸丰猜忌也不算什么,但是以肃顺为首的八位辅政大臣向来和奕訢政见不合,仗着咸丰的宠爱处处为难奕訢,两方可谓势同水火。因而,咸丰一驾崩,奕訢就立刻倒向了慈禧一派。

当时的政治势力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肃顺为中心的八大臣等人,这些人都跟随咸丰来到了热河;另一派是以奕訢为核心的北京派,主要人物包括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桂良、大学士贾桢、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刑部尚书赵光等人。由于肃顺树敌过多,北京的大臣几乎都倒向了奕訢一派。因此,拉拢了奕訢,就相当于拉拢了北京派。

实际上,肃顺也不是不懂。肃顺也曾试图拉拢一些实力派将领,比如僧格林沁,但是由于肃顺多年来积累的口碑太差,无人愿意支持他,甚至连肃顺提拔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也处在观望角度不愿介入。

第三,从人物性格来说。肃顺骄横专权,目中无人。慈禧老谋深算,善于伪装。

肃顺此人刚愎,从之前肃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可以看出来。因此当咸丰给了两宫太后印章后,肃顺丝毫没有察觉到危机感,反而认为“两个女子能掀起什么风浪”。于是就有了“辛酉政变”:

1日,恭亲王奕䜣到避暑山庄叩谒咸丰梓宫(密谋计划)。2日,奕譞掌握了实际的军事权力(获得兵权)。6日,御史董元醇上请太后权理朝政(提前铺垫)。 7日,胜保到避暑山庄。胜保在下达谕旨不许各地统兵大臣赴承德祭奠后,奏请到承德哭奠,并率兵经河间、雄县一带兼程北上(控制周边环境)。11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折所请,两宫皇太后召见八大臣,两方争吵,肃顺等人声音过大,将小皇帝吓尿了裤子(两方开始明面刚)。23日,皇帝梓宫由避暑山庄启驾。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就以皇帝年龄小、两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决定和载垣、端华等7大臣由小路提前回北京,让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走大路(分离肃顺势力,脱离肃顺控制)。30日,发动政变。

在这一过程中,肃顺的大意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明知太后要对付自己,还放仇敌过来和太后密谋;2.当着皇帝的面和太后正面刚,还把小皇帝吓坏了,于情于理不通,还自断了退路;3.明知没有处理好北京的关系,还明目张胆过去;4.在和太后正面刚过后,还放弃了对太后的控制,让太后离开自己视线;5.允许其他七个顾命大臣和自己分开。

在这一过程中,肃顺原本占据了天时——刚被封为顾命大臣,威慑一方;地利——处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人和——还没和太后明面刚,有回旋余地。此时换做其他大臣,无非是两种做法:1.主动投降——向两宫太后示弱,表示自己以后愿意听太后调遣;2.挟天子令诸侯——趁热河还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抓紧时间控制了两宫太后和皇太子,慢慢将敌对势力清除掉。可是肃顺偏偏刚愎,大意,把优势送到了慈禧手里:天时——肃顺等人没有第一时间控制太后和皇太子,给了太后反攻时间;地利——肃顺等人放任太后等人回到北京,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人和——慈禧抓住时机拉拢了北京派的实力将领,为后续除掉肃顺等人打下基础。

这一切看似偶然,实际上从咸丰驾崩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结果:因为咸丰不信任肃顺等人,所以给了两宫太后更多权力;因为肃顺等人人缘经营不善,给了两宫太后直接的人脉关系;又因为肃顺等人的刚愎、大意,直接让两宫太后找到了反击机会。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肃顺曾经有机会掌控大权,但是却葬送了自己的优势,也葬送了自己的人生。


一二史话


遗诏上的顾命大臣有八位,肃顺是最有权势的一位而已。咸丰帝临死的时候,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这就注定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悲惨结局。

第一、历史的纠结。咸丰帝是清朝的第9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皇帝即位后,很是有一番作为的,“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可惜,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整个帝国的统治根基。西方列强又趁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直接火烧了圆明园(咸丰皇帝就是在圆明园里出生的),对于一个企图“中兴祖业”的有作为的皇帝,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咸丰帝带着老婆孩子,从圆明园一路逃到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当然是以“北狩”的名义,而40年后同样情形“西巡”的慈禧太后也在这次“北狩”之列,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慈禧还是懿贵妃。

“北狩”到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忧愤交加,一病不起。临终之际,纠结万分。皇后钮钴禄氏是个好人,但是没有子嗣。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是太子的生母,但是野心勃勃。肃顺等八大臣虽然忠勇可嘉,但是真要把帝国的权利交给他们,那自己的妻儿又会落个什么下场呢?毕竟小皇帝这个时候才6岁。外面又有僧格林沁手握兵权,恭亲王奕䜣与列强求和。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咸丰帝陷入了历史的纠结,那就是:如何安排身后事。尤其是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西方列强打得老大帝国毫无还手之力),结果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一厢情愿的老皇帝既想用八大臣来辅佐他的孤儿寡母,又怕孤儿寡母遭遇不测,把帝国的权力直接给了两个女人(即没有两宫太后的御印盖戳,帝国的一切文件都是无效的)。

一山不容二虎,这就注定了后面历史悲剧的发生。本来,肃顺等人是有机会也有可能,成为改变历史的英雄的,最后在叶赫那拉氏的雷霆手段下,成了历史的悲剧。

第二,历史的悲剧。为什么说肃顺等八大臣的殒命是历史的悲剧?你要相信一个皇帝(咸丰)的判断,而且是一个将死皇帝的判断,当时的情况下,当时的人选中,能够选出肃顺他们八人,可以说是不知道经过多少日夜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八人,也必定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入选理由。倘若,没有后来的“辛酉政变”,也许清政府实现“中兴”或者再晚百十年灭亡也未可知。

为什么这样说?顾命八大臣,我们来看一下肃顺就可以管中窥豹。肃顺(1816—1861)清末满洲镶蓝旗人,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

肃顺步入仕途是从当侍卫开始的,慢慢的保护皇室安全,皇帝出行打打前站,然后从靠近权力到一步步抓住帝国的权力,肃顺算是皇室宗亲里,少有的干才。所以,肃顺被杀的消息传来,曾国藩惨然曰:“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

肃顺何德何能,居然让曾国藩这个后人眼中的“半圣”,评价为大清帝国的“长城”?肃顺一死,就注定了清王朝必然灭国的命运?其他不评价,三件事我们来认识一下肃顺。

一是戊午科场案。清朝咸丰八年,考生罗鸿祀贿赂主考官的家人中举,最后被揭发,主考官柏葰按律处斩。因为这一年是戊午年,所以这场科举舞弊案就叫戊午科场案。

主考官柏葰是蒙古正蓝旗人,根正苗红,早在道光皇帝一朝,就因抵抗太平天国,搞经济搞得好而身居高位。科场案事发时,柏葰是一品大员,官拜文渊阁大学士,为官清廉,官声很好。结果因为家里人受贿,直接被肃顺等人给杀了。

一方面,有人说肃顺是排除异己。另一方面,也说明肃顺等人肃贪反腐的决心。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已经到了不整不足以平民愤,不整马上就要亡国的的地步。而肃顺正是那个把屠刀伸向“贪腐”的“刽子手”。科场案后,朝廷吏治为之一振。

二是重用汉臣。面对大清王朝的颓势,肃顺看清了只有汉人才能挽救这一败局,这种“万人皆睡他独醒”的政治敏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肃顺向朝廷推荐的汉臣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可以说,没有这些人,清不亡于太平天国,亦亡于西方列强。结果肃顺被杀,清已无人!

三是对外强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肃顺与俄国人谈判。签订《瑷珲条约》时,肃顺寸土不让,态度强硬。面对俄人的恫吓,肃顺以暴制暴,把条约摔在桌子上,大骂:“此无非一纸空文!”俄方见谈不拢,逼清政府换谈判代表,结果没换成。

没换成,也就签不成。俄国代表没法,只得单方面宣布退出。然后去游说英法联军,说:“有权势的肃顺是与欧洲为敌的头号坏蛋,他已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必须将全部欧洲蛮夷赶出中国”。

后来,《瑷珲条约》跟谁签的不知道。反正,签订之后,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第三,历史的玩笑。民间一直有个传说,说当初爱新觉罗灭叶赫那拉,叶赫那拉的酋长说,叶赫那拉氏哪怕只剩下一个女娃,也要灭掉你爱新觉罗。后来,叶赫那拉的慈禧,果然灭了爱新觉罗的大清王朝。

民间的传说很可笑,但真正的历史一点也不好笑,还很可悲。谁能想到,泱泱华夏,我们中国风光无限了几千年,引领时代潮流几千年,站在世界之巅几千年,到最后却被一个女人统治了近半个世纪,落得个百年屈辱,不堪回首。

而这个女人又是如何一下子抓住帝国的权力呢?那就是“辛酉政变”,懿贵妃发动政变,在六天内扳倒权倾朝野的肃顺一伙,是震惊中外。

这次政变,因小皇帝的年号为“ 祺祥”,故史称“ 祺祥政变”。又因为这年是农历辛酉年,故又称“ 辛酉政变”。还因政变发生在北京,所以也叫“北京政变”。

当时的顾命八大臣为则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年纪,高层的政治生涯刚刚开始,政治前途前途一片大好,如果历史没有开个玩笑,也许……

1、载垣,怡亲王,46岁,赐白绢自尽。

2、端华,郑亲王,54岁,赐死。

3、景寿,生年不祥,不过17年前的道光二十四年(1844)就被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应该也是四五十岁的年纪。道光皇帝的驸马爷,削职!

4、肃顺,户部尚书,45岁,菜市口斩立决!

5、穆荫,兵部尚书,以“在 军机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流放。

6、 匡源,56岁,咸丰帝的老师,革职!

7、杜翰,55岁,流放新疆。帝师杜受田的长子,流放新疆。

8、焦佑瀛,太仆寺少卿,清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革职。

发动政变的时候,慈安25岁,慈禧27岁,恭亲王奕䜣30岁。


看客读史


有很多原因,第一,轻敌。肃顺看不起慈禧,认为妇人幼子不足为谋。在给新皇帝确立年号时,没有经过两宫同意就拟定了而两宫各有一枚印章,这原本是用来保证两宫的性命以及牵制肃顺等辅政大臣的,可肃顺毫不在意,这必然引起阖朝上下对他们的不满。可实际上慈禧的力量并不小,她们不但拥有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作为皇帝的生母,在皇帝年幼时理论上拥有代皇上行权甚至废除皇帝的能力,可参考历史上的吕后,窦太后,武则天,宋朝的刘太后,曹太后,明朝的李太后),也拥有一定的反制能力(咸丰给两宫两枚印章,没有这两枚印章,圣旨是无效的)。第二,没有掌握兵权。肃顺信任汉臣,轻视满臣,导致他在军队的支持者主要是远在湖南,江西等地的曾国藩,李鸿章,而近在咫尺的京畿兵权却掌握在满臣手里,并早已对肃顺的政策不满。第三,太骄傲,不屑于采用阴谋,采用武力解决问题,结果被对手的无底线打败。第四,没有盟友。慈禧为了掌权,不断拉拢盟友,比如恭亲王,譬如荣禄,在掌权后拉拢曾国藩等。而肃顺性格桀骜,到处得罪人,以至于被抓后朝中无人声援。可以说肃顺的失败是注定的,不在这一次也在下一次。


风行天下走四方


肃顺等八大臣斗不过慈禧太后,主要是他们的野心不足够大。

肃顺他们既然想做咸丰的托孤忠臣,就不要想甩开两宫太后自行行政。如果想把他们的意志完全在朝廷体现,就应有背弃咸丰,自主朝纲,其实就是政变的准备。而有些才有很傲气的肃顺以及其他顾命大臣却选中了,既想忠于咸丰,又想抛开两宫太后自主朝纲。这对于他们确实是做死的节奏,他们忽略了对皇室整体力量的估计和对皇室历史上对托孤大臣的态度研究。咸丰虽去,鬼子六仍在,而且其才略只在咸丰之上,不在咸丰之下。而八个顾命大臣竟无一人想到去接交他,真是自作孽不可活。皇太极去世突然,未做托孤安排,皇叔多尔衮强势辅弼,功成名就,而尸骨未寒即遭清算。顺治托孤鰲拜等四大臣,结果个个死不安然。而肃顺等八人承咸丰之遗命时,可能只顾自重,竞忘了前车之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