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中,方腊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

-陌依寻-


方腊这个人,只要是对《水浒传》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深刻。因为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屡次击败宋朝官军和辽军都没有死多少人,结果征方腊却翻了船,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被杀得七零八落。


那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军真的有水浒小说里面描述当然那么厉害?方腊最后真的是被武松抓住?方腊最后的结局又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个问题。



方腊起义的原因。

方腊之所以要造反,纯粹是被宋徽宗给逼出来的。宋徽宗这个文艺皇帝除了整天不务正业的爱好书画之外,还喜欢奇花异草还有奇石。喜欢就喜欢吧,毕竟他是皇帝嘛。但宋徽宗的问题在于,他喜欢花钱,但他还不愿意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掏钱。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下级官员。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江南的老百姓被搞得民不聊生,然后就活不下去了。

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民预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宋史》卷四十七

而且,北宋时期的经济已经南移,首都汴梁每年所需消耗的六百万石粮食,以及北宋每年巨大的军费来源,都是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区。也就是说,江南百姓的负担原本就很沉重。而从宋徽宗开始,老百姓又要增加为徽宗皇帝的花石爱好的负担。

方腊起义前夕,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百姓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净。百姓的肚皮饿得精瘪,可粮食却一车一车把县里的粮库装满满。


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样一来,江南的老百姓也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了。只不过大家缺一个带头人罢了。也就是在此时,方腊登上了历史舞台。


方腊起义的规模

关于方腊的出身,有说他是开漆园的,也有说他只是个帮工。但不管其出身如何,方腊的战略眼光是很好的。

按民间野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后,他制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规划。大致上来说,就是组织群众,乘北宋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扩大战果,割据东南,建立政权,然后与北宋划江对峙,渐图进取,计划用十年时间推翻北宋王朝。

按照这个计划,方腊起义的人数规模很快就扩大到了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现在浙江省全境,以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广大地区都被起义军占领。一时间,东南震动。

起义迅速被镇压

应该说,方腊起义的计划还是可行的。可方腊他低估了宋军的反应时间。

就在方腊割据浙江,还没能按计划完全占领长江南岸,与北宋隔江对峙之前,宋朝的中央军就已经出动了。

宣和三年(1121)正月,宋徽宗调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共十五万,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宋军由童贯、谭稹统帅,十五万大军分兵两路,向江南进军。

到了二月,宋军就收复了杭州。三月初,义军反攻杭州失利宋军杨可世、刘镇、王禀等部又分别攻陷歙州、睦州。

进入四月,起义军驻守的衢州又失守,守将郑魔王被俘。当月十七日,重镇婺州再失陷。至此为止,起义军所占据的所有大城市全部被官军收复。

四月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最后,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

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方腊等三十多人被俘,解往汴京。

此后,义军残部仍在坚持斗争,但也是屡战屡败。到了宣和四年三月,起义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整个方腊起义历时一年零五个月,但以方腊被俘来算,只有短短六个月。

起义失败的原因

方腊起义的前期异常迅猛,可谓是一顿操作操作猛如虎。后期当宋军主力到了江南,就迅速败亡。这前后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北宋在江南的官军太弱。

北宋自宋太宗灭北汉统一全国后,内地由于没有战争威胁,军队就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南方地区军事训练情况实在不容乐观。除了南方士兵训练不足外,宋朝在南方的兵力也很少。就拿方腊起义的两浙地区来说,整个两浙禁军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

并且,就这么点人马。北宋朝廷还怕武将会造反,对江南的驻军进行打压。截止到方腊起义之前,朝廷把杭州驻军一分为五,交给五个指挥使指挥。后来又把五个指挥裁成三个,裁掉将近一千人。因此方腊起义后,杭州当地的驻军也就六千人。这么点人,而且还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兵。这哪里是几十万起义军的对手?

士兵没战斗力、人数还不足,这也就不难理解方腊之前的势如破竹了。其实别说方腊了,因为南方兵力过于空虚,宋神宗时期,越南人都曾经打进两广。仅在南宁一地,越南人就屠杀了50000多名北宋老百姓。



第二,方腊起义军的实力不强。

再说说方腊军。方腊军的兵源多是不堪压迫和裹挟过来的平民。因为,方腊起义军的军事素质并不高。

起义军虽然最多时发展到几十万之众。但是要注意,史料记载中的“众有几十万”,不代表方腊义军有几十万兵。方腊义军的真正兵力应该也就十几万人。与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北宋正规军的兵力应该差不多。

并且,北宋强干弱枝,中央强,地方弱。这就导致了北宋在江南缺少兵器工匠,像什么兵器和甲胄之类的,南方基本没有(甲胄历来就被严管)。

于是,方腊起义军虽然兵力不算少。但是常见的武器却并不多,义军使用的武器大多为大家熟悉的朴刀、拉力弱的弓,以及梭镖等非制式军械。

这种武器和兵员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方腊义军的实力非常的弱,很难扛得住北宋中央军的猛攻。


第三,北宋中央军的实力比较强。

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官军的实力并不差,尤其是西北军。宋军真正差劲的是将领水平和指挥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放开了限制,让宋军去虐菜,北宋的精锐虐方腊义军的能力还是有多余的。

宋军在平定方腊起义的过程中五战五捷,这就是双方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



方腊的最后下场

关于方腊的下场,其实很简单:起义被宋军镇压后,方腊被押送至汴京处死。但是关于是谁抓了方腊,这就很有意思了。

在《水浒传》原本小说中,是花和尚鲁智深擒住了方腊。具体的小说原文如下:

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

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不管是老版水浒电视剧还是新版的水浒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绎的。



在真实历史上,应该是韩世忠抓了方腊。相关记载如下:

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续资治通鉴》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宋军收复杭州后,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

此时义军虽然还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不是官军的对手。为了躲避锋芒,方腊率残部躲在了帮源洞。由于石洞的位置极为的隐蔽,官军不知如何进入。当时在宋军中担任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了进洞的一条小路,便偷偷的潜入方腊所藏的洞中,在格杀数十人,活捉了方腊。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于汴京。此时离方腊起义之时,仅仅才过了十个月的时间。


Mer86


方腊起义,确实是方腊在摩尼教的支持下发动的,于宋徽宗在位期间爆发的一次大规模起义。

当然,真正的方腊起义与《水浒传》108梁山好汉并没有产生什么关系,但是宋江真的被招安并且参与剿灭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能够席卷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梁山好汉不只是《水浒传》虚构出来的,而江南地区的“花石纲”一直都是真的。

就因为宋徽宗喜欢奇特的“花木竹石”,贪官污吏们纷纷派遣爪牙,到江南地区搜刮这些“花木竹石”,这些沉重的负担,最终都压到了江南百姓的身上。

方腊本身就是江南地区的一个“漆园主”,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凭借自身威望,借机煽动真正的穷苦百姓发动了方腊起义。

这也说明宋朝对于江南地区百姓的压榨,已经到了一个极限。

方腊起义从一开始就有极为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划江而治”。

江南地区经过历朝移民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宋朝最为倚重的粮仓,方腊的策略“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很有见地,一旦划江而治,极有可能建立非凡的大基业。

不仅如此,方腊起义还有摩尼教的全力支持。

摩尼教虽然是外来教派,但是经过多年的秘密发展,已经成为已经将江南地区发展成了大本营,看到方腊起义成功以后,摩尼教全力支持,很快就席卷了大半个江南地区。

只可惜江南地区已经成为了宋朝的经济命脉。奇异发生以后。宋徽宗马上反应过来任命童贯、谭稹率兵平叛。

最终有20万兵力的方腊起义军,在官兵的打压下节节败退,方腊全家被俘,四个月以后被杀身亡,方腊起义就这样落下帷幕。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方腊反抗宋朝的行动,与其说是起义,不如说是暴乱。整个过程仅持续了半年,期间并没有小说中那样豪气冲天,当然也没有和宋江交手。最终的结局是因为自己的倒行逆施而众叛亲离,被当时的青年小将韩世忠轻松擒获。



方腊暴动

历史上,关于方腊的出身有两种。一种是地主出身,有一个规模不错的漆园,家中积累的一定的资产。另一种说法是漆园雇工出身,属于社会底层百姓。但这些身份都不重要,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摩尼教领袖。

北宋末年,宋朝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昏庸无能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宋徽宗当时非常喜欢各种奇花异石,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特殊爱好,专门在江南地区设置了“苏杭应奉局”,用来采集各种奇珍异宝送往都城汴京,是为“花石纲”。

当时浙江地区盛产竹木漆,属于朝廷的重点剥削对象,因此很多浙江地区的百姓对朝廷多有怨言。方腊这个人组织宗教出身,敏锐的察觉到了百姓的不满,于是开始吸收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员,并且以宗教学说迷惑他们。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元]十月,方腊认为自己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力量,于是带着教众揭竿而起,自号“圣公”。

方腊起事之后,没有兵器甲胄,为了对抗朝廷,他继续以宗教迷信蛊惑百姓,希望获得更多的百姓支持。但造反这种事毕竟是掉脑袋的大事,一般百姓只要能够活下去,绝对不敢直接参与。

面对大部分人不愿参与的情况,方腊做出了残忍的决定;

焚室庐,掠金帛子女,诱胁良民为兵。

直接放火烧老百姓的房子,掠夺老百姓家的财物子女,强行裹挟了老百姓参加的自己的队伍。



老百姓什么都没有了,被方腊裹挟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宋史》记载;

人安于太平,不识兵革,闻金鼓声即敛手听命,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

由于当时人们安于太平,尤其是南方地区的百姓,根本没有见过刀兵,当方腊的队伍到来之时,大部分人都束手听命,仅仅十天的时间便聚众数万。



有了军队后,方腊开始攻城略地,十一月攻陷青溪,十二月攻陷睦、歙二州。另外方腊的队伍还向南攻陷了衢州,向北攻陷了新城、桐庐、富阳几个县。当队伍攻陷杭州之后,方腊下令放火烧城,大火整整烧了6天,死者不计其数。

方腊队伍所到之处,百姓民不聊生,官员也惨遭酷刑。他们将这些官员肢解、掏肠挖肺,或者乱箭穿心,最残忍的是熬制成膏油。因此方腊的队伍在起事开始就已经被士大夫阶层抛弃,同时裹挟的百姓也心生怨恨,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韩世忠生擒方腊

方腊的做法确实在短时间影响非常大,迅速占领了六州五十二县,裹挟了上百万百姓。北宋朝廷当时非常震惊,昏庸的宋徽宗见势不妙,迅速取缔了“苏杭应奉局”,并且调遣了太监童贯率领15万中央军南下。

很快,方腊的队伍遭遇了失败,开始固守杭州城。但方腊的队伍内大部分都是心生怨恨的百姓,所以战斗力孱弱,因此方腊弃城而逃,临走前,再次放火,焚毁了府衙和仓库。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方腊再次集结力量攻打杭州,不过由于韩世忠的伏击而失败。之后,方腊的队伍开始节节败退,一路退到了帮源洞。此时方腊虽然还有数万军队,但大部分都是被裹挟而来的百姓,已经军心离散。



由于帮源洞比较隐蔽,宋军一时找不到入口,便开始在周围搜索。后来韩世忠在一处山谷中发现一名妇女,妇女说出了帮源洞的具体地点,韩世忠迅速带人进入山洞生擒了方腊。

事后,辛兴宗在洞口和韩世忠争功,夺取了数名俘虏,因此昏庸的宋徽宗最后竟然赏赐了辛兴宗。

方腊被擒之后被送往了汴京,在八月二十四日被杀。当然在藏匿在山洞中的七万被裹挟的百姓也被无情杀死,成为了宋军的刀下亡魂。



最后说一下,《宋史》中记载,方腊此次暴动过后,江南地区损失百姓两百万。或许当初方腊起事的时候稍微仁慈一点点,没有放火烧屋,大多数百姓也可能会存活下来。


我是越关


在水浒中有一段‘武松单臂擒方腊’。但正史中方腊结局如何?请看下文

公元1120年十月,方腊利用摩尼教的教义“二宗”、“三际”,组织群众,发动起义。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官吏将帅,用头巾来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义军起初靠互相煽动,烧房舍,诱逼良民加入起义军。不到几天时间就有上万人加入起义军。

于十一月攻占青溪,十二月占领睦、歙二州。南面攻克衢州,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直逼杭州,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了六天,死者不计其数。

1121年正月,方腊派方七佛率众六万进攻秀州,秀州主帅王子武率众固守,等到宋军援兵赶到,大败方七佛。这一仗,是方腊起义军由胜转败的转折点。此后,方腊军节节败退。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此时起叛军尚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与官兵力战而败。方腊躲藏在极为隐蔽的石洞,官军不知如何进入。但被韩世忠侦查到路径,率骁勇进入方腊所藏洞中,生擒方腊众人,押至京都,等候问斩。

所以正史中方腊的结局是被宋廷斩杀。




吹往南方的雪


《水浒传》中方腊牛逼得很,打得梁山108将只剩下36人。

最后被鲁智深一禅杖打翻,押到东京市曹上凌迟处死,剐了三日示众。而在正史中,方腊未曾与宋江有过任何来往,更没有厮杀过,那么方腊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

有书君和大家来聊一聊宋朝农民起义军首领方腊的起义经历和结局。

一、借“花石纲”弊政起义,建立政权。

宋徽宗时期,妄耗百出,奢靡成风,在浙江等地采办“花石纲”,造作局一而再,再而三的以采奇花异石为名,盘剥百姓,而青溪歙县的一方官吏朱勔借机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

方腊本是青溪县一个漆园的佣工,不过这人却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是当地“摩尼教”——明教的教主。

骨子里有一股反抗精神的方腊看中民怨沸腾的时机,秘密组织人员,煽动浙江农民反抗朝廷,并且假借“得天符牒”,声称现在明尊来到人间,宋朝一定会灭亡。

1120年10月,方腊以诛贪官平分财产,解救百姓为名,与方杰部下一起杀了贪官朱勔,在漆园誓师,揭竿而起,顿时八方呼应,数日后队伍就壮大到几万人,然后浩浩荡荡地朝青溪县杀将而来。

县令陈光平吓得面如土灰,都监蔡遵和颜坦却认为方腊领导一群泥腿子,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陈光平于是命蔡遵和颜坦带领五千湘军迎击方腊的部队,谁知道湘军根本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五千湘军和起义军混战了几天,便灰飞烟灭,蔡遵被竹枪挑死,颜坦自杀。

而方腊的部队狠劲来了,不但杀湘军,连当地老百姓的东西也抢劫一空,还火烧了老百姓的房子,学馆、僧人住所也一把火烧了,烟云笼罩着青溪城。

之后,方腊的队伍越来越大一路摧枯拉朽般攻下婺州,衢州,杭州等五十二县。

但同时,方腊的部队也作恶多端,

他们把壮年男子抓了去当士兵,不听话的都杀了;他们还抓妇女,姑娘,不顺从便杀了,当地血流成河,几百万平民无辜被杀。

因为明尊以战死沙场为荣,他们心里有一个信念:只要是战死就会升上天堂,过上神仙般的好日子。所有的明教狂徒都能够视死如归,打仗凶狠,杀敌英勇,只一个月,方腊便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一一永乐,并且自号“圣公”。

方腊还任命方肥为宰相,八大将领各司其职,他还根据头巾的颜色给将士们分了等级,红巾为士兵,俨然一个新的朝廷与宋徽宗相庭抗礼。

二、方腊春风得意忘初心,洞中活捉被斩首。

方腊沉醉在胜利的幸福享受中,不但暴行不止,而且开始享受笙歌燕舞,金银珠宝,山珍海味,完全没了为百姓谋福利的初心。

宋徽宗却感到事态严重开始重视起来,一方面派身边的红人童贯前来镇压。一方面停了“花石纲”弊政,造作局也关了门,贪官污吏也受到应有的惩罚,或罢官免职,或斩首示众。

童贯受重用,自然卖命,他本就是耍手腕的高手,他一边派精锐禁军镇压起义军,一边又用高官厚禄收买各地的起义将领。

可谓是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不少将领贪图享乐便接受了招安,而不少老百姓反而觉得方腊是流寇,比宋徽宗的统治还更残暴,有不少人开始反水,改为帮助宋军攻打方腊的队伍。

在这样的格局下,方腊军还一个劲儿往富庶的大城市进攻,目的便是掠夺物质财富。

1121年年初,方腊开始向秀州进攻,本以为可以像之前的攻城掠地一样速战速决,没想到宋朝守城将领王子武没有给他得手的机会,宋军的顽强抵抗让方腊束手无策。

这时宋徽宗派来的15万平叛大军在童贯指挥下直达秀州,将领辛兴宗等人与王子武的守军内外交击。

方腊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秀州一败,起义军便由胜转败,节节败退。

宋军一路高歌猛进,攻下杭州,收复睦州,接管衢州,方腊龟缩回老家青溪县。

秀州一败,方腊部队开始一蹶不振,毫无反击之力,已经是强撸之末,方腊只得躲在帮源洞负隅顽抗。

童贯派细作侦察时,抓到方腊一名部下,施以利诱,那部下见利忘义,带着辛兴宗等人一起悄悄潜入帮源洞,裨将韩世忠一眼看见了饿得发晕的方腊便一把按住了他。

辛兴宗一把抓住方腊,捆绑起来,又抓了他妻子等52人,在士兵的推推搡搡下走出洞来。

之后,方腊等人被押解回到汴京,1121年8月,被宋徽宗下令斩首示众。

轰轰烈烈的方腊农民军起义,不到半年便灰飞烟灭。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方腊以救百姓于水火为名起义,却让老百姓反受其苦,民心向背,必败无疑。所以灭方腊的应该也是方腊自己!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在正史中,方腊是被韩世忠擒获,然后被押往京城开封,秋后处死。《水浒传》里面讲的是鲁智深擒获了方腊,这只是小说家之言。宋江投降张叔夜后,曾被派往浙江作为刘镇(刘锜的长兄)的偏将镇压方腊,擒获方腊的一些将相。

1,近年出土的有关方腊的文物

方腊起义的地点在今天浙江淳安千岛湖附近。

1988年,在淳安县文昌镇王家村发现一块宋代石刻,记载有方腊事迹。

石刻是宋代的一位当地僧人所刻,全文如下:

庚子十月初九日,睦州青溪县万年乡方十三作逆,名腊,妻姓邵。至十二月出洞,初五烧人家屋,打到杭州,便打秀州城,不开。丑年三月,天兵捉焉。四月廿七日,辛太尉入洞,收下入京,改为严州淳安县。丰源院僧用琴记。

十二月初五,方腊烧毁了佛教寺院丰源院。因为信奉摩尼教,方腊对经过的佛教和道教寺院道观,均进行焚烧破坏。

2,方腊借摩尼教起事

摩尼教在唐朝时期传入我国,一度成为回鹘汗国的国教。后来在会昌灭佛时,摩尼教也被镇压。

但摩尼教并没有灭绝,以民间秘密宗教的方式流传,逐渐演变成一个崇尚暴力、崇拜堂主的宗教。被宋朝称之为吃菜事魔。

方腊之所以能号召数十万人,正是因为他是一位摩尼教的堂主。

方腊还是一位漆园主。宋徽宗在江南设立的苏杭造作局,大肆搜刮民间财物,为皇室制作精美用品。方腊的漆园正是被搜刮的对象。

朱勔在江南大肆搜刮花石纲,往往导致人民家破人亡。大肆搜刮的财富大都进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只有十分之一的费用真正用于花石纲,运到开封的艮岳。

再加上宋徽宗末年小冰河期气温下降,粮食大幅度减产。

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江南:饥寒交迫。

3,方腊起义的经过

北宋宣和二年(庚子年,公元1120年)十月初九日,方腊在青溪县(今淳安)帮源洞起义,开始时打着反朱勔花石纲的旗号。没想到势头发展非常迅猛,不到十天聚众数万人。

十一月初一,方腊自称圣公,建年号为永乐,封二儿子方毫为太子,封方肥为丞相。浙江一带百年无战事,当地民众多无武器。方腊的军队也没有弓箭和盔甲,只有临时打造的一些粗陋刀枪等。一把好弓的制造要花一年多时间。

方腊派人四处焚烧抢掠,强迫良民加入他的军队之中。

十一月二十二日己未,两浙路都监蔡遵、颜坦率数千官兵从杭州出发,来到青溪县的息坑准备镇压方腊。结果遇到方腊的埋伏,官兵被全歼,蔡遵、颜坦死之。二十九日方腊占领青溪县城,处死县尉翁开。

十二月初二,方腊出青溪县,主力沿新安江东下占领了睦州,另一支军队西进占领歙州。

方腊主力到达睦州,兵分两路,北路由方七佛带领占领杭州后,计划北上占领镇江和江宁,与北宋划江而治;南路下婺州(金华),一路占领处州(丽水)、温州。

十二月二十九日,方腊占领杭州,下令纵火六日,城内死者不可计数。凡是捕获的宋朝官吏,必施以酷刑至死,凌迟支体,剖割内脏,甚至熬成膏油,手段极其残忍。

宋徽宗派童贯领中央禁军和陕西兵15万人讨伐方腊。

宣和三年正月十九日,方腊派方七佛领七万大军北伐,攻打秀州(嘉兴)。秀州的守将王子武和知州宋昭年坚守,再加上童贯大军赶到,方七佛大败,退回杭州。

二月十八日,方腊放弃杭州,逐渐南撤。

四月二十四日,方腊全线溃退,只好撤回起义策源地帮源洞,号称还有20万大军,但有作战能力的不足10万。

陕西将领王渊手下小校韩世忠,潜行溪谷,从农妇问得路径,带小队亲兵直捣方腊洞,格杀数十人,活捉方腊。

北宋忠州防御使辛兴宗,领大军截杀洞口,把方腊抢为自己的功劳,并捉到方腊太子和丞相。方七佛等人逃走。

方腊被押往京城,八月处死。

一直到宣和四年,方腊的余部才全部被平定。

史书记载方腊屠杀平民二百万,并大量俘掠妇女。方腊败亡后,这些妇女自贼洞逃出后自缢于林中,长达数十里。当然史书也有夸张之处,但方腊大量烧杀抢掠是不争的事实。

4,宋江征方腊

余嘉锡的文章《宋江三十六人考实·青面兽杨志》指出赵明和宋江都是征方腊的刘镇手下。征辽将领名单杨志与赵明为东路选锋军。

《三朝北盟会编》称杨志为“招安巨寇”。

《皇宋十朝纲要》卷一八:

“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

宋江本身的军队实力较弱,参与了征方腊晚期和余部的一些战斗。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虽然在水浒传中,尤其在知名度甚广的98版水浒传里,方腊被塑造成一个被众多好汉支持的、有正义感的人物,但在正史记载中,方腊的形象是比较污秽的,方腊起义军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与其说他们是为民请命的农民起义军,不如说他们是无恶不作的乌合之众,这一点上,方腊与洪秀全是有很大相似之处的。



《宋史》记载,方腊是农民出身,擅长用旁门左道招摇撞骗,当时正值北宋末年,江南兴起花石纲,弄的民怨沸腾,方腊于是趁机勾结游手好闲之徒发动起义,他自称"圣公",以"鬼神秘事"诱胁良民加入。方腊起义军所到之处,不止焚官府,还烧民居,更可怕的是,他们劫掠金帛子女无数,据《宋史》的记载,方腊起义军攻陷了五十二个县,造成二百万平民遇难。



刚才说方腊起义军"劫掠金帛子女",这里的"子女"主要指的是妇女,方腊起义军到底祸害了多少无辜女性已经无法估量,但《宋史》却清楚记载了当时的惨状,单单是起义军贼窝外树林里上吊自杀的女性,就绵延八十五里,而且很多都是"倮而缢于林中",没穿衣服赤身裸体在树林里上吊自杀的,可见当时方腊起义军犯下了怎样的罪行,可见他们的本质是什么。

对所占州县的宋朝官吏是怎么处置的呢,《宋史》记载,"凡得官吏,必断脔支体,探其肺肠,或熬以膏油,丛镝乱射,备尽楚毒。"简直残忍到了极致。

方腊最后被童贯镇压,生擒后被杀,从朝廷出兵到彻底消灭起义军,只用了四百五十天。应该说,相比其他王朝末期的起义军,比如明末的李自成和清末的洪秀全,方腊起义军的规模都是相对较小的,总共攻占过五十二个县,持续时间也很短。总体上看,方腊起义的弊处远远大于利处。


用户3278175866


方腊虽为北宋朝廷所败,但并非是败于宋江之手。

据悉,方腊起义后期,宋军包围杭州,宋徽宗招抚方腊遭到拒绝。由于城内缺粮,方腊不得不退出杭州。

次月,方腊再次攻打杭州,却被宋将王禀所败。由此,方腊起义从胜利转为失败,所占城池均被宋军收复,方腊最终退回“根据地”帮源洞。

虽然方腊军队数量众多,但战斗力大不如前,据描述“与官兵力战而败。”

由于帮源洞极为隐蔽,宋军不知从何而入,最终在韩世忠的带领下,宋军成功进入洞中。

方腊出逃后,与其家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俘虏。后被押往汴京被杀。

由此,历时一年的“方腊起义”宣告失败。


五味社


(宣和二年)冬十月戊辰朔……建德军青溪妖贼方腊反,命谭稹讨之。——《宋史》

宋徽宗宣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20年,秋季,方腊举兵造反。至宋徽宗时,其实整个大宋已经不堪重负,方腊的起义是种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动摇大宋政权的沉重一击。

宋徽宗就是那位喜欢踢足球的皇帝,其实徽宗是很了不起的文人墨客,在绘画、书法、道学经典等各方面都很有建树,在中国文化方面占有跟重要的地位,只可惜,这真的不是一位明君。宋徽宗喜欢奇花异石,为此他还专门设计造物局给自己搜集珍品。方腊当时所在的清溪县就是重点搜刮区域之一。

方腊受雇于漆园家主方有觉,这位也是当地一霸。清溪县当时暗传摩尼教,也就是明教,自从唐玄宗否定了明教的意义之后,这个教派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入民间,且教众甚广,方腊以及诸多工人和农民都信仰明教。借助信仰,方腊很快纠集起一伙志同道合的人,随着漆园为典型的地主阶层与工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劣,这群人计划反抗。

可以说方腊起义是早有准备,已有预谋的。漆园家主方有觉发现了方腊的秘密,从中作梗,逃的七贤村,彻底激怒了方腊,最后一家被起义军追杀,只有方有觉的儿子方庚趁乱逃了一名。方腊趁热血之时,漆园誓师,由此拉开了方腊起义的序幕。

方腊起义后,很快遭到镇压,只可惜起义军士气正盛,势如破竹,镇压失败。

方腊并没有好贵的身份或者传奇的家世,他是地地道道的底层民众。


十一月……己未,两浙都监蔡遵、颜坦击方腊,死之。十二月丁亥,改谭稹为两浙制置使,以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讨方腊。己丑……方腊陷建德,又陷歙州,东南将郭师中战死。陷杭州,知州赵霆遁,廉访使者赵约诟贼死。

清溪县县令陈光平被起义军吓坏了,此时两江都监蔡遵和颜坦前来给陈打气。这两位虽然惊慌,但是一开始并未重视这次起义,毕竟一群“乌合之众”,不堪大任。

二人代领五千宋军讨伐方腊,不防方腊用计杀敌,五千宋军在威坪镇全军覆没,蔡遵死于竹枪,颜坦见大势已去,则是自刎身亡。

这是方腊起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战斗,大获全胜,不仅仅鼓舞了起义军,也给方腊提供了首批正式的装备和武器。此后,方腊代领起义军一路杀向杭州。一路下来,有负隅抵抗的,但是更多的是宋官的贪生怕死,弃城而逃。

与此同时,朝廷慌张,委童贯、谭稹大任,镇压起义,捉拿方腊!可以说,此时的童贯是宋徽宗最后的希望了。

方腊拿下杭州,这一路走来,功过难评。一方面是起义军的胜利,另一方面方腊一路可谓是暴行不止,也难怪历史评价说是“人间惨剧”,这也为方腊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焚民居、掠金帛、子女,胁虏良民为兵……十八日,再火官舍、学宫、府库与僧民之居,经夕不绝……贼所杀平民,不下二百万……渠魁未授首间,所掠妇人自洞中逃出,倮而雉经于林中者,由汤岩椔树岭一带,凡八十五里,九村山谷相望,不知几人。——《泊宅编》

(宣和)三年春正月壬寅……是月,方腊陷婺州,又陷衢州,守臣彭汝方死之。二月庚午,赵霆坐弃杭州,贬吉阳军。罢方田。甲戌,降诏招抚方腊。……是月,方腊陷处州。

童贯带大军南下镇压起义,可谓是软硬皆有,各种手段。宋军一方面打压起义军,一方面又不断示好,停了造物局,严惩借造物局之便搜刮民脂的贪官污吏,并向方腊投出橄榄枝,许以高官厚禄。虽然这些都被方腊拒绝,但是人心多变,招安的诱惑还是慢慢瓦解了方腊内部,制造了混乱。

夏四月……庚寅,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擒方腊于青溪。秋七月……戊子,童贯等俘方腊以献。八月……丙辰,方腊伏诛。

方腊的失败是可预见的,在后来的战斗中已经慢慢变了意义。方腊打着起义的名号,拯救百姓于水火中,却也给百姓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史料记载,诸多百姓最后开始反水,甚至偏向于宋军,这一点在《水浒传》中尤为被强调。当然《水浒》本身是小说,有人物形象的要求,将方腊塑造成了一个“恶人”形象,这是非常片面的。《宋史》明确记载,宣和三年四月,忠州防御使辛兴宗在清溪县擒获方腊,七月童贯押送方腊等俘虏入京,八月,方腊伏诛。

方腊从起义到被俘经历了十个月,他建立自己的王权,自称“圣公”,年号“永乐”,并且还设立了相对完善的官职。这次起义无疑加速了大宋的灭亡,彻底的动摇了统治根基。



其实,这期间我们发现了个一个问题,方腊起义和宋江没什么关系。宋江和方腊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宋江虽也是起义,也有攻城略地,我倒觉得的这更像是一伙有实力流寇,方腊那是实打实的反抗。关于宋江与方腊对敌这件事也不太可靠,当时方腊一路攻城略地时,只是有人提议说招安宋江,让两方对敌,由朝廷坐享其成。后来提议的执行人去世,这个方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朝廷调令张叔夜攻打宋江已经是宣和三年了。虽然没去查证具体日期,但是想也知道了,这场战争也不是几天就能打完的,而方腊被擒是在宣和三年四月份……所以,估摸着宋江和方腊这两个人碰不上头。当然,唯一两方势力对敌的可能就是,宋江被招安后,参与了镇压方腊起义的残部。

所以,《水浒》中的一些桥段故事还是看看就可以,当不得真实。


鱼者佩之


“兄弟相逢 三碗酒,兄弟论道 两杯茶,兄弟投缘 四海情,兄弟交心 五车话,……”《新版水浒传》让人们重新对水浒传燃气热情,更对孝义当先的梁山好汉充满钦佩羡慕之情,但电视剧终究不是正史。正史里的方腊是被裨将韩世忠收买叛徒方京,最终寻到方腊隐藏的石洞抓获的,不是叱咤风云的梁山好汉!

一直以来,很多历史人物都有民间形象和正史形象。比如,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他在真正的历史上,是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后人为了表达出对仁义忠信的推崇,将诸葛亮人为的塑造历史形象,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历史传说。

可是,历史终究是历史,传说终究还是传说。

在水浒中,因为种种原因,被逼上梁山的好汉团结一致,情义深重,让人感慨万千。似乎这群农民起义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有勇有谋,让人们为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所喝彩!

故事的最后,梁山好汉归顺朝廷,这还是反映了古人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纵观中国五千年文化,每一个朝代都有兴盛和衰退,农民又是中国主力军,难免会有一些利益冲突,有压迫的地方就有起义。农民起义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中国农民由于眼界狭小以及身上种种弊端,最后大都会葬送了自己。

若问起谁干掉了方腊,很多人都会振臂一呼,说是英勇无畏的梁山好汉。在施耐庵的水浒里面,也确实是这么写的,人们都很痛心自己的英雄在冲锋的路上牺牲。书中所述,为了征伐方腊,武松失去了胳膊,张顺居然被去喂鱼……梁山大军在这次战斗中损失惨重。

可小说归小说,正史上的方腊和梁山并无瓜葛。正史上的记载是说方腊被当时的太监童贯所灭,而且这还是一个不会带兵打仗的宦官。不得不承认的是,方腊是真的才华横溢,他用自己的口舌之才征集了数万军队,他不仅仅会演讲,他还会打仗。统领起义大军,将来犯的官兵都拒于千里之外。这样的军事才能在很多农民起义统治者里面,是罕见的。

当时的朝政腐败不堪,皇帝沉迷酒色,无暇顾及朝廷之事。这次声势浩荡的农民起义让所有文武百官为之一震。皇帝在急忙之中,派太监童贯去镇压,而且统帅十五万军队。昏庸无道的皇帝,这次是真的选对了人,童贯首先对症下药,将农民的心病先去掉。他一到苏州,就以皇帝的名义,对花石纲的事情致以歉意,并且撤销查办了相关人员。因为他知道很多农民就是因为此事而冲动起义。

农民的愤怒悄然消去,这让笔者想到明末清初的王阳明先生,他正是运用同样的思想。奸诈老滑的童贯抓紧布置兵力,这个时候很多农民对平反朝廷,没什么动力了,存在很多懈怠。

童贯趁机抓了起义军中一个叛徒,知道了军队的动向,伺机发动战争,很快就消灭了方腊的起义军。中国农民为了神化农民起义军队,于是将这件事移花接木到了梁山好汉上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