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的《鴨頭丸》帖和《中秋帖》那個作品對唐代狂草影響巨大?

千千千里馬


若要真正說清楚王獻之的《鴨頭丸帖》和《中秋帖》哪個作品對唐代狂草影響巨大,這有一定的難度,畢竟唐代的書法家臨摹《鴨頭丸帖》多,還是《中秋帖》多,這沒有具體的數據可以說明,或者說唐代書法家哪幅狂草更類似於《鴨頭丸帖》《中秋帖》這也是很難判斷的,因為唐代書家都各成一家了,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和父親王羲之兩人合稱“二王”,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品有《鴨頭丸帖》和《新婦地黃湯帖》等,由於王獻之書法取法於父親王羲之,所以王獻之的草書《鴨頭丸帖》妍美遒媚,也體現了晉人書法“尚韻”之風,


在唐代草書造詣最為高深的書法大家莫過於張旭、懷素,其中張旭在筆法上將王獻之創造的“新研”之勢推向極端,運用狂草這一視覺藝術形式中最抒情的語言,全憑自身意氣,將開元、天寶年間的文化氛圍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值得注意的是在《鴨頭丸帖》和《中秋帖》之中,可想而知《中秋帖》是最抒情的藝術語言,中秋佳節自然是抒情的,

王獻之的《中秋帖》草書3行,共22個字,清代乾隆皇帝將此帖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譽為“三希”,就是“稀世珍寶”的意思,從王獻之創作《中秋帖》的魏晉到清朝時期相隔了這麼長的時間來分析,足夠說明《中秋帖》的影響力非凡,用這時間和張旭狂草的抒情語言來論證,對唐代狂草影響巨大的便是王獻之的《中秋帖》,



詩夜城主


從王獻之《鴨頭丸》和《中秋帖》這兩件書法作品本身來看(請參見我下面附的兩張圖片 ),我個人認為《中秋帖》對唐代狂草影響巨大。

《鴨頭丸》這件作品基本上就應算是一件行書作品,因為除了“故、君”等幾個字是我們今天講的草書字外,其他都是行書字,另外從整體氣象上看也是行書的體勢。

《中秋帖》中儘管也有“中、秋、相”等幾個字是行書字,但其餘大多數都是草書字,關鍵是從整體氣象上看完全是草書的體勢,尤其是在整篇中有很多數字相連寫的所謂“一筆書”。

《中秋帖》沒有落款,正文一共是22個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22字除了極個別字單獨不連寫外,“中秋”、“不復不得”、“為即甚省如何”、“人何”、“慶等”、“大軍”等都是數字連寫,筆勢連屬,一氣貫通,其他幾個單獨寫的幾個字雖然筆不相連寫,也是筆斷意連的,草書意味濃厚,這對唐代張旭和懷素等狂草產生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對《中秋帖》也情有獨鍾並評價說:“此帖運筆如火筋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線情並茂瀚墨書畫


《鴨頭丸帖》和《中秋帖》都是王獻之的行草書作品,這兩本字帖共同的特徵就是體現了王獻之的書法創新。

王獻之書法在王羲之的基礎上,對字和字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打破了字和字之間的侷限性,大膽的把兩個字甚至一行字相連,更加註重書法形態上的行氣,創造了“一筆書”,直接影響了狂草書的產生。



他的這種創新,不僅增強了字和字之間的關聯,也使一幅書法作品的整體感加強,增強了一幅書法作品整體的氣勢和藝術的感染力,用筆一拓直下,氣勢磅礴,同時增強了書法的藝術表現了和視覺衝擊力。

我們不要小看這種小小的創新,這在當時足以改變人們對於書法的認識,原來字也可以這樣寫,這在書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

王獻之《中秋帖》

《鴨頭丸帖》和《中秋帖》不同的是,一個是唐代人的摹本,可以說和真跡很像了,另一個是米芾的臨本,有較多的米芾的味道。所以現在書法圈提《鴨頭丸帖》的比較多。

釋文: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鴨頭丸帖》現存上海博物館,雖然只有兩行字,卻體現了王獻之強烈的個性和獨創性。這幅行草書作品,筆畫連綿,勢不可止,是唐代張旭和懷素書法的雛形。

用筆上《鴨頭丸帖》奔放自由,中鋒側鋒並用,不斷的使用翻轉和絞鋒的筆法,瀟灑流暢。

唐代著名的書法論著《書斷》中評價他的書法在“逸氣”當年超過他的父親王羲之,米芾也認為王獻之的行草書“天真超逸,豈父可比也”。

總的來說,這兩本字帖對於後世狂草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它們共同影響了後來的狂草書法。

你覺得呢?


不二齋


《中秋帖》與《鴨頭丸》傳皆為王獻之書法,版本繁多,真偽爭議不斷,暫且不論,兩帖書風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可作深入分析。

《中秋帖》,通篇僅22字,幾乎沒有字距,字字相連,連綿迭宕如“火箸畫灰,連續無端木,所謂一筆書。”(米芾語)。點畫疏密有致,開合自如,筆勢流暢自然,疾利痛快。

《鴨頭丸》通篇15字,字距行距皆蕭散疏朗,幾乎字字不連 ,點畫連貫,寓柔於剛,欹側遒勁,沉著而流暢,呈飄逸灑脫之風。

兩帖字體皆為行草之間。筆法明顯不同。《中秋帖》以楷法寫草書,“起伏頓挫”、“節節換筆”之法清晰,“不復不得”和“還為即甚省如”看似一氣呵成,不乏抑揚頓挫、起伏跌宕。“相”、“勝”兩字是為章法佈局之“眼”,最後一行速度和節奏明顯加劇,與前兩行形成對比。

《鴨頭丸》筆法精熟,明快靈動,筆勢流暢,勁利散逸,又變化多姿,順鋒、逆鋒、方、圓、正、側一一具備。如“故”、“不”、“當”,提按,頓挫,調鋒呼應,斷連結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靈活。帖中的10多個字曲直結合,顯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章法。

王獻之書法歷來被譽為比父親王羲之書法更具飄逸瀟灑。“古質今妍”,其“妍”即指獻之在父親草書的基礎上又有新發展。此兩帖雖然面貌不同,筆法有別,實乃一脈相承,皆對唐以後的草書,尤其是張旭懷素的狂草具有重要影響。如果說哪一個帖對後世影響更大,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張旭的結體、章法應當受《中秋帖》影響更多些,而懷素的草書應該更具《鴨頭丸》筆法、筆勢。其實這也是相對的。




陋石書藝


王獻之的書法成就是輝煌的,即使被其父的高山遮擋也沒能攔住其凌雲勢頭。獻之初師其父(羲之),後學張芝,諸體皆精妙,尤擅行草。獻之的草書雖是學張芝,卻在此體有獨到創新,被世人稱頌不已。

現在許多人都說是王獻之創造了“一筆書”,其實“一筆書”是張芝所創,這在張懷瓘《書斷》中有過明確描述。但獻之已脫離了張芝的束縛,在行草上有獨步創制,已然超越了師承,張懷瓘稱其“雄武神縱,靈姿秀出”。

《中秋帖》有典型的“一筆書”特點,筆勢連綿,如江河滔波;《鴨頭丸帖》靈秀飛動,韻致天成。看到這兩帖就能聯想到米芾在此處曾經下了多少功夫。如論兩帖對後世的影響,還真難以分出輕重,偏要說,還是《中秋帖》的影響稍大些。





手機用戶山丁子


要說唐代狂草與題中指到的兩帖有必然關聯,顯然有些牽強。


魏晉及二王小草,不可否認對唐初書風影響很大,《書譜》就是其反映,可以代表了當時草書的流行趨勢。但我們不可忽略中晚唐巨大的文化創造力,草書的發是跳躍性的,小草至狂草,期間並沒有明顯的過渡痕跡。這說明了唐代狂草出現是偶然性的,是與張旭等個人的天性使然有必然因果關係。


雖說任何一種書體的發展都有其傳承,但不可否認書體也有爆發式的發展,其中魏晉與唐朝兩個書法高峰期都具備這樣的條件:即個人的創造力、影響力要大於傳承性、漸進性。。。


《鴨頭丸》與《中秋帖》讓我們見識了什麼是“一筆書”,但從筆法、結體以及線條質量上與張旭、懷素的狂草還是有許多本質的不同,還有明顯章草的過渡痕跡,況且《中秋帖》本為米芾偽作,無疑也失去了參考價值。

[臨池管窺]謝謝閱評!


臨池管窺


狂草是草書中最狂放不羈的一種,以筆勢連綿,字形多變為特徵。


狂草相傳創自漢張芝,到唐代的張旭、懷素達到一時之巔峰,成為唐代書法藝術除楷書之外的代表。

王獻之傳承家法,與其父王羲之並稱“二王”,籠罩後世書壇,無出其右者。

王獻之的書法跳脫,比其父猶有過之,傳世的《鴨頭丸帖》和《中秋帖》雖為摹本,亦可見其風姿。

《中秋帖》線條連貫、行氣貫通、瀟灑飄逸,更具狂草之風致,視之為狂草發端之作,亦未不可。

但是《中秋帖》結字多有行書法,不如鴨頭丸之“草書味”足,並且歷來受到質疑,多認為是宋代偽作。

而《鴨頭丸》運筆自然,靈動,風姿散逸,字與字之間氣脈貫通,筆畫處於斷與不斷之間,而筆意相連,整幅字疏密有致,氣息連綿。帖中字曲直並存,方圓兼備,既有爽利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遒婉之美。

《鴨頭丸》用墨枯潤相得,變化豐富;章法上疏朗瀟灑,不拘成法而自合法度。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唐代的狂草與之相合之處更多。

因此我認為,自張芝以來,狂草的傳承到王獻之再到張旭、懷素,味道相通,氣息一致的,應屬《鴨頭丸帖》。


昭明書館






為龍書法


唐代的狂草?熟知的張旭和懷素。可總感覺王獻之的作品對其影響十分有限,他們的風格多取法於張芝。

您提的這兩帖,鴨頭丸偏行而中秋偏草,這種風格好象對顏柳的行草影響更大一些。

張旭的風格不盡相同,雖然古詩四帖用筆多見粗獷毫放,但其間中鋒筆尖行筆,不時流露出張芝的影子,肚痛帖更是勿須多言,純中鋒行筆,筆走龍蛇,所到之處,遊刃有餘,看似筆氣己盡,而實則仍興致未盡,只能說,寫者盡興,觀者過癮。

再說懷素,狂草的代表作自敘帖,如果細看,蘇舜欽幾行代筆與素之真跡天壤之別,雖屬狂草,卻依然鐵劃銀鉤,如盤曲之鋼絲而欲還伸,變化無窮盡,又如錐畫沙,這種傾盡全力的中鋒行筆,同樣來自於張芝。

個人愚見,獻之對唐狂草的影響可忽略不記。


讀書耕田人王七


我認為當屬《鴨頭丸》。毫無疑問,我們看一下《鴨頭丸》,再對比一下《中秋貼》。

從文獻裡面也可以得出,《鴨頭丸》開創了書法連體字的先河。其父王羲之的行書是代表,而王獻之的行書,慢慢從其父單一個的行書字體,發展變為了連體字。

而後人學草,當然得從根源起手。從字形風格上也能看出,唐代“顛張狂素”書法瘦弱有力。

大家還有其他想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