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前段時間央視報道了一個重大消息,我國的核聚變研究項目取得重大突破——"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運行。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我國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的條件中的高溫條件,我國在可控核聚變的發展道路前進了一大步。也行你會問可控核聚變是什麼?那下面我來普及一下:

核能分核裂變和核聚變兩種主要形式。核裂變,又稱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鈾核或鈈核)分裂成兩個或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核聚變,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或熱核反應。是指氘,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只有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才能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中子雖然質量比較大,但是由於中子不帶電,因此也能夠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逃離原子核的束縛而釋放出來,大量電子和中子的釋放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釋放。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核裂變的原料通常是鈾、釷、鈈,這些在大自然中的含量比較少,採集成本較高。而核聚變的原料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氘在海水中大量存在,大約佔1/100000,平均每升海水中就有0.03克,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升的汽油。如果全部用於聚變反應,釋放出的能量足夠人類使用幾百億年。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核反應會產生核廢料,開始人們通常把核廢料用水泥或鉛封起來沉入海底。核裂變的廢料半衰期可以長達幾十萬年,人們預測水泥或鉛的箱子壽命可以挺大約500年,但有些箱子僅僅過了幾十年就已經發生了核洩漏,所以這種方式遭到了質疑。現在基本已經沒有用了,現在一般用固化玻璃材料,但這治標不治本。相比之下核聚變的廢料半衰期很短,在短期內就可以衰變成穩定元素,因此不用過度擔心發生核洩漏。這一點是核裂變不具備的。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核聚變的條件高溫、高密度、高密封時間。高溫使原子核劇烈運動,高密度增大原子核之間碰撞的概率,高密封時間保持等離子體(又叫做電漿,是由部分電子被剝奪後的原子及原子團被電離後產生的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狀態。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其實核聚變人們已經實現了,例如氫彈,但氫彈引爆需要原子彈,而這種方式人們並不可控。所以現在才研究可控核聚變,將來人類完全掌握的話,就可以完全解決能源問題,而且更加清潔高效。

目前我國走在了世界前列,希望能早日實現這一技術,祝願祖國更加強大!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1億度運行,革命性的突破,這將意味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