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里夫人”,一位“平凡”的科学巨擘

2009年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北四环外一个普通居民楼里,看望了住在这里的一位95岁高龄的科学家。温总理感慨说:“您一直那么朴素,穿的衣服像工作服,就像是在实验室一样。这是您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色: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

“中国居里夫人”,一位“平凡”的科学巨擘

温总理看望何泽慧院士

这位科学家名叫何泽慧,她所在的居民楼与北京普通的住宅一般无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里太普通了。可对于熟知中国科技事业的人来说,这里可不简单,是曾经的卧虎藏龙之地。

何泽慧是何许人也?为何温总理会在百忙之中,看望她呢?

可能有人会说,何泽慧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以钱老对于中国核科学的贡献,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理所当然。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何泽慧本身就是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

何泽慧,1914年生于苏州,祖籍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两渡村。灵石何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单在清代,这个家族出过15名进士,29名举人,22名贡生,65名监生,74名生员,所谓“无何不开科”。

何泽慧的父亲何澄是老同盟会会员,而且颇善持家。何泽慧少年时,家里就有汽车、照相机。何澄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何泽慧的8个兄弟姐妹中,共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植物学家、一位医学家。

何泽慧幼年时,晓文识字,酷爱读书。1932年,当许多女孩子还在缠足时,18岁的何泽慧已经在考大学了。当时他的父亲跟她开玩笑说:“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当丫环。”然而何泽慧一鸣惊人,同时被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当时国内两所著名的学府录取。当时报考浙大的有800多人,何泽慧是浙大物理系计划录取的唯一一名女生。清华更难考,有近3000人报考。连何泽慧自己也觉得希望渺茫。不过清华还是给她发了录取通知书。

“中国居里夫人”,一位“平凡”的科学巨擘

何泽慧与钱三强

何泽慧最终选择了清华。她的这一选择,至少决定了她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两个极为重要的事件:一是她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核物理学家,二是在物理系他结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同班同学钱三强。

清华毕业后,鉴于当时中日战争阴云密布,何泽慧决定前往南京军工署效力。然而当时的执政者鼠目寸光,将何泽慧的一片赤忱之心拒之门外。不过这也好,何泽慧报国无门,从而只身前往德国深造,成了一名物理学家。

来到德国后,她直接找到克里茨教授,这位教授曾经任南京军工署顾问。当时克里茨教授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担任系主任。何泽慧希望进入技术物理系学习。可克里茨却说:“这个不大可能,因为我们技术物理系是个保密的系,是不可能吸收外国人的,尤其更不可能吸收女性来学弹道专业。”

何泽慧不服输,她据理力争地对克里茨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我们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侵略者。我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这里来学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

最终她说服了克里茨,成了该学校第一个外国留学生,也是该专业第一个女性。1940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何泽慧进入柏林西门子工厂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 1943年,她又到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 。之后,她首先观测到了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为“科学珍闻”。

1946年她和钱三强在居里夫妇的见证下,举行了婚礼。从此夫妇二人珠联璧合,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变和四分裂变现象。这些重大发现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物理学上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西方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由于铀核“三分裂”现象是何泽慧首先发现的,所以她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凭借何泽慧的在核物理方面的成就,她完全可以在国外找一份舒适的工作。可她毅然放弃了各种优越的条件,突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

“中国居里夫人”,一位“平凡”的科学巨擘

何泽慧与钱三强一起研究问题

不久后,新中国成立 ,一切百废待兴。她和丈夫钱三强毅然扛起了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何泽慧组织领导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钚化学、热核反应等十多项研究课题,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从而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可是“两弹一星”团队里没有她的名字,因为她是钱三强的家人,又是女性,不过她并不看重这些,他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在研发氢弹时,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她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

86岁时,她每周还要坚持几次到高能物理所上班。晚了就从食堂买几个包子、馒头带回去吃,渴了就喝点白开水。

“中国居里夫人”,一位“平凡”的科学巨擘

何泽慧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

她家住在中关村,所里想派车接送,她坚决不要,还是每天挤公共汽车上下班。她也经常会一个人坐公交车去买菜。她就像一个普通老太太,让人感觉不到大科学家的派头。

她的生活一点儿也不讲究,书桌上的镇纸是自己捡来的鹅卵石。在人们都开始追逐各种名牌时,她依旧提着一个人造革书包,那书包带子已经断了,用绳子系着,革裂开了,用针线缝了起来。她的衣服上还有补丁,脚穿老式解放鞋。

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这位可敬的老人,这位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发来唁电,但她都听不见,看不到了。

一位画家对何泽慧一生的评价可谓至当:“她是一块纯白的玉,非常质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