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文=胡小刀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前言 | Preface

很多老西安人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曾爆发了最严重的“水荒”,一座城市在“喊渴”!

城记在《万字长文说西安:几十年来,西安为何一直“城运不济”》一文中提到:现代城市,只有强大的制造业才是发展的根本。因为“八水绕长安”,西安成为“天府之国”;也因为缺水无力发展工业,为后来的西安发展带上枷锁。

如今,西安人喝着来自秦岭堪称“全国最干净的水”。2020年后,“引汉济渭”将彻底解决水源问题。那么,谁能为西安把握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历史 | 水是如何制约西安发展

比起成渝等西南城市来说,西安的一个弱点就是缺水。今天,很多新生代的西安人不知道,西安早就是中国极度缺水城市之一。

曾经的西安,八百里秦川,八水绕长安,水资源丰富。但是到了近代,很多河流皆已干枯。1980-2005年,西安水资源总量23.4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4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098立方米)的11.6%。陕西省人均水量还要1133立方米,西安低于全省水平。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兴庆宫公园曾是西北最大的水景公园◎西大街游民

国际公认,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临界值。西安在2005年以前的水资源,低于国际正常生活临界值。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西安遭遇过多次水荒:工厂停产减产,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饮水困难,地下水遭疯狂采掘,可以说盲目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大雁塔倾斜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缺水,让西安在改开以后,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西安无力发展工业,因为缺水!

建国初期,西安曾经有一次历史机遇发展大规模现代工业。当时,苏联决定派专家援建年产3万辆吉斯150型载重汽车的工厂,时任重工业部长的陈云建议,选址西安。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时任重工业部长的陈云◎NEWS

但是,后来与各方专家商讨后发现,“如果这个汽车厂全年的产量是3万辆,电力就需要2.4万千瓦,而西安只有9千千瓦,光建电站就需要几年时间。另外,一年要二十几万吨钢材,而石景山钢铁厂生产这么多钢铁,要在5年或者6年以后。木材要用2万立方米;而在西北砍木头,山都要砍光。

还有运输问题,每年的运输量是100万吨,而西安到潼关铁路的运输量不超过200万吨,光汽车厂的原材料就够它运的了。”于是后来选址长春,也就是现在的一汽。至此,西安错失发展现代大工业的机会。

回顾 | 当年西安缺水的严重性

1969年夏,西安出现过第一次水荒,85%的自来水上不了楼,40%的地区定时供水。到1994年,西安缺水近50万吨。

据统计,西安市境内年河川径流总量约为24.87亿立方米,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45%-56%,枯水期径流量仅为全年总量的2%,且时有断流现象,西安地下水资源量也仅有16.95亿立方米。

为了解决用水问题,西安市先后建成四期供水工程,形成以地下水为主,地面水为辅的全市供水水源。

1952年10月1日,西安市第一座自来水厂投产,日供水能力2000吨,使3.6万人喝上了自来水。此后,又开辟了浐灞河、沣河、渭河、沣渭交汇处四个水源地,修建净水厂5个。先后开发近郊和浐、灞、沣、渭4条河沿岸地下水,打深机井200多眼。此外,工厂、机关、学校的自备井竟有1000多眼。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排队等候接水◎资料图


即便如此, 1995年西安还是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水荒。1995年夏季,西安数十家工厂因无水而停产,多所高校因水荒而提前放假,数十万居民在缺水中度日,古都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水荒危机。

人们半夜起来排队接水,职工上班回家带水做饭,高价水沿街叫卖,一车水卖到280元。大学给学生发冰棍解渴,甚至不得不提前放暑假缓解水荒……曾经担任过水利部部长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来西安视察,发出了“抢救西安”的呼声。

由于长期单一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沣、灞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年均断流30天左右分别增加到断流113天和255天,水源井取水量以2%的速度衰减;水位下降引发地面沉降,最大水位下降达80米。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从钟楼眺望报话大楼◎NEWS

位于市中轴处的钟楼,平均年沉降率从1960年的6毫米,增加到1987年的32.2毫米。尤其是东郊一带地面裂缝有11条之多,总长达70余公里。

同时西安自身污水处理设施的不足,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除了灞河,市属的14条河流中下游全部被污染,地下水4项指标超标,并且西安市的污水排放量还在一直增加。可以说,“抢救西安”绝非夸大之词。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西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水资源的解决史。只有解决水荒问题,才能保证西安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方案 | 西安水荒的缓解

在现代社会,水同电、气一样作为城市的三大动力能源,是一座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为解决缺水,西安上马众多引水工程。

1980年,西安开始用大峪水库为护城河供水,用石砭峪水库向城市供水。1986年,国家计委批复了《黑河工程引水计划书》,1987年黑河引水工程破土动工。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石砭峪水库实景航拍◎摄影/刘强(城记版权)

199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递交了《群峪协井两水并用——关于完满解决西安供水水荒问题的建议》,提出在保证农业和当地用水的情况下,每年只要从用秦岭的石砭峪等峪水引水2.6亿立方米,再加上境外引石头河水9000万立方,形成相当规模的“群峪引水系统”。

每年共得地面水3.5亿立方米,日均96万立方米,约为当时西安自来水日供水量的1.5倍,可以极大缓解西安水荒。

2001年西安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投入运行,西安“水荒”自此得到缓解。另外,由于黑河引水工程的建成,也减少了西安城市对地下水的开采量,,从而减少了西安市地质灾害的发生。

为彻底告别“水荒”,陕西启动了第一个穿越秦岭的南水北调工程——引乾(乾佑河)济石(石砭峪)调水工程,完工后每年乾佑河可向石砭峪水库供水3000万至5000万立方米,再加上石砭峪流域每年5000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每年可向西安供水一亿立方米,约占西安市用水量的1/3。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大雁塔不同年份倾斜情况,2008年以后才回正。

2020年,引汉济渭工程(从陕南汉江调水到渭河)一期将完工,届时大西安发展将拥全面的水保障。

引汉济渭工程又被称为陕西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是陕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水利工程。它不仅是陕西水利史上的最大工程,也将成为大西安发展的“水动脉”,堪比郑国渠对于大秦帝国的作用一样,将为大西安的生活工业、工业用水提供重要保障。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总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相当于100多个西湖的水量,受益人口1400多万人,将为解决关中、陕北长期缺水问题提供工程基础。

根据官方数据,工程建成后将惠及两千多万人口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同时将归还原被大量挤占的300-500万亩耕地农用水。此外,可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那么,这一次谁将能把握西安的发展机遇?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城记大讲堂○城记圆桌』

基于专业、深度角度,『城记』形成十多年城市研究报告——《西安城变》专题。2019年,聚焦城市、行业、建筑等领域,『城记大讲堂&城记圆桌』陆续开启。请关注『城记』下期独家专题:《发现西安水源地:石砭峪水库亲历者采访!》

▶万字长文说西安系列:

上篇:近几十年来,西安城为何一直“城运不济”

中篇:王永康的“经济遗产”:这两年的西安之变

下篇:写给未来西安“一把手”:西安的七个挑战

文=陕小刀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这个“世纪工程”,它将给大西安带来什么根本性改变?


与西安城记一起,见证西安新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