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何才能静?


心如何才能静?人只要不碰到事情,要说,要写心如何能静,可说出很多道理来静心,若真的发生事情在自己身上,不是文字,想法,理论,就可解决的。要用真枪实刀的去面对的,烦脑的事,仿如蚕丝一圈一圈的围绕着,亦如影子般的跟随着,心想静,真的还不易呀!

为什么不易呢?六祖言:「仁者心动」。短短的一句,真的说中要害,一般人总是听不进也,听也等于不听。起心动念如何来静心,若能好好的想一想,是谁在起心动念?是谁在心不静?

心要如何能静的心,永远不会有「静」,的心,为什么?因为有,(如何能)的心,故永不会静。只有头脑才会想出如何,如何去作,去克服一切,清除一切,那是心识的想法,与思维,如想生气,心中告诉自己,要有修养,要忍耐,要克制,心要静下来,一次,两次勉强还可以,若三次就会火冒三丈了,一切烦忧之事亦復如是,用其它方法,一时心会静下来,过了一阵,烦脑的心又会从另外的时间段出现,普通的打坐,静心活动等亦是如此。当坐的那时间点,心会平静,当心离开坐时,心又开始烦忧,起心动念了。

金刚经第三品中的一段,佛告须菩提,如是降服其心,说的太妙了,平时,要记在脑袋中,,没事,有时间时慢慢去体会,去参悟,不仅要了解其文字,也要了解字裏行间,无法了解的部份,无法说的,亦如听到只手之声,见无门之门,,时间久了,某时可能就会知晓无法说的那部份了。

经云:「所有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这段经文,慢慢嚼,细细嚥,芬芳的味道就会出来,心的,「静」,也在其中,若和六祖说的句子连在一起,更加使自我的觉醒,

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唯有识自本心的,本起清凈,因地法行,方名心清静。


和_子


想要让心能静下来的方法很多,不同层次的方法能达到静的层次也是不同的。从浅到深来说的话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高级。

初级的心静

初级层次的静是很容易体验到的,比如说听听轻音乐、弹古琴、写写书法、画画、泡茶、香道、插花、瑜伽、练练太极拳、读书、散步等等。高雅的爱好和单纯的活动都可以体验到一种宁静的美好生活。因为当心有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相应的专注力,投入到一个事件当中,越投入就会越忘我,从而达到一种宁静的体验。就好像有些人在画画的时候,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天都黑了。生活中这类的经验都可以说明专注一件事情,就可以体验到宁静。所以,适当放松大脑,多从事一些有正念的活动,是培育专注力很好的一种办法,专注的心,必然是宁静的。



中级的心静

当我们在生活中养成了专注、正念的习惯后,我们就很容易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较好的放松下来,从而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

有了这种基础,就容易在静坐中培育更高一个层次的心静了,那就是禅定。

禅定是一种高层次的宁静状态,进入禅定的心,是充满活力而又安详超脱的,即是心完全的融入到目标的状态,心将会体验到忘我的境界,仿佛全世界都消失了,心中只有目标,身体也消融的感觉。但却会体验到非常纯净的喜悦,遍布全身,超越了感官享受的愉悦。这种心静,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培育心清净的品质,在禅定状态下,心没有一丝扎染和烦恼,是暂时性的解脱境界。



高级的心静

最高级的心静,就是寂灭。所谓寂灭,就是彻底消除了一切干扰和烦恼的潜在隐患,从而达到了断除烦恼,无忧无虑,超脱自在的殊胜境界。这在佛教里即是涅槃,苦的止息。

要想达到这种高层次的心静,必须建立在禅定的基础上,再修习观智,即是洞察宇宙世间一切物质和精神状态的本质,名法与色法的无常、苦、无我的属性。从而破除了对自我的执着,达到超越自我的无我境界,随着观智的不断成熟,就会相应地断除烦恼,最终达到阿罗汉(断一切烦恼)的境界。阿罗汉不再轮回,是修行最圆满的成就。也是佛教最高的证悟境界。佛陀一生的教法,就是为了度化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达到解脱的彼岸。所以,还有比解脱更加寂静的吗?


以上,就是一些世出世间关于心静的简单介绍,至于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修行过程,在相关文章会作更加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见法禅舍


本人认为,一个人能觉察到自我的心并不平静,那是此人总算还是有点敏感性的,这可与麻木不仁者有所两样,至少己觉哪儿不妥贴了。我得替他叫好,有机会必须多点几个赞,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欲静之人,必有反思。反思之人,必有长进。长进之人,必懂善恶。够了,生命已加了保险系数,比买保险的增值速度,不快不大,就可找我,我赔您损失。不会的,少生一场大病,少则几千,多则几万,那哪是赔本的买卖嘛?君不见,那些十月怀胎的大肚子老板们上山辟谷,名曰减肥,实质找静,头痛着呢?钞票们混蛋不认人,乱飞。

人找静的方法数不胜数,信不信我能写出一大本书来。也懒得去写,这市场上写静的书还嫌少吗?就拿这头条上写静的篇章还嫌不够吗?关键还问君之求,其心何就?钱是鱼,海里游,想钱之心几多愁,恰似太监上青楼啊。真的想静吗?不害怕哀莫大于的死吗?您洗洗睡个好觉,此心无静,我今天就遭天打雷劈掉!不会的,害您心烦气燥的是财神爷,不骂他十八天的王八蛋,它不害您,那就是我见了鬼了。


李198588733


且不说我们的心,经过盘根错节的因缘染上"五浊"扰人心智,单说我们体内的各种情感,也会使人,时而豪情万丈,时而心灰意冷,无时不刻令人心烦意燥。正如易安居士所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事实上,人的各种情感都是由五蕴产生的,五蕴包括,我们能看到的身体部分,也就是色身,还包括我们眼睛看不到的部分,人的受,想,行,识,也就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等等。

静中求得静,是为假静,这样的静遇事便乱,如同蛇蚁,一点风吹草动即会惊慌失措,不知何往。动中求得静方为真静,这样的静如同平静的湖面,倒映着万物,亦可包容一切,物来即照,物去不留。然而,凡心想要一步达到如此境界,实属难上加难,所以应该不急不躁地慢慢练习,妄不可拔苗助长,否则就是在执著于静,那么静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要先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自己的呼吸之上,控制呼吸,让其缓慢运作。多练习几次,你将找到适合你的最佳方法。

一个杂念纷飞的人是谈不上入静的,无论你如何文艺,如何优雅,表面如何安静。那都不是真的心静。

如果你的心很乱,给你的生活造成困扰,那就要想办法了。只是,你能控制这些念头的来去吗?不要去上高价的禅修班,真正的人性老师是不会惦记你的钱包的。有太多免费的资源可以利用,你没必要浪费你的血汗钱。

你可以找一个把心念拴在一处的途径,不要拘泥于别人的体验,人是有个体差异的,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比如,点一柱香,从开始到燃烧光,只关注着它,一旦发现念头偏离赶紧再回来。比如,默念阿弥陀佛,可慢可快,专注去念,发现念头飘离赶紧回来,我采取的一般人可能用不了,那就是观照念头的来去。

一定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起不到作用的。

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心头的乌云越来越少,你的心境已经是朗朗晴天,还用刻意去安静吗?


手机用户81182905331


人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生活中必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

一是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

二是自我鼓励。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三是语言调节。用“制怒”、“忍”、“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是环境制约。心情不快时,到KTV放声歌唱,宣泄一下自己,或者去游戏厅疯狂玩一把,亦或者去看场电影放松放松。

五是安慰。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比如说,人得有阿Q精神才能快乐的生存,偶尔作为缓解情绪的方法,也可以缓解压力使内心平静。

六是转移。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说打打球、散散步、听听流行音乐。


七是宣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这点,男人应该向女孩学习,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八是旅游,出去走走。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常能震撼人的心灵。登上高山,会顿感心胸开阔。放眼大海,会有超脱之感。走进森林,就会觉得一切都那么清新。这种美好的感觉往往都是良好情绪的诱导剂。


用户94492749821


心不静,是因为,心不净。
且不说我们的心,经过盘根错节的因缘染上"五浊"扰人心智,单说我们体内的各种情感,也会使人,时而豪情万丈,时而心灰意冷,无时不刻令人心烦意燥。正如易安居士所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事实上,人的各种情感都是由五蕴产生的,五蕴包括,我们能看到的身体部分,也就是色身,还包括我们眼睛看不到的部分,人的受,想,行,识,也就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等等。

修炼到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需要强大的般若能量,非常不容易,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修行法门,静心养性,促进身心健康。介绍一种美国流行的静心法门 "Surrender Meditation" ,美国书店有好多这方面的书,书中介绍多种功法。



其中之一是姿态功法,图片上这个姿势是人类能摆出最强大的姿态,对最接近你心,信什么,就对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信,只相信你自己,就虔诚的对自己摆出这个姿势。

青州云门山,这是平生第一次跪拜的地方、一些人爬到台阶上,做出戏弄菩萨的姿势拍照,当时不假思索,虔诚跪在沙土地上,那些人先是惊愕,接着跳下台阶,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一跪对我的震撼要远大于对那些人,自大狂妄在跪下的刹那消失得无影无踪,内心宁静清澈。

历经千年,伤痕累累,仍以慈悲的目光俯视众生!


能量加持



静下来的时候,你要做什么?

你可能会回答:我会看书,写作,走路,发呆等等。但我的答案却是,我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才更好地静下来,你会这样静下来吗?

现在这个社会,静下来太难了,记得半年前有一次跟一个朋友在聊天,我说你闲下来会看书吗?他说不会,根本闲不下来,这多么恐怖呀,闲不下来。

那我问她:“你真的连一点读书的时间都没有吗?”她回答:“不是的,我有空余时间,但有了空余时间,我却不想看书,只想看剧,然后瞎玩。”


静不下来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我想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静下来,然后享受片刻的安宁。

还记得之前写过一篇独处的文章,讲到的就是现在很多人宁愿在车里多呆一会,晚一些回家,因为回家后变换了多重身份,空不下安宁。

这篇文章成了全网爆款文,我就知道这个时代人们缺什么,同时也发现了安静是人们都渴望的力量。

你发现生活很有意思,总有人会让你先安静一会,反思下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是否值得。我发现这太好了,这是来检验我是不是要坚持写作这件事,我把挫折当成了礼物,一切从零开始。

浮躁时,要让自己静下来;傲慢时,要让自己静下来;贪求时,要让自己静下来;嗔恨时,要让自己静下来。静下来,才有力量和智慧。

有一种方法,非常好让自己静下来,无论你在走路,睡觉,还是坐着,都可以做。


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呼吸上,让气自上而下经过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气在哪,意在哪;意在哪,心在哪。练的时间长了,觉察力提升了,心净化了,也更容易静下来了。

心静了,世界就太平了,祝愿各位在静中找到力量。


创意写作皮特


此处静,并非单指安静,一个人独处…远离人群和喧哗。而是不管处于什么、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恒定”的状态,从容有序,风度而不失优雅。

要想“静”,得先学会认可、了解自己和自己相处,这一点非常重要。

理性看、对待周遭的一切,不感情用事。学会从宇宙、道,历史,不同角度去解读事、物。

多看书,保持一颗敏感的心,随时随地观察身边一切,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常怀谦卑之心!



變亦不变随心如初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温润如玉,文静羞涩,这样一个女孩也算是世俗中的静了。


动静相依相存,没有动,自然就静了。之所以静不下来,就因为有动的因素,泯除动静,一切道法自然,应该是最根本的办法。

那么为什么会心动?心没达到平衡状态,有想往一边倾斜的诱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名利禄,财色酒气,无不困扰内心,纠结不止,动静不能平衡,于是心动不已,外在的表现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局面。群雄逐鹿,烽火绵延,人类的历史就是巧取豪夺的血腥争夺史。



乱世的摧残,引起极大的共鸣,于是百家争鸣!儒释道粉墨登场,给芸芸众生以精神食粮。有儒家的三常五纲,君君,臣臣,仁者天下;也有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为;还有佛教的普度众生,都教乱世人民如何闹中取静。


所以要静下来是多么困难的事情,静中取静非真静,在身处闹市,滚滚红尘中,觅得一方净土,安静自己的内心,不慕浮华,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才是真正的大静!

我辈身处盛世,历史车流裹携着泥沙俱下,焉得你能静下来,不过稍息一下,取得片刻得内心安静就知足了!

岂是纸上谈兵就能完胜?

有多少男人就因为"我想静静"而被老婆打呢?


登山钓水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怎么回答?困扰了我好几天。心如何能静?从修行打坐的角度看,只要盘腿一坐,一切放下,可以入静入定。可普通人、不修行的人心如何才能静?

心不静是因为心有妄念,心里有太多的想法。普通人的心静,我想应该指的是内心的安宁。以前我认为,心静不静?是由每个人的心态决定的。心正则心安,心安则心静。拿不起、放不下、舍不得,太多的困扰让我们的心没法安静。可我一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总感觉欠确了什么。



上午在单位,看到两个同事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让我联想到身边的好多人为生活琐事,为柴米油盐,或为生活所迫产生的爱恨情仇,每天都在上演。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对与错,好与坏,暂且不去分辨,难道他们不想安宁?他们不想心静?那么心静不静,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是由他们的环境、他们自身的条件决定的。造成这一切的最终原因是什么?突然我明白了是老天爷。

上天创造人很有意思,给了你智慧,给了你身体,给你色、受、想、行、识,给你七情六欲,可告诉你一切都是空的。生活在红尘之中,不是你想静就能静下来,是由老天爷决定的。如果大家都能静下来,世界就没了纷争,世界还是现在的世界吗?

修行打坐是逆天而行,只有在不断的修行中求得内心的一点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