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國企區別在哪?

comment夢


首先說一個重要結論:華為是百分百的民企。

在此貼上民企與國企的區別,內容來自於百度知道:

1.投資主體不同:

國有企業由國家投資,私營企業由私營企業投資,這原本被稱為所有權。國有企業歸全民所有,私營企業歸私營所有制。合資企業是國內資本與外資的合資企業。最後,一個純粹的外商投資企業被稱為外資企業。

2.責任對象不同:

國有企業對國有資本所有者,即全民所有人負有責任。正式地,他們對地方政府的國有資本管理部門負責。政府和國有資本管理部門代表國家負責監督國有資產的經營和增值。私營企業對股東大會負責,即誰是出資人,誰是受益人。如果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就會有相應的董事會、監事會和運營管理團隊。

3.責任心態不同: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企業領導層、監察層的所有制精神及其帶來的不同影響。一般說來,私營企業的領導層或監督者階層的精神更強。民營企業規模越大,股權分散程度越大,管理層越複雜,對民營企業的領導和監督也越複雜。階層的平均主人翁精神較小。所有者精神越低,腐敗程度越高;所有者精神越高,決策自由裁量程度越高,潛在風險越低;所有者精神越高,獲利慾望越強烈,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越強。對於創新,陛下越有創新能力;擁有者的精神越高,存錢的動力就越大。企業所有制精神越高,領導工作越認真,企業管理責任感越高,就會減少員工的懶惰,促使員工認真工作。

4.發展視野不同:

在相同的條件下,國有企業在開放國際市場方面面臨比私營企業更大的阻力,很少有國家歡迎外國政府控制的企業進入本國的所有地區,然而,各國普遍歡迎外國私營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財富觀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國有企業很難提高人們的財富意識,但民營企業卻可以顯著提高人們的財富歸屬感,從而提高人們的財富歸屬感。國有企業可以增加政府的管理內容,增加政府的行政負擔,增加政府的把握。民營企業可以增加富階層群體規模和個體實力,有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


黑貓兒


我在華為5年,我從員工角度來說一下吧:

1.華為相對公平,普通員工多老多得,最重要的是華為管理層的子女大多數都不願意進華為。

國企,走後門進去的非常多,領導的子女,親戚,這導致關係複雜,很難做到公平

2.華為工作壓力大,任務緊,壓榨厲害,一般從國企來華為都適應不了。國企人員相對穩定,適合養老。

3.華為明著的工資高,國企的隱形福利好,沒有因為年齡危機,不用擔心被淘汰。

4.國企效率相對低一些,因為沒有壓力,所以也沒動力


程序員聊科技


一個人做幾個人的事,加班加點,“螞蝗吸血還剩血”來活下來,活好來。一個旱澇保收,到時間下班,拿錢💰,幾個人做一個人的事,納稅填坑。馬雲,董明珠,俞敏洪也一樣。我一句話就能講哭他們。這是我的秘籍,本事。🌼🌼🌼🌸🌸🌸

最好的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工作內容是“喝水,擦汗,領工資。”,“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半天。”最最好的工作是吃空餉,分乾股,坐收漁利,一本萬利。🎃🎃🎃🎃🎃🐿🐿🐿🐿🐿🐿🐿🐿🐿🐿🐿🐿


向日葵8853161210914


在華為年入百萬沒有人羨慕,公務員沒月幾千一家人雞犬升天


順其自然4933940954502


國企福利好,如,公積金按照12%交,華為福利太差,如,公積金按照5%交


社保是坑


華為是全員工持股,每個員工都是股東,而國企是國家是股東


斑駁陸離d青春


一個是明一個在暗


嬉笑怒罵路不平


找麻煩尋混亂的題目


儘量避免垃圾


採用全員工股份制,沒有上市,區別大著呢


叼你只閪爛花生


華為上自己的人做領導,國企上zf指定領導,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