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平凡的世界》描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不同形象,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和历史进程中经历的坎坷、曲折的道路,它更是一代人的记忆和怀念的总和。

而在《平凡的世界》中,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就暴露了路遥写作的用意。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这句话,表面上是对黄土高原天气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当时的中国即将迎来大变动所埋下的伏笔,文中随着情节的推动,作者最终向我们呈现大变革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这与《三国演义》中那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照应了历史长河的变化中存在着特有的规律,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在之前就有苗头。

据说这一段是路遥思考三天才动笔完成的,这不仅说明了路遥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作者,更暴露了路遥的创作用意——中国社会变革往往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和容易,往往充斥着各种矛盾、各种纠葛。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它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

县高中的食堂不仅有三个级别的菜,还有三个级别主食。而这三个级别恰好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阶级。黑面膜和丙菜,代表以农民为主的底层阶级;黄面膜和乙菜,代表以城市市民,知识分子等为主中产阶级;白面膜和甲菜,则代表当地小资产阶级和部分暴发户。

路遥仅仅通过一个小县城高中的伙食,就向我们写明了当地的社会关系和等级差别。而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无论什么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等级差别,并且这个差别永远都难以消灭。这就是生活的写照,这也是现实的所在。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山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第三个细节描写了孙少平日常吃饭时的场景。一个来自农村最底层最贫穷的家庭子弟,尽管他学习成绩和劳动能力都不错,但是却连最基本的饱腹,都满足不了,更别提他那破烂的衣服了。

这一细节,是最打动读者的一个场景之一,尤其是对上个世纪有所经历的读者而言。十七八岁的年纪,正值风华正茂,他的心也在热烈的跳动着。他多么渴望穿着一身整洁的衣服,站在女同学面前;渴望每天吃饭排队时领一份乙菜。贫穷,从小便在主人公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愈发让主人公渴望摆脱贫穷的命运。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的三个细节引人深思,你发现了吗?

但也正是那一串串遭遇,能让一个弱小自卑的人成长强大起来,在贫穷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自卑中跨越难以摆脱的困扰。所以逃离自卑的控制与走进自尊自强自爱的世界,一直贯穿着孙少平的整个生命当中,这也是他一生奋斗的意义所在。

第一章中路遥通过这三个细节:环境、事件和人物,便将文章的组织框架联系在一起,更牵动着广大读者一探究竟的心。你在读此篇时,是否也有所感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