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

非鱼14212463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一句出自汉译版《金刚经》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是佛说《金刚经》的最后一句。

本人自幼研习易道,对佛家理论知之甚少,对佛家经典了解也不多,了解的大概只有《心经》,《地藏经》,《椤严经》和《金刚经》。虽说其它佛经也曾翻阅数次,但没有一部能了解,并不知所讲为何,到现在连经书的名字也忘了。这其中有印象的只有此四部,但诵读最多的还是《金刚经》。

读了佛经,最大的感触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慈悲"。有一些经专讲一切皆因缘合和所生;有一些经教人破除无明;有一些经专讲行善得福报;还有一些经专讲作恶受惩戒;先把苦难的根源讲透,再教人去除妄想放下执著断除恶念,不听先用行善得福报的好处来激励,还不行就再用作恶下地狱受酷刑来警示。如此苦口婆心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劝众生弃恶向善脱离苦海。

说到劝人向善,最用心良苦莫过《金刚经》。用了很多比喻来说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诵读,宣讲,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等所得福报和好处。但是,在讲经结束的时侯突然又来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难道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都是梦幻泡影?因此,古代就有学者批判《金刚经》。其中就有人讲,佛陀讲经说法一会正着讲,一会反着讲,就像把两个桶里的水倒过来倒过去,最后又全盘否定,说的话全不算数!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纠结了。

佛经要如何才能读懂?有的人读成了哲学,有的人读成了心理学,还有人读成了化解灾难和达成一己私欲的护身符,究竟有多少人读出了智慧!不要执着名相,一切相皆非相,一切法皆非法,佛陀反复告诫,答案就在四句偈中。

有多少人读佛经是因为书中许诺的无量好处和极乐世界,有多少人读佛经是因为良心不安和逃避世俗!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佛的良苦用心和大慈大悲!







武当易道


《金刚经》是一部著名的佛经,其流传之广,可能仅差于《心经》,十年前我开始学习佛法时就是从这两部佛经开始,那时,我每天早晨起来会读诵一遍《金刚经》,实际上那时对《金刚经》的理解是很肤浅的,乃至不理解。

学佛十年了,对《金刚经》才略有理解,今天只是简单聊聊该经结束时,佛说的一句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法,都因缘和合,虚妄之法而生,因缘别离,虚妄之法则灭,我们把这因缘所生的幻法称做各种相,给其各种假名,实际上任何一个被我们定义的名相都是没有其不变的自性,比如人人皆反对的“恐怖分子”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没有其不变的自性,我们把他们称为恐怖分子,他们自己可能把自己称为英雄,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们可能不会称他们是恐怖分子。同时,这些恐怖分子也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也有善良的一面,他们未来也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法不是因缘所生法,不是恒定不变的。

这就是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们平时会把很多很多事情执在心里放不下,结果产生很多烦恼及痛苦,实际上,让我们产生痛苦的事情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如梦幻泡影,也是如露亦如电,也是没有烦恼与痛苦自性的,常做此观,便可放下烦恼,从苦难中拔出来。



耀如乐园


从时间的维度上,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

当时间的维度以亿万年为计量单位,沧海桑田和人类文明都不过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

当然这种出世,出离,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的关照这个世界,入世。

就像我们GPS导航卫星,如实的关照,给我们导航。

当然作为某种哲理,还有更多维度的感悟。毕竟车辆的道路比较直观,万事万物之间的道路就不那么明显,思想的道路更是瞬息万变。

比如,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真的是如此吗?

说起来容易,你可以如如不动,你附着的载体,比如肉体却不能如如不动,分分钟你都要呼吸,分分钟就有可能被人灭了。

你的心终究是需要你这个肉体来体现的,感受的,和这个世界互动的…

一方面这个世界确实也是存在的,不管你是否存在。至于你的感受,确实是你自己的感受,哪些感受就像镜子里的世界都是这个世界的投射,只是你的关注,感受的聚焦点不同,是你和这个世界互动后的感受。

没有了这个世界,或者没有了你,自然就不存在这样的互动,所以真实的感受来自这个世界,也来自于你,当然归根到底都是这个世界的梦幻泡影,因为你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这样咬文嚼字,或者思辨都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通过这样的思考,让我们更好的洞察,关照,处理心灵和肉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

虽然人生是万古长空,但是既然是来到了这个世界,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那么就要过好这一生,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哪怕是一朝风月。我们已经坐到牌桌上,拿到了代表自己的那一副牌,关键在于你如何打?如何看待玩牌中的得失,体验,感受…也许你只是想陪自己的搭档,你只是想通过打牌看看自己,看看其他人,面对不同牌局的反应…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像世界末日,你一个人来到某个陌生的星球,心如死灰,直到看到了某个熟悉的身影,从而让一切有了意义…

哈哈,人生就是为了寻找那个给我们意义的人,或者物,思想,价值…但是生命,肉体不这么想…

个人观点,不代表是正确的,只为交流,意淫。


太阳天然笨真


《金刚经》是佛教的经典,其中的这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经中最精华之句。有云,只要常颂此句,便能开悟智慧,憬悟生命,抵达圆满。但怎样去理解,就看人的灵魂境界及生命氛围与所对应的个体,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天地万物,宇宙自然,万有生命。而不同境界的人,对这首偈语的认知,也会不尽相同。为此,各持己见自是难免。



我以为,一切的法都是生命的大法,都是启悟生命,走向智慧圆满的不二法门,是让人灵性开悟,得以成就果位的修炼途径。但人的生命,其实都是生存在人的层面。而人的层面,是真实的虚假,只有灵魂的层面,是虚假的真实。但人对人层面真实的虚假耿耿于怀,不敢忘记。而对灵魂层面虚假的真实,却多以为是虚妄与胡说八道。常人看不到生命真实的虚假,以为自身所处的环境就是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对灵魂层面虚假的真实,却充耳不闻。为此,人看不到生命的幻相,便认为自身所处的世界是真实不虚的。但岂不知,在佛的眼中,一切都是幻相,包括我们的色身或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象,不过幻相而已。为此,能抛弃幻相的人,才能走入自由的生命王国。



因之,人的生命状态,就是梦幻泡影,看着光鲜亮丽,但触之即灭。所以,人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对人来说,把自我的生命看成是一个过程,就像人眼中的朝露闪电,其实和人的生命一样,都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而已。如果证悟人的生命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如是对待的话,人的一切的一切,也就是人在自我生存的过程中,去把自己生命的闪光与善念,去尽力阐发就行了,而不是你带着欲望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而努力是带着欲望的,善念是不存欲望的,所以,尽力而为,静观自我,以一颗欢喜的心,欣赏自己的生命过程,才是生命的大道。



昊愚堂夜画


‘‘’一切有为法,如梦约泡影,如露亦电,应作如是观。‘

’出自《金刚经》的最后一品。她是《金刚经》全经中心思想的最后总结。

其主体意思是:‘’大干世界一切万物,万法(佛家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变化的(也就说空性),其如我们在作梦,如我们水中照镜之影像,如早上的露水,如雷鸣闪电,一样变化那么快,所以,我们对万物,万法应作如是观。"。

哪么什么是‘如是观?’,

‘’如是观‘’,用《金刚经》原文来解释就‘是‘’不住相而生其心。’也就是要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事间万物,万法都是变化无常的,如晚上作梦,水中照镜,如早上的露水,如雷鸣闪电,我们不要执着过去,也不要妄想将来,一切活在当下,作如是观。





伟家


《金刚经》是般若类经典中,最流通的一部,“一切有为法”偈,是全经的总结。要理解此偈,需要了解《般若经》在佛经中的重要地位。

《般若经》是佛经中最重要的经典,若用一部佛经来说明或代表佛教,则首推《般若经》原因如下:

1.《般若经》在大乘经中结集最早,是大乘各经典的根本,《法华》《华严》《涅槃》《弥陀》《维摩》等经,无不以《般若经》为根本。佛说《般若经》就是佛法印,如果违于《般若经》,就可判为非佛教非佛说。

2.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性空”就是般若经弘扬的主题,所有般若类经典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论述的。

3.《般若经》的代表《大品般若经》(鸠摩罗什译)是龙树菩萨所依据的典据,龙树《中论》观点全出自《大品般若》

4.禅宗是传佛心印的,其典据就是《般若经》,六祖云“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六祖坛经》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偈,俗称六喻偈,因为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所以都是虚幻的,所以如“梦幻泡影”,何为有为法?一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诸法都是“有为法”,既然“有为法”是虚幻,何法不虚幻?答曰:没有不虚幻的实法。《大品般若经》中指出“如即是空”,真如就是空,不存在所谓不空的“真如”,下边附上几段《大品般若经》的经文,对深入正确理解过于简略的《金刚经》会有极大帮助,希望大家细心揣摩……











康142341986


这四句偈出自大乘般若类经典《金刚经》,这是最著名的佛经之一。般若的意思是智慧,这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能空一切的佛教大智慧,而《金刚经》的主旨就是诸法皆空。这四句偈说的也是诸法皆空的道理。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有为法?

有为法就是世间一切由因缘造作的现象,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各种现象。

也就是说,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之法,世间一切现象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都有一定的条件和原因。条件具备,就可以存在,条件不具备,就不会存在。

比如,人就是一种有为法,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由于他父母的结合、养育,由于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这些都是生成人的因缘。


有为法是由因缘生成的,所以都是没有自性的——也就是说,无法独立存在,无法永恒存在,必须依赖一定的因缘条件。有为法有生有灭,因缘聚则生 ,因缘散则灭。佛教因此认为有为法都是不真实的,是空的。

以人的短暂寿命去衡量,可能有些有为法是长久存在的。但是,和真正的永恒相比,所有的有为法都是短暂的。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为法是不真实的,就像做梦和幻化。

有为法是转瞬即逝的,就像水泡、露珠和闪电。

有为法是没有自性的,必须依靠因缘而存在,就像影子。



梦露居士读文史


千人千条心,各有各的解,就像经里说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四句偈语大概意思不难理解,如果给非佛教徒解释,可以姑且按断灭和世俗空说,即一切都是要终究坏灭的,就像晨露和闪电,刹那不住,叫我们不要执着,照此思维,对我们生活、修心、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启发,实现用行云流水般的心态经营好更加洒脱和幸福的生活。这种不太深奥的表述和通俗易懂的义理恰恰是《金刚经》受欢迎的原因。道可道,非常道,文字虽有局限性,但文字也有可挖掘性,如果按照佛学理论讲,这个关键在“有为法”一词,可以说一切存在都是有为法,定义大概是(造作,缘起,生灭)有本体,有作用,条件生,条件灭,变化等意思。好多人要找个无为法,其实无为法是佛为了比较有为法的“名言假立”,是一种观待说,没有这个东西,一旦有就不是无为法。仔细分析,经论里的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等都是方便说,是为了服务修证的,有人把虚空(空间)理解成虚空无为,非也,如果空间是无为法,那就归到色法里面了,因为色法是变碍为性,空间因为它有方所,有可容纳性。佛学讲的性空是和缘起连在一起的,通俗说就是任何一个微尘或同性个体都无法自己做主,需要条件合成结果,就像你再有钱,到沙漠里买不到水一样,因为水存在的条件没有。有为法是本体有,作用有,作用通过本体(自性)显现,本体通过作用印证存在,就像水的湿性,火的热性,只能通过湿热的作用感受,没有一个湿和热的形相,这也是“实相无相”的意思,但不是实相没有。所以未知领域的一些真相很难探究,但又无法否认的原因就是作用感受到了,找不到所谓“看得见”的存在一样。个人浅见,欢迎探讨,不要攻击


用户4129438353492


我个人认为只要找到本教第一义,便可成佛,不必学什么分身法身等一切用不着。因为这第一义谛有佛以来,根本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没有,真的应该没有,最多理解到空、无生灭、如来圆觉寂静的智慧大海。其实佛是觉悟的人,而不是仅仅是佛。如何参证我说的话是真实假?请读佛的出世:佛因一大因缘故出现于世,以佛的形式显示在人间,度化众生。又以什么证明我说的话是真的呢?《华严经》欢喜地一,说菩萨一瞬间可分百千身分别前往百千佛国,不动地八,菩萨可以一刹那间过一千万亿劫生死,度无量无边众生皆成佛。可见八地菩萨智慧之火焰如此了得,燃烧一切烦恼、无明于无影。到此应该可以作佛,摄国土度众生,只等众生成佛,而不受后有。


凤凰生孔雀


金刚经最后一句经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法就是指世间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吃喝啦撒、家庭眷属、钱财名利以及人际关系等眼睛能看到的物质世界的实相。

以及生活中我们居住的房子、交通用的车子还有穿着的衣服等等世俗的一切都是属于有为法。除了因缘聚合的受、想、行、识、五蕴垢体之外, 还有世间的其他存在的人和事物。。。

有有为法就有无为法, 针对有为法相对而说。无为法指的是空性也可以说是精神层面的的世界。也可以说是宇宙的真相,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境界。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没有生老病死,没有痛苦磨难更没有意识思维了。 也就是达到了寂静无为的涅槃境界了。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两个境界。那么这句话是怎么理解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的一切,包括人和事情,自己的家庭眷属、钱财名利、父母孩子爱人、还有事业和地位,一切自己努力赚来的所拥有的这些东西。。。就像是梦幻泡影一样的,很容易幻灭的;像露珠也像闪电,都是转瞬即逝的,应该如此来观照。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