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驱虫有哪些误区需要注意?

养殖一家人


养羊驱虫有哪些误区需要注意?

带大家了解一下山羊打了疫苗之后多长时间才能进行驱虫,正常情况下,山羊注射了疫苗之后,七到十天左右才可以进行驱虫,因为山羊注射了疫苗之后,山羊的机体会产生抗原反应,因而产生抗体,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减少山羊的各种应激反应,暂时不要进行体内驱虫,下面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正确接种疫苗的方法。

世界各地在养羊这个行业当中,对山羊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止山羊疫病发生的一种手段,为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山羊接种疫苗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给养殖户们总结了几点,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无论是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场,还是农村的家庭养殖户,我们的山羊如果一直没有发过病,而且周边也没有出现过传染性疫情,这样我们暂时没有必要接种疫苗,但是平时一定要加强羊舍的杀菌消毒和增强山羊的饲养管理,增强山羊的体质,增强山羊整体的抗病能力。养殖户在接种疫苗的时候,一定要对山羊进行一个整体的检查,对那些患病、比较瘦弱、体质较差或者是即将产羔的山羊,暂时不要进行注射。

养殖户在接种疫苗之前,一定要对疫苗产品进行一个检查,对那些三无产品,比如没有标签的、瓶体有裂痕的或者是封口不严的,疫苗瓶内有异物、有杂质或者是疫苗过期变质,一律不准进行注射,养羊户们一定要仔细阅读疫苗的说明书,全面了解疫苗的性能、用量、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按照说明书规定和要求方能进行注射,疫苗在使用之前均应充分的摇晃,注射疫苗的时候我们要现用现配,把稀释好的疫苗争取在大约两小时之内接种完毕。

注射疫苗的时候,如果需要两种疫苗一起注射的话,必须分开在不同的部位进行注射,注射疫苗的时候要选对注射的方法和注射位置,山羊疫苗的注射方法有三种,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肌肉注射,养殖户们一定要根据疫苗不同的注射方法,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进行注射,比如养殖户所们注射羊痘疫苗的时候,应该在尾巴的内侧进行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的疫苗大都选择在肌肉丰满的颈部或者是臀部注射。

山羊接种完疫苗以后,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以及废弃物,比如针头、针管、消毒棉棒、一次性注射器等,进行无公害化安全处理,山羊在接种疫苗之后,养殖户们一定要细心观察,观察羊的精神、食欲、行为状况是不是正常,如果山羊出现副作用,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症下药,必要时可以注射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抢救。




农村波尔山


羊感染寄生虫时会影响消化吸收、饲料利用率、生长发育及健康等,因此养羊户必须定期给羊群驱虫才可以,不过相当一部分养羊户在给羊驱虫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误区,下面答主便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伊维菌素等于万能驱虫药

伊维菌素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不假,对线虫及节肢动物(例如疥螨、跳蚤、虱子等)均有不错驱杀效果,因此很多养羊户认为只用伊维菌素给羊驱虫便可以了,殊不知伊维菌素却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单一使用伊维菌素并不能起到全面驱虫的效果,最好配合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驱虫药物联合使用才可以。

2、伊维菌素肌内注射

伊维菌素可外用、口服、皮下注射,却不可进行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时刺激感、疼痛感较为强烈,可造成肌肉坏死,且肌肉注射吸收效果较差,难以对寄生虫起到较好的驱杀作用,大家一定记住伊维菌素不可肌内注射、伊维菌素不可肌内注射、伊维菌素不可肌内注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盲目加大驱虫药物用量

不少养羊户有加大药物用量的习惯,而驱虫药物其毒性往往较大,若加大用量很可能使羊群出现中毒,严重的情况下则可能造成较大的伤亡。考虑到注射器遗留药液、药物吸收率等因素,一般情况下我们最多按照说明用量的1.2倍使用即可,宁可驱虫无效也不要让羊群出现药物中毒。另外在使用驱虫药物时最好先小群进行试验,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再大群用药,这样做最为保险。

4、驱虫期间不注意环境卫生消毒

有些驱虫药物并不是将寄生虫杀死,而且将寄生虫麻痹使其排出体外,若驱虫期间不注意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那么羊便可能将寄生虫及虫卵吃进体内再次感染寄生虫,在驱虫期间养羊户应及时对羊舍粪污进行清理并运到距羊舍较远的地方堆积发酵,以杀死里面的寄生虫及虫卵,同时加强消毒,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羊群再次感染寄生虫。

关注答主学习养殖技术,伴您养殖路上快乐前行!


快乐养殖


首先祝福养羊人今年又发羊财了。做为养羊人我来说说关于给羊驱虫的一些注意事项。驱虫在养羊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饲养环节,因为羊只的体内外如果有寄生虫会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造成羊只瘦弱、营养不良、流产、严重的可能造成死亡。所以每年必须要给羊进行驱虫,那么在养殖户给羊驱虫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体内寄生虫

在给羊驱除体内寄生虫时,有内服驱虫药,也有注射剂驱虫药,无论哪一种驱虫药,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严格掌握用药量,多数养殖户喜欢加大剂量,有时候超过标准量的好几倍,认为这样驱虫的效果好,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用药剂量加大会对羊体产生毒害作用,轻则影响羊只生长,重则会引起死亡,其实每年都有农村养殖户在驱虫的时候发生中毒事件

二、体外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用药有注射剂、内服剂、也有外用药剂。,这些药剂一定按照说明书规定标准用药。

三、无论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都应该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驱虫,这样才能保证羊的体内没有寄生虫,羊只才能健康成长。





行走乡村安哥


关于养羊驱虫的误区,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一,肝片吸虫。

本病传播在中间宿主,奶椎实螺,小土螺,截口土螺,椭圆萝卜螺,耳螺卜螺,当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发尾蚴便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在吃草,饮水时吞食囊蚴感染。

二,双腔吸虫。

本病传播有两个中间宿主,一是陆地螺,二是蚂蚁,羊在放牧时吞食含有囊蚴的蚂蚁感染。

三,前后盘吸虫。

本病发生在夏秋两季,中间宿主是淡水螺,沟塘,小溪,湖沼,水田均有扁卷螺,在低洼潮湿地带有小椎实螺滋生,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熟后离开宿主,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羊吞食囊蚴水草感染。

四,阔盘吸虫。

本病传播有两个中间宿主,一是陆地螺,二是草螽或针蟀,羊吞食含有囊蚴的草螽和針蟀感染。

五,血吸虫。

本病是椎实螺科的多种螺蛳,它们的幼虫在中间宿主发育到尾蚴离开螺体进入水中,羊在饮水时钻入羊皮肤或口腔黏膜进入体内,体内的虫亦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六,棘球蚴。

本病是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狼,狐兽小肠内感染,其孕节片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羊吞食了含有孕片和虫卵,虫卵便在消化道发育为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内到达肝脏停留下来,发育为棘球蚴,然后发育成虫。

七,脑多头虫,细颈囊尾蚴,羊绦虫,羊消化道线虫,羊肺线虫,羊脑脊髓丝虫,羊螨虫,硬蜱(草爬子或草蜱),羊鼻蝇蛆,羊梨形虫,羊球虫,弓形虫…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农民朋友们留心经营。


周向贤


本人这点粗浅的看法就抛砖引玉吧!有更好的经验请评论区留言交流。


无忧174343621


羊群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驱虫药有口服驱虫药、洗浴驱虫药和注射驱剂虫药。对于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所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

体外寄生虫最好采用洗浴驱虫药进行药浴,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一般在剪毛后皮肤伤口愈合开始药浴,让羊的全身包括头部全都洗到,一周后再进行一次药浴,这样对体外寄生虫的驱杀效果最好。很多口服驱虫药和注射剂驱虫药说明书上都说体外寄生虫也可以防治,我个人认为,不是没用效果,而是效果不够理想。

体内寄生虫,可以采用早晨空腹给予口服驱虫药,因为空腹效果最好,也可以采用注射给药,但要注意是皮下注射还是肌肉注射,一般情况下一周后还需要进行一次注射给药,这样可以把一周前的“漏网之鱼”清除干净。给药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以免造成中毒,一旦发生中毒尽快找专业的兽医工作者进行救治。

驱虫后对圈舍的粪便一定要进行清理,集中发酵处理,以免虫卵再次感染羊群。





草原话三农


我们搞养殖工作,其中的防疫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动物,其中驱虫工作也必不可少,而有的养殖户每次驱虫就没有效果,我们该如何是好呢?下面就来看一看。

为什么没效果

有很多养殖户也都驱虫了,药是用了没多少。可是没有什么作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①没有做到对症下药:其中做到对症下药是非常的关键,根据不同的症状判断不同的寄生虫病,如果症状都没有判断准确,怎么能做到对症下药。

②环境卫生没搞好:有些寄生虫不仅仅存在于病羊身上,同时还存在粪便当中,我们在进行体内外驱虫的同时,一定要清理粪便,做到养殖场的消毒和杀虫工作,否则只管羊身上的寄生虫,地上的寄生虫不管照样还会传染。

预防措施

①及时预防:(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对于本地常发生的寄生虫,要做到及时预防,一般每年都要做到两到三次驱虫,春季一次,秋季一次,尤其是秋冬之际的预防。

②外界环境的灭杀:刚刚我们已经说了有很多寄生虫都存在虫卵,幼虫,节片,卵囊,都是存在外界的病原体,无论是养殖场地,水源,饲料,粪便都成为了他们的传染源,因此,我们要做到彻底的消毒工作,对粪便要做到严格处理。

③阻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播途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其中包括杀灭许多中间宿主,例如,有些寄生虫是通过苍蝇,老鼠,蚂蚁,蚯蚓甲虫等传播,还有就是合理的进行牧场管理。

④提高免疫力:对于饲养的动物我们可以做到全价饲料饲喂,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样合理的管理,减少应激可以提高免疫力。

当然了,上面这些都是预防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免疫预防,无论是通过口服,还是肌肉注释,这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目前存在的寄生虫:血吸虫,吸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