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

邸苗苗


1662年5月初1,曾经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手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因病暴亡,享年39岁。

郑成功死后,其五弟郑袭继为监国延平王,代理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并没有传位给驻守厦门的“世子”郑经,并且曾经不止下了一道命令,要处死郑经。


这与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把自己的大本营“思明州”(厦门)交到了19岁的长子郑经手里,当时对郑经之信任,用情之殷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究其原因,在于郑经做了一件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的后果,不单单导致了郑成功的死亡,还促成了明郑集团的大内讧,为明郑集团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生母董氏。郑经在郑成功攻台期间,和自己的四弟郑睿35岁的乳母陈昭娘私通,偷偷生了个孩子叫郑克臧。


当郑成功得知自己有了一个孙子的时候,还非常的开心。但当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书信到达郑成功处之后,郑成功彻底出离了愤怒。唐显悦是郑经的原配唐氏的爷爷,唐显悦告诉了郑成功一个真相。”你的孙子是乱伦生出来的。”

而向来治军严谨,以身作则的郑成功得知郑经如此荒诞不堪。于是下命,“吾妻管教无力,杀之;子郑经通奸,杖毙;昭娘通奸,沉海;孙同昭娘沉海。”

这个命令虽然下了,但是却没人敢去执行。原因很简单,董氏毕竟是王妃;郑经毕竟是世子;郑克臧毕竟是世孙。所谓骨血一脉,虎毒不食子。郑成功肯定是激于一时的气愤,气若消了,怀念自己的老婆儿子,手下人就要吃瓜烙了。

在台南的郑成功,本来天气就热,得了日射病,情绪烦躁。手下的人不但不执行自己的命令,还一遍一遍的问自己,确定要杀前面的两人吗?


这就更加激怒了郑成功。于是郑成功派自己的弟弟郑泰去厦门执行命令。郑泰也懵逼了。私下和人议论“夫人和少主怎能杀害?”于是向郑成功提议就杀掉陈氏和她的儿子就算了。郑成功不同意,立马又派另外一批人去厦门。这下子该厦门的守将们不乐意了,于是便发生了厦门诸将联合抗命的行为。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郑成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去”执行军令”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的问题。因为郑经作为郑成功的长子,一直被视作”世子”来培养。身边本来就聚集了一批强大的力量。而如今郑成功,要杀郑经。实际上就是一个”废国本”的行为。

一旦涉及”废国本”,所牵涉到的利益,就已经不是郑经一个人的了,而是一群人。在郑成功也已生病的情况下,又未有新的“世子”指定。这将会对明郑集团带来非常巨大的风险。所以驻守在厦门的守将们,仅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不会让郑成功杀了郑经的。


郑经不能杀,这导致了其他人也不能杀。同样的道理,郑经即位之后,谁杀了我的母亲、女人、儿子,谁就要倒霉。

但是对于郑成功而言,诸将的不执行命令,偏偏又发生在自己的父亲郑芝龙在北京被杀,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之时,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之后,郑成功误以为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权威。因而数痛攻心,暴怒而亡。

郑成功的死,导致了明郑集团的第1次内讧。

在台南的黄昭、萧拱臣拥立郑袭继位监国延平王;而在厦门的周全斌等人拥立郑经为“招讨大将军世子”。于是便发生了第一次“郑氏内斗”。结果黄昭战死,郑袭被囚禁,郑经合法继位。但这次内斗的结果是,金、厦两地被清军攻陷,“明郑集团”势力萎缩至台湾。


郑经在位期间,得到陈永华的辅佐,竟然也顺风顺水过了近20年。在此期间,郑经一心培养他与陈昭娘的爱情结晶郑克臧,并册立其为“世子”。关键还将重要股肱陈永华的女儿陈氏许配给他。

陈永华大名鼎鼎,想必大家都知道《鹿鼎记》里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没错,陈近南的原型就是陈永华。总之这人真的非常有水平,“明郑集团”在台湾抗衡清廷20余年,皆是他的功劳。

但是因为”郑克臧”做了世子,这就又导致了明郑集团第2次内讧,并彻底导致了“明郑集团”的失败。

郑克臧的岳父是陈永华,但是郑克塽的岳父是冯锡范。相对于陈永华,他是一个阴谋论者。

因此1680年,在刘国轩的帮助下,冯锡范设计拿下拿掉了陈永华的兵权,最终导致了陈永华郁郁而终。而到了1681年,郑经临终,嗣位给郑克臧。但此时郑克臧已经无人可以依靠。


而冯锡范以“郑克臧非郑氏骨肉,而是李氏之子”的名义 ,联合了郑经的其他的儿子,发动了“东宁之变”,勒死了郑克臧,拥立郑克塽为延平郡王。但在还愿的时候,清洗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将士,封赏提拔了一大批能力差强的郑氏宗亲。“明郑集团”的实力持续走弱。1683年,冯锡范采纳了刘国轩的建议,选择投降了清朝。最终郑克塽被送往京师,隶属汉军正红旗,受封海澄公。明郑的后裔从此变成了旗人。


炒米视角


郑成功的儿子乱伦他的弟弟的乳娘,他的妻子董王妃还包庇儿子,郑成功一怒之下要杀掉他的妻子、长子、孙子。

图:郑成功纪念馆

我们先来看一看,郑经是怎么勾搭到弟弟的乳母的呢?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鹿鼎记》当中,我们应该也可以看到到郑成功的大儿子郑经的剧情。历史上,郑成功执掌台湾,澎湖列岛之时,郑经就是纯粹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养成了一身的戾气。

19岁时,郑成功和南明的前兵部尚书唐显悦举办了一场政治婚姻,将唐显悦的孙女嫁给自己的儿子郑经。而郑经非常的不喜欢自己这个妻子,对政治婚姻,心里有多少有些不爽。

而后来他在一次机遇下遇到了自己的四弟的乳娘陈昭娘,两人一见暗生情愫,于是便私自发生了关系,而且还生下了郑成功的孙子,也就是郑克臧。而郑经却对郑成功说,是自己的侍妾为他生下的孙子。

郑成功听后非常高兴,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有人就向郑成功告发了郑经是与陈昭娘生下的郑克臧。郑成功听后大怒,乱伦之事太过伤风败俗。于是下令要将陈昭娘和孙子郑克臧杀了。

然而郑经也不会坐以待毙,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心爱的小情人,就将他们藏了起来。不久之后唐显悦写信给郑成功说,他孙女在他家中受尽了气,骂郑成功连家都治不好,还怎么治军。

于是郑成功就让自己的哥哥郑泰去调查此事,就查到了陈昭娘和她的儿子并没有死。郑成功知道是自己的儿子搞的鬼,骗了他。大怒之下,决定要将自己的儿子,连同自己的妻子董王妃都杀掉。

儿子乱伦而且欺骗父亲,被杀是事出有因,为什么郑成功连自己的妻子都不放过呢?

众所周知,天下所有的母亲都疼爱自己的儿子。当初,郑经在母亲面前苦苦求情,求母亲包庇帮自己一同藏起了自己的儿子和陈昭娘。董王妃心疼儿子,于是就联合郑成功身边的人一起欺瞒郑成功。

郑成功这样一个当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人,非常注重家族名节。在知道自己的妻子也一同来欺骗自己的事情之后,愤怒之下,就以连带包庇的责任处罚妻子。

但由于郑成功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就猝死了,所以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妻子和孙子杀掉。

那么郑成功一代英雄、身经百战,又是因何猝死的呢?

其实历史上对于郑成功的死因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在《明史》中有一段关于郑成功生命最后几年的记述了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和妻子的事情。所以很有可能也是由于这件事情导致郑成功猝死。

而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后,南明政府尚且占据着云南、广西一带,刚刚建立起一定的政权。而就在台湾收复不久之后。南明的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却在云南被杀,朱氏皇族全部被杀害。

当时郑成功已经只是最后一个汉人领导了,郑成功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伤心欲绝,自己苦苦支持的南明政府就此覆灭,不由着心灰意冷,也是使他猝死的原因之一吧。

还有一点就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投降清朝之后,被清朝政府作为招降郑成功的一个筹码。但郑成功却誓死不降,于是康熙帝就将郑芝龙杀害,还将郑成功家的祖坟刨了个底朝天。也就是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本就卧病在床的郑成功再也支撑不住了。


小小嬴政


1662年,刚收复台湾岛没多久的郑成功猝死,年仅39岁。郑成功的死,除了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长子郑经干出了违背伦理道德之事,把郑成功气得半死。

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自幼随父亲一同征战,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在他19岁时,郑成功为郑经定了操办了一门婚事,迎娶了唐显悦之女。可郑经不大喜欢唐氏,却钟情于四弟郑睿的奶妈陈氏。

趁着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驻军厦门的郑经将陈氏纳为妾室,没过多久就生了长子郑克臧。

在台湾的郑成功听说自己有了长孙,非常高兴。但没过多久,郑成功就得知了郑经乱伦之事。在当时,乱伦这等伤风败俗之事,是让别人戳脊梁骨的。郑成功羞愧难当,为遮蔽家丑,便命令厦门的郑泰等将领处死郑经、郑经的生母董妃、陈氏以及长孙郑克臧。

这种命令没人敢去执行,稍有不慎就会引火上身,拖了半天只有陈氏被处死。这意味着郑氏集团出现了内部分裂之兆,再加上不久前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清廷处死,郑成功深陷内外交困的境地,最终气愤难忍,抓破脸面而亡,年仅39岁。

郑成功死后,郑氏集团很快陷入了内乱。

郑成功死后不久,郑氏集团就陷入了内乱,主要原因就是郑经乱伦,难以服众。

先是一部分老臣认为郑经伤风败俗,道德败坏,便拥立郑成功的弟弟郑袭为延平王。郑经经过一场大战,击败了郑袭,确保了延平王的位置。但郑经其余的叔叔们因害怕郑经报复,纷纷投降清朝。

此后郑经统治台湾20年,将其治理的井井有条。1681年郑经去世,终年40岁。

郑经死后,长子郑克臧继位。而次子郑克塽的岳父冯锡范为了自己的权力,便攻击郑克臧是乱伦出身,最终杀掉了郑克臧拥立郑克塽继承延平王位。

2年之后的1683年,郑克塽投降清朝,郑氏集团覆灭。可见郑氏集团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郑经乱伦,难以服众,导致内部失和。

要是郑成功泉下有知,想必当初一定会亲手杀掉郑经,以绝后患。


石头说历史


什么才是成功?

郑成功是个奇人!


按照历史课本的知识,我们知道郑成功是抗清将领,还从荷兰人手里收复了台湾,是民族英雄。

但英雄不只是这几个标签,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料。

比如,他其实应该叫“朱成功”,“朱”是南明小朝廷赐给他的姓,因此,别人又叫他“国姓爷”。“成功”这个名字其实也皇帝赐的,他原名叫“郑森”。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民族英雄出生在日本九州,他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中国福建人,做海上贸易,但主营业务是走私(有点类似赖某星)。

郑成功受朱明王朝恩泽很重,因此,一直坚定支持南明小朝廷,顺手还收复了台湾。

当时,他手上有一支东南亚最强的海上队伍。

可惜,天妒英才,收复台湾4个月后,他就病故了,年仅39岁。

在他死之前,郑氏降将黄梧向清廷献出“平贼五策”,包括断他的经济来源、杀他的父母,挖他的祖坟等。

郑成功又气又急,加上水土不服,很快一病不起。

此外,还有一种阴谋论,说他是被投毒。

此时,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已经被杀,郑成功成为唯一的汉人领袖。

永历死后不到一个月,郑就暴病身亡。

郑成功死之前,曾下令处死自己的王妃、长子、长孙。

为啥?

因为一出家庭丑事。

他的长子叫郑经,但是有点不太正经。

他跟自己弟弟的乳娘好上了,还生了孩子。

当时,郑成功在台湾,郑经在澎湖。

老郑听到小郑这件事后,非常愤怒,让自己的大哥前去将郑经的母亲、孩子、情人全部干掉(如此冷酷实在匪夷所思)。

但是,他的大哥是个老好人,不愿意下手这么重。

所以,郑成功有没有可能是郑经下毒杀死的,也很难说的清楚了。

如果是儿子毒杀老爹,那真真就是人伦悲剧!

补上一句,郑成功死后,郑经又斗垮了自己的亲叔叔成功上位,但他只比他爹多活了1岁,终年40岁。

郑经死后,他的长子郑克臧(就是郑成功要杀死的那一位)被权臣冯锡范杀掉,只活了18岁。

家庭如此,人生能算成功吗?

起码,不算圆满吧。

郑经死后两年,他的次子郑克塽就归降了清朝。

郑家在台湾前后统治了23年。


饮水君


这事最好和郑成功之死联系在一起聊。

在朴素的认知中,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曾经控制了中国东南半壁江山,他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被奉为“开台圣王”。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亦商亦盗,旅居日本平户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婚,生下郑成功。郑成功7岁时从日本返回中国,开始接受儒家教育。

清军进军福建时,郑芝龙降清,隆武政权随之灭亡。

郑成功得知父亲要降清,曾苦苦劝阻。眼见父亲执迷不悟,郑成功悲愤之下奔去南澳岛,招兵买马,坚决抗清。清廷曾多次派人劝降,但都被郑成功拒绝了。

康熙登基后,颁布迁界令,迫使沿海居民迁往内地,这是针对郑成功的一个狠招,相当于给郑家军来了个“坚壁清野”。

军粮供给本就十分困难的郑成功,为了拓展生存斗争空间,于是开始战略攻台。

这是郑功成一生的壮举。

可收复台湾,完成这一壮举后,仅仅过了几个月,39岁的郑成功便暴毙而亡了,为何会如此,一直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收复台湾后的郑成功接连遭受到的沉痛打击,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

几乎就在收复台湾的同时,郑成功便接到凶信,说他父亲被家奴伊大器告发,伊大器称郑芝龙和郑成功之间不时有书信往来,有图谋不轨之举。

清廷震怒,将郑芝龙全家处死。

郑成功听闻此消息后,捶胸顿足,望北恸哭:你要听我的劝告,怎会招来如此杀身之祸。

父亲惨死的悲痛尚未平息,另一个如雷轰顶的坏消息又传来。

叛将黄梧掘了郑成功的祖坟。

哀伤恸哭下,郑成功咬牙切齿地发誓说:活人结怨,与死人何干。要是有一天我领兵打回去,不将你碎尸,我枉作人间大丈夫!

14年后,郑经替父实现了誓言,攻陷漳州后,黄梧遭到掘坟鞭尸,当然这是后话。

家仇愤懑填胸,泣血的国恨又紧接而来。

南明兵部司务林英削发为僧,从云南逃到台湾见郑成功,林英向郑成功苦诉说,皇上(永历帝)听信奸相马吉祥、逆戚李国泰之话,避居缅甸。现在吴三桂攻缅,缅王已将皇上献给吴三桂,听说已经被吴三桂杀害了。

郑成功听罢,又是痛哭不已。

大波不断下,哪知恶浪又起。

昔日东林党人、郑成功的亲家唐显悦从对岸发来告发信,说郑经此前所生之子,乃是他和其四弟乳母陈昭娘通奸所生。言语间,大有为女儿鸣不平,兴师问罪的架势。

可以想象,国仇家恨填胸压顶,自家又出了此等败坏纲常伦理的丑事,生性暴烈,用法向来严峻的郑成功会愤怒到何种程度?

因为觉得颜面让逆子彻底毁完了,郑成功于是传令厦门守将,处死郑经、陈昭娘以及两人通奸所生的孙子。

但这命令下的太狠太绝,厦门守将不敢执行,毕竟杀的是长子长孙,万一事后延平王郑成功反悔了,执行命令岂不是自掘坟墓。

郑经也不甘愿受死,他将与之通奸的陈昭娘藏匿了起来,与郑成功搞起了事实上的软对抗。

后来的郑经虽算有作为,但犯下此事时政治上着实不成熟。要知道此时的郑家军内部并不团结,而是矛盾重重。感情用事,干下如此荒唐事,不仅有损郑家的威名,更将给自己带来凶险无比的大麻烦,完全不是躲过郑成功的处罚,就能风平浪静那么简单。

见厦门的复命迟迟不来,盛怒之下的郑成功又追加一命,郑经生母教子无方,一并处死谢罪。

很明显,此时的郑成功已经恼羞成怒,失去了理智,一道无人敢执行的狠命不算,还要再加一道,厦门守将哪个敢执行。

让郑成功狠命落空的还有一点,此时的他已因这接二连三的打击,重病难为了。

如此局面下,很多人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有的为自保,有的为野心。

据《台湾通志》的描述,郑成功天天登高眺望澎湖方向有船来否,因而染上了风寒,到了第八天,突然发狂地叫喊道:“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

喊完,郑成功两手抓面而逝。

细细品读这样的情节不难发现,有人刻意抓住郑经丑事,将郑成功描绘成了身败名裂的暴亡者。

实在有抹黑,掩盖之嫌。

抹黑什么无需多言,郑经通奸乳母乃为纲常不容。其实客观看待的话,此事并没有那么严重,四弟乳母和郑经并无血缘关系,严格意义上算不上乱伦,这种与乳母交好的事在宫廷中屡见不鲜,用不张扬的方式处理的话,并非迈不过去的坎。

由此看,郑成功的狠命极有可能也是伪造出来的,狠命越狠,郑成功颜面扫地的效果越足。

这符合清廷的想法,也符合郑家军内部野心家的需要。

再说掩盖。

就在郑成功遭受这一连串打击的时候,阴谋其实一直伴随着他。

什么阴谋?

有人要谋杀他。

郑成功之死,之所以没有定论,像谜团,重点就在这里,有人认为郑成功之死根本不是死于羞愤重病,而是死于毒杀。

《台湾外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述,清廷曾派人携带孔雀胆潜入郑军,用重金买通专为郑成功做饭的厨师,欲伺机毒杀郑成功。

另外,郑成功兄弟辈的郑泰、郑鸣骏、郑袭等人也有反叛夺权谋杀之心,这从郑成功死后,他们伪造郑成功遗命,借郑经丑事阴谋反叛也能看出来。

所幸,郑经最终挫败了阴谋反叛,诛杀了郑泰。

但即便如此,郑经的丑事后来还是酿出了内部残杀的苦果。

郑经死后,继位的正是他和乳母通奸所生的庶长子郑克臧。但郑克臧继位仅仅三天,就被祖母董酉姑和冯锡范联手废黜杀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方面都不及的郑克塽。

祖母为何不容郑克臧,很简单,厌恶他的来历。

冯锡范是谁?郑克塽的岳父,而他的外祖父正是早先告发郑经的唐显悦。

所以说,很多时候,丑闻都是被刻意放大的,都是为阴谋服务的。


黑句本


1662年5月初八,一代英雄郑成功(1624-1662)猝然离世,从发病到去世仅仅五天。临终之时,大喊:

“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并且抓破自己的面皮而死,年仅39岁。康熙皇帝曾经写挽联给郑成功,对联这样说: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对郑成功的评价非常高。那么,郑成功在去世之前为什么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呐?(郑成功剧照)

郑成功处死妻子、长子和孙子的原因

郑成功的长子是郑经(1643-1681),他的母亲是郑成功的正妻董氏,妻子是明朝原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氏,但是郑经和自己的妻子唐氏并不和睦。(郑经剧照)

1661年,郑成功率军征讨台湾荷兰东印度殖民者,郑经留守思明州(福建厦门)。郑经在厦门和郑成功四子郑睿的奶妈陈昭娘私通,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郑克臧。郑经向郑成功汇报自己添了一个儿子,也是郑成功的第一个孙子,私通的事情隐瞒不报了。郑成功知道了很高兴,还赏赐一些财物,这下进了郑经设下的套路,先斩后奏了。

后来有人告诉郑成功这个孙子得来的缘由,关键是台湾的士大夫认为这是乱伦。其实郑经和陈氏也没有多大关系,就是比郑经大了十几岁,生了孩子后,郑经把她纳为妾室。起初郑成功打算只杀死陈昭娘,可是郑经将她藏了起来。

郑经不正经,这下惹火了妻子唐氏的祖父唐显悦,唐显悦写书信给郑成功,指责他治家不严,如何才能管理一方土地?这下郑成功火了,郑成功命令自己的哥哥郑泰到厦门处斩自己的妻子董氏、长子郑经、长孙郑克臧。部下等都劝说只斩杀陈氏和郑克臧,郑成功没有答应。(郑克臧的祠堂)

郑成功再次派人来斩杀自己妻子等人时,发生了军队联合抗命事件。囚禁了郑成功的使者,并且拥立了郑经做平国公,和郑成功对峙。这把郑成功气坏了,内部也不能开战,这下郑成功病倒了,没想到很快就猝死了。

郑成功猝死的原因。

郑成功猝死除了郑经私通的事情以外,其实还有很多事情纷至沓来有关:

一、郑芝龙之死。1646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被软禁在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劝降郑成功,没有成功。随即于1655年收押入狱,1660年,清福建巡抚截获了郑成功给郑芝龙的私信,郑芝龙被流放于宁古塔,1661年11月24日被清廷斩杀。消息传来,郑成功心痛不已。(郑芝龙雕像)

二、永历帝之死。明隆武帝因为郑成功拒绝投降,赐郑成功国姓朱,赐名成功。永历皇帝朱由榔封郑成功为延平王。1662年1月22日,缅甸王献永历帝给吴三桂,6月1日永历帝及其眷属25人被吴三桂处死,从此名朝皇室血统断绝。这个消息也在这个时候传到了台湾郑成功处。

三、海外贸易断绝。1661年顺治帝驾崩,权臣鳌拜采取台湾投降将领的建议,开始禁海。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二十里内不准有人烟,并且把沿海的船只全部烧毁。海外贸易一直是郑成功部队主要收入,这样一个政治举措使得大陆与台湾基本断绝了往来,军费、粮食等都成了问题。这也让郑成功头疼不已。

四、祖坟被掘。此外,清军还将郑成功的祖坟掘了,从心理上打击了郑成功 。

五、来台湾后将领们水土不服。刚刚占领台湾的将领们大都水土不服,面对将来的发展都非常迷茫,军心不稳,这也时刻影响着郑成功。

六、郑经私通乱伦和将士联合抗命。加之自己的家庭发生这样的变故,肯定是焦头烂额了。

郑成功是个暴脾气,心理上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一时缓解不了,暴病而猝。也有传说郑成功是被毒死的,但是证据不足。

后话。

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他死后,内部纷争被处理干净。他在陈永华(一说是陈近南)的辅佐下,很快稳定了台湾的局势。

那个曾经被郑成功想要杀死的郑克臧,最后成为郑经的接班人,他也是陈永华的女婿。郑克臧为人贤明,但是却遭到郑氏家族内部的反对,加之郑经和陈永华相继去世。郑氏家族内部和侍卫冯锡范等人在董王妃的同意下,逼死了郑克臧,改立郑克爽为延平郡王,1683年郑克爽投降了清朝。


穿越再现彼岸


郑成功39岁猝死,临终前给兄郑泰一份杀人名单,令他到思明斩杀名单上的人:自己的妻子、长子郑经、长媳董氏和长孙郑克臧、还有一名奶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都是缘于郑经。郑经随父亲郑成功转战多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19岁的郑经奉命镇守金门、厦门等地。郑成功为他找了个门当户对的曾做过兵部尚书的唐显悦的孙女为妻。虽然小两口郎才女貌,但是彼此感情却并不好,郑经也没闲着,看上了弟弟的奶娘陈昭娘,两人很快有了儿子郑克臧。郑经给父亲汇报自己的侍妾生了了儿子,得到长孙的郑成功体验到当爷爷的喜悦,赏给了些银物。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可是唐显悦却暗中调查出这事的来龙去脉,大怒,给郑成功说孩子不是侍妾的而是那名奶妈陈氏的,这是乱伦!郑成功生气的让郑经把陈氏杀掉,可是郑经却不听,把陈氏藏了起来。唐显悦写信给郑成功说“你治家尚且不严,怎么能治理好一方土地?!”恼羞成怒的郑成功于是拟了这份死亡名单。

根据名单,郑经有错且不改,连同有错的陈氏和错误出生的郑克臧都要杀,郑经的母亲没有教育好儿子,该杀!郑经的妻子董氏作为发妻不能管好自己的丈夫以至丈夫获罪,该杀!唐显悦也算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见郑成功也是真的气上头了!但是郑泰却没有执行,和大臣一致抗命,只杀了陈氏。

(郑成功雕像)

而在此时,传来父亲郑芝龙被清廷杀害、郑家祖坟被挖和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被人杀害的消息,郑成功数痛攻心,死前痛哭无言见先帝,抓破脸面而亡。

郑成功明知明朝会灭亡还宁死不降清军,宁愿杀了至亲也要严家法,对民族大义和家庭伦理一样看重,如此刚直不阿的人很容易经常遭遇不快,所以他最终英年早逝也是性格所致!他死后,郑经在金门发动政变,自称延平王,打败叔叔郑世袭在台湾继位。

(郑经画像)


墨梅逸清寒


"五月庚辰,明延平王招讨大将军国姓成功卒于台湾,年三十九岁。"

这段文字记叙的便是民族英雄郑成功39岁猝死的史实,按照今天新闻界的说法:这便是郑成功逝世后的“通稿”。

学过新闻的人都知道,“通稿”之外,还有一类“特稿”。相比通稿,特稿不仅内容更详实、语言更生动,而且会充分运用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

按照这种分类分类法,这篇问答无疑就是“郑成功之死的特稿了”。

郑成功死的这年,即公元1662年,距离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尚不足一年。

这位“自隆武元年,迄永历十六年,大小战斗历千余场”的英雄,为何会在成功收复台湾后仅一年便英年早逝呢?

在收复台湾之前,郑成功就屯兵厦门,并在那里建立大本营,培养自己的势力,以期有朝一日可以挥师北上,一举击溃满清。

然而这个中日混血的民族英雄,终究缺乏驾驭手下的本领,面对手下的不断叛逃,郑成功除了大怒,似乎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解决办法。

尽管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可由于他对手下包括子嗣的管教无方,使得他还来不及高兴,就被儿子赠送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大礼包”。对于这个超级“大礼包”,《清史稿》原文记载如下:

“成功既治家严刻,长子经居岛,颇耽声色,狎老女,与乳媪通,生子;以闻,成功大怒,令黄昱、洪有鼎至岛,谕郑泰监杀经及经母董,以教儿不谨也。”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郑成功攻克台湾之际,其长子郑经也没有闲着——他在攻克他的奶妈。最后父子同心、双城共拔,郑经为他的父亲添了一位不知道怎么称呼的“弟弟”。

讲真,听到这样的消息,作为父亲的郑成功“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答案必然是肯定的呀。这郑成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果然:气的汗毛倒竖!

须知,按照郑成功的设想,自己百年之后,偌大的基业都将交付郑经,所以,在很多时候,郑经都是按照世子的标准在培养。然而,经过这么个丑闻,郑成功能不怀疑郑经能否胜任世子一职吗。

古代更换继承人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极其复杂的事情,毕竟它直接关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存续。

郑成功历经十七年的苦战,方才获得弹丸之地以栖身,他怎么能允许自己在继承人的事情上,如此轻易做出改变呢?最重要的还在于,他就这一个儿子:没得换。

没得换的情况下传位给弟弟,继而临终前下令诛杀儿子及其全家?!这是题中提及的要点,也是后来郑成功堂兄郑泰的说法。

但仅仅因为儿子与奶妈生了个私生子就除掉孽种、除掉孽子、除掉与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人,包括他的媳妇董夫人,这合乎逻辑吗?显然不符合!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郑成功的死也相当不符合逻辑。

根据《闽海纪闻》记载,郑成功临死前的那段时间,有很多异常的表现,比如:狂怒咬指、顿足扶膺,大呼而殂。

死前“疯狂地咬自己手指头且捶胸顿足、大喊大叫”,这段文字描述和狂犬病发作极其类似啊!莫非郑成功得了狂犬病了?显然不是,以郑成功的身手,别说疯狗,就是神兽也难近其身啊!

那么郑成功死前为何如此呢?中毒吗?按照前面的分析,郑成功中毒的可能性是有的。

如果此种假设成立,那么,究竟是谁对我们的民族英雄下毒了呢?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会被下毒,只有这三个原因:仇杀;利杀;误杀。

郑成功与清廷对抗这么多年,又刚刚赶跑了荷兰殖民者,他的仇人自然是满坑满谷的;如果说郑成功被仇人下毒暗害,肯定没有人会反对,毕竟杀了郑成功,那就是大功一件。

除了仇杀,利杀也有可能。

毕竟,郑成功死了之后,继位的并非是他的儿子郑经,而是在当地部落首领的推荐下,他的弟弟郑袭成了台湾之主。郑袭是个软怂包,没有实权不说还一直受制于郑泰。如此一来,郑泰和郑经便都有了毒杀郑成功的嫌疑。

最大的可能便是:郑泰为了扶持怂包郑袭上位,郑成功死后,他便利用郑经跟奶妈的花边事编造了郑成功的“秘令”。

普通人能猜到的,郑成功儿子郑经自然也能想到。

郑成功去世之后,郑泰随即着手征讨郑经。一场家族的内乱,在风平浪静之后、风波乍起。还好,郑经也不是善茬,在发现叔父的阴谋之后,他积极组织清缴,最终将这场内讧扼杀在萌芽。

说回郑成功的死,他的死真是郑泰或其他人下毒导致的吗?

从《清史稿》的记录来看,郑成功死于中毒的可能性并不大。要分析一个人的死因,他死前的反应是最好的证据。郑成功死时,史书的记载便是前文提到的十六个字:“狂怒咬指、顿足扶膺,大呼而殂。”

这个描述除了像狂犬病、中毒症状外,还像什么?像急火攻心下的狂躁发作。

郑成功去世前的一段时间,曾因精神极度虚弱,他已经患上了一种急性感冒(也可能是中暑)。

那么重点来了,郑成功为什么会神经衰弱呢?

根据史书记载,郑成功在发现自己儿子的“破事”之前,他就已经被清廷的坚壁清野计划折腾的死去活来;在东南亚的那帮支持他的吕宋华侨也因为他和荷兰人的战争受到残害。

除此之外,永历皇帝遇刺、祖坟被刨、父亲被处死等等这些,都使得郑成功的身心备受煎熬。

如此多重大事件的轮番刺激下,郑成功即使是铁打的也必定是会承受不住的啊!如果身在现代,这一连串重特大事件刺激下,不用说,极需进行心理学上的“危机干预”(特殊心理干预)。

但当时的情况下,连心理咨询都没有,何来心理干预?!

若郑成功天性心性淡泊,没准扛一扛能过去,可偏偏这武将郑成功是个脾气暴躁的主。李腾岳在《郑成功死因考》里就记载说:郑成功脾气暴躁,平时就很容易生气,他是在一连串事件打击下急火攻心而病倒的。

在郑成功死前一晚,他还打碎了前来送药的手下。从郑成功这个举动可以看出,他绝不是怀疑手下投毒,毕竟怀疑有毒的正常程序先得试一试不是?那么他为何打翻药呢?答案是:他情绪失控。

说到这儿,继续回到他死前的那个十六字描述:狂怒咬指、顿足扶膺,大呼而殂。由此,不妨大胆揣测,郑成功是在病中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被气死的!

若真如此,还真真让人唏嘘不已!


记者李满


郑成功能够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载入史册,最主要的事迹,应该是他在1661年12月20日打垮了侵占台湾的荷兰人。

郑成功对民族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是就在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的第二年,年仅39岁的他却突然猝死。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郑成功猝死前曾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

这主要是因为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干了一件极不正经的事,郑经和自己弟弟的乳娘陈昭娘有私情,并且还偷偷生下了儿子郑克臧。

郑经作为长子,郑成功对其寄予厚望。郑经娶的妻子是当时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女儿,乃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

然而,这场政治婚姻中,两人感情一直不好。郑经并不喜欢妻子唐氏,但有郑成功在身边他也不敢乱来。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兵攻取了台湾,他命郑经镇守思明州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厦门,让他负责沿海各岛的防务。

没有了郑成功的约束,郑经便自我放纵起来。他竟与自己四弟的乳娘陈昭娘有了私情,并且生下一子。

儿子都生出来了,想瞒是瞒不住的。郑经于是在给郑成功的信中谎称自己和侍妾生了个儿子。

郑成功不了解情况,得到孙子,当然很高兴,还专门派人赏赐郑经。

但是郑经的妻子唐氏怎能咽下这口气,她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唐显悦,唐显悦写信给郑成功说:“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与乳母私通,此乃乱伦!”

唐显悦的话得到了当时台湾士大夫的一致认同,郑成功得知消息后大怒,下令处死陈昭娘。

谁知道郑经却把陈昭娘偷偷藏起来,唐显悦见郑经没有处死陈氏,又给郑成功去信,批评他教子无方。

郑成功震怒,于是让哥哥郑泰到思明州和当地的下属洪旭斩杀郑经,同时连教子不力的郑经生母董氏和孙子郑克臧也让一并斩杀。

结果郑泰和洪旭不忍下手,于是只把陈氏和陈氏的儿子杀了了事,再加上此时有消息传来,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清廷所杀,还有永乐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几件事情同时发生,郑成功气得急火攻心,卧病几日就去世了。

那么,郑成功为什么要下这么严厉地命令,杀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孙子呢?

第一、郑成功决不允许抗清复明的大旗被玷污

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将军,南明绍宗曾赐他明朝国姓朱,世称“国姓爷”、“朱成功”。又因他被封延平王,被世人尊称“延平郡王”或“开台尊王”。

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次年击败台湾荷兰殖民者,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当时,南方的形势异常复杂,虽然有多个抗清复明的政权和力量,但是这些力量都各自为政自行其事。有时候还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攻击,或者穷极搜刮,扰乱百姓。

这样的状态让郑成功十分焦虑,这样发展下去,不但不容易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团体,还会因为形象的恶劣,让抗清复明的大业得不到更多的支持。

郑成功一心要树立一面鲜明、高洁、有强大号召力的旗帜,这面旗帜就是他郑家。因此,他决不允许有玷污郑家形象的事情发生。

第二、父亲郑芝龙被杀、郑经乱伦,让郑成功觉得既伤心又丢尽脸面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作为明朝重臣,面对南下的清军,手握重兵的郑芝龙却不积极抵抗,而是投降了清朝,母亲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

郑成功对父亲的行为深为不齿,他坚决离开父亲,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积极抗清复明,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清廷多次利用郑芝龙招降郑成功无果后,果断将郑芝龙处死。跟随郑芝龙投降清廷的全家老小都被抄斩,没有一个幸存。

父亲郑芝龙这种投降卖国自食其果的行为,让郑成功伤心又丢脸。

而现在他儿子又做出这样乱伦的事,郑成功本来是要把郑家树成一面旗帜的,可是他父亲与儿子干的,都是与他目标背道而驰的。可想而知,他的心里有多荒凉。

第三、郑成功刚拿下台湾需要稳住这块根据地

郑成功一直在福建沿海一带从事抗清复明的活动,一次次失败,最后连沿海的根据地也渐渐丢失。

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进军台湾,把台湾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夺回来。现在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巩固这块根据地。

而郑经做出与四弟乳母生孩子这件事后,当时台湾的士大夫都认为这是乱伦行为,如果郑成功对这种行为不严厉处罚,必然失去民心。因此他必须这样做。

第四、以退为进明杀实保

因为大家都指责郑经这是乱伦,而唐显悦等朝中力量也在指责。因此,郑成功下了一道十分严厉的命令——连同妻子、儿子、孙子都一并杀!

郑成功这样做,可以说是以退为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果然,部下们都拒绝执行他的命令,最后只是杀了陈氏,以及陈氏的儿子了事。

不管怎么说,郑成功通过这个办法,保住了儿子郑经的命。

妻子、儿子的命虽然保住了,但是郑成功气得够呛,就这样一病不起,可叹一代英雄豪杰壮志未酬身先去。

康熙元年1662年,就在他成功收复台湾的第二年五月初一,民族英雄郑成功含恨而去,享年只有39岁。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题目有误,郑成功确曾下令杀死妻子、长子和孙子,但并非临终遗嘱,且部将并未听其号令,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在郑成功看来的“家门丑事”。

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确是我民族英雄,奈何英雄也有说不出的家丑隐私。

满清入关后,很多明朝官员见大势已去,纷纷改换门庭,投降清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也投靠了清廷,却被清军软禁在北京。

郑成功自幼饱读圣贤书,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他当时只有22岁,热血青年一枚,一心忠君报国,对父亲降清的举动十分不满,愤而与父决裂,率兵据守厦门,抵抗清军。

郑成功一度率军北伐南京,攻到长江,但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回福建,因为在大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长远之计,郑成功决定收复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

1661年,郑成功亲率大军收复台湾,他驻在岛内开发建设台湾,留长子郑经监守厦门,除了郑成功,郑家上下上百口人都在厦门。

驻守台湾的日子十分苦闷,但不久后,郑成功得到一件大好消息——自己当爷爷了!儿子郑经寄来家书,说自己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儿子喜当爹,自己当爷爷,又收复了台湾岛,这一年,只有38岁的郑成功堪称人生赢家,立刻派人重赏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可郑成功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很快又转喜为怒,把桌子拍了粉碎!

如此巨大的转变,来自另一封书信。

郑经的妻子是曾任南明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氏,唐氏是大家闺秀,端庄贤淑,但偏偏不讨郑经喜欢,因此对妻子十分冷淡,两人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

年轻的郑经耐不住寂寞,勾搭上了五弟的乳母陈氏。

陈氏比郑经大,但也不到30岁,典型的轻熟女,很对郑经的胃口,两人很快勾搭成奸,在一起如胶似漆,打得火热,陈氏很快就身怀六甲,十个月后的1662年生下一大胖小子。

郑经很了解老爹的脾气,若是老实交代这是个私生子,还是和乳母私生的,老爹估计会削掉自己的脑袋,于是便想了一个馊点子,骗老爹说是自己侍妾生的。

天知,地知,我知,无人不知,惟独郑成功被蒙在鼓里不知。

郑经的正妻唐氏也没啥意见,但唐氏的爷爷唐显悦不干了。老爷子饱读诗书,比郑成功还正经,他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直言不讳地把老郑和小郑痛骂一顿:

“三父六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饬责,反而簣赏。此治家不正,安治国乎?”

老爷子深通儒家理论,教育郑成功说古代讲“三父六母”都是父母,乳母也是母亲,你家小郑私通乳母,还生出儿子,这是乱伦!你老郑非但不管,反而赏赐,家风不正。

你老郑连个家都治不好,还谈什么治国?!

老爷子一番话成功激怒郑成功:好你个郑经!私通乳母生子,还欺骗于我,不忠不孝,大逆不道!今日不除你个逆子,我不姓郑!

郑成功怒不可遏,下令驻守厦门的郑泰、洪旭等人杀掉郑经和陈氏母子,甚至要把郑经的生母、自己的正室夫人董氏一起杀掉,严惩其治家不严之责。

郑成功的火气着实太大了些,董氏之前对此事其实并不知情,她也很不能接受郑经和陈氏的私情,却成了郑成功怒火株连的目标。

在很多人看来,郑成功说一不二,郑经等人必定要人头落地了,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郑泰、洪旭接令后大为震惊,两人一商量,只杀了陈昭娘一人,向郑成功求情。

郑成功更加捉急,坚持必杀自己老婆和儿子。

未料郑泰等人公然抗命,郑成功传令他人,众将皆不执行。更令人吃惊的是,台湾岛内缺粮缺饷时,厦门方面居然“不发一船至台湾”,在站队的关键时刻,所有将领都联合起来抗命,选择站在郑经一边,郑成功成了孤家寡人。

郑成功鞭长莫及,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此前的1661年底,郑芝龙被清廷杀害,郑氏祖坟被挖,已令郑成功悲愤交加,郑经私生子事件中众将不肯听令,又令他火气冲天,加上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台湾岛内诸将水土不服,人心惶惶,郑成功屡遇家门不幸、国门不幸,数痛攻心,终于一病不起。

1662年5月初一,民族英雄郑成功因病去世,死前他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双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很多人认为,郑成功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孙子,太过不近人情,但这就是郑成功,一个刚强倔强的人,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这也是支撑他毕生抗清的理念。倘若不是这样,郑成功早就像他人一样投降清廷了。

补充一下:郑经私生子的最终命运。

郑经这个私生子是其长子,名郑克臧。1680年,郑经撤返台湾,把厦门政事交给郑克臧,一如当年郑成功,但郑经在次年3月病逝,遗嘱郑克臧建国,让他继任延平王。

但他一死,事情就失去控制,郑成功的妻子董氏原本就不喜欢郑克臧,就做主废掉了这个大孙子,然后冯锡范又以传闻“监国非藩主真血脉”为辞,谋杀了郑克臧,时年18岁。

从出生便不招人待见,或许郑克臧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一个错误。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