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嵇志浩


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千疮百孔,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他们势力一天天壮大。

外有满清政府步步紧逼,清朝军队几次击败明朝,丢了大片土地。明朝已然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而且他开出的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的优厚了。按常理来说,崇祯应该迫不及待地答应才对,可是他却断然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书君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其实当时崇祯也派人进行了议和,双方即将达成协议之时,崇祯却突然翻脸不认账了,直接导致了和谈的失败,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书君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崇祯优柔寡断、好面子的性格不足以让他公开承认自己想要和谈。

这次谈判崇祯害怕言官反对,秘密授权兵部尚书陈新甲进行的。陈新甲又悄悄派遣了马绍愉等人前往皇太极处进行谈判。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马绍愉以密信的形式将和谈报告发给了陈新甲。这位尚书大人准备把材料整理成公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他看完顺手就放在了办公桌上。

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这封密信当成一般的奏章塞在了塘报里,直接公开给了朝廷大臣。结果满朝震撼,舆论哗然。一心想做“圣君”的崇祯皇帝一看这形势,怕给后世留下骂名,他便采用一贯爱推卸责任的伎俩,称自己不知情,把所有问题推给了这个“罪大恶极”的陈新甲,并把他斩首,陈新甲一死,和谈道路也被堵死了。

二,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朝长久以来对于少数民族不纳贡不和亲的主流价值观根深蒂固不支持崇祯皇帝去和谈。

明朝是消灭了蒙元建国的,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立下了规矩,对于关外的少数民族,只能打不能和谈,除非他们投降。

历代明朝皇帝忠实的遵守着这一教诲,十几代的明朝皇帝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少数民族讲和的。明英宗被俘虏了都没有同意他们和谈。

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是不允许和谈的,所以崇祯要与满清讲和,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是很大的。面对群臣的一片反对声,崇祯也只能随波逐流。

和谈最后失败了,北京城破了,崇祯皇帝选择自缢。谁都无法保证签了这份合约历史就会被改写,我们也只能唏嘘一番。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一说到明朝,都会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同其铮铮傲骨。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内部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不断动摇着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么满清政权虎视眈眈,已经将明朝在东北的势力压缩到了山海关一线。

而就在此时,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但就是这样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议,却被崇祯断然拒绝。而崇祯也失去了最后的喘息机会,最终城破自缢,明朝灭亡。


议和,是皇太极主动寻求的。

1642年,皇太极主动向崇祯抛出了橄榄枝,寻求议和。此时的明朝上至崇祯,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满清求和的诚意,毕竟,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的明朝,损兵折将,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等一众将领投降,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

但是事实上,皇太极的这次求和,不仅是真的,而且态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诚。

其一,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洲贵族们,都是主张与明朝议和的,他们对明朝的土地不感兴趣,对目前的状态已经非常满足。而真正主张继续南下的官员,反而都是祖大寿、范文程、孔有德等,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们。

其二,皇太极非常清楚的看到满洲人口相较于汉族人口少只又少,贸然占领汉族地界对于满洲部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也没有做好占领汉族地界的准备,容易被淹没在汉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刚刚结束的松锦大战,满清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就这样,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规格的代表团访问清朝。作为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的热情表现让明朝使臣受宠若惊,明朝使臣即将抵达沈阳的时候,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而且对明朝使臣的态度非常热情。


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不仅是非常的合适,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优厚,无法拒绝。

在与明朝使臣的会面中,皇太极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看到这个条件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渊之盟”,同样是和平共处,同样是互通互市,同样是交付岁币,也同样是兄弟相称。

这个议和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适。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东北地区的战事,也是对于明朝京畿重地军事威胁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东北地区和京畿地区的兵力投入到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上,孰胜孰负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财政支出就是东北的军费支出,为了同满清作战,明朝五次加收“辽饷”,而与满清的议和将会让明朝卸下沉重的财政包袱,缓解内部矛盾。而明朝每年为此支出的100万两白银以及1万两黄金,在庞大的军费开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毕竟在1620年,军费已经涨到了2300万两,崇祯年间数额更为巨大,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辽东与满清的战场上。

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最终让崇祯拒绝了皇太极开出的条件。

至于前三条内容,只要是个明白人,都会选择答应,只是最后一条,两国以兄弟相称,平起平坐,因为事关国体,使臣必须要争得崇祯的同意。明朝代表团回到北京后,随即把皇太极的意见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而陈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整理好了文书,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原本要密奏崇祯的文书当成了公开的奏折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满朝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此时,崇祯的朝堂是尽是“文人误国”的东林党人,在“义愤填膺”之余,依旧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子,不仅纷纷要求弹劾陈新甲,同时也要崇祯断然拒绝皇太极的这份“丧权辱国”的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爱推卸责任的弱点暴露无疑,不仅杀掉了陈新甲,同时也拒绝掉了皇太极议和条件,把整个国家推向了两面受敌的深渊,也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迁都和放太子去南京两件事情上,崇祯也是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丧失了最好的机会,也让大明朝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最终满清入关,江山易主。

皇太极驾崩后,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不同于皇太极的议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响下,多尔衮等满清高层对于入主中原达成了一致意见。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前降清,满清铁骑随即杀出山海关,拉开了满清入关,江山易主的序幕。


雍亲王府


崇祯是想和皇太极议和的,但面子挂不住。

为崇祯与皇太极牵线搭桥议和的人便是兵部尚书陈新甲。

面对李自成和皇太极南北两面的攻势,陈新甲建议议和。大学士谢升知晓此事后,告诉崇祯。崇祯召陈新甲来问话,没想到谢升在一旁说,“如果清兵愿意议和,也是可以谈的”,崇祯听闻不答,表示默许,但令陈新甲要秘密行事,不能让别人知道。

没想到谢升将崇祯议和的事情告诉言官,言官听闻大惊,上书弹劾谢升,谢升辞官谢罪,由此可见崇祯的性格。

崇祯将议和的事情交给陈新甲,崇祯和皇太极来往书信数十份,虽然言官略有耳闻,但苦于没有证据,因此陈新甲在议和事情上还算顺利。

没想到,一日陈新甲将议和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议和事情泄露,群臣哗然。为此崇祯大怒,将陈新甲斩首,由此大明朝失去最后的议和机会。

从两次群臣弹劾可以看出崇祯性格的软弱,面对群臣的压力,他变得毫无主见,反而是随波逐大流。同时,明朝末年,党争严重,他们不以国家大局出发,反而是从党争考虑。可悲可叹。


五味社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这件事大概是明朝灭亡前两年,“松锦战役”之后的事情。当时皇太极企图和明朝和谈停止战乱,而且皇太极的提议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认可。但是正当和谈顺利进行达成和谈协议的时候,崇祯皇帝却翻脸不认人了,从而导致了和谈的失败。

那么崇祯皇帝的出尔反尔,不同意皇太极的和谈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明朝是那种死要面子,放不下天朝上国的架子,有着不和亲、不割地、不议和的豪言壮语。崇祯皇帝和朝廷百官都是自我感觉良好,所谓的“明朝泱泱大国岂能向建奴”谈议和。

二:当时明朝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以及张献忠等人的势力一直不断地壮大,当时明朝很多军事重镇都被农民起义军给攻破了,那时候北京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再加上,明朝和清朝的“松锦战役”刚刚以大败而告终,这个时候皇太极趁机主动求约和谈,崇祯皇帝听从了手下大臣的建议,“攘外必先安内内”,是想通过和谈稳住皇太极的势力,然后集中兵力来对付农民起义军,再收拾皇太极。

但不凑巧的是,明朝代表团代表-陈新甲把皇太极的相关提议这种极度机密的文件当成公开文件上报给崇祯皇帝的,这也导致明朝内大多数官员都知道了这件事,真个事情被明朝百官道德舆论绑架,崇祯皇帝把责任都推到了陈新甲的身上,导致谈判道路断绝。崇祯皇帝不得不放弃和谈。

总的来说,皇太极和明朝的和谈,并不是崇祯皇帝坚决不同意,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皇太极的和谈提议消息泄露,广为人知后,整个明朝舆论纷纷,“明朝泱泱大国岂能和建奴议和”。致使崇祯皇帝不得不放弃和谈。


清风自若


为什么不同意?政治正确害的呗!

明粉口中的“大明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起来很硬气,但是这一套政策下来,生生把明朝给拖死了。

1642年(明朝灭亡的前两年),皇太极在数次向明朝表达和谈意图之后,明朝难得回应了一下,1642年,崇祯帝委托兵部尚书陈新甲,派了一个叫做马绍愉的人去与清朝和谈。

和谈的细节我们后面讲,先讲讲背景。

清朝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1642年的时候,清朝有灭亡明朝,入主中原的想法吗?

答案很明确:完全没有。

在清朝以前,一个个先辈用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告诉皇太极——汉人所说的“胡无百年运”,绝对是真的。

在清朝之前,“胡无百年运”这句话被一次次的证实,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等待他们的结果无非两个——留下,被同化,不同化,被打跑。

从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族都曾经建立统一中原的政权(哪怕时间很短暂)。结果就是匈奴被同化,鲜卑被彻底汉化,羯族在民族革命中被冉魏和东晋联手灭族。

之后的契丹,只是占领了中原北部的幽云十六州,就把汉人的毛病学了一身,民族特性磨的差不多了,契丹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满清的老祖宗金国呢?十二年灭掉辽国和北宋,入主中原何等豪迈?结果入主中原以后,老家被人蒙古占了,被蒙古和南宋联手灭掉,堵在中原回家都回不去,亡国的时候那叫一个惨烈。女真族百年的努力,全因为入主中原毁于一旦,重新变回了原始部落。

强大如蒙古,倒是兵强马壮,也拒绝汉化。结果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打了回来,而且被打的屁滚尿流。之后就是明朝长达百年的经济封锁,生生让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化到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的状态,堂堂蒙古后裔,居然向满清称臣。

所以,这么多前车之鉴的面前,皇太极要是还想入主中原,那才是脑子有病。事实上,别说他,就是两年之后的多尔衮,在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之后也完全是懵逼的,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当时的满洲贵族里,主张在进关之后大抢一笔回老家的不在少数。

所以,1642年虽然清朝赢得了松锦之战,但当时的清朝和明朝讲和,是真心的。清朝满足于自己在关外的地位,同时清朝上下也根本不认为一百万人的满族人能够统治一亿人的明朝,所以他们不过是想让明朝承认他们的地位和既得利益,顺便捞点好处。

明朝方面


明朝方面的背景是什么呢?

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立下了规矩,对于那些关外的少数民族,只能打不能谈,除非他们投降。

之所以明朝如此强硬,因为历史包袱很沉重。明朝是消灭了蒙元建国的。蒙元之前的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称臣纳贡割地赔款一样不差。所以朱元璋教导子孙,一定不能走赵宋的老路。

事实证明,历代的明朝皇帝忠实的遵守了老祖宗的教诲,十几代明朝皇帝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跟少数民族讲和的,哪怕土木堡之变后,也先押着明英宗来讲和,明朝都是只打不谈。

所以,崇祯要与满清讲和,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是很大的。崇祯这个人好面子,对于想做“圣君”的他,这个名声传下去,他是很没面子的。

至于朝臣,可以说除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出于现实考虑支持和谈之外,大臣们都是一边倒的反对。

说起来,这也怪崇祯。因为这个皇帝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爱甩锅,一旦发现自己办了错事就推给大臣,之前被他杀掉的大臣很多都是无辜背锅的。和谈这么大的事,可以判定未来崇祯100%会后悔,而他后悔之后就要找人发泄——“谁当初支持我和谈了?”,到时候清查下来,弄个满门抄斩都不意外。

所以,对于明朝大臣来说,反对和谈是政治正确,皇帝就算不高兴,也不可能因为这个事儿处罚你。相反,如果支持和谈,那就等于把自己往鬼门关里送了,就算皇帝不杀你,满朝文武的口水也能淹死你。

这是明朝的背景。

谈判过程



其实明清并不是首次议和,四年前(公元1638年),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就曾经派人与清朝接触过。只不过那一次的行动更为隐秘——实在是不敢派朝廷大臣,杨嗣昌居然找了一个叫周元忠的算命先生去跟皇太极谈,结果自然无果而终。

这一次谈判也是一样,陈新甲因为怕被朝廷里的言官们喷死,实在是不敢派高级官员(高官失踪的话说不清)。只能这个叫马绍愉的人。这个马绍愉,只不过是洪承畴的随员,兵部的一个七品主事。陈新甲不敢让他以真实身份去(太侮辱人了,相当于派一个处级干部当大使)于是临时给了一个兵部郎中的名分(五品,相当于正厅级),让他穿着二品朝服去谈。

就这么个草台班子,连张正式的国书都没有。他拿去的圣旨并不是崇祯写给皇太极的,而是类似于“皇帝命令兵部尚书陈新甲,你找个人去跟关外的人谈判……”等等。

虽然从各种意义上讲,明朝使团都显得很无礼,但是清朝也不在乎这个,还是热情接待了明朝使团,并给出了自己的条件:

1: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2: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3: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为了表达诚意,皇太极在给崇祯的信中还表示,如议和成功,他可以不计尊卑,言外之意,清朝可向明朝称臣。

这个条件对于明朝来说,不能说是优厚,简直是抢到了宝贝!

一百万两银子对于明朝来说什么概念呢?

明朝正赋五百万两,但是崇祯朝由于战火连绵,屡次加税,也就是所谓的“三饷”,其中仅仅为了应对辽东战事的“辽饷”就超过了八百万两。三饷加征共两千余万两,如果辽东停战,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军费,只用花十分之一的辽东军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满清并不是完全的要钱,双方还要开通贸易。对于明朝的生产力来说,一旦开通贸易,就是妥妥的贸易顺差,明朝给满清的银子,还会被赚回来。

至于关外的土地,松锦之战之后,明朝已经组织不出任何像样的军队了,本来就收不回来,割给清朝又如何?

这就是明朝版的澶渊之盟,当年宋朝靠澶渊之盟获得了百年和平,如果明朝谈成,也可以获得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那么这个和谈为什么没谈成呢?

在辽东的明朝使团,以密信的形式将和谈报告送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看完之后,居然顺手放在了办公桌上。结果陈新甲的文书,居然把这封密信当成一般的奏章抄在了塘报(朝廷的公开文书)中,直接公开给了朝廷大臣。


消息一出,满朝震撼!舆论大哗,你陈新甲一个兵部尚书,居然敢私自跟贼虏议和?虽然满朝文武都知道这肯定是崇祯皇上的授意,可是没人敢骂皇帝,大家把矛头都指向了陈新甲,一时间“人人皆谓新甲可杀”。

崇祯帝一看这种形势,立刻故技重施,发挥看家本领——甩锅,称自己完全不知情,陈新甲罪大恶极,把他斩首了事。

至于和谈,当然就此结束,辽东的使团没有等到结果,灰溜溜的回来了。

明朝最后一次缓解两线作战的机会,就此失去。两年之后,当李自成的大军进逼北京时,明朝最后的精锐关宁军还在山海关前线,而山海关的部队已经因为欠饷十四个月而没有了机动力,不知道崇祯在自杀之前回望一生,会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错误?


小约翰


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来看,皇太极一伙人更像是武装叛乱分裂分子,做为中央代表的崇祯帝要是答应了,那是什么?那是卖国求荣,既然题干说到了皇太极与明朝和谈的条件,那就从条件说起。(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满洲一族与中原的明王朝以宁远、塔山画地为楚河汉界;第二条是有关司法的,明朝的人犯了罪,跑到皇太极的地界上,皇太极会把人送回去;第三天则是皇太极占据关外,每年给明朝一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但明朝必须用一千张貂皮、一千张人参交换;第四条明朝皇帝与皇太极拜把子。

这四个条件分开说还看不出威力,但四个合在一起看,就想起来一句话――共治天下或者说共分天下,纵观整个历史,没见过这样的条件还称得上哪门子的合适,崇祯皇帝但凡脑子,都不能答应这样丧权辱国的“合适条件”。


说到合适,也许是基于皇太极提出这些条件后的两年,也就是1644年清军入关,崇祯皇帝落得个上吊的下场,但这是两年后的结果,虽然古代的皇帝都迷信一点,但真要让他们算计到两年后的事情,那不是难为他们嘛!

因此,题干的说法看着智慧异常,其实不过是以后来的结果推演前面事情发展应有的走向,这不是神叨嘛,崇祯皇帝的做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帝王应有的风范,人要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下场肯定会患得患失。

但又有谁真的知道呢,而且皇太极所在的满族一族就要割地自立为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旦开了口子,边疆将成为最惨烈的战场,再一个说明朝才多少土地,被蒙古压迫到了长城沿线,与后来的清王朝相比,它更禁不起折腾,王朝更替,历史规律,哪来那么多患得患失呢?


历史三日谈


正所谓“天一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相对于中国历史上其他的汉族政权来说,是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

汉初,与匈奴和亲,委曲求全,单单公主就有好几位送到了北方大漠,再加上大批的财宝,最著名的就数“昭君出塞”了。所以那个时候与匈奴和亲就是一种政治手段,还不能当场与匈奴人撕破脸,只好用这种手段了。



宋朝,与辽、金、西夏、蒙古之间皆是割地、赔款,甚至两位帝王做了阶下囚客死异乡。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这边是明朝统治者的骨气所在,你满清政权几百年前的祖先就曾垂涎中原已久,现如今卷土重来,不可能在重蹈覆辙。

而且崇祯皇帝的祖上朱元璋灭掉的就是少数民族政权,那个时候汉人处于社会最底层,倍受压榨。现如今你皇太极提出的条件是挺优厚,但谁能保证你入关了不翻脸?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就算说出花来也是不可能答应的。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曾为满清入关立下汗马功劳的两个汉人吴三桂、洪成畴不就成了刀下之鬼吗?

考虑到这一点,应该也是崇祯拒绝的原因

另外,北方长城延绵万里,大明随国力衰败,但对付一个蛮夷,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所以崇祯的自大侥幸心理也说服自己不必投降

几十万的精锐之师足够保卫国家,所以崇祯咬紧牙关,打算打腿这帮蛮夷。



可惜的是他赌输了,吴三桂竟打开了城门将清军放了进来,丢失国土的一代帝王自觉无脸见百姓父老,于煤山自缢。


老衲法号是道济


崇祯好面儿呗~

大臣好面儿呗~

大家都好面儿呗~

可是不知道崇祯吊死在煤山后是否还有脸去见列祖列宗,大臣开门投降后,跪在道旁时面子哪去了。

这件事儿崇祯开始是同意的,所以他密使陈新甲与清军议和,后来这个陈新甲工作太马虎,办工桌太乱,密函乱放,被服务员不小心把密函当做公文,给发了出去。结果舆论大哗。后来崇祯死不认账,说这事儿都是陈新甲自作主张,我是主战的,结果明朝错过了一次翻盘的机会。

笔者高中之前,一向认为只要开战,言和者一定就是汉奸卖做贼,言战者一定都是大英雄。可是后来才发现,言和也是需要勇气的,言战者可能自己并不需要上前线。当然这里决不是给秦桧之流翻案,读者应注意区分什么叫真投降,什么叫韬光养晦。


历史里的大象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难题,错不在崇祯,也不再王宫贵胄,更不在满朝文武将士,因为他们任何一部分人犯错都不会把明朝推向死胡同。

简而言之,他们都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我们从四点来分析,为了减少大家的阅读时间,我尽量缩短阅读字数;为了让大家更有兴趣的来读,我会用一些诙谐的句子,尽管这段历史很不诙谐。(每当写到这,我总会情不自禁的自我表扬一番,我实在是太爱粉丝们了,哈哈!)

其一:崇祯皇帝。

他老人家非常想何谈,非常非常想。原因很简单,打不动了。原因更简单,孙承宗死了。(至于孙承宗老师,我会在后天专门开一个讲座,介绍他的一生。只需要记住,他很厉害,非常厉害。)

我可以相当负责人的说,只要有一个文臣,一个武将提出和谈,他马上就会顺坡下驴,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此时的明朝,早已不是拆了西墙补东墙这么简单的劳工合同了,而是东西墙都垮了。农民军(简称流民)摧毁了除南方沿海城市和京城以外的所有地方。更过分的是,他们在安徽凤阳掘了个坟(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是朱重八的坟。)至于外患,最致命的一点倒不是皇太极建国,而是他们有了自己的大炮(下下周的头条号会进行介绍)。

其二:文臣。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文臣不想着就坡下驴呢?

原因更简单,他们在忙着斗争。和谁斗争呢?和同级的官员。这年头,谁还不想着个人进步呢?

于是一时间,满朝文臣的奏折连续不绝。可人家一不提流民整治二不提北抗满清,一心一意的把枪火对准自己人。(伟大的孙承宗就是被这群文臣给骂跑的)

其实不是所有的文臣都是如此不要脸,最起码是有几个人想着议和的。不过袁崇焕的前车之鉴,众人也不敢言语。(有关袁崇焕的讲座会安排在下周,这周议题满了,抱歉。)

其三:武将。

不好意思,已经没有像样的武将了。

明朝末年的绝大部分武将(真正能打的就五个人),每天都在东奔西走,四处劳累。不是哪哪闹流民了,就是皇太极去哪哪抢东西了,实属无奈。

其四:王宫贵胄

整个明朝末年,最不要脸的就属这一部分群体了。他们不顾当前形式,不肯南迁,不肯和谈,不肯帮助朝廷。

他们基本上阻断了崇祯皇帝的每一条生路。

列如:朝廷出兵剿匪,没钱。崇祯带头捐了十万两白银。

崇祯的舅舅死活不捐,只拿出五百两当门面。明朝灭亡后,在他的府邸仅白银就搜出四十万两。

这种事情数不胜数,平时什么事都不干,关键时刻还毁你一下。

我们再说一下最有趣的,皇太极为什么求和?

因为他也不愿打了。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人,他仍然是孙承宗,一位伟大的除了诗人之外的所有家。

关宁防线,宁锦防线后面还有很多,这些防线的建立让皇太极吃了大苦头。

恰逢此时皇太极建国,也需要明朝的支持。

只要大明帝国同意开放市口,进行公平的贸易交易,就可以和谈。

但很抱歉,诸多原因的最终后果便是------大明亡了。


虾仁儿谈娱乐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固然是有气节,但气节不能当饭吃,救国并非一种路径,有时候天子守国门的效果,往往不如到大后方打持久战,难道这些道理崇祯帝不明白?

不,他当然明白。

他手下的大臣们也很明白,但这不妨碍他们阻挠这件事,考虑到崇祯性格善变,他们必须保持政治正确,爱国的表白一直是无比正确。

北方的强敌,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其实心里也明白,所以他们在筹备和谈时也贴心的给崇祯留出了善意的余地。

不和亲就不和亲,我们和蒙古的亲。

不割地就不割地,但我们辛苦抢到的地面可不是从你身上割的。你们总要认可现状。

不赔款倒是不赔款,但你大明朝总是要意思意思,咱们签个协议,以年度团购的名义,每年我们给你们提供一千斤野山参、一千张上好貂皮,你们只需要象征性的花费一百万两白银、一万两黄金就可以。

从此后,你们两国以兄弟相称,开放互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永保和平,如何?

这份合约的精神跟北宋时期的“澶渊之盟”非常接近,当年的“澶渊之盟”带给了宋辽之间百年和平,皇太极大概也很满足于这种形式。

大明王朝年财政收入在崇祯时期下滑严重,只有四五百万两,清朝的竹杠相当于其四分之一,但假如崇祯把握住和平窗口,恢复到明朝比较好的财政时期,有个两三千万两年收入,那么这点交易,实在无损于大明财政健康,更不用说,每年花费在北方的国防事业上的费用比这些要多得多。

从后金到清朝,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为什么这样没有进取心?

实在是前面有很多不好的先例,蒙古人入主中原,不过百年,仓皇北窜,国运再也不振;几百年前的大金算是亲戚,下场更是悲戚,被堵在中原联手做掉。

“胡无百年运”是他们心中的一个魔咒,别看“七大恨”喊得山响,其实并没有实质政治诉求,利用明朝衰微,多占点便宜才是主要目的,皇太极自己也说:“皇考(努尔哈赤)本无必成帝业之心”,打到哪儿算哪儿,本来我们就是光脚的,穿上布鞋还是草鞋、进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吃亏。

后金(清)主动求和这事儿可不止一回,无论是在辽东还是宣大,后金(清)都跟地方官员合议过,一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松锦大会战胜利结束,明军惨败,主帅洪承畴被俘,皇太极仍然不屈不挠的传来了谈判意图。

我们以战促和,就此打住吧,说实话我们也打够了,杀敌五万自损一万,关键是我们人少啊,这样耗下去我们也受不了。

明朝接到了这个友好讯号,崇祯秘密授权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朝和谈,陈新甲派出了马绍愉前去谈判,这个规格并不太高的代表团却获得了皇太极的热烈欢迎,谈判过程也比较顺利,曙光马上重现,历史即将改写。

关键时刻,马绍愉从边关发回来的一件密函被陈新甲不小心放在了案桌上,他家的书童错看成了《塘报》,按照惯例转给了各省驻京办传抄,谈判条款因此泄密,爱国大臣们义愤填膺,把陈新甲当成了秦桧一样的卖国贼,纷纷上书弹劾。

崇祯骑虎难下,绝不肯把自己的幕后主使身份暴露,将错就错,斩杀了陈新甲。群臣一见除掉了首恶,无不拍手称快,北方的马绍愉再也没有等来授权签约的通知。

假如真的签订这份合约,解决掉后顾之忧,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早日回防京师,京师命运未必可知。

一年半后,北京城破,崇祯自缢,爱国者们先是掏钱,后又倒戈,大顺军退出后,清军进入,继续倒戈,从容地爱着新成立的国家。

景山上的怨魂仍在不停地发布着罪己诏,但它也知道,世间从无后悔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