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羊驅蟲有哪些誤區需要注意?

養殖一家人


養羊驅蟲有哪些誤區需要注意?

帶大家瞭解一下山羊打了疫苗之後多長時間才能進行驅蟲,正常情況下,山羊注射了疫苗之後,七到十天左右才可以進行驅蟲,因為山羊注射了疫苗之後,山羊的機體會產生抗原反應,因而產生抗體,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減少山羊的各種應激反應,暫時不要進行體內驅蟲,下面大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正確接種疫苗的方法。

世界各地在養羊這個行業當中,對山羊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止山羊疫病發生的一種手段,為養羊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山羊接種疫苗時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小編給養殖戶們總結了幾點,下面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

無論是大型的規模化養殖場,還是農村的家庭養殖戶,我們的山羊如果一直沒有發過病,而且周邊也沒有出現過傳染性疫情,這樣我們暫時沒有必要接種疫苗,但是平時一定要加強羊舍的殺菌消毒和增強山羊的飼養管理,增強山羊的體質,增強山羊整體的抗病能力。養殖戶在接種疫苗的時候,一定要對山羊進行一個整體的檢查,對那些患病、比較瘦弱、體質較差或者是即將產羔的山羊,暫時不要進行注射。

養殖戶在接種疫苗之前,一定要對疫苗產品進行一個檢查,對那些三無產品,比如沒有標籤的、瓶體有裂痕的或者是封口不嚴的,疫苗瓶內有異物、有雜質或者是疫苗過期變質,一律不準進行注射,養羊戶們一定要仔細閱讀疫苗的說明書,全面瞭解疫苗的性能、用量、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按照說明書規定和要求方能進行注射,疫苗在使用之前均應充分的搖晃,注射疫苗的時候我們要現用現配,把稀釋好的疫苗爭取在大約兩小時之內接種完畢。

注射疫苗的時候,如果需要兩種疫苗一起注射的話,必須分開在不同的部位進行注射,注射疫苗的時候要選對注射的方法和注射位置,山羊疫苗的注射方法有三種,皮下注射、皮內注射和肌肉注射,養殖戶們一定要根據疫苗不同的注射方法,選擇相應的注射部位進行注射,比如養殖戶所們注射羊痘疫苗的時候,應該在尾巴的內側進行皮內注射,肌肉注射的疫苗大都選擇在肌肉豐滿的頸部或者是臀部注射。

山羊接種完疫苗以後,對使用過的醫療器械以及廢棄物,比如針頭、針管、消毒棉棒、一次性注射器等,進行無公害化安全處理,山羊在接種疫苗之後,養殖戶們一定要細心觀察,觀察羊的精神、食慾、行為狀況是不是正常,如果山羊出現副作用,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對症下藥,必要時可以注射腎上腺素等抗過敏藥物進行搶救。




農村波爾山


羊感染寄生蟲時會影響消化吸收、飼料利用率、生長髮育及健康等,因此養羊戶必須定期給羊群驅蟲才可以,不過相當一部分養羊戶在給羊驅蟲過程中存在較多的誤區,下面答主便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伊維菌素等於萬能驅蟲藥

伊維菌素是一種廣譜驅蟲藥不假,對線蟲及節肢動物(例如疥蟎、跳蚤、蝨子等)均有不錯驅殺效果,因此很多養羊戶認為只用伊維菌素給羊驅蟲便可以了,殊不知伊維菌素卻對絛蟲、吸蟲及原生動物無效,單一使用伊維菌素並不能起到全面驅蟲的效果,最好配合阿苯達唑、左旋咪唑等驅蟲藥物聯合使用才可以。

2、伊維菌素肌內注射

伊維菌素可外用、口服、皮下注射,卻不可進行肌內注射,肌內注射時刺激感、疼痛感較為強烈,可造成肌肉壞死,且肌肉注射吸收效果較差,難以對寄生蟲起到較好的驅殺作用,大家一定記住伊維菌素不可肌內注射、伊維菌素不可肌內注射、伊維菌素不可肌內注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3、盲目加大驅蟲藥物用量

不少養羊戶有加大藥物用量的習慣,而驅蟲藥物其毒性往往較大,若加大用量很可能使羊群出現中毒,嚴重的情況下則可能造成較大的傷亡。考慮到注射器遺留藥液、藥物吸收率等因素,一般情況下我們最多按照說明用量的1.2倍使用即可,寧可驅蟲無效也不要讓羊群出現藥物中毒。另外在使用驅蟲藥物時最好先小群進行試驗,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再大群用藥,這樣做最為保險。

4、驅蟲期間不注意環境衛生消毒

有些驅蟲藥物並不是將寄生蟲殺死,而且將寄生蟲麻痺使其排出體外,若驅蟲期間不注意環境的衛生消毒工作,那麼羊便可能將寄生蟲及蟲卵吃進體內再次感染寄生蟲,在驅蟲期間養羊戶應及時對羊舍糞汙進行清理並運到距羊舍較遠的地方堆積發酵,以殺死裡面的寄生蟲及蟲卵,同時加強消毒,從而最大程度避免羊群再次感染寄生蟲。

關注答主學習養殖技術,伴您養殖路上快樂前行!


快樂養殖


首先祝福養羊人今年又發羊財了。做為養羊人我來說說關於給羊驅蟲的一些注意事項。驅蟲在養羊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飼養環節,因為羊只的體內外如果有寄生蟲會嚴重影響羊的生長髮育,造成羊只瘦弱、營養不良、流產、嚴重的可能造成死亡。所以每年必須要給羊進行驅蟲,那麼在養殖戶給羊驅蟲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體內寄生蟲

在給羊驅除體內寄生蟲時,有內服驅蟲藥,也有注射劑驅蟲藥,無論哪一種驅蟲藥,一定要按照說明書嚴格掌握用藥量,多數養殖戶喜歡加大劑量,有時候超過標準量的好幾倍,認為這樣驅蟲的效果好,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因為用藥劑量加大會對羊體產生毒害作用,輕則影響羊只生長,重則會引起死亡,其實每年都有農村養殖戶在驅蟲的時候發生中毒事件

二、體外寄生蟲

體外寄生蟲用藥有注射劑、內服劑、也有外用藥劑。,這些藥劑一定按照說明書規定標準用藥。

三、無論是體內寄生蟲還是體外寄生蟲,都應該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進行一次驅蟲,這樣才能保證羊的體內沒有寄生蟲,羊只才能健康成長。





行走鄉村安哥


關於養羊驅蟲的誤區,應注意的以下幾點。

一,肝片吸蟲。

本病傳播在中間宿主,奶椎實螺,小土螺,截口土螺,橢圓蘿蔔螺,耳螺卜螺,當幼蟲在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髮尾蚴便離開螺體,附著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在吃草,飲水時吞食囊蚴感染。

二,雙腔吸蟲。

本病傳播有兩個中間宿主,一是陸地螺,二是螞蟻,羊在放牧時吞食含有囊蚴的螞蟻感染。

三,前後盤吸蟲。

本病發生在夏秋兩季,中間宿主是淡水螺,溝塘,小溪,湖沼,水田均有扁卷螺,在低窪潮溼地帶有小椎實螺滋生,幼蟲在中間宿主體內發育成熟後離開宿主,附著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羊吞食囊蚴水草感染。

四,闊盤吸蟲。

本病傳播有兩個中間宿主,一是陸地螺,二是草螽或針蟀,羊吞食含有囊蚴的草螽和針蟀感染。

五,血吸蟲。

本病是椎實螺科的多種螺螄,它們的幼蟲在中間宿主發育到尾蚴離開螺體進入水中,羊在飲水時鑽入羊皮膚或口腔黏膜進入體內,體內的蟲亦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六,棘球蚴。

本病是細粒棘球絛蟲,成蟲寄生於犬,狼,狐獸小腸內感染,其孕節片或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羊吞食了含有孕片和蟲卵,蟲卵便在消化道發育為六鉤蚴,鑽入腸壁血管內到達肝臟停留下來,發育為棘球蚴,然後發育成蟲。

七,腦多頭蟲,細頸囊尾蚴,羊絛蟲,羊消化道線蟲,羊肺線蟲,羊腦脊髓絲蟲,羊蟎蟲,硬蜱(草爬子或草蜱),羊鼻蠅蛆,羊梨形蟲,羊球蟲,弓形蟲…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希望農民朋友們留心經營。


周向賢


本人這點粗淺的看法就拋磚引玉吧!有更好的經驗請評論區留言交流。


無憂174343621


羊群寄生蟲分為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驅蟲藥有口服驅蟲藥、洗浴驅蟲藥和注射驅劑蟲藥。對於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採用不同的給藥方式所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

體外寄生蟲最好採用洗浴驅蟲藥進行藥浴,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一般在剪毛後皮膚傷口癒合開始藥浴,讓羊的全身包括頭部全都洗到,一週後再進行一次藥浴,這樣對體外寄生蟲的驅殺效果最好。很多口服驅蟲藥和注射劑驅蟲藥說明書上都說體外寄生蟲也可以防治,我個人認為,不是沒用效果,而是效果不夠理想。

體內寄生蟲,可以採用早晨空腹給予口服驅蟲藥,因為空腹效果最好,也可以採用注射給藥,但要注意是皮下注射還是肌肉注射,一般情況下一週後還需要進行一次注射給藥,這樣可以把一週前的“漏網之魚”清除乾淨。給藥過程中要嚴格掌握用藥劑量,以免造成中毒,一旦發生中毒儘快找專業的獸醫工作者進行救治。

驅蟲後對圈舍的糞便一定要進行清理,集中發酵處理,以免蟲卵再次感染羊群。





草原話三農


我們搞養殖工作,其中的防疫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動物,其中驅蟲工作也必不可少,而有的養殖戶每次驅蟲就沒有效果,我們該如何是好呢?下面就來看一看。

為什麼沒效果

有很多養殖戶也都驅蟲了,藥是用了沒多少。可是沒有什麼作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原因。

①沒有做到對症下藥:其中做到對症下藥是非常的關鍵,根據不同的症狀判斷不同的寄生蟲病,如果症狀都沒有判斷準確,怎麼能做到對症下藥。

②環境衛生沒搞好:有些寄生蟲不僅僅存在於病羊身上,同時還存在糞便當中,我們在進行體內外驅蟲的同時,一定要清理糞便,做到養殖場的消毒和殺蟲工作,否則只管羊身上的寄生蟲,地上的寄生蟲不管照樣還會傳染。

預防措施

①及時預防:(治療性驅蟲和預防性驅蟲)對於本地常發生的寄生蟲,要做到及時預防,一般每年都要做到兩到三次驅蟲,春季一次,秋季一次,尤其是秋冬之際的預防。

②外界環境的滅殺:剛剛我們已經說了有很多寄生蟲都存在蟲卵,幼蟲,節片,卵囊,都是存在外界的病原體,無論是養殖場地,水源,飼料,糞便都成為了他們的傳染源,因此,我們要做到徹底的消毒工作,對糞便要做到嚴格處理。

③阻斷傳播途徑:阻斷傳播途徑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其中包括殺滅許多中間宿主,例如,有些寄生蟲是通過蒼蠅,老鼠,螞蟻,蚯蚓甲蟲等傳播,還有就是合理的進行牧場管理。

④提高免疫力:對於飼養的動物我們可以做到全價飼料飼餵,使他們獲得必要的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這樣合理的管理,減少應激可以提高免疫力。

當然了,上面這些都是預防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免疫預防,無論是通過口服,還是肌肉註釋,這都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目前存在的寄生蟲:血吸蟲,吸蟲病,囊尾蚴病,旋毛蟲病,弓形蟲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