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中美合作所”,在我这个岁数的一代人脑海里,它曾经是邪恶的代名词。

我第一次接触它,是那部不朽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改编自小说《红岩》)。许云峰的慷慨,江姐的不屈,甫志高的无耻,徐鹏飞的色厉内茬,都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句:“让你尝尝我们中美合作所的手段!”的台词,从此,我的人生第一次知道的人间魔窟就定格在这个‘中美合作所’上。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烈火中永生》海报

题外话:《烈火中永生》是部伟大的电影,赵丹、于蓝,项堃等电影大师们精湛的表演让此部作品一次次奏响了生命的华彩篇章。甚至连王心刚都在里面串了一个没有角色名字的角色。谁又能想到,这部伟大的电影还是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的银幕绝唱。许云峰,赵丹先生几乎将所有隐蔽战线的共产党人气节集于一身,给我的年代记忆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永远都挥之不去。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赵丹先生

回到那个‘万恶的中美合作所’,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打破自己意识禁锢是殊为艰难的,但对历史正本清源也应该是爱史之人所持的操守。我想,应该是如此。

对于中美合作所(全称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我个人认为其正确定义应该是,该机构 是1943年4月中美两国出于抗日目的,为收集交换军事情报、探测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部队而设立的军事合作机构。且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出色,功绩卓越。

中国(民国时期和台湾地区)和美国的全方位军事合作历史其实在1949年之前并不长。全面抗战之前,民国政府主要军事合作方是德国。

1941年12月美日爆发太平洋战争后,美国开始与中国民国政府进行全方位的军事合作。

1942年初,美海军上校李威廉建议,应以美国海军为主力,适当配合空军,先歼敌于海上,方可决定胜负;而能够为美国海军提供东南太平洋气象和军事情报最理想的地方就是中国,美国海军应尽快派人到中国去搜集情报。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戴笠与梅乐斯

​为此,时任美国海军中校的梅乐斯来华同中方情报机构军统负责人戴笠协商共同对日作战事宜。1943年4月15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据参加起草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草案的军统局军事情报处少将处长鲍志鸿回忆,协定的第一条即是:“为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中美所官员合影

题外话:戴笠由此开始了与美国海军的紧密联系,并且在抗战结束后曾一度谋求海军司令。据说,这也是他死亡的前导诱因之一(当然,他的死至今也是破朔迷离,各种版本累出不穷)。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鲍志鸿相片及物品若干,其在1975年特赦

与此同时,民国政府在既保持了与同盟国英美的关系之外,又要改善与红色苏联的关系,即借斯大林之手确保中共不致生变,又借苏联远东兵力牵制日本关东军,同时在当时英美口惠而不实援的情况下获取苏联军火与空军的支援,以取一箭三雕之效。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左第一人周伟龙

因此同时成立了中英合作所,中方主任是周伟龙(军统元老,忠义救国军代理总指挥,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中苏合作所,中方主任是杨宣诚(中国现代武官之父,对日情报第一人,密苏里战舰中国代表签字第二人)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戴大檐帽者民国海军中将杨宣诚

中美所成立之初,中美双方商定,由美国供应技术、器材、械弹,由中国提供人员,在中国沿海及敌后沦陷区,建立水雷爆破站、气象站、情报站、电讯侦听站、行动爆破站等,共同对日作战。

为了实现情报搜集和扰乱日军的目的,从1943年至1945年8月抗战结束,中美合作所在全中国各地设立了11个“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简称中美班)和8种专业培训班,投入大量资源帮助戴笠的训练和装备军统局指挥的别动军、忠义救国军、铁路破坏队等敌后游击部队,以增强其战斗能力,打击日军。

对于这些培训班的性质,历来大陆官方宣传的都是为蒋介石训练“专门特务人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中美合作所临汝特训班负责人文强曾在《中美合作所临汝特训班》的文章中写道,“顾名思义,当年由中美合作所举办的特种技术训练班,外间传闻失误,以为是施行的一套神秘性特务训练,但实际上,却是完全针对与日本军队作殊死战斗的一种在其前方或后方的破坏、阻击、活捉舌头。。。等等有利于盟军登陆配合作战、打击瓦解敌军的训练。”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文强

邓易行,“南岳训练班”学生,他在以后的回忆的中,所说训练内容是:“政治方面,主要学习三民主义、国父遗嘱、总裁言论等。军事训练主要是以步兵操典、射击教范、筑城、情报学、爆破学、擒拿术、城市暴动行动术。美国教官杜伯纳教练暗杀、擒拿术、炸药使用等。还训练使用美国武器汤姆森、手榴弹。”

根据现在的材料得知,从1943春成立年至1945年8月,中美合作所各训练班,共训练单位22个,完成训练的作战部队49,180人,各种干部1320人,毕业学员50,500人。这些“特种作战部队”经训练后改编为别动军8个纵队、忠救军3个纵队,湘鄂赣边区行动总队(梅乐斯称之为长江突击队)、铁道破坏队、水上破坏队、教导营(多半由受训学生编成)若干等敌后抗战队伍。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训练一景

日本偷袭珍珠港前,中国电讯侦听人员就破译了数件日本重要电报,如1941年秋破译的日本外务省发给驻美、苏、德、意等国大使的绝密电报:《当前局势和帝国国策纲要》。该纲要前一部分为“帝国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方针”,后面谈了要加紧促蒋政权对日屈服,接着说将进占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并做好对英美作战的准备,对苏德战争暂不介入,待形势有利时再作北进之考虑等等。这个情报对研究日本的侵略动向和制定我方对应策略极为重要。又如当年12月上旬,技术研究室(毛庆祥电讯系统池步洲)又破译了日本外务省的一份紧急通知,内容是电告日本驻华盛顿、旧金山、夏威夷、纽约等地的使领馆,限期销毁各类重要文件,准备撤侨。此“通知”说明日本将对美国采取重要行动。侍从室第六组破译此一“通知”(有相当传言军统姜毅英也同时破译日本军方异动,判断出珍珠港方向,其实不然),马上提出“速送外交部密告美国大使高斯,并电告我驻华盛顿武官郭德权转达美国军方”。蒋介石阅后批“可”。

但美方回答说:美日谈判已陷人僵局,国务院已知道日本撤侨计划,美国也准备同时撤侨。结果,未引起戒备。几天之后,珍珠港事变爆发。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毛庆祥

而中美合作所成立之后,其强化训练的信号情报部队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破获情报帮美军击毙山本五十六,歼灭日海军主力等都离不开该部队的贡献。

据统计,在1944年至1945年对日抗战胜利前,中美所共提供美方4,139件重要情报,而美方对中方的交换情报也有1758件。在电讯侦译工作方面,中美所在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总共截获日军密电11万多件,并破译多种密码。

他们不仅利用情报战打击敌人,还使用了心理战,经常不断地向日寇占领区进行广播并用飞机空投宣传品,1944年成立了一个流动宣传大队,由贺元充大队长,经常在东南一带前线活动。这个大队配属有十几辆宣传车,车上装有播音设备,专在接近日军驻地向日本士兵进行宣传。这个组的工作最紧张活跃的时期,是1945年美军向日本诸岛进攻与向长崎、广岛投原子弹的时候,他们不断地宣传美军在日本本土上作战的成绩,夸大原子弹的威力,去动摇日军军心。

在技术手段参与战争外,中美合作所训练的5万人中多数是直接同日军真刀真枪的作战,当然,同大部队正面作战不同,他们的作战方式多是游击战、爆破、暗杀,也就是今天习惯称之为的特种作战等。

根据中美合作所美方参谋长贝乐利1946的汇报,中美合作所部队

“击毙敌寇26,799人,伤11,642人,俘虏508人,破坏桥梁183座,舢板158只、汽船35只,飞机1架,车头、车厢425节,库房271个,铁路303段,机动机车269辆,营救联合国飞行员130名。”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训练一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按照《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的规定,1946年1月,中美合作所正式宣告结束。经军统局报蒋介石备案。中美合作所中的军统局人员回军统局报到,非军统局人员(这也要指出一下,中美合作所的中方人员就都是军统,其实并非如此)则发给三个月薪金资遣。各地训练班、情报站均予结束(重庆特警班第二期学员因未毕业,移交军统局接办)。重庆中美合作所四一医院移交中央医院接收,上海中美医院移交同济大学接收,美方人员分批回国。。。到1946年七八月间,美方人员分批回国(少数人进入美军顾问团), 全部结束手续办理完毕。

这里要指出的是,给中美合作所带来恶名的正是这一个遣散阶段。引用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当年曾以美国战略情报局雇员身份在重庆与梅乐斯共过事的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评论说:“中美合作所确实曾经部署过骚扰日军后方的行动,并为美国海军的登陆做了准备。但中美合作所的弊端在于,当1945年国共内战爆发时,它把美援全部用在了国民党一边。这就在客观上意味着美国'过早地’正式加入了反对中共的活动。这为中国共产党所深恶痛绝,并完全有正当理由把它看作是美国帝国主义的不义行为。”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费正清先生

而美国学者迈克尔.沙勒在《美国十字在中国》一书中就专门写了一章《中美合作所!反革命势力蠢蠢而动》,中译本于1982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前,这一章曾在《参考消息》上连载,颇有影响。其实,书中虽写到梅乐斯利用中美合作所从事“扶蒋反共”活动,但仔细阅读就会清楚,那大多是梅乐斯的个人行为而并不代表美国政府当时的对华政策,同时,书中明确写了,梅乐斯的这种行为一直受到美军驻华战区司令官(先是史迪威,后是魏德迈)和美国战略情报局、美国驻华大使馆及罗斯福总统的代表等多方面的强烈反对和竭力阻止。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中美合作所与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之间的关系。

歌乐山下的白公馆、渣滓洞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国民党监狱,而中美合作所除了恰巧与这两个监狱处在同一位置之外,业务上从未发生横向联系,或者上下属关系。

白公馆,1939年冬由军统局前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原力行社特务处)用做临时看守所,当中美合作所1943年建立时,白公馆看守所奉命将犯人迁往渣滓洞,白公馆房屋则让给美方人员作为住所。抗战胜利后中美合作所撤销,美方人员回国,白公馆才又恢复关押政治犯的职能(后称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主要关押国民党当局认为是“要犯”的较高级别政治犯。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今日已成景区的白公馆

渣滓洞监狱,原是因白公馆看守所人满为患而增设,1946年底将人犯迁回白公馆后,曾一度关门,后于1947年底又重新开张。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今日亦成景区的白公馆

也要实事求是的说,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档案室中,尚未找出是由中美合作所签发关于逮捕、屠杀的文件。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当然,在中美所诞生以后的国共对峙(包括国共合作期间的反共摩擦)时期,国共情报人员的暗战,避免不了由中美所,中英所,中苏所任职过,培训过的人员参与,有些还担当某些任务,某些区域的领导。所用的手段也很有可能是从各个所,各个培训班所学到过的各类手段。甚至,中美合作所的确也有专项对付中共的训练班。但一切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那些成为战犯也罢,成为人民的敌人也好,其本质在于个人,在于他所效忠的首领与信仰。并不能因此以个人株连到源出。就像伟大的黄埔军校一样,它既造就了民国一大批将官,也是中共以后将帅的摇篮。

「说谍」它,其实为抗战而生,是非留待谁人评-中美合作所碎片

授课一景

谨在此,向所有为国家,为民族不屈强辱,英勇战斗的前辈志士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